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蜻蜓之眼下的多维现实

腾讯CDC 腾讯CDC体验设计 2023-01-24



前言 

《蜻蜓之眼》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徐冰先生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是艺术历史上第一部仅依靠网络影像视频剪辑成的一部电影,电影中呈现的全新视觉体验让我们在看到他人日常的过程中,也反思自己平时的样子,对人性和社会都有着相当的感触和思考。




《蜻蜓之眼》走进腾讯是腾讯CDC与深圳大学隋丞教授策划的观影活动。



活动期间,策划团队把现场变成一个摄影棚,记录下观影的过程,与观众共同完成一个作品,以此致敬《蜻蜓之眼》



活动目的 
Objectives 

邀请徐冰老师到访腾讯交流以及《蜻蜓之眼》的展映,展示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跨界与碰撞是活动的初始目的。然而项目的有趣之处在于「目的1.0」往「目的2.0」升级的过程与思考。


1.1  概念提取 「呈现多时空的现实」
Concept extraction


《蜻蜓之眼》


基于活动目的,需要找到表达活动的Key Vision,以此贯穿宣传,会场的布置,以及活动流程。
查阅有关蜻蜓之眼的报道以及徐冰老师的相关资讯。了解到《蜻蜓之眼》的影像素材全都来自监控摄像,通过把这些跨越多时空的影片素材剪辑在一起,营造一个巨大的现实。在多方面了解下,发现徐冰老师在以往的创作中在形式的表达有一个共性:寻找一种新的说话方式。

《天书》
图片来源xubing.com

《文化动物》
图片来源xubing.com


徐冰老师也坦言,在他在艺术创作中,喜欢制作一个巨大的,虚幻的事实。蜻蜓之眼也是如此,多时空的影像尤如写作的每一个字,拼凑在时间线上去讲述一个故事。基于此,活动的视觉概念将延续影片的核心,呈现「多时空的现实」。


1.2  视觉演绎 

Concept expression 


如何把《蜻蜓之眼》中多时空的事物提炼出来,呈现在一个画面上,是视觉演绎一大难题,再次翻阅预告片时被其中的视觉语言所吸引,影片经常出现的一种类计算机视觉语言,人事物被线框捕捉,圈出并注释对应的信息。


《蜻蜓之眼》 
 — 视觉尝试 

这个视觉语言有趣的点在于通过描述人事物的信息来呈现画面。是否可以通过此类表达影片的世间万物?为此,我们尝试将一些图片内容进行视觉的转换。



早期的计算机屏幕显示大部分都以RGB三原色来实现,在系统奔溃恢复到原始状态以三原色为显示,是最安全可靠的选择。蓝颜色代表冷静,所以计算机宕机多以蓝底白字的画面呈现。红颜色代表了警示,为了突出重点信息与警示作用。
所以在尝试中,使用了红色的线框捕捉图像,把图像转换为高度概括的文字符号。使用大面积蓝色底加强了计算机的语言风格。


散点透视的排版布局,可以把不同时空的人事物合理地摆放在一起,以此陈述不同时空的现实。



 — 主题字



早期的监控显示分辨率并不高,影像上的时间码等文字内容均以点阵字为主,为此主题字体采用点阵字的方式,在12x13一个方阵里,以点砌出字体形状。 



 — 活动KV



观察的视角不应局限于某一处、某一个方向,通过文字符号的表达结合记忆中的影像,发挥想象力去构想每个人心目中的《蜻蜓之眼》。



2.1  概念升级 「捕捉多时空的现实」
Concept upgrade


视觉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对《蜻蜓之眼》有了更深的理解,影片不只讨论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网友对于《蜻蜓之眼》的热议,显现出了大众对于互联网时代下个人隐私安全、法律与规则等多角度话题的关注。


而按照常规的活动设计内容,与观众的触点无法直接“刺痛”观众。需要重新定义活动的目的。


 — 目的 2.0

除了影片的观看,更重要是把观众卷入情境中以达到共情,引导其进行思考并讨论。而寻找能触碰到观众心底的线是我们设计流程的重点,「这不只是一场观影会」。


  观众与《蜻蜓之眼》的碰撞

活动视觉以「呈现多时空的现实」表达,那可否借由《蜻蜓之眼》的手法,把观影的过程记录下来,呈现真实的反应,「捕捉多时空的现实」。


现场彩蛋这个想法一出,团队成员便马不停蹄前往场地勘查评估,决定来一次现场实拍实剪的偷拍行动。



现拍现剪,雪姨跟小爱  整个团队都没有过此类工作经验,经过多次的场地勘察,拍摄记录,测试方案的可行性,制定出拍摄的工作流程。




机位测试


— 幕后实况

为了确保活动现场的真实感,包括徐老师在内都不知道流程里会有这一环节,现场布置了5个机位,从观众入场就开始拍摄记录。



影片开始15分钟后,所有机位拍摄的画面回收完毕,团队进入紧张的制作状态,按照预设好的流程,我们需要在40分钟内完成影片的制作,并且预留10分钟检查导出,10分钟导入U盘送到控台处待观影后播出。




挑选素材以及剪辑影片,再手动加tag的工作远比我们预期的费时,以致差点无法如期把影片呈现在观众面前。



2.2  情感触动「连接观众」
Emotional touch




2.2  话题沉淀
Theme precipitation

万物互联的时代,网上的行为操作,或是进入一个公共的环境,都有可能被记录,但我们从来没有留意过被记录的自己。这部实验短片,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视角观看每一个被记录的“我”。以此连接观众,拉近观众与《蜻蜓之眼》的距离,话题的讨论并不会因为活动的结束而中止,电影《蜻蜓之眼》全新的视觉体验与内容将会在留下话题的种子,触发我们继续寻找答案。







 ——————  Team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