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世道这么“乱”,黄金还这么“怂”?(上)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摘要


黄金对“乱世”的反映,不单纯体现在价格上。黄金不仅仅是货币,更是形势超复杂的风向标,黄金市场的纷扰折射出货币体系重组过程中的各方博弈。


金价概要

2000—2011年,现货黄金强劲上涨,从250美元/盎司附近持续一路高歌猛进,在2011年9月一度刷新历史高点至1921.28美元/盎司。

2011年10月以后震荡下行。2017年,金价比2016年上涨约12%,多数时间金价在1200美元到1300美元窄幅区间内波动。2017年12月29日金价突破1300美元/盎司。

今年迄今未能突破1370美元/盎司。





黄金这个“怂样”和动不动就紧张的全球政经局势明显不搭啊,说好的“乱世黄金”呢?


别急,耐着性子慢慢看


黄金卷入货币竞争

 

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哥伦布咏叹“谁有了黄金,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曾经“三金”(黄金、黑金即石油、美金)连接紧密而又相互制衡了七十余年,谁知风云突变,2017年9月,中国公布拟在年内推出以人民币计价、可转换为黄金的原油期货合约——任何接受人民币作为石油结算的石油出口国,都可以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将石油兑换为黄金,并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对冲黄金的硬通货价值。


此消息自传开就搅乱一池春水,一方斥之为“一个彻底愚蠢的构想”,直言此方案为“中国版布雷顿森林协议”;另一方则乐观认为,石油、人民币、黄金构成一段新“三角恋”,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标志着“石油美元”走向土崩瓦解。


总而言之,各观点你方唱罢我登场,而黄金俨然被卷入这场货币竞争的漩涡中。


2017年黄金回升背景

十年一梦。后金融危机时期,央行放水蔚然成风,资产泡沫横行、金融击鼓传花、经济脱实向虚,委内瑞拉的悲剧近在眼前,戳破“印”出来的繁荣假象,“穷得只剩下钱”。


美国仍举债度日,昔日老大的地位在中国经济奇迹下亦显得岌岌可危,政局“鸡飞狗跳”、恐袭事件频发、阶层断裂难以弥合,美元信用在风雨中摇摆。


更不用说全球局势开启“颠簸之旅”,朝鲜半岛风云变幻,一会剑拔弩张,一会又握手言和;中东局势炮火连天亦成恐怖主义最大“输出”;欧洲日渐分崩离析,2017年10月加泰罗尼亚独立事件即是缩影,意大利大选、英国脱欧谈判接踵而至,隐忧不断。当下纸币越“虚”,黄金则在乱世下越“实”。


黄金“很忙”

各国央行虽然具体做法不一,但无一不把黄金“压箱底”。

一、避险情绪导致搬金忙、囤金热

作为第二大黄金储备国的德国,唯恐黄金储存在一个“身患癌症的美国金融系统中”,已提前3年携冷战期间存放在美、法的674吨黄金“返乡”;瑞典、奥地利、荷兰等国近年来也陆续践行黄金回国计划。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更是开启买买买的“扫金”模式,身为全球第三大黄金生产国的俄罗斯竟在过去10年里,增加黄金储备1250吨,总储备量增至1700吨左右,占俄罗斯财富的17%。

二、力保世界最大黄金交易市场地位

如英国。眼看着逾1500吨黄金在过去四年“被搬离”金库,为确保伦敦在黄金期货交易的中心地位,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加紧推动黄金交易透明化,2018年开始首次公布交易数据。

三、盘活民间黄金存量,重建黄金体系

尽管本国不生产黄金,但本国消费者却爱金成瘾的印度,通过对黄金征收10%的进口税和3%的销售税,减少黄金进口,压制黄金消费,并设立国家层面的黄金现货交易所,把黄金从民间赶入金融交易所。

四、“金本位”复辟,黄金再货币化

出于对美联储的不信任及对美元贬值的担忧,美国犹他州、俄克拉荷马州、亚利桑那州相继废除贵金属交易利得税,认定黄金为法定货币。


三重属性混搭叠加

反套路、不寻常

各国黄金政策俨然视黄金为“最后手段的货币”,折射出黄金已成为市场形势超复杂风向标。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上帝的大便”,黄金混搭了多种性质,从而承载了多种功能与期待。


黄金生来具有避险、商品、金融等多重属性,在传统概念中,黄金是超越主权、永不沉沦的诺亚方舟,“还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同时,黄金具有满足收藏、消费需求的效用;与货币的爱恨情仇更是剪不断理还乱,既锚不住滥发的霸权货币,又余威未了“震慑着”整个货币体系;且自从搭上金融工具的翅膀,黄金更是脱离实物范畴,在概念与炒作中无尽放大,在资本市场上搅动风云。尤其在当下“反套路”的拐点时代,黄金三重属性混搭,形成更为微妙复杂的排列组合——世界形势越纷扰,三重属性越纠结,黄金活跃度就越高。


