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晓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演变分析

【内容提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 对1949-2007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进行系统探讨,从其内容、形式的基本特征出发, 梳理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 描述其现状, 分析《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时代特色和变化, 并从政治、体制和社会等方面追索其变化缘由。本文力求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析,并以此为切入点考察党报新闻改革的面貌与效果, 从微观角度勾勒我国政治传播的典型图景。
  新闻改革政治学家认为, 新闻传媒在参与现代政治文明中的作用, 首先表现为通过广泛沟通政治信息, 充当公民和公民团体的政治参与行为的工具。以获取政治信息、了解政治情况为前提的公民和公民团体的政治参与, 是政治民主的重要标志。新闻传媒是现代社会沟通政治信息的主要载体, 故政治信息是新闻传媒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我国的大众传媒一直被称为“党的喉舌”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按照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 大众传播媒介影响民意的方式在于它为公众设置了某个时间内的中心议题。“两会”新闻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新闻媒体在从事“两会”报道时, 是从政治的高度来完成好这项工作, 讲求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 避免宣传报道上的失误。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系统研究, 将从微观角度为我们勾勒我国政治传播的典型图景。
  本研究通过1949-2007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系统探讨, 分析其发展的历史脉络, 描述其现状, 力求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析。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 我们注重质化与量化方法的结合, 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
1
建国初期的“两会”报道( 1949-1955)
  1949年9月22日至10月1日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报道, 拉开了中国“两会”报道的序幕。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此次改版对“两会”报道略有影响, 于是, 我们遂将建国初期单独列出作为一个部分予以考察。同时,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整个中国社会逐渐趋向稳定。《人民日报》亦在这个过程中成熟起来。  这段时期的“两会”报道代表了中国早期新闻理念和政治经济形势。这一时期主要以程序性报道为主。从发稿数量上看, 一届人大( 1954年) 召开期间,《人民日报》共发稿111条, 其中代表发言76条, 占报道总量的70.37%; 一届政协( 1949年) 发稿187条, 其中代表发言就有96条,占总报道量的51.34%。文章的篇幅通常比较长, 2000字以上, 语言较有激情。如下图所示, 在1993年之前的七届“两会”报道中,第一届“两会”报道的报道量是最大的。  此期间的“两会”报道, 头版通常刊登会议进程情况,如开幕、继续会议、全体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等报道, 一般占据三至四个版面。如果没有工作报告等文件公布, 第二版则安排代表、委员的发言。1949-1955年间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 发言很长, 常占据二三版的整版。另有刊登报告等重要文件和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 还没有出现解读性报道。  图片在《人民日报》早期并不多见, 一般是会议开幕时, 几张群像或者委员代表的半身像。在1954年7月13日五版, 出现图表解读第一个五年计划,清晰易懂。没有会前、花絮、会后报道。  《人民日报》初期的“两会”报道中, 报道手法简单、报道内容单一。这些“两会”报道篇幅较长, 数量较少, 信息含量不高, 从内容、版面到报道样式都较单调, 基本上刊发新华社稿件。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 1949-1955年的报纸, 在版面上还是直排体的繁体字。消息和消息之间仅仅用简单的直线进行分隔, 形式单调, 以现在的眼光去看, 仍比较艰涩。  政治色彩浓厚是当时的一个典型特征。在早期“两会”报道中, 有很多程序性报道, 体现报纸的一种公告性质的告知功能。比较特别的是在1949年9月28日头版出现了庆祝中国人民政协成功和中华人民政府成立的口号, 有30余条。报道的教化性过于强烈。此时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呈现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 这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决定了“两会”报道的基本政治导向。 
曲折发展时期的“两会”报道( 1957-1964)
  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1966年《五一六通知》被通过之前, 这段时间被称为曲折发展的社会主义时期。在这期间中国新闻事业经历了反右派斗争时期、大跃进运动、新闻事业的调整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等几个阶段,故这段时期的“两会”报道和前几年发生了不少变化, 报道的立足点和报道形式显出不少新特点。

  1955年至1956年, 全国报纸版面由传统的直排一律改为横排。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改为对开八版两大张, 从文章体裁、内容、栏目设置、图片运用到版面编排都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使读者耳目一新。

