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类公益关乎你的精神需求

腾讯CDC 腾讯CDC体验设计 2023-01-17

国内首个关注文化艺术公益领域的专业报告《2021中国文化艺术公益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通过案头分析、专家访谈、慈善数据分析、舆情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正式定义了“文化艺术公益”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了当下发展的宏观背景、梳理了文化艺术公益机构的发展与公众参与情况、并探究未来机遇和挑战。

白皮书还建立文化艺术公益基金会影响力指数,从筹资能力、业务规模、社交影响、机构体量等构建出影响力指数,公布了影响力前10的基金会。此外,白皮书还梳理了全类别的文化艺术公益案例,希望给到公众具体的认知。

本白皮书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腾讯CDC)联合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共同出品。白皮书的研究目标不仅旨在传播普及“文化艺术公益”及梳理该领域现状,还期望以此引导各行业伙伴相互连接,从而实现可持续地发展,抵达更加多元与活力的未来。


序言: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

如何更广泛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更多文化艺术作品走进大众生活呢?我们发现文化艺术公益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一直以来,腾讯都将“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作为使命与愿景。我们希望能够用科技激发公益力量,助力数字时代下的文化艺术公益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向善的作用,我们期望以白皮书的形式,通过访谈行业专家、了解公众认知等来更好地帮助大众理解文化艺术公益。我们也将携手行业伙伴,以可持续社会价值为核心、跨界融合“数字+文化+公益”,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 陈妍 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 (腾讯CDC) 总经理


“文化艺术公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有些抽象或者陌生的概念。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关工作的社会能量无处不在:艺术教育、非遗创新、文化精准扶贫、公共文化活动、社区共建、推动低碳环境议题的可持续设计系列、少数民族以及弱势群体的文化合作、青年创作者人才奖学金、新潮酷炫的科技艺术沉浸式互动体验等等。
 “文化艺术公益”不仅是精神需求层面的分享,更是融合社会资源、丰富公众生活的创造性行业,与我们每个人的情感、特质、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我们期待此次《中国文化艺术公益白皮书》行业报告的首次发布,能够激发并调动行业及全社会的关注理解、跨界合作,让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构建多元化的人文公民社会。我们更期待阅读此份白皮书的朋友们有一些启发、共识、火花,与我们联系交流、成为我们勇敢而踏实的伙伴,汇聚我们的能量与理想。

—— 崔峤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BCAF) 理事长


一. 对于文化艺术公益的基本认识

文化艺术公益是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或形式进行的公益活动。
文化是各个社会、群体和社区界定和区分自己身份的重要方式;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创造性。文化艺术公益则是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或形式的公益活动,通过艺术具象化或抽象化的表达,在一群人中形成共同认知后可以上升到文化层面,最终形成无形的公益。
文化艺术公益满足了人们的高层精神需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终极目标是推动社会进步。
文化艺术公益是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或形式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创新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的公益活动及促进文化艺术事业本身发展的公益活动。文化艺术公益是对文化艺术资源的“第三次分配”,是文化艺术普惠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细分公益领域来看,文化艺术公益主要分为七大类别:艺术教育、人才支持、文化扶贫、艺术科技、文化传承、社区发展、公益传播。
文化艺术公益干系人地图:发起方具备连接、策划、赋能等作用。
文化艺术公益项目涉及角色较多,包括项目经费或资源来源方(如政府、企业和个人捐赠方等)、项目策划方(如基金会、专业人群等)、项目参与方(如帮扶对象、爱心人士等)、监管机构及传播媒体。而公益组织作为公益专职机构,发挥出连接各角色、策划公益项目、赋能帮扶对象等作用。

