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靠煎饼摊出12亿估值的黄太吉,竟遭遇关店危机、合作商户集体出走!

2016-09-22 米龙谷


(“煎饼侠”的故事还能否继续?)

9月20日消息,今日中关村苏州街边上的一家黄太吉门店早早的关了门,大门被锁,并且没有张贴任何暂停营业的通知。据隔壁快餐店的店员透露,黄太吉已经将店铺的东西都拉走了。


事实上,不止中关村,此前关于黄太吉关闭北京大望路、望京SOHO、国贸等地线下店的消息早有传出,现实中的“煎饼侠”送了一年外卖之后,好像又撑不下去了。

工厂店与线下店大量倒闭

据消息人士称,今年915日左右,黄太吉开始撤线下店,包括中关村、望京SOHO、国贸等多个区域,截至19日,黄太吉北京地区门店数量从44家降至20家。

 

与此同时,黄太吉为合作品牌提供加工加热的工厂店也传出关闭消息,黄太吉曾经合作的部分商户也暂停了与黄太吉的合作。消息称,黄太吉曾经建起的10个产能中心(即外卖工厂店)目前已经关闭了5个。

 

目前,在黄太吉外卖App的“品牌传奇”中显示有700Kcal、局气、黄记煌等12个品牌,但是在黄太吉外卖的产品页面,提供产品的品牌仅有一起拼、黄太吉、牛炖3个。

 

今年4月19日,黄记煌、仔皇煲、一麻一辣、青年餐厅、东方饺子王、局气、很久以前、有饭等品牌入驻黄太吉外卖平台,但是目前,原来签约的8个品牌中,青年餐厅、东方饺子王、很久以前、有饭这4个品牌已经没有出现在黄太吉外卖平台的品牌馆。


商家退出或因合作成本过高

业内人士认为,商家集体出走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与黄太吉外卖平台合作的成本过高。有消息称,黄太吉为商家代加工以及配送的成本转嫁给了商户本身,每单的抽成比例高达40%-50%,而且商家还要自行对C端消费者进行补贴。

 

相比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对大客户的每单抽成比例在15%-30%,另外还会联合商户向C端的消费者进行补贴等。两相对比,黄太吉外卖平台的低流量、高抽成,在多数合作商户看来就不划算了。

 

至于黄太吉撤离线下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涨的租金。据虎嗅报道,原来贴告示说中秋放假两天的黄太吉望京SOHO店,在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仍未开店。而新世界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地租太高,SOHO已经撤店,工作人员会和新世界店合并在一起。”

 

资料显示,黄太吉最新一笔融资发生在2015年10月获得的1.8亿元B轮融资,一年过去了,新一轮融资尚未启动。



(黄太吉需要融资)

 

今年2月,有投资人爆料称,黄太吉B轮融资尚未到位,濒临倒闭。对此,黄太吉创始人赫畅当时回应称,“融资已于2015年10月21日全部到位,今年规划正常,继续扩张发展,5月1日第一家海外店也将开业。”

 

赫畅的微信朋友圈动态也显示,黄太吉要转战澳洲。如今,黄太吉的海外发展还未有太大动静,国内店铺已经倒下一批。


“煎饼侠”的故事还能否继续?

众所周知,黄太吉是卖煎饼果子起家的。号称一个煎饼摊撑起了上亿融资、12亿估值。因此也被称为现实版的煎饼侠

 

从2012年开出第一家煎饼果子店,四年时间,黄太吉已经从1.0走到了3.0。


1.0 时代黄太吉要做中国的麦当劳,在不少繁华商业区开店,因高昂租金以及门庭冷落的销售业绩,不少门店关门。

 

2.0 时代黄太吉打造多元化品牌矩阵,于是,牛炖先生”炖菜、“大黄疯”小火锅、“从来”饺子馆、“来得及”、“叫个鸭子”、“一碗冒菜的小幸福”等品牌相继出现在黄太吉商圈生态,最后因交易频次低、议价难题等原因,很多品牌退出,店铺关闭。

 

到了3.0 时代,也就是去年10月,黄太吉宣布转型做外卖,如今不到一年,入驻商户集体出走,线下店和工厂店大量关闭。

 

有自媒体人士调侃说,“不好吃”和“难吃”是有区别的,“不好吃”即凑合,“难吃”即凑合都凑合不了,它们中间隔了一万个“来都来了”。

 

而黄太吉创始人赫畅自己也承认过这一点,“好吃并非快餐成功的唯一标准。”黄太吉要做的是别人没做过的事。

 

人们在谈论黄太吉的时候说的往往不是食材味道,而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去围观他的各种“出人意料”的营销。

 

互联网时代,能讲出一个好故事确实可以增色不少,但对于餐饮和食物来说,核心依旧是味道。不能做出“产品口碑”,赫畅的连续创业就很难走到最后,故事讲得再动听也不能救命。

 

从广大网友的心声来看,黄太吉不行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它难吃。网友的评价是这样的:




再转孵化器,胜算几何?

