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记者 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作者 | 郝圆
北纬31° 东经103°
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
十年前的那个下午成为了许多人再也难以遗忘的时刻。
图片来源:东方IC
“十年了,现在我们过得很好,只是,依然想你。”
新闻是当代史,对于这段心痛的历史,我们将如何怀念?
蓝鲸选取了一些近期媒体关于“汶川十年”专题报道,从他们的文字与影像中去了解这十年,怀念那些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因为那场山崩地裂,很多人的生活轨迹被强行改变,在人生转道的这些年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有一些纪录片导演用镜头将这些让人揪心又心酸的故事娓娓道来。
以拍中国农村纪录片出名的导演焦波在震后的灾区收了6个小徒弟,他们没有任何摄影基础,只有一个共同点——震后孤儿,他给了孩子们每人一个数码相机,教他们去记录灾区的震后生活,而他负责记录他们的成长故事,这一拍就是十年。
不同于媒体中脸谱化的灾区孤儿,纪录片《川流不息》中这几个孩子真实的让人心疼,其中一个孩子拍过不少被焦波称赞作品,但他其实并不爱摄影,“只觉得做能让廖老师开心”;有的孩子则真的因此走上了这条路,甚至曾经登上国际纪录片节的领奖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026jtjikw&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因为地震时正在室外上体育课,他们成为了整个北川中学初中部唯一全部幸存的班级。即将大学毕业的时,在南京上大学的陆春桥决定拍一部片子,看看幸存的同学们在这些年身上发生的事。《初三四班》的故事就这样展开:同学中有《唐山大地震》复刻版家庭,有的人失去了家人朋友……
与这些悲情故事相比,另一个现象则是常规媒体报道中不曾涉足的内容:经历生死时刻的这些少年在社会的极度关爱下,过早的获得了丰富的物质,在巨大的创伤下,他们沉浸在痛苦与虚妄中。
“3年后他们都经历了不甚顺利的高考,很多人感叹,在北川中学的高中生活‘毁了’自己的一生……”《每日人物》写道。
十年前的汶川,无数家庭在一夜之间支离破碎,幸存对于失去孩子的父母来说,变成了一种煎熬。有的父亲地震时没刨出呼救的女儿,以至于直到现在都难以接纳新生的儿子。
腾讯谷雨实验室推出《十年:吾儿勿忘》系列纪录片,讲述的就是“失独”家庭的重生故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026lfm9a9&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从震后新闻旋涡中心走出的他们
汶川十年,有一些因地震而被人熟知的他们:废墟中的可乐男孩,地震背妻男、撇下学生的范跑跑,从震后新闻旋涡中心走出的他们如今怎么样了?
十年之际,好奇心日报专访了当年在震后引发巨大舆论旋涡的范跑跑,当年扔下学生,他成为全校第一个逃到足球场的人,激怒了处于痛苦中的所有人。
“和其他因为汶川地震一夜成名的人比起来,地震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什么‘后遗症’,除了短暂的曝光,也没能给他创造更多机会,他仍然是教育界、四川、中学学校……避而远之的标签,就连出书也受层层阻挠。”(《范美忠自命不凡的人生,和他对世界的看法》)
图片来源:东方IC
如今他定居成都,靠上网课、每周在家辅导小孩读《庄子》挣钱,称得上小富即安,对于都江堰和光亚学校没有任何留恋。
汶川地震中,有一张男子骑摩托车背亡妻回家的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照片中的吴加芳被称为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地震时他的妻子到镇上给手机充话费,吴加芳靠着散落在废墟中的发卡找到了遇难的妻子,用绳子把她绑在自己身上骑摩托车带她回家。
照片走红后,有不少女性都发来求爱信,他很快与其中一位名叫刘如蓉的女子再婚,也因此又被冠上了“薄情郎”的称号。这段婚姻并没有很持久,亡妻像横在两人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
如今的他想给给妻子修一个漂亮的坟,周围种上花,“死了也要对她好,要像活着一样享受。”(新京报剥洋葱《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 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一个平常人》)
除了人,在地震中坚强求生的还有一只猪,《新京报》剥洋葱讲述了暮年“猪坚强”的十年。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之下存活了36天,一只待宰的猪因此成为网红,不仅幸免一死,还过上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四川建川博物馆为它专门打造了“猪坚强之家”,有专人负责它的饮食起居。
如今,它已经十一岁了,大概相当于人类的八十多岁,步入暮年。或许它自己并不知道身上有多少光环,但对来参观博物馆的人来说,它也是那场劫难的见证者。
怀念传统媒体最后的高光时刻
对于媒体人来说,十年前,汶川地震报道堪称中国报纸最后一次集中式爆发,这十年间,新媒体快速发展,纸媒加速衰败,对于那场地震的怀念也完成了新旧之间的交棒。
脱胎于《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通过再现地震时“东早”的160个版面,讲述一张报纸里的汶川地震故事,从第一时间的历史现场,到震中救援与灾后重建,再到震后一周年推出的大型特刊《汶川影像志》……老一辈媒体人用一张张现场图片,与一个个动人的救灾故事,诚实地为社会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
在当时,几乎每一家报社和电视台都派出记者前往四川,路不通车他们自己走,凭借仅有的通讯设备,将灾区一手消息发至后方,有温度有力量的杰作频出。
据自媒体“猛的号”回忆,“2008年5月13日,《南方都市报》推出特刊《5.12汶川大地震七日祭》;5月22日,《南方周末》推出特刊《汶川九歌——大地震现场报告》,这是关于汶川地震最有价值和最有分量的两组报道,其他媒体也有杰作,《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推出的特稿《回家》催人泪下,林天宏采写。《新京报》亦有亮点,其中杨继斌发回的报道,让人印象深刻,他集中关注了地震对羌族等少数民族的重创……”
即便过了十年,这些报道依旧震撼人心。而新媒体时代,技术手段的成熟,也衍生出了更多的文字、图片意外,更多的报道形式,譬如汶川十年梨视频等进行了震区直播,用自己的方式让大家更真切的了解那里的生活……
十年很长,有些记忆因遥远而模糊,十年也很短,那些混着夏天的湿热和感动从未散去……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微信勾搭小助理:lanjingzhuli
商务合作:
上海:13262550281
北京:1851550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