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OOC透视】再论“MOOC死了”——任何一种教育技术和模式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

慕客人 MOOC 2022-08-02

【总第69期】


再论“MOOC死了”——任何一种教育技术和模式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

 

上周日(10月29日)发的那篇译文《MOOC“死了”,下面接着登场的会是什么?》,十分意外地引起了很多关注和反响。惊讶之余,是感动:这表明教育行业的很多同仁一直在密切关注和思考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所以一篇非正式研究论文中的只言片语才会立即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探讨。文后的不少留言,更是道出了编者未及言说的心声。



诚哉斯言!本人就曾在Udacity等MOOC平台开张之初,快速浏览、选学了多门仰慕已久却无缘得遇的MIT、斯坦福等全球顶尖学府的名师讲授的招牌课程,也曾兴奋地去与众多选学同一门课程的全球学习者自由互动,真有圆梦的欣喜和兴奋!



即使在今天看来,虽然MOOC平台在运营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


慕课的出现,促使高等教育机构一夜之间解禁了其全部知识储备库,改变了高等教育资源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以来被特定机构垄断的局面,使得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被平等分享。这将刺激并引致数目庞大的被压抑已久的教育需求,无异于一曲教育的‘欢乐颂’。


这一评价,仍不为过。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的持续推进,传统学习的物质环境,从教育过程到各类教学设施、学习工具均将高度数字化和网络化,全部学习资源将数字化地存在和产生,而整个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却再次以模拟的连续世界面貌出现――数字化地存在,模拟化地呈现,线上与线下的界线有机融合,MOOC或将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今天的模样,但那也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涅槃!



当然,MOOC并非拯救传统教育危机的“灵丹妙药”。不仅MOOC,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或教育技术都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因为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像查有梁教授在留言中所说


教育需要技术,但不仅仅是技术。教育是科学,是哲学,是技术,是艺术,是学术,是传播,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


当教育面向不同的对象、针对不同的目的,


教育模式,必须是多样化!真正的多样化!



 个人认为,从MOOC及其他数字化教育技术中受益最多的,当属那些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又充满学习渴望的人。想学的几乎所有课程都能够通过MOOC平台获得,而借助于大数据分析,老师可以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水平、每天花多长时间、都看了哪些视频,以及他们在什么地方暂停的视频、哪部分停止了观看、他们做了哪些练习、关注点是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都达到最优。

 

《MOOC“死了”,下面接着登场的会是什么?》一文的作者称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乃至塞巴斯蒂安·特隆完全不理解教育,似不太准确。但如果说他们设计、热推的教育产品并不能在大众产生他们所承诺的效果,倒有可能,因为这几位都属于有天纵奇才的人,自我学习能力异乎寻常,触类旁通、目击道存,所以他们不了解、因而大大高估了一般学习者接受知识的能力,更不要说那些完全没有学习渴望的人了。“渴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渴望”,至少是不够“渴望”,从而主动打开一本书并学习它。对那些没有内在学习渴望的人,不要说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了,在课堂上老师耳提面命、强行灌输都白搭呢。估计原作者在教授写作的过程中,没有少碰到这类油盐不进的学生,所以才认为学习不是一种病毒,不是一旦某个人足够接近某种教育产品就将会学习;“教育不是产品,而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在那些被教育的人群中。”



然而,如何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渴望和冲动,却又触及到了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 (苏格拉底)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谓之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马克思)

 

各类异彩纷呈的教育新技术面对“人格心灵的唤醒”这一难题,莫不得放慢驰聘的脚步……


 

(图片来自网络)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为微信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原发、原创、编辑或评论的文章,版权为慕客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任何单位、公众号转载需要取得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