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东会成为火药桶?(上)(深刻好文)
导读
中东艰难地掀开每次现代化的尝试,却改不了这片游牧土地的本性,一次次努力经济转型,又一次次在政经大转弯中失速,摆脱不了动乱魔咒。为何中东如此多舛?
在今年9月底的联合国大会上,中东问题的“硝烟”再次弥漫。
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欧洲国家元首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都为自己在叙利亚内战、巴勒斯坦占领以及伊朗和美国之间紧张关系加剧等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进行了辩护。
美国在联合国发出最后通牒,只要伊朗军队或其它民兵组织尚有一兵一卒留在叙利亚,美国就绝对不会从叙利亚撤军。
面对美国这种霸权主义,俄罗斯自然也不依不饶,当即决定在两周内向叙利亚提供更先进的防空系统——S-300导弹,让美国与以色列心惊不已。
中东的“硝烟”不但没有因为各国坐下来而得到协商解决,反而火药味更浓了。
最近,沙特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失踪事件又在不断发酵,让近些年一直磕磕绊绊的土耳其和沙特关系愈发敏感,记者失踪案正演变成地区危机。
那么,到底谁该为中东乱局负责?为何中东动荡难平?
本文首先从中东的五枝奇葩说起。
1
乱世有奇葩
中东,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22个阿拉伯国家“本是同根生”——都是阿拉伯帝国一份子,信奉伊斯兰教,共享近1400年的历史,奈何被蒙古入侵摧毁后迄今800多年仍是“相煎何太急”,“再无一统”。
即便近代赶跑了英法等欧洲列强,阿拉伯国家翻身做了主人,尝试改变经济形态,艰难走向现代化,也终究难逃战争硝烟。
且不说,20世纪的五次中东战争,仅是911以来的全球反恐就让美国点燃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利比亚、叙利亚等迄今动荡分裂,更别提因美式民主改造掀起的阿拉伯之春!
七年后不单突尼斯再次骚乱,从去年的卡塔尔断交到沙特政局动荡,就连伊朗都爆发示威游行,中东都乱成了一锅粥,现代化却从未停下脚步,战乱纷飞的另一边依然歌舞升平,以色列的高科技、波斯湾的纸醉金迷都让人如入海市蜃楼。中东可谓乱世奇葩。
2
第一奇葩:以色列的建国与崛起
所罗门第一次建立,被新巴比伦摧毁,犹太人被奴役400年受尽折磨“出埃及”。
波斯王让犹太人重建,却因罗马帝国暴政而再次被摧毁。犹太人流浪两千多年,二战中六百多万犹太人被屠杀近乎灭族,才让大批幸存者重返耶路撒冷,痛定思痛非建国不可。
1948年联合国决议以色列、巴勒斯坦分治,耶路撒冷国际化。以色列仅建国数小时,阿拉伯联军就从四面八方进攻,试图将以色列掐死在襁褓中,却未料在美英干预下,以色列居然逐步站稳了脚跟。
这个在沙漠戈壁上的袖珍之国,没有天然的自然资源,却集全球犹太人的智慧、财富、技术和情报网络,创造了快速崛起的奇迹。
不单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实力居中东前沿,遗传工程、农业技术等高科技更闻名于世,就连军力都冲进了世界前十。
可也正因在阿拉伯世界种下以色列这个异类,让中东在整个20世纪下半叶就围绕着巴以冲突打得昏天暗地。
却不料,五次中东战争都没能把犹太人干掉,反而让以色列在中东成为唯一没有石油、自由民主制的发达国家。
3
第二奇葩:王权统治绽开至今
相较于多数中东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纷纷走向现代政党与政治体制,沙特等海湾石油国家恰恰以古老的君主制走上了石油工业的现代化。
这不单取决于阿拉伯游牧民族的部落生态,王室通过联姻、经济利益输送等巩固部落、政商联盟等扩大家族统治基础,更在于宗教给予的政治合法性,将世俗政治权力神圣化,进而将国王塑造为真主的代治者。
更为关键的是,正是石油让王室们暴富并“有钱收买群众”,仅自上而下的资源分配就能保障百姓生活。
因为海湾国家人口总数小、人文结构单一,石油财富远超当地人口正常所需,才得以保障“王室吃肉、百姓喝汤”。
因此,每次阿拉伯剧变,海湾君主国都会向国民分配财富来度过危机。
此外,石油产业的高度集中且与民众高度脱节,也让沙特只需集中力量控制波斯湾一带就获得压制其他版块的绝对实力。
再加上,偏安一隅的地缘区位,伊斯兰的排外文化杜绝了外来民主思潮侵袭,才共同造就了海湾国家的君主制奇迹。
可“成也石油、败也石油”,仅为争夺石油就闹得中东鸡犬不宁,也正因产业偏态与资源诅咒,沙特等日趋陷入亨廷顿所说的“国王的困境”,即现代化改革与传统君主权威的根本掣肘。
即便沙特发布“愿景2030”,“去石油化”也没这么容易,更别提若没有石油等钱袋子,王室的古老统治又如何维持社会现代化?或许还没来得及改革,王室内斗就已变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4
第三奇葩:土耳其率先实现现代化
因为现代化从西欧发轫,像波纹一样扩散,让横跨欧亚的土耳其比东方率先现代化,却又注定其“西不成、东不就”。
凯末尔建国后,为在废墟上迅速建立现代化国家,一是废除苏丹(君主制)和哈里发(神权)制度,实行与奥斯曼帝国和伊斯兰决裂的彻底世俗化;二是效仿欧洲,依靠暴力和强权对社会各方面进行全盘西化的彻底改革。
