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该如何为孩子选一所好学校?

兰剑 明教育 2021-12-23

开讲之前,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门生意是什么?”前两年一直看到这么一个段子,是这么形容这种“伟大”的生意的。能把思想植入到别人的脑子里,别人心甘情愿地把钱送给您。有人说这不就是洗脑吗?不就是传销或或一些邪教吗?我认为当下一些打着教育名义的组织甚至包括一些学校更符合这样的描述,尤其是由一些所谓的名师支撑等资源包装起来的名校。教育、生意、洗脑?这几个词关联在一起会不会感觉特别不舒服?也有人提醒我说,这个话题最好不谈,太敏感,会触动不少人利益和认知底线。


洗脑,就是某人或某个集团(组织)为了自身利益,把他们的价值观植入到你原有的或应有的价值观中,从而改变你的思考和行为,最终让你的行为长时间或持续性地有利于他们。在这个当下现实的世界中,如果说洗脑,我认为商业洗脑相对更系统,更细致入微。但论真正的成功和彻底,我认为还是那些把教育当生意做的人和机构当仁不让。当然,也包括某些学校。今天其他不深谈,我就说说我们为孩子选择学校(及学课辅导班)过程中的点滴思考及行为来看看我们是如何被洗脑的。



首先我们思考下,为孩子选择学校,哪个因素是您最为优先考量的?是地理位置还是学校名气和升学率?最后决策的主导权在哪里?是孩子最终决策还是父母决策?这两个问题,您一定要听从潜意识的,不是理性思考后的意识决定。“意识层面微风拂过,潜意识层面惊涛骇浪”,在这种行为的背后,潜意识往往才是真实的。您的这个选择依据与决策行为,您不知道的情形下就淋漓尽致地突显了您被洗脑的印记。这个时候的潜意识如同一面镜子,能真实地照出你的恐惧、贪婪、无耻和偏好。如果说教育投资也是一种消费投资的话,那您的消费决策是不是在以“为孩子着想”的借口下,在彰显您的形象和地位?孩子通个关系上名校,这个时候突显的能耐,看似深层是一种炫耀,实则我们是被名校绑架了,被洗脑了。


我这么说,多头不讨好,名校不屑,骂;家长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骂;无关人说,“关你屁事”,骂。真的可悲,被人洗脑了还给人送钱,且争着抢着,恭恭敬敬。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不仅送钱,甚至还有行贿赂的。据说,现在孩子想在某著名学课培训机构找个好的学课一对一老师,都需要大把大把送礼的。其实,给孩子选学校和自己的吃饭穿衣决策行为没有什么大的本质的区别,吃饭穿衣也依然能突显您是否被商业洗脑?


吃饭,本质是为了不饿。但现在吃饭也变成了炫耀,我在*号院吃的私房菜,我在*王府吃点宫廷菜……穿衣的本质是为了保暖,但现在非名牌不穿,非名包不带。我听说,在京沪深等地的国际学校孩子攀比非常厉害,我带过的一个孩子据说一双鞋就一万多人民币。其实,我认为它一定没有运动鞋穿在脚上舒服。我还在公交车上不止一次地见过挤公交的女孩背着LV的背包,刚刚还看过一个社会纪录片,一个女大学生为了名包等高消费,频繁地出卖自己的卵子,最后导致身体终身不能再生育……


