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关系三个十年|第三个十年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 在考虑国际问题的时候,……不陷于眼前或过去的仇怨,思索即将到来的新世界的性质,这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标志。

导读


第三个十年中美具备了两霸相争的基本逻辑,一只脚将进入同斥时代。然而,历史从来就不是线性发展的。


前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就是国际政治中一件大事。如今,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打打停停,中美关系生变,各种观点和评论很多。


然而,正如那句“人们往往高估一两年的发展,而低估未来十年的变化”,当下表面的纷繁复杂很容易迷住人们的双眼和认知。


在对待中美关系上也是如此。


事实上,中美关系有内在的发展逻辑,这些根本性的逻辑决定着双方关系的变化。抓住那些内在逻辑,更容易把握中美关系的实质和走向。


那么,这些根本性逻辑是什么?


本公众号10月2、3、4三天将发布2011年福卡智库内参《福卡分析》中关于中美关系三个十年的分析预测文章。这个系列文章虽然写于8年前,但今天看来中美基本是延此文推演的逻辑脉络发展。


本文是中美关系三个十年系列中的第三篇《《第三个十年中美同斥——去国家化历史潮流:中美何去何从》》(第一篇、第二篇参见《中美关系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中美关系三个十年|第二个十年》)。


再次强调,本文写于8年前,本文写于8年前,本文写于8年前。


以下为当年文章。


未来三十年中美实力对比


沿着前两篇的逻辑推导下来,第三个十年,尽管中国人均收入、人均GDP等尚难以超美(据世行预测,2008年中国以购买力计算的人均收入为美国的21%,至2030年可攀升至50%),但GDP总量乃至综合国力等大部分指标均将追平甚至超过美国。


就经济而言,如日本内阁府预测2030年中国名义GDP将达26.355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世界第一;普华永道则称203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主导全球贸易;麦肯锡预测中国在全球投资中占比为25%、美国仅为17.5%等。


在金融资本领域中国也不亚于美国,货币总量将远超美国。据IMF6月底的数据,中国M2与GDP之比约为173%,而美国约在60%-65%,即便相当倚重银行的日本也保持在110%左右。


若以清华大学最新出版的研究报告所预测的“2030年中国GDP为美国的2-2.2倍”为基准,考虑起飞期因素,至2030年中国进入稳定增长期,仅以M2占比类似于今日之日韩计算,而美国M2占比维持不变(以上限)估算,两者相差将近2.5倍以上。届时,人民币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货币毋庸置疑。


就军事而言,中美两国军事实力方面将大幅度缩小差距,在某些领域还呈现出赶超迹象。就技术创新而言,与美国的差距也将迅速缩小。


同性相斥时代?


由上可知,未来二三十年中美在经济发展中此消彼长,中国将具备与美国比肩竞争、比拼实力的基本条件,从同性相斥、丛林原则等传统视角出发,中美之间已经具备了两霸相争的基本逻辑,似乎将进入同性相斥时代。


然而,历史从来就不是线性发展的,直线式进化路径也从未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千年进程中。事实上,历史的结局往往是不同力的四边形的对角线。


目前,国际上普遍流行一种舆论,即简单推论中国继续强大必然导致与美国的正面冲突、乃至会形成类似当年美苏强烈对峙局面,然而,历史终将以出人意料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美矛盾冲突虽然难以避免,但却不会简单重复当年美苏对峙的局面。上述观点有失偏颇之处在于,视野仅局限于国与国的竞争,殊不知左右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另有其人。


事实上,进入21世纪中叶,前所未有的新变量将以引领性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首先,新兴帝国全面崛起——跨企。


贸易全球化为跨国企业生长壮大提供了肥田沃土,而网络全球化又进一步推波助澜。


论财富,跨企几乎富可敌国。苹果公司手握812亿美元现金且无任何债务,一般小国不说,即便母国美国政府也没它有钱。


论影响力,跨企亦已开始超越国家。伦敦的独立交易员甚至声称“世界不是由政府统治,而是由高盛统治。”的确,引爆欧债危机的希腊就是中了高盛的“圈套”。


细数世界500强企业,动辄业务与雇员遍及数十甚至上百个国家。试想一下,世界上除了跨企,哪个国家可以如此“随意”地调动他国的资源、人力,更不用说对他国政策、法律甚至文化发展等“内政”施加作用。


随着资本力量、创新思维与要素整合的马太效应不断增强,跨企在担当国与国联系纽带、博弈平台的同时,也在日益消解国家的边界。


其次,非政府组织(第三方组织)正全方位引领社会及潮流。


实际上,作为介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制度空间,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如美国之所以拥有全世界最成熟与最有效的互联网监管体系,各类非政府组织功不可没。


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是积极参与和影响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和政策实施,以此对参与国际制度的国家形成曲线控制,从而形成新规范,因此其在重建世界文明新秩序以及全球决策中的分量必将与日俱增。