二. 文化艺术公益的宏观环境分析
社会机遇:人们更加关注精神需求,而文化艺术、公益可以满足高层次的需求
2019年、2020年我国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人们对需求的关注更倾向于精神需求,倾向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高层需求,而文化艺术就是比较高层次的需求。
互联网的发展与传播,促进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认知及需求增长。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2021上半年,与“文化艺术”相关的文章量有350万+,累计阅读量14亿+,有效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共享;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关于“文化艺术”的舆情热度也不断攀升,公众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度也逐渐高涨。
此外,在政策机遇上:有多项政策引导发展文化艺术,如文化强国、乡村振兴等战略,艺术成为公益的创新动力,文化艺术公益发展迎来新机遇。在技术机遇上:数字化浪潮下,文化艺术公益正在发生“数字+文化+公益”跨界创新融合,探索一条新时代文化创新之路。
近十年来,文化艺术公益机构也呈现高速发展,截止2020年有超过500家文化艺术类基金会,在总体基金会中占比5.5%。
基金会是依法成立的非营利性慈善组织,通过对文化艺术项目的资助和支持,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80年代以前,总体基金会数量较少,仅60家,同时还未有文化艺术类的相关基金会。
随着80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深入,总体基金会迎来高速发展,每十年均有3-5倍的增长;同时,文化艺术基金会也发展迅速,从80年代刚开始起步,到2020年已发展至500多家,在总体基金会中占比5.5%。

一大波优秀项目的涌现,提升了文化艺术公益的影响力。
文化艺术公益优秀项目的特征中,最关键的是其项目内核要符合公益属性,做的是对大众有好处的事情,并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并且与传统的扶贫济困相比,文化艺术类公益项目从破除怜悯心出发,以艺术均等化等理念为大众带来优质的内容,从改变认知到改变行为,给予社会更多的创新发展动力,而优秀的项目在传播影响力上也更能引发主动传播,向更广泛大众渗透。

三. 文化艺术公益的现状及发展 
得益于政策支持,文化艺术公益基金会近十年来高速增长,2017年后增速放缓。
2013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发起的国家艺术基金正式成立,并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启动资助项目申报,这标志着我国的艺术资助由直接划拨进入了“基金”时代,文化艺术基金会也在这一年得到迅猛增长。
2016年,因《慈善法》的颁布,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增长率达到20.8%;2017年之后全国及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增长开始逐年下降,整体增速放缓。截止2020年,有文化艺术基金会500多家,在总体基金会中占比5.5%(占比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如德国文化艺术类基金会占比为15%)。

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强相关,同时也与地区文化底蕴及文化特色有关。
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发展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北广浙闽川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文化艺术基金会发展也较为强劲,数量在全国排名前5,且占全国总量的57%。
此外,冀陕鲁湘鄂等中部地区文化底蕴较厚重的省份,文化艺术基金会发展也较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省份基金会数量不多,但文化艺术基金会数量占比较高,注重区域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除了分布区域外,白皮书分析了文化艺术基金会在捐赠收入、关注领域、基金会募捐类型等维度上的现状和趋势。此外,白皮书还构建了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影响力指标,排名出头部影响力强的基金会,具体可查阅文末完整版白皮书。
公众参与: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度上升,在文化传承及文化扶贫领域上,热度及口碑最高。
从网络舆情数据中看到,公众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度最高,且口碑最好,尤其是大家对“非遗”文化传承有很高的参与热情。疫情期间推出的互联网“云游”、“线上游”,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传统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播,缩短了人们与各地传统文化的时空距离,满足了人们的视听享受。
 
四. 文化艺术公益的未来展望
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整体而言,文化艺术公益是一个新兴发展的领域,与传统公益存在较大区别,如在筹资打动人心上、在公益帮扶表现形式上等。相对偏基础生存需求类的公益项目来说,文化艺术公益显得没有那么紧急迫切。聚焦当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已经发展到人们有更多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相关的政策和技术也进一步成熟,文化艺术公益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在需求转变、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艺术公益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从业者们及爱心人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后,在线下,深圳设计周腾讯展馆内,我们免费发放纸质版《2021中国文化艺术公益白皮书》,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领取时间: 
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3日
领取地址: 
深圳设计周,腾讯展馆:深圳市福田区深业上城L2层208(满乐潮州对面)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Happy work , Happy life
/
Join us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版白皮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