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腾讯地图业务四次变化背后:地图既重要又边缘?

墨子苏 泰伯网 2022-12-13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狮子”“老虎”与“猎豹”的嗅觉,或许较丛林中其他动物更加灵敏一些


撰文 | 泰伯网 墨子苏

编辑 | 鹿野


讯地图迎来了成立以来第四次重大变化。

近日,腾讯CSIG发文宣布成立地图产品部和数字孪生产品部,同时撤销智慧空间产品部和交通平台产品部,原有地图平台部职责变为负责地图基础能力和产品建设。

简单总结就是,腾讯方面将涉及空间底座的业务按照基础能力、C端和B端服务需求分拆为地图平台部、地图产品部和数字孪生产品部。而就在不久前,腾讯CSIG刚刚宣布成立政企业务线。

变化的背后不仅暗含了腾讯加码政企业务的发展思路,也隐约透露出地理信息对大厂业务的意义变化。


不再“佛系”,CSIG挑重担


一个月内,腾讯CSIG进行了两次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

7月12日,腾讯CSIG宣布成立政企业务线,由腾讯公司副总裁李强出任政企业务线总裁,全面负责行业团队管理和区域业务拓展,深耕政务、工业、能源、文旅、农业、地产、体育、运营商等领域。

7月25日,腾讯CSIG再次宣布组织架构升级,地图业务被一分为三。但与政企业务线成立时的高调官宣不同,地图业务的调整只在内部发了通知。

新成立的两大部门中,地图产品部主要负责面向C端用户的腾讯地图和出行等业务;数字孪生产品部主要负责搭建面向B端的生产空间、道路、园区和建筑等领域的数字孪生底座和应用产品,撤销的智慧空间产品部与交通平台产品部相关团队也调整至这一部门。

原有地图平台部职责变为负责地图基础能力和产品建设,做地图基础设施的底座支撑,为更多CBS(用户、产业、社会)应用场景提供服务。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和出行总裁钟翔平不再兼任地图平台部负责人,原地图平台部总经理张治东担任地图产品部负责人;万超担任数字孪生产品部总经理,两人均向钟翔平汇报。

在此之前的5月,搜狗地图正式宣告下线,所有服务全部关停,官网直接跳转腾讯地图。

过去一年多时间内,曾经“佛系”的腾讯不再“佛”,对管理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降本增效”是唯一的关键词。

当互联网流量红利见底,腾讯和其他大厂一样将目光转向数字政企业务,探索“数实融合”的新路。2018年成立的CSIG事业部成为腾讯进军政企业务的前锋军,3年间该部门员工总数从1000人快速增长至超过1万人。

2022年度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腾讯第一季度营收1355亿元,同比持平;净利润234亿元,同比下滑51%,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为428亿元,同比增长 10%,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25%增长到了32%,超过网络广告成为腾讯的第二大增长引擎。

腾讯董事局主席、CEO 马化腾与总裁刘炽平在2021年底的员工大会称,公司要降本增效、要 “过冬”。马化腾那句“腾讯只是普通公司,随时都可以被替换”,更是显得充满忧虑。

“增收不增利”的业绩数据,也让正在开拓政企新市场的CSIG部门承受了巨大压力,步调被迫加快。

2022年5月,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CSIG事业部CEO汤道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三年,腾讯CSIG的增长模式是比较多强调收入规模的,但今年我们有一个大的销售改革,是希望从过去很多低质量、转包项目的模式,转为基于腾讯自研产品为主导、健康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据多家媒体报道,腾讯CSIG成为了腾讯“优化”的重灾区,过程推动非常快,有的部门甚至“不分绩效全员毕业”,但尚不清楚被“毕业”的总人数。也有该部门的被裁人士表示,其所在的部门“一直在亏损”。

本次调整被委以重任的李强,被看作是腾讯政企业务线破局的关键人物。

公开资料显示,李强曾是金蝶集团初期的核心管理人员,后加入SAP担任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他在SAP工作了近20年,主要负责SAP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与运营,也是推动中德“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对接合作的关键人物之一。

从既往经历可以看出,李强在政府合作和企业数字化方面的资源和经验都相当丰富,这对于迫切希望打开政企业务市场的腾讯尤为重要。


从边缘产品到市场第三


地图板块也在本次业务调整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对于腾讯而言,地图业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能力。本次人事变动和组织架构调整也充分考虑到了地图与各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地图业务正在逐步融入业务线的“毛细血管”。

经过三年的发展,腾讯CSIG的出行、交通等业务已经初见成效,而这两大业务对地图的深度需求也无需赘言。

腾讯副总裁钟翔平仍然统筹地图业务板块,他同时还负责腾讯智慧出行、腾讯智慧交通等产品及业务平台,这也是他自2017年开始就全面负责的部分。

天眼查显示,钟翔平同时还担任腾讯地图业务主体公司腾讯大地通途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腾讯车联网业务主体公司重庆梧桐车联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并兼任四维图新、宸祺出行等企业董事。