但不管是最初鼓励私人和外资的自由经济政策,还是大规模国有化并学习苏联的五年计划,亦或与苏决裂后完全倒向西方,土耳其都用尽一切手段推进国家现代化,以致在1960年代成为继日本后第二个成功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
但正所谓“过犹不及”,剧烈西化与世俗化势必招致伊斯兰文明和本土民族主义反弹,导致政变不断,国家动荡,仅1923-2017年就换了65届内阁。
尤其是2001年那场动乱终结了土耳其半个世纪的军人独裁政权,促成埃尔多安上台,试图再造“新土耳其”,仅是经济自由化、大量外资涌入及面向欧盟的制造代工,就让土耳其人均GDP从2002年的2760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0399美元,出口前三主力也从纺织、钢铁、水果变为汽车、机电、纺织。
过去5年土耳其GDP稳居世界第十七八位,虽然经济快速发展,却被牵绊于宗教和世俗及东西方的拉扯中。
且不说“脱亚入欧”无望,仅是从学欧洲到学苏联的一边倒,就注定土耳其还将苦苦探索东西方融合兼具本土特色的现代化。
5
第四奇葩:宗教嚣张到主导国家
伊朗的神权共和制就源于1979年伊斯兰革命,霍梅尼领导并终结了伊朗2500年的君主制。
可说起伊朗的现代化,不得不说巴列维国王当初激烈的世俗化改造,不管是土地改革为主的白色革命,还是石油收入急剧增长下的进口替代战略,都让伊朗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却也让专制王权登峰造极,进而造成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破裂。
再加上,经济繁荣后突然下滑,国王拔掉了农民革命的引信,却捅了传统宗教势力的马蜂窝,社会早已不满却还在此时实行自由化,无异于自毁前程。
王朝突然崩裂实非偶然,却让宗教狂热催生了神权共和——教权与世俗民主的二元政体,尽管三权分立、总统等都得选举,但教权统治一切,实质让宗教领袖成了真正的“王”。
由此,伊朗在老国王时代的西化道路上突然改道光速开倒车,以致整个社会出现断层。
加之,两伊战争及之后的西方制裁,都让伊朗经济风雨飘摇。
可毕竟,宗教给不了人民“面包”,真正能解决社会矛盾的只有发展。伊朗却从君主激烈世俗化的一个极端,跳到神权宗教的另一个极端,都只是离老百姓越来越远罢了!
其实,年轻人的诉求也只想停止意识形态和宗教对社会生活的不正常干扰,回到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而已。
这对神权统治却无疑是要变天,且不说宗教领袖与世俗总统的权力斗争正被激化,神权与人权、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改革的矛盾也早已在积蓄爆发动乱的能量。
6
第五奇葩:埃及摆脱不了的“幽灵之手”
因为埃及曾领导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化,却一再因外部干涉而功亏一篑。
埃及在19世纪的两次崛起皆被英国打断,20世纪的复兴之路折戟于战争失败,即便在国力鼎盛的五六十年代,其尝试统一阿拉伯世界(与叙利亚统一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也以败北告终。
200年来,埃及先后尝试了开明专制、君主立宪制、非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威权资本主义等多种政治经济模式都未能持久地实现强国富民。
不管是1930年代埃及收回关税管理权后,以哈尔卜为首的民族资本家开启埃及第二次实业浪潮,还是1952年七月革命成功后,纳赛尔发起了第三次实业改革,包括国有化运动与工农业改革,都未能改变西方殖民统治给埃及带来的“烙印”,导致埃及迄今仍陷于长期的地租性经济漩涡中。
尤其随着油价暴跌、中东战争连连,埃及四大地租行业(侨汇、石油出口、苏伊士运河过境税和旅游)受累,又缺乏实体经济支撑,自然躲不过经济危机,甚至出现了数以千计的贫民窟。
加之,“阿拉伯之春”拔掉穆巴拉克的强人统治,埃及再度从高度集权的极端滑进一盘散沙的另一个极端,仅政局混乱就连累埃及经济倒退l5-20年,以致如今的埃及早没了当初中东老大哥的辉煌。
7
多种力量撕扯下难逃混乱
综上,“五枝奇葩”恰恰明证了中东现代化的艰难。
毕竟,中东既拖着沉重的历史枷锁与宗教信仰,又处处被殖民统治等外部力量干扰,还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与力量的拉锯消耗中,更在贫瘠的土地和游牧民族中爆发石油奇迹,突然被拉近了现代工业经济,以致中东煎熬于文明的冲突,又在宗教与世俗、市场与国家、专制与民主、改革与发展等重重悖论中被反复拉锯,扭曲中只能剑走偏锋、精神分裂乃至破碎化。
中东艰难地掀开每次现代化的尝试,却改不了这片游牧土地的本性(石油的产业偏态、地租经济等),一次次努力经济转型,又一次次在政经大转弯中失速,摆脱不了动乱魔咒。
时至今日,中东“群魔乱舞”,或将开启新的3.0版本,背后的机制与宿命敬请关注下篇。
收听德培,
看懂形势,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推荐
为什么要关注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决定中美关系?| 美国中期选举系列
怎么听到的是减税,看到的却似增税?——到底是增还是减?|税收系列
从企业税到范冰冰的税,我们把这笔“乱账“梳理清楚了(下)|税收系列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