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击上方“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可订阅哦!摘要“国家形象”的概念在美国最早出现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其旨趣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利益,判断其他国家敌友身份、形成刻板印象,以便迅速做出决策。这样的用法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人对于国家形象的理解。出于对其霸权地位的维系和大国竞争历史的记忆,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愈演愈烈的“衰落焦虑”心态。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中国成为美国“衰落焦虑”的主要对象。这样的状况决定了美国把中国视为其利益和安全最主要的威胁者和敌人,并依照这一身份来刻画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在美形象也就不可避免地日趋负面化。中国对美传播由于在事实上与美国共享大国竞争的世界史观而面临着话语困境。因此从文明对话的新世界史观重构世界史叙事和记忆,成为中国创新对美传播话语、改善中国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国家形象关键的一步。关键词政治传播;衰落焦虑;国家形象;文明对话;新世界史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美国的国家形象一直是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重点之一,改善中国在美形象也是中国对外传播一直努力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原因不言而喻——中国在美形象好坏对中美关系,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的未来均有深刻的影响。但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我们难免会感到有些失望和焦虑。因为学界最大的共识是当下中国在美国家形象不尽如人意,或者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美国的国家形象主要是负面的,而近10多年来,这种负面性在持续增加,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在逐渐降低,恶感度在不断上升。[1]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学界关于中国在美国家形象的判断是准确的。相对于对现状的准确把握,中国学界对中国在美形象负面化的原因分析相对还比较薄弱。现有思路,往往或者泛泛地归因于当代中国对外传播能力不足,或者归因于中美两国在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国家利益、新闻理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但是,不论是归因于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还是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静态差异,都不能解释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在美国的国家形象曾经以正面为主这一事实,毕竟当时中国主动对美传播能力并不比今天的中国强,而两国的差异,同样和今天一样存在,甚至还要更大。理解这样的矛盾,或者说分析中国在美形象负面化的原因,寻求改善的可能性,既需要从中国方面找原因,又需要从美国方面找原因。就美国方面而言,我们只有准确理解影响美国人对中国看法的心态和知识结构,才有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在美国家形象日趋负面化的原因,并有可能对症下药、有所作为。基于上述思考,本文希望秉承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依据相关文献对美国面对当代中国的主要心态及其认识论根源做比较准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对美传播的根本困境及其破解思路。概括来说,本文提出如下主要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最近10多年来,美国的“衰落焦虑”是导致中国在美国家形象持续负面化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焦虑心态是由于近30年来中美两国在全球实力的消长变化而引发的,而美国人对国家形象的概念理解及其背后基于大国竞争世界史观形成的大国兴衰的历史记忆和历史规律认知,更加剧了这种焦虑。中国由于在事实上与美国共享大国竞争的世界史观和大国兴衰的历史记忆,无法从新的世界史观和世界历史叙述中令人信服地解释中国的崛起和复兴不会谋求世界霸权地位,因而在对美传播中缺乏有效的话语创新和形象改善能力。基于世界历史事实,从文明对话的世界史观重构世界史叙事和记忆,恐怕是中国改善对美传播话语、改善中国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国家形象关键的一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