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合理评估内容型媒体的种草带货价值(四)

北京袁超 互联网营销袁超 2023-04-27

前情提要:


上期提到的蓄水因子,更多是说从平台大促分配预售公域流量时的加权价值。

大促不常有,加购转化日常有没有用呢,显然也是有的啊。


近期新的输入是——内容种草、尤其知乎这种偏理性平台、又尤其高客单价单品,加购比下单的倍数会放大更多,而且差异很大。

目前我听到最低的是3倍(加购/订单),最高的能有20倍,这还不算大促前用户先加购等集中下单的情况。


因为我看不到加购数据,只能听客户说。目前看到最完整的美妆个护的客户的加购/订单大约8~10倍(非大促期)。

这块其实可以监测的,比如用阿里妈妈的联盟媒体广告直投就能看到链接的加购数(可惜媒体看不到)。


然后问了下加购到下单的转化率,不干预情况下自然大概能有5%(不知道分品类差异大不大,有懂行的求赐教),如果在淘内做加购人群的再营销能到20%(大促更高)。


所以咱就取个平均值吧,内容种草带来的直接订单转化,额外带来10倍的加购(和收藏吧)人群,自然转化+再营销再转化10%,就是直接订单的1倍。


还记得我之前算过的通过知+卡片(挂淘宝客链接)导流打造爆款单品、通过淘内搜索加权拉回长尾 ROI 么?从客户观察数据来看,这部分溢出大约是 1:1。

如果再算上加购人群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淘系导流电商客户的直接 ROI 打到1,就说明他每投入1万,带来的是1万直接转化GMV+1万淘内搜索加权间接GMV+1万加购收藏二次转化GMV≈3万GMV。

当然实际可能到不了,因为这中间有重合。另外如果单链接跑量比较小,也可能偏差值会比较大,量越大越稳(第三篇讲的淘系单品打爆款的逻辑)。

另外分品类差异也比较大,比如有些品类自然搜索量非常大,这时候撬动的搜索自然流量可能都不止1倍;有些品类很窄、用户也想不起来主动搜索,这部分的流量溢出价值就低一些。


如果要验证,后2万GMV,也可以用第一篇提到的内容加监测、用阿里数据银行做二次归因的方式验一下数据。

如果我打脸了请评论我,当然我大概率不会精选出来,哈哈。




袁隆平爷爷今天去世了,向杂交水稻之父致敬。

袁爷爷一路走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