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大突破——无人驾驶乃集大成者
不知不觉间,2017年迎来尾声。
在这一年中,人工智能风起云涌,互联网+热度不减,共享单车、网络直播盛极而衰,大数据掀起圈地运动,新零售伴随消费升级步入元年,无现金运动让法币不淡定,科技巨头通吃金融,跨界颠覆成为常态,科技浪潮成为真正的革命者、领导者……2017年,终将作为一个大拐点被历史铭记。
2018年,堪称新时代的起点,掀开通往“新世界”的帷幕。
福卡智库公号将于近期推出一系列原创文章,从行业角度为您勾勒新时代的图景,本文为首篇。
近日,深圳“无人驾驶公交车”上路行驶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据称累计测试里程8000公里,未发生过交通事故。
对此,深圳巴士集团股份公司回应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说法并不准确,公交车驾驶座上并非空无一人,而是有驾驶员的,应该叫“智能驾驶公交车”。
车内除了方向盘无人掌控,其他看起来没什么差别。
行驶前,司机只需按下一个启动键,车辆就会全自动行驶,方向盘可以自己动,遇到交通灯和行人会自动刹车,到了十字路口会自动转弯,到公交站能自动变道停靠……酷炫得让认人一乘为快。
尽管“2018年深圳市区所有主要线路,全面实现公交无人驾驶化”的时间表不属实,但无人驾驶却在一大波互联网界的“野蛮人”的粗暴闯入中,逐渐从风口开始落地。
没有一点点防备,汽车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就这样被互联网、人工智能所颠覆。
”说到底,无人驾驶是技术先行,是人工智能在搅动风云。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触角已延伸到各个行业,不停地颠覆着旧格局:生产机器人取代流水线工人、写稿机器人替代人工编辑……人工智能的“边际突破”正在格式化一切行业,汽车产业概莫能外!
但对于有上百年历史沉淀的汽车产业来说,行业壁垒早已高高筑起,没有两把刷子谁敢闯荡汽车江湖?眼下人工智能胆敢如此放肆,就是因为背后有技术撑腰。
精明的科技巨擘深谙单一的AI计算理论和方法,多个模型、方法与技术在不同层面的有机集成才是人工智能未来的“正确打开方式”,人工智能从单点突破走向技术集成板上钉钉。
沿着“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强人工智能”的演进逻辑,人工智能的整体迭代升级势在必然,作为人工智能“集大成者”的无人驾驶又怎能独善其身?
更何况,无人驾驶自身“破茧成蝶”的技术准备也在多点突破。众所周知,传感器堪称“汽车之眼”,无人驾驶汽车正是借助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等各类传感器来采集汽车周围的环境信息。
如今,不仅百度和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武装了64位激光雷达;一贯“不走寻常路”的特斯拉更是满身“黑科技”,8个摄像头和12个全新超声波传感器傍身,还超前配置了毫米波雷达。
新款传感器捷报频传,无疑将为车主带来更棒的连接和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不单如此,精确到厘米级别的GPS卫星定位横空出世、中国移动5G技术进入外场测试、车用77-81GHz毫米波雷达无线技术启动试验,车联网正将数字地图完整上传至云平台。
汽车已悄然从四个轮子的移动沙发变成“全知全能”的移动脑库,无人驾驶终于凭着技术这把利刃在汽车江湖里“翻云覆雨”。
由此可见,技术铸就了无人驾驶的底气,也让无人驾驶成功实现了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
相关数据显示,加载了自动驾驶系统的特斯拉Model S车型拿下宝马7、奔驰S-Class等车型,成为今年美国最受欢迎的大型豪华车型。
据麦肯锡和彭博新能源资讯联合发布的报告称,2030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将达到整体销量的50%。
无人驾驶的“爆破力”如此之大,也难怪,百度系领航的中国无人驾驶与谷歌系带队下的美国无人驾驶会那么拼!
毕竟,谁都知道,在智能科技横冲直撞的当下,未来大部分汽车的价值来源于软件而非硬件,这也让中国的无人驾驶看到了新一轮的反击机会。
百年造车的过程,让国外汽车智能硬件水平走在了前面,中国自主品牌错失了机械时代。但在互联网软件技术方面,大家的起步时间却差不多,中国的发展速度甚至更快。
比如无人驾驶摄像头,现在世界上最好的成绩准确率达到89%,这个记录是由百度保持的,而百度的语音识别软件也被认为是一流的。
还有华为、阿里、腾讯等一批科创巨头在路上。中国几乎具备了构建全新互联网生态的所有战略变量:丰厚的国家政策红利、互联网应用量世界第一、庞大的产销“后备市场”……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1200万辆,而超过四分之一在中国售出。
事实上,目前全球60家无人驾驶核心汽车企业中,中国就占了1/3(21家),超越美国(19家),更胜欧洲(13家)。
无人驾驶汽车像极了当初突然崛起的中国网购,网购凭借互联网成功跻身中国“新四大发明”之列,如今背靠互联网企业这一强大后台的无人驾驶难保不会历史重演!
以上观之,无人驾驶颠覆汽车行业已成定局。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