今年6月,由黄太吉创始人赫畅、人人湘创始人刘正、英诺天使基金创始人李竹以及广告自媒体人余奕宏联合创办的未来食餐饮产业加速器公布了首批营员名单。这个集结互联网餐饮、资本方等基因的加速器创立的目的,据称是为了通过总结黄太吉、人人湘等餐饮创业项目的创业经验,与资本方携手,孵化目前活跃在不同餐饮品类的优秀创业项目。与此同时,赫畅本人也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九州闭门会等宣讲活动,广泛寻求合伙人。


对于黄太吉转型餐饮孵化器,业内人士普遍并不看好,认为这只是黄太吉再度抛出的新噱头。有业内人士坦言,包括真功夫、外婆家等行业龙头企业,早已在做餐饮孵化器的尝试。


如吴国平自卸任外婆家董事长后,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弟子扶持创业。真功夫也在去年25周年庆典上宣布转型中式快餐孵化器,声称将依托O2O营销系统、供应链系统、智能门店营建系统、互联网金融和真功夫米饭大学五大支柱,推动餐饮业集群式发展。


相比之下,黄太吉自己都屡屡试错,还去指导别人创业,未免缺乏说服力鉴于此次遭合作商户“出走”的教训,今后未来食与被孵化品牌之间的利益分配也是需要双方谨慎考虑的问题。


沉默多日,创始人首度发声

昨日,赫畅发文《没有低谷,哪有巅峰》,作为对这一波舆论风潮的回应。以下为原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文章不算长,但信息量很大,值得玩味。

没有低谷,哪有巅峰。


最近几天很热闹,做为各类自媒体和各大媒体过去几年百试不爽的"黄太吉大菜"又被搬上桌来,一如既往的质疑抨击,满满一副"这个世界少了黄太吉,天都晴了的感觉",真的是这样吗?你们希望是这样吗?


和媒体斗争,被媒体节奏带着走,今天我们已经无意参与。但黄太吉遍布世界的支持者,关心者众多,作为当家老板,藏着掖着不说话也不太对得起大家。所以简要说几句。


关于"外卖工厂店"关店:

1,情况属实,确实关闭了一半的大型工厂店,平均每家500平米以上,开销及成本大,既然业务结构不合理,没有必要保留,必然关掉。

2,外卖平台型业务战场不断升级,连平台间合并的传闻都天天有,我们没有必要耗在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里。

3,我们关店股东支持,团队支持,我们没有失去投资人的信任,我们只是中止了几份和房东的房屋租约,且完善整体的履行了退租赔偿工作,房东也得鼓掌称快。


关于黄太吉现状:

1,黄太吉品牌门店依旧存在和不断深化经营,并没有业务的实质性改变,欢迎大家多来吃美味大煎饼果子。

2,黄太吉外卖也依旧存在,我们自主开发的后台数据运营体系支持我们继续深入部署外卖供给端的建设能力。只是产能部署的方式正在重新设计和规划,更加精细化运营,最近广州和西安已经开始数十个新型作业点的运转和实验,下一步推进全国正在筹备当中。

3,黄太吉的品牌还有很多可以变现的业务,我们在澳洲的加盟商招募已经开始,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4,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排除未来拓展多种品牌经营模式,包括第一次开放国内加盟。黄太吉已经积累了非常扎实的品牌运营及标准化的运营体系。即使不再融资,通过新业务加速品牌直接变现收入,自我造血的问题不大。


关于九州会:

1,首先澄清九州会不是所谓的孵化器,黄太吉也不会做孵化器,我们是通过投资加入了"未来食"这家孵化器公司,我们只是作为股东和投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九州会的定位: 餐饮创业第一社群,我们要做的是服务好餐饮创业者,不是孵化餐饮品牌。

2,九州会的建设目的是帮助更多餐饮创业者解决经营当中的问题,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累积,获取更好产品及供应商的对接,加速这些创业者的经营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配置效率。

3,九州会的运营和下一步产品开发,正在有序进行,未来几个月会有多个垂直产品提供给全国的餐饮创业者,这里还要大家敬请期待。


关于历次媒体风波:

1,黄太吉从路边小店的一张煎饼果子起家,实在太过平凡,却能四年引领风骚,吸引无数眼球,非我所愿,大势所趋而已。其中风雨艰辛,坎坷曲折也是牙打碎了自己咽,我和我的品牌确实承受了很多该或不该的期望和压力,但路是自己选的,所以不论未来如何,我们都将战斗到底。