只不过,教育消费的洗脑显得更为“合理”和”高尚”——为了孩子。真的是为了孩子吗?即使发自内心是为了孩子,这样的行为一定能为孩子带来好的结果吗?刚才我说过,您的决策行为潜意识真的是这么想的吗?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吗?不是为了让自己所谓的心安吗?名校好,但名校未必适合你的孩子。如果孩子自己喜欢,自己能力也够,离家也近,这样的话当然可选。我本人也受过不适合名校的委屈甚至是灾难,还闹出了笑话。我初一的时候,因为二哥的关系,从农村中学转到了省级重点中学,我们县一中。一去报到,班主任就给一个下马威,这个班里的同学都惹不起,基本都是县里各局办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等几大班子的孩子。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几大班子什么意思,局长在我的眼里就是最大的官了。的确,我是班里仅有的三个农村的孩子之一,那两个一个是大队书记(现在叫村支书)的儿子,另一个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领导的孩子,其实,我真的感觉我是班里唯一的农村孩子。说我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是表扬我,我现在觉得我就像个猴子,想办法去讨别人喜欢。没钱买衣服,为了得瑟,周末回家我把二哥唯一一条出门穿的裤子给剪了,为此,那一次被打的鼻青眼肿。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好的教育机构,选一所好的学校呢?


我认为首要的条件是选人,即这所学校这个机构是怎样的一群人在做。选明校明师,而非名校名师。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怎有资格做教育》,文中基本能看到我对DE学校老师的要求和想法。首先,好的老师一定是真心做真教育的明白人。如果想引领孩子“求真知,做真人”,我想老师一定是懂得真正的教育,并愿意做真人的人。真人模样的老师可能最不像老师,也不一定是教育科班出身,他们个性各异,但他们都懂孩子,都能真心地爱着孩子,真心的热爱教育。其次,明校明师不会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我认为,把家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把家长当“孙子”一样看待的所谓名校名师,其实连基本的老师资格都没有。明师,即真人不会自己做权威,更不会轻易屈从现实和权威。他们可能会把屁股对着领导,但一定把脸对着孩子,把心交给孩子。第三,这个学校的老师本人一定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行动力,且对生命,对教育充满敬畏的人。教育的根本是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原动能,如果老师都死气沉沉,苦大仇深,如何激发别人?如果都不能敬畏生命和教育,如何真正做到“以孩子为中心?”



如果教育领域或学校里真的有绝对的真理,我认为“以孩子(学习者)为中心”是唯一的真理。任何一个学校,只要是真心做真教育的,我认为“以学生为中心”都应该成为其核心价值观。以孩子/学生为中心这是一所学校所有作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学校得以存在的根本。有人说,我太绝对,真的以孩子为中心,会给老师带来很多被动,学校是很难甚至是无法进行管理的。更有家长对我的这个观点提出反对意见,孩子怎能管好自己?!说我做人不能太理想主义。还有,以孩子为中心,不是削弱老师的特殊地位,反而更能提升老师本身的修养和定力。当然,绝大多数的老师会说,如果不能以孩子为中心,那我们还做教育干嘛?说的好,但我相信,更多的人是依此为口号,而非从理念到实际地去践行的。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学生作为这个学校的绝对主体,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校运营更是自我管理的主体。其他人,不管是成人老师,还是背后的家长,只能是绿叶,是沃土。真正以孩子为中心,就需要让其尽可能自主决策、尽可能多承担责任,同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宽容失败,包容试错。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成为主体,不是口号,需要切实的,全流程各个点都需要孩子参与的。在这样的学校,孩子是绝对的“共创者”、“经营者”,而非单纯的被教育者,或消费者。有人说小孩子能创造什么?我坚决反对,我认为孩子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人,他们才是未来能真正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如何共创?如何经营?课程开发、教学设计都可以参与,在教学评估上,更需要学生自己对自己负责。从教育评价的角度看,最伟大的教育就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科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育。这一点,大部分人,尤其是所谓的教育工作者非常不认同,且都死死地抓住教师的评价权。想想,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地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这是多悲催的一件事。这点做不好,所谓独立,所谓自由,不全是空话吗?