统筹C端用户的腾讯地图和出行等业务的地图产品部负责人张治东此前曾担任滴滴两轮车事业部总经理,对出行业务有深度理解。

担任数字孪生产品部总经理的万超则是建筑领域出身,本身就是BIM领域资深专家。在负责腾讯云智慧建筑的管理工作期间,带领团队研发了腾讯云微瓴智慧建筑操作系统、CityBase城市数据空间底座等核心产品。

这次业务调整是腾讯地图发展史上的第四次重大变化。

腾讯地图业务起步于2009年的SOSO地图,是依托腾讯搜搜业务的配套产品。最初,地图对于腾讯而言似乎只是为了堵上业务闭环的缺口而存在,腾讯也并未对此投入太多资源。

2012年,腾讯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了全公司的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原有的业务系统(BusinessUnits)升级为事业群(Business Groups),业务架构被重新划分为七大事业群。

此时,腾讯已经看到了新的产业变化趋势,但尚未意识到地图业务对于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2013年9月份,腾讯宣布战略入股搜狗,占股36.5%,并将旗下搜搜除地图外的业务并入搜狗。同年12月,SOSO地图改名为腾讯地图开始独立发展。此时,距离谷歌地图关闭中国大陆搜索业务已经3年,市场份额已被百度、高德瓜分,这让腾讯有些踟蹰不前。

直至2014年阿里斥巨资收购高德地图,大举进攻O2O领域,才激起腾讯对地图业务的重视。

2014年5月,腾讯以11.7亿元的高溢价收购四维图新的11.28%股权,补齐资质和技术短板,开始加速发展。2016年,腾讯宣布推出全新位置服务业务,配合“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战略模式,在微信、QQ及京东、滴滴出行等生态伙伴的APP率先完成落地。

自此,腾讯地图完成了从附属产品到独立发展的重要变化,两次变革使之成为了市占率第三的导航地图产品。


丛林法则,勇者先行


艾媒App排行榜显示,2018年6月百度地图月活人数约为2.94亿,高德地图约为2.93亿,而第三名的腾讯地图则仅有0.18亿,相差近16倍。

“千年老三”的帽子不好摘,但地图重要性却已经凸显。

就在此时,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加速融合,互联网站在了新的分岔路口。一方面,流量红利逐渐见底,本地生活业务需要更精细的服务能力支撑,位置服务就是其一。另一方面,产业互联网逐渐崛起,城市智慧化也在加速,政、企端的诸多需求都依赖于对时空信息的深度理解。

恰在这一时刻,腾讯做出了数年来力度最大的组织架构调整,CSIG事业群应运而生。

腾讯的选择是,利用好云计算技术、移动支付,AI、LBS等基础设施,以及包括微信和QQ在内的庞大用户基础,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

新组建的CSIG,旗下产品业务包括腾讯云,安全、腾讯地图,腾讯优图、以及智慧零售结局方案在内的一系列to B端业务,由原SNG事业群负责人汤道生担任CEO,他还曾帮助QQ空间完成0-1的起飞,带领团队成功狙击51.com,并且成功利用微信生态推动了自媒体时代和移动支付时代的形成。

地图作为C端与B端、G端都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自然并入CSIG事业群,完成了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变革。从这一阶段开始,地图业务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也开始加速与业务板块的互联互通。

时间回到此刻,再来看腾讯地图业务的第四次变化,一切已变得顺理成章。

C端业务中,腾讯出行业务不断加码,就在近期,腾讯微信服务页中的“交通出行”板块也再次升级,采用聚合打车模式,介入了更多的打车服务商。B端和G端业务中,数字孪生等空间能力,成为腾讯在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等场景中的一大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阿里与百度也相继对地图业务进行了调整。

今年5月,百度集团宣布将百度地图并入IDG(智能驾驶)事业群,拼齐“车路行图”四张底牌。阿里则是将高德地图并入本地生活服务版图,使其成为连接出行、到店、酒旅、电商的基础平台之一。

正如此前万超在接受泰伯网采访时所言:“GIS的发展与时代需求密不可分,不同历史时期需要解决不同问题”。

即使是腾讯、阿里、百度这种体量的企业,也只能顺应时代潮流而行,只是“狮子”“老虎”与“猎豹”的嗅觉,或许较丛林中其他动物更加灵敏一些。借由地图业务在大厂板块中的变化,或许能够对产业方向及经济大势窥得一二。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七大领域社群:GIO企业家群、科技大厂公关群、资本机构群、汽车出行群、新航天探索群、云服务与智慧产业群、测绘地理信息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taiboxiaojiejie),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商务合作:18500135491

法律顾问:盈科律师事务所


深度|“百亿地信乌龙事件”引爆业界,背后是项目普遍小的隐痛

《精读》

深度 | 200个新基建大单背后:地信企业艰难求存深度 | 实景三维的市场有多大,四十亿还是四百亿?深度 | 业绩双降,地信上市企业2022下半年机会在哪里?深度 | 高精地图长跑,真正的机会在L4之后深度 | “仅7000万的智慧交通项目”引无数地信企业折腰的背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