其三,由地域、民族框定的具有法律约束的“人民”概念将让位于网络世界的“人人”。


网络全球化正逐步兑现地球村概念,利益同质化、同构化、同步化加速了“人民”的碎片化,同时意味着价值平等的“人人”意识崛起,其作用力足以摧枯拉朽:推特、FACEBOOK在中东北非的兴风作浪即是明证。


人民是政治范畴,人人是公民范畴,后者既是构筑公民社会的根基,也将打碎原有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阶级枷锁”,国家的真实内涵将随之而变。


其四,以环保能耗世界范围内的协议约定及相关组织将实质性地影响各国经济增长方式。


尽管各方对德班会议前景均持怀疑态度,不可否认,无论《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会议还是坎昆会议,看似各国都在为自己的未来争取空间,但至少没有一个国家敢轻易扬言脱离这一框架我行我素。


因此,这实际上是给各国能耗模式背后的增长方式套上了紧箍咒,未来咒语念得越多,对各国的约束力越强。


(编注:虽然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在环保问题上开倒车,但在环保能耗上中国已加快转变的步伐,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将日益显著。最近围绕瑞典“气候女孩”的各种争议,既反映了人类在气候和生态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折射了围绕环保能耗兴起的力量正逐步由弱变强。)


其五,为避免资本金融战国时代的严重失控,世界性金融组织游戏规则或具有世界货币性质的一般等价物都将相当程度地约束以国家为单位的金融活动。


以国家为单位的金融竞争,以邻为壑是唯一有效路径,结果是大家都遭殃。病急乱投医,逼得欧洲向中国求救,可中国自己的问题还在四处找解药。因此,未来还得靠超越国家利益的游戏规则。


痛定思痛之后,化解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的全球性、全局性机制最终或将浮出水面。


最后,政治范畴内的意识形态将进入价值普世化。


所谓普世化,既意味着原有约定俗成的“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观将被强烈弱化,还表明趋同于实用主义与人性至上碰撞磨合后的价值观。


去国家化浪潮“横插一杠”


综上所述,21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将开启去国家化的浪潮,这将严重消弱国家间殊死博弈的前提。


因为,既然国家作为一种存在形态本身都“行将消亡”,那么,基于国家形态的利益争夺也就显得意义不大。


就此而言,中美在一只脚进入同斥时代的同时,另外一只脚却迈入了去国家化的时代,在这一点上,两者相斥的内容更多将体现在去国家化的方式、方法上,在主动与被动、力大力小等问题上的争斗。


换言之,中美若要决出胜负,关键要看谁能率先把握去国家化的潮流大势,以及如何因势利导,抢占新变量的制高点,实现借力打力。


不过,中国是当今世上国家体制历史最为悠久、机制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美国则是国家体制最为强大的国家,相对于欧盟或边缘化的国家,中美两国在去国家化浪潮中存在着联手抵抗的不小概率。


然而,历史发展或还存在另一种前景,即一方面,鉴于人类基本制度变更的艰巨性、过程性,超级大国之间的经典争霸赛仍将继续;但另一方面,去国家化浪潮也在加速推进。


形象地说,好比两大高手在彼此打斗的同时,脚下已经在移步换景,而这种移步换景,将显著地影响打斗的激烈程度,缘于两者都要分出精力来适应环境变化。


因此,最终结果是,中美在21世纪中叶发生同斥、两霸摊牌性的博弈概率比历史惯例要小,但同时,超级大国之间非此即彼的博弈、争斗也将日益加剧,不会在第三个十年明显小于去国家化的概率。


(编注:本文是“中美关系三个十年”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第一篇文章的分析预测已经兑现,第二篇文章的分析预测正在展开,第三篇文章的分析预测还有待时间检验,但也为当下看待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一个视角。)


中美关系在变化,时代在变化,事实上,今天我们正站在时代急剧变化的拐点上。如何把握变化的脉络、趋势?


福卡智库大论坛《2020》或将助您厘清脉络、趋势,抓住变化中的机遇。



越复杂的表象

越有深刻的真相

我们旨在

破解复杂,预测未来

关注我们

让你多一双慧眼


精彩推荐

欧洲政坛动荡、中美磋商波折不断,形势一片混沌,如何拨云见日?

粤港澳是潜力股、长三角是蓝筹股,那么京津冀呢?挣扎求生、二次创业,中国正在孕育世界级伟大企业?从拼体力到拼脑力,勤劳被碾压,智慧横扫各行各业

台风一来,城市“现形”,城市如何化解灾害、版本升级?

为什么备受争议的小资腔调却将成为品牌之魂?世界科创中心历经五次转移,如今美国会否打破百年轮换宿命?深圳底牌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原创视频内容请关注“德培论道”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