我是一个在教育门口徘徊许久的野蛮人,没有真正管理过学校,也没有真正深入教育和学校的内部。我也承认我有许多局限,甚至是无知。但我相信,不管是教育还是学习,不管是学校还是管理,都一定有其本质和规律,也都离不开人性。因此,我想我不是理想主义,我只是在洞察人性的前提下,在遵循生命生长规律和教育基本发展规律前提下自由释放学习者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动能而已。


“以孩子为中心”,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这都常识。但就是这常识,我认为是最被忽视和践踏的。因为,被洗脑后的成人经常不自主地会心口不一,知行不一。包括家长和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者,如果能把这个常识做到极致,这就变成了教育的真理。毕竟,我们成人,太容易自以为是了,哪怕是压制、打击、甚至是伤害,我们还往往冠以爱的名义,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如果我们真的懂得并做到了以孩子为中心,我们也就懂得了尊重,懂得了真爱。


如果为孩子选学校,不管这个学校的升学指标多亮丽,如果把应试和升学当作教育的全部,不把学生的生命丰盈和幸福作为办学的终极目标的学校,一定不能选。因此,我理想中学校,一定不会以应试和升学为根本,甚至不设集中性的标准化考试。这个学校会和学生一起开发自己的独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规划、实施和评估体系。但所有的课程都与自然和真实的社会密切相关,并将项目探究式学习、混合式学习和自然体验式学习贯穿其中。这样的学校不仅重视量,更重视质的发展。因此,为孩子选择的学校出口最好是多元的,在孩子还不能完全科学地找到适合自己出口的情况下,多点等待的时间和选择的机会。


随着乌卡时代的到来,我们为孩子选择的学校一定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熟练,更应该注重品格和终生学习的培养,更应该注重解决当下和未来人类发展难题和挑战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个学校的学生上课不应把课堂固定在一个地方,甚至可能没有固定的校园,它把大自然当学校,把社会当课堂,把世界当教科书。这个学校即使有校园,我们也建议不建立“围墙”。因为,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随时可以触摸自然和社会,感知真实生命的气息。山林、小溪、古长城、博物馆,古村落,大都市,地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是孩子的学习课堂。当然,不管在哪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们希望为孩子选择的学校有能力培养出一个具有中国心的世界公民。



为此,要为孩子多创造经历,尤其是不一样的有挑战性的经历。因为,"所谓成长,就是经历。所谓卓越,就是经历非凡。"单一的,单调的经历,培养不出来真正能深度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的精英的。别说精英,就是连一个完整的人其实也很难培养出来。


最后,我们选择的这个学校,一定能充分彻底挖掘孩子父母潜力为孩子赋能。因此,我理想中的学校里所有孩子的家长都是合伙人。只有如此,家校才能真正一条心。


的确,为孩子选择学校是非常费力费神的一件事。中国的择校,简单层面是拼资源,拼物质实力。但我认为,最终的比拼,其实拼的智慧和心力,说到底,是父母的信念底层的能力。如果我们在教育上还不能触及本质,还不能遵循规律,那说明我们还智慧不够,还有可能被人洗脑中。


有人和我沟通过,说我不遗余力地宣扬我的观点,也像是洗脑。其实,区分是不是洗脑非常简单,具体而言大概有以下几个指标:其一,到底是为了谁的利益?其二,是不是剥夺了你的独立思考?其三,是完全植入了我的价值观,还是我引领你重新构建了你自己的价值观?其四,我的行为是不是控制了你?有一条不是,我认为这都不算是洗脑。


“净洗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唐朝洞山良价禅师的诗偈中描述的情形正如我现在的现状,数年来学无系统,更学无所成,一直以“野蛮人“的身份在教育圈里滥竽充数,妄谈教育。之所以如此,只因心疼孩子,敬畏苍生,胸怀天下,所以就如同诗中泣血的杜鹃一样,“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


听一个还没有真正办过一所学校的人说如何为孩子选一所好学校,权当胡言乱语,请各位批评指教。感谢聆听。


备注:本文根据作者在DE卓越父母训练营的语音分享整理而成,有部分删减修正。

图片来源:DE未来训练营


(END)


往期精选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内容 

  到底是什么让教育令人如此抓狂甚至绝望?
  遇见  | 一所让孩子学习上瘾的学校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种赞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