  在报道内容和版面应用上都类似前一个阶段, 基本上仍是程序性报道, 缺少解读性报道、花絮新闻、会前报道等。特别是在对代表委员的发言上, 基本上是直接搬照, 少有删减, 对受众来说比较艰涩。

在报道内容上, 1956年,“两会”所谈论的议题比建国初年更加丰富了, 涉及到教育、医疗、供应、工人的工伤事故、建筑安装工程、文物保护、节能、西藏问题等。“两会”代表都是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 自由地畅所欲言, 其话题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从1957年开始, “两会”报道就主要集中批判章、罗、储等人, 语言变得很尖刻, 政治讽刺性极强。

  1958年“两会”恢复正常, 但走上高唱颂歌的“大跃进时期”。报道内容也多以成绩或下决心、做保证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1957年3月18日二版刊登陈洛德委员发言, 谈及“新闻自由”, 文中谈到“客观主义”, 认为新闻标准应是“是否有利于国家”、“是否有利于人民”。

改革开放时期的“两会”报道( 1978-1997)
  由于文革的原因, 从1965-1974年未召开“两会”。1975年1月13日至1月17日召开的四届人大, 在会议召开期间《人民日报》未做任何报道, 只是从1月19日开始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闻公报》, 共发新闻公告和决议15条。这一特殊现象的出现是由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所决定的, 也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的一种反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按新闻工作规律办事。  在1978-1997年这20年《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发生了质的变化, 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和突破, 体现了新闻理念的巨大转变, 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新闻业务上的改进。  1980年,《人民日报》再次改版。版面形式上的主要变化有: 将报名缩小, 腾出一栏用来刊登日期和天气预报; 稿件正文逐渐从老五号向新五号字转变, 到1985年实现全部使用新五号字; 建立新的标题规范, 极少使用通栏题, 一般稿件用2栏、3栏题, 一版头条通常只做4栏题;版面规范趋于完备, 编排手法富于变化, 显得清新、美观。  这一阶段, 在报道内容上增加了对议事过程的报道, 开始注意在“两会”报道中遵循新闻规律, 注意报道“两会”中新闻价值较高的事件和现象, 关注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在报道形式上, 除传统的消息、通讯、言论之外, 出现了可读性较强的散记、侧记、特写等新闻样式, 80年代末出现了“两会手记”“两会花絮”“两会特写”等相对固定的专栏, 并在发稿数量上不断增加。  进入90年代, 这一时期的“两会”报道基本上延续了80年代末的模式, 形成了一定的报道规范, 主要特点是: 数量多、形式活、信息含量高、内容关注时代和社会、版面突出。  这一时期的“两会”报道开始重视花絮报道。花絮所报道的事实往往很难涵盖新闻价值诸要素, 但它通过对新闻人物非正式场合的言谈举止、重大活动的台前幕后、重要活动的小插曲的报道, 却可满足人们对新闻真实、快捷、全面、有趣的要求, 并且也因其报道的是受众所欲知、须知、爱知的事实而受到喜爱。如1991年的《下次再讲》很能烘托事件,强化报道效果;1993年“两会”上的一篇报道《市长买书, 不约而同》, 就使得新闻人物更立体化, 生活化, 个性化。
现阶段的“两会”报道( 1998-2007年)
  上世纪末以来,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间逐步走向共同策划、共同报道、资源共享, 跨媒体的合作使传播效果更加立体和丰富。“两会”报道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07年, 以新华网、人民网为主的官方新闻网站成了“两会”报道的主力, 通过网上访谈、博客、文字直播、图片直播、音视频直播、手机报、手机新闻等方式报道“两会”。  《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成熟规范, 在这几年来都只是对“两会”报道进行顺应时代潮流的改进。《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已扩展为“两会”特稿、代表委员议政、发言摘编、答记者问、专访、花絮等6个板块。“两会”的程序性报道主要为消息, 总结性报道主要为特稿, 解释性报道主要为答记者问, 而需要论述的问题, 则主要依赖社论、评论和访谈录。专访介绍新闻人物, 花絮点缀会议气氛。  现阶段以来的“两会”报道增强了报道节奏感, 注重内容精炼。许多报道切入视角小, 善于从小处入手, 从大处着眼。图说、漫画、图表、数字解读“两会”的形式也开始出现。  信息量是衡量一则新闻报道优秀与否的重要尺度。在信息时代, 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报纸信息量的大小, 决定着报纸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②  对比1998年之前《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1998-2007年报道的信息量在逐步增加,且更注重打好亲民、爱民的“民生”牌。一方面, 这是通过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明显增加体现出来的, 其内容主要涉及到就业、社保、居民生活水平、交通建设等领域;而关于指导方针和目标的报道从绝对篇幅和所占当年报道比例来看, 有很大下降。另一方面是通过加强报道的贴近性表现出来的。