简言之,理不清头绪的避险者、消费者、投资者甚至投机者都一哄而上折腾黄金,“特朗普一开口、黄金抖三抖”即是实证。也正因为众人加码黄金的心态,黄金有了可“草船借箭”的价值——被拽进石油货币体系。若说支撑美国经济所向无敌的石油美元抛弃了黄金,中国则给出一个直接有黄金托底、间接有中国经济背书的新选项。


于是身为大宗商品的黄金更要多头兼顾,三重属性权重此消彼长,既受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供求制约,又是财富的虚化象征、各国经济“晴雨表”、期货市场上的大概念,甚至承载着一些国家对一般等价物的迷信。单方面因素无以主导黄金,也难怪黄金越发不走“寻常路”。


中国“加持”黄金

另一客观原因是中国竟然成为黄金第一大国,“中国因素”对黄金市场的影响凸显。

一、中国是黄金供需大国

不仅连续10年黄金产量全球第一,2016年国内累计生产黄金453.486吨;而且是世界黄金市场当之无愧的“大胃王”,2016年全国黄金消费量高达975.38吨,连续4年位列黄金消费第一大国。市场已经从以往的稍有“盈余”转为大规模“赤字”,导致黄金进口量大幅上涨。

二、中国是黄金市场交易大国

2016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共4.87万吨,现货市场交易规模称冠全球;而上海期货交易所2016年黄金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共6.95万吨,交易量仅在伦敦、纽约之后。

三、中国黄金储备居世界前列

目前中国黄金储备的确切数量是个待解之谜,据IMF估测中国黄金储备为1842.6吨,在过去11个月都没有变化,位列全球第五;而世界黄金协会报告称,中国的黄金存储量达到8133吨;一些市场分析师估计,截至2017年6月份,中国的黄金存储总量达20193吨,其中央行黄金储备超过4000吨,这意味着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黄金持有国。

四、在人民币与美元的博弈中,黄金主权化的味道越来越浓

除上文所述人民币原油期货合约构建石油、人民币、黄金的“三角关系”外,“上海金”在启动一年后,相继成功在迪拜挂牌上市、在匈牙利签订备忘录,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以人民币定价的大宗商品,将国内黄金供求关系直接地反映到“上海金”价格中,而不是再完全贴合国际金价波动,同时“上海金”也承载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考量。彼时美国以占全球75%的黄金储备为美元背书,成就美元霸权,假以时日,中国黄金大国地位难以撼动,也喻示着人民币将难以撼动。


黄金“变脸”

由此观之,在货币体系重组的过程中,黄金虽未直接下场厮杀却未能置身事外,仍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人民币与美元的货币竞争中,更是把黄金拖下水。从未来发展看,黄金将呈现三大趋势:

一、功能切换

黄金既锚不住货币,又对避险力不从心,反倒是商品属性将在消费升级助跑下完成一跃,其主要功能将由避险、信用向消费转移,由此黄金沉淀于民间也是大势所趋。中国珠宝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十年翻了3倍,2013年更是一举超越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珠宝消费和制造国;其中黄金首饰用金量从2009年到2016年增长几乎翻倍(611.17吨),未来黄金消费需求将主导市场格局。

二、西金东移

200年前,西方以掠夺为手段使黄金向西方集中;而如今以消费为依托,黄金逐渐向东方集中,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黄金需求量中拔得头筹,2016年两国黄金需求突破全球比重的38%。加之有“一带一路”助力,沿线主要消费国的实物黄金需求占全球四分之三,形成最大黄金消费区。

三、西价东移

黄金定价权实为货币定价权,虽然伦敦、纽约长期以来主导黄金交易的格局仍未撼动,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纵深推进,上海交易所国际板、黄金沪港通和“上海金”三箭齐发,也将推动黄金定价权转移至英、美、中三足鼎立。


当然,罗马并非一日建成,人民币能否复制美元神话,凭借中国黄金大国地位成就“黄金人民币”,且看未来。当前人民币利用乱世对黄金的普遍信任实属借势而为,一旦站稳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也会像美元与黄金脱钩一样,一脚踹开黄金“镣铐”,“重金”不过是个迷魂阵。


精彩推荐

“救活”东北要“换脑子”

困扰你的从来不是房价,而是心智

中国未来还有二十多年中高速增长?凭什么!

中美“夫妻相”!

为何看不懂中国?——“超复杂”与“超简单”的辩证

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中国货币之锚

资源时代谢幕?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