2,黄太吉四年的出现,对中国的餐饮行业究竟有没有贡献,对于餐饮新一代创业者影响有多大,我相信大家自有公断。黄太吉几乎就是一个大写的"分界线",是传统与互联网的分界线,是守旧与创新的分界线,正因为她是分界线,自然是非功过都要被拿着放大镜去检验。我今天给黄太吉立个"无字碑",剩下留给时间去检验。

3,大雨再大淋不倒大厦,暂时的困难都是未来增长的伏笔,作为一家年轻的创业企业,我们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再正常不过,但请大家不要在终场哨还没吹起的时候,就急于判定比分结果,对黄太吉最终负责的人是我和我们的团队,她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4,人红是非多,招来的不是雪中送炭,更多还是落井下石之辈。人人都是刀笔吏的自媒体时代,还望各位给创业公司一点时间,让它可以安心创业,创造价值,造福社会。你我同在当下社会,非得逼着战士上台成了戏子,非我等所愿,非当下之福。稍安勿躁,小心火烛。


再次感谢所有关注黄太吉的朋友,感谢四年与我们风雨同舟的投资人,合作伙伴,行业同仁。


黄太吉不会死,因为她被这个时代创造,更因为她属于这个时代。


赫畅

2016.09.21



从案例变病例的临床经验

严峻的形势让曾经风光无限的黄太吉最终成了一纸病例,为互联网人今后的创业道路提供了珍贵的临床经验。


1不要被短时间内的关注量所迷惑

黄太吉虽然依靠他们的传播技巧获得了很大的关注量,但这些关注量是没有意义的。

 

一方面消费新鲜感和话题带来的关注量,在产品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下很难转化为黏性用户,没有办法长期留存;



(黄太吉的传播很博眼球)

 

另一方面他们频频打出“互联网思维的猎奇牌”,让人们对他们运营模式的兴趣甚于对产品的兴趣,导致这些关注量只是单纯地围观。

 

黄太吉的衰败也正是因为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误以为自己获得了潜力巨大的市场,最终淹死在自己制造的泡沫里。


2无法反驳你的自嗨,但自嗨没用

黄太吉依靠着创新的回归成为了创业明星,顺利地拿到了上亿的融资,但加速发展阶段他们并没有转变之前本末倒置的运营模式,而是用复制这个模式的方式扩大产品线,导致问题被不断放大。

 

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策略,这个浅显的道理每个创业者都懂,但如果创始人一开始就认为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那整个创业就完成是一场自嗨。当他们匪夷所思地问出“煎饼好吃重要吗”的问题时,你能想象乔布斯在发布会上问“iPone运行流畅重要吗”的情景吗?


3创业者面对诱惑的时候,怎么抉择

黄太吉12亿估值除了泡沫以外,也在证明炒作远远比认真做产品获得的短期利益要多得多,但长期的连续创业还是只有靠产品。

 

每个创业者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创业初期面对用炒作就可以收获关注度的诱惑时,应该冷静一下,坚定自己长期创业的决心。所以现在来看不少创业的失败不完全是资本寒冬造成的,如果现在审视一下自己或许你的创业还有得救。


写在最后


关店并不是黄太吉创业以来遭遇到的第一个危机,几年前他们就意识到了自己单一产品模式的不足(比如抗风险能力差、新鲜感快速流失等),从而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拓展自己的产品线。

 

最开始他们还只是在食品这个大的品类中进行拓展,比如盖饭、冒菜、火锅、饺子,后来他们又进入了创业的另一片蓝海当中,建立了自己的外卖团队。



(黄太吉创始人赫畅)

 

但这些努力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没有一款产品线专而精地做了下去,这条长长的产品线总是浮在表面上,让他们的商业模式显得非常累赘。

 

与口碑营销的本末倒置相比,“连续创业”更像是个逻辑陷阱,一直在使用时间差:在前面一个产品模式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他们就快速地建立起新的产品模式,不给大家留下反应和验证模式的时间,接二连三地打出新牌,利用话题制造时间差,从而保持自己的话题性。

 

牌总有打完的那一天,故事总有听腻的那一刻,时间总可以验证成果的那一刻。如今黄太吉的局面就是“连续创业”时间差滚不动的结果“你所说的一切故事,我们没办法反驳,但时间可以”。

 

(本文综合自:互联网指北、TechWeb及其他网络资料)

* 米龙谷尊重版权,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果版权人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点击下列关键词阅读更多

商业计划书攻略 | 他与联想27年恩怨史

投资人联系方式 | 强势董明珠落泪演讲

创业公司期权坑 | 34家VC为何拒绝我

明星公司倒下 |米龙谷首批VIP会员开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