大政方针一般而言比较空洞, 它的减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日报》对“两会”贴近性的加强。研究中还发现,现阶段《人民日报》对“两会”的报道,2005年还出现了对全文刊登的政策的名词解释, 以方便受众阅读、理解。同时, 还出现了对党的大政方针的专家解读, 让广大群众更易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 为其生活工作服务。2006年出现了网络言论选登, 期望更广泛的群体参与“两会”报道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日报》的服务性提高, 切实的将新闻报道做到贴近民众。  《人民日报》对“两会”报道延续了权威性的传统做法。官方信源依然占据着最大的比例, 尽管专业人士也在增多,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日报》对报道权威性的重视。  官方来源的可信度很高, 这是党报一贯以来的优势所在。党报在改革的过程中, 这一优势是要加强的。从这10年的报道来看, 中央或者地方官方信源的报道仍占主要方面,但是结构上发生了一定的位移。来源于专业人士的报道增多, 说明《人民日报》在强化权威性的同时, 也注意了报道来源的多样性。用专家和代表的发言来表达, 同样是可信度高的信息来源,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宣传, 权威性得到延续,又更容易为群众接受。1998-2007年“两会”报道图片的数量增多, 显然是用图片表达更为清晰明了, 也更容易为老百姓接受;且图片本身的内容也在发生改变, 前5年的图片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央或地方领导人的照片, 而在后5年, 中央领导人的照片少了,民众的身影多了起来, 贴近性有所增强。  从《人民日报》10年报道看来, 程式化报道仍然较多,整体视野仍不够开阔。形式上仍然延续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两会”报道模式。
结论与探讨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开始, 纵观50余年来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其演变与发展的轨迹是时代变迁的直接表征。最为明显的是《人民日报》上“两会”报道的数量, 成为当时历史时期政治风云的晴雨表。正是如此,我们从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系统研究, 窥见了50多年来我国政治传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面。  传播时代性强烈的热点话题, 是《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的一大特征。短时间内密度和强度大的“两会”报道, 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社会的参与和把握, 形成了一股媒介和舆论的强势。每年“两会”媒体报道的热点、难点问题,大都是老百姓在当前或某一时期议论最多、关之最切的问题。③  优雅大气的审美风格是《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的又一特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版面是“京派”风格, 中国气派, 优雅大气, 庄重凝重。版面布局结构简洁、大方、层次清晰。稿件的形状以矩形为主体;文章的排列基本采用变栏, 比较少用基本栏, 突出了重大新闻。每一版面的行文以横排为主,有时以一篇竖排文章作调剂。标题字体简明。一般情况下, 一个版面有二至三张照片, 规格三栏左右。  从报道的立场和角度看,《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以一种平民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民生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以平等的姿态去体察和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版面及栏目的设置, 还是话题的选择以及表达形式和手法上的贴近, 都折射出一种传播的语态。从栏目的设置和报道内容的选择来看, 近些年来,“两会”报道走出了会议报道“出席领导+领导发言+会议内容”的模式, 报道了大量的民生话题, 体现了关注民生和民意的特色。重视反映基层代表委员的心声, 也是《人民日报》近年“两会”报道的重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新闻改革的号角开始吹响。《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过去从传播者出发, 单向流往受众的传播模式朝注重与受众的互动转变, 让受众参与话题的讨论和线索的提供, 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新闻实质, 使新闻的时效性、丰富性、深入性得到最佳展示, 使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更为贴近。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的新闻改革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①毛寿龙:《政治社会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70页。
②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426页。
③王舒怀:《“数字”让两会新闻亮起来》,《中国记者》, 2004年第4期。


本文发表于《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