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记者 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作者 | 郝圆
最近有一条新闻,传统媒体人看了会流泪,新媒体人看了会沉默。
近日,一家主营农药、兽药的上市公司瀚叶股份发布了一个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作价38亿收购深圳市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而这家公司并不是什么涉及物理化学的高科技公司,而是一家拥有981微信公众号的新媒体公司。
靠做微信公众号成为亿万富翁……这一现实让不少小编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再次被同行甩下了,上一次是套现1.78亿的同道大叔。
同时大家也好奇,究竟什么样的公众号值38亿?上交所似乎也有同款疑问,于近日向上市公司浙江瀚叶发出问询函。
50个人运营981个公号,可能吗?
在自媒体圈,“量子云式成功”让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心生疑虑。
据券商中国消息,截至去年末,量子云公司员工总人数仅115人,若以38亿估值计算,人均创收高达3300万元。既然以做微信公众号为主要业务,微信小编肯定是绝对主力队员,但这家拥有981个微信公众号的公司,2016年及2017年编辑部门人数仅为16人与50人。也就是说,今年他们只他们用50个编辑,就运营了981个公号的内容,平均每个编辑负责20个公号。
以旗下千万粉丝量的微信大号“卡娃微卡”、“天天炫拍”为例,每日平均发布包含原创文章在内的8篇文章……若都是这个规模,量子云的小编怕是真拥有超能力了,而这也是上交所提出质询的重要原因。
图片来源:新京报
上交所邀请瀚叶股份补充披露以下内容: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是不是以原创为主?
有没有抄袭?
50个人怎么运营981个号?
量子云旗下账号之多与编辑人数之少,让不少人将其与“洗稿、抄袭”等一同联想,但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断定量子云存在“洗稿抄袭”现象。
虽然旗下有多达981个微信号,但是否每个公号都是日更模式并不确定,他们也都像大号“卡娃微卡”一样活跃吗?或许,只是50个编辑,集中力量做几个大号而已。
量子云的走红之道
量子云究竟为什么这么值钱呢?
有网友算了一笔账,旗下最大的公众号是卡娃微卡,粉丝量达到1600万,该公司粉丝数超过100万的账号有86个,合计900多个公众号粉丝共2.4亿,对于自媒体来说,粉丝就是流量,流量就是经济价值。
与纯内容公号不同,量子云旗下大号“卡娃微卡”最初的粉丝获取并非来自内容,而来自一些社交工具。从2013年开始,卡娃微卡利用贺卡、H5相册等社交工具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
在卡娃微卡,只要把照片发到公众号后台,然后点击自动回复的链接,就可以制作音乐相册了,还可以选择喜欢的模板和背景音乐。
简单易操作的电子相册吸引了不少刚接触互联网的人群,这其中包括中老年群体,与三四线城市、乡村的人,这些新生网民基数大,获取难度低,往往热爱分享,相册在各个亲友群中传播,引发制作电子相册的热潮,而这背后都是“卡娃微卡”粉丝的爆炸性增长。
除了“拉新”高效,“卡娃微卡”们的“留存与促活”也别有一套。
与“二更食堂”类似,“卡娃微卡”的内容也以情感类为主并配之以“10万+”套路标题,换言之就是“标题党”+“鸡汤文”。热衷电子相册的“妈妈阿姨们”也同样喜欢看“鸡汤暖文”,“卡娃微卡”们正是抓住了群体的需求在做公号,转化率不会低。
据说,在卡娃微卡上投放一条广告都是六位数的价钱,客户也都很豪,包括路虎、林肯、华为、三星、SK-II、肯德基等知名品牌,盈利能力很强,看来瀚叶股份相中它也并非没道理。
量子云公号矩阵刊例 图片来源:氢媒工场
2017年3月,瀚叶股份以16亿元收购成都炎龙科技100%股权,切入网络游戏行业,正式开始了转型之路,如今收购量子云多半是希望将现有网络游戏、娱乐影视等相关业务借助量子云的自媒体矩阵获得有益发展。
工业化“做号”自媒体正在毁掉内容生态
量子云式成功似乎开启了一条内容创业的捷径——工业化“做号”。
在如今的自媒体圈,洗稿做号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据新京报报道,如今有一些软件,直接监控那些原创作者,按时“抓取”,并进行拼贴,人工再进行最后一点点改良,就可以批量分发到自己数量众多的公号上了。
与洗稿的产业链的蓬勃发展相对照的,则是洗稿维权的步履维艰。有学者通过经济学利用损益矩阵分析法分析发现,“洗稿” 典型的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的行为,而且“洗稿”深度越深,维权难度越大,甚至往往即便维权成功,著作权人的收益也远远小于自己的维权成本,因此不少公众号为避免高额的诉讼时间以及经济成本放弃维权。
钻空子的工业化“做号”公司,往往同时运营上百个公号,他们关注的不是内容是否优质,而是其所带来的阅读量、粉丝数与广告变现,他们几乎没有优质内容,最核心的办法是洗稿而非原创,他们是优质内容的搬运工、标题党的爱好者,目标不是更好的内容,只不过是借助媒体渠道这种驱壳,做批发并零售流量的生意,或许叫他们自媒体并不恰当,应该称之为“机构号”。
拥有规模效应的“机构号”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内容,而是资本最看重的流量。瀚叶股份38亿买的不是卡娃微卡们的内容,而是量子云掌握的2.4亿粉丝。尽管第三方机构新榜显示,量子云旗下第一大号“卡娃微卡”预估活跃粉丝是130万,还不到其号称的1600万粉丝的十分之一;另一主打的公众号“卡妞范儿”的预估活跃粉丝是37.5万,也不到其自称的400万粉丝的十分之一,可见2.4亿粉丝背后还是有不少疑点的。但各路豪车广告主与瀚叶股份往往只看到了2.4亿所代表的流量与利润,而忽视了粉丝本身的质量。
对于自媒体来说,或许流量为核心的资本逻辑可以帮助个体或机构火速变现,但对整个行业则埋下了隐患。
机构号促进了自媒体的繁荣,但同时也让自媒体丢掉了本性。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微信勾搭小助理:lanjingzhuli
商务合作:
上海:13262550281
北京:1851550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