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股现闪崩,港股这次是避风港还是提款机?

2018-02-01 子呱 王雅媛港股圈


望着满屏绿,相信今天许多A股投资者都是一脸懵逼。今天,A股两市近百只个股跌停,且多数个股现闪崩走势。


来源:富途牛牛


有关于这次的闪崩事件,市场说法众说纷纭,如广汽集团(601238.SH)的跌停,有消息人士称是一些资管产品强行平仓的结果。


不过,最多人认同的是本次暴跌或许和信托资本在股票市场上的抛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中午和佳股份(300273.SZ)发布公告称,实控人被动减持因证监会要求资管计划不得展期。

来源:公司披露


一、A股闪崩和一封信有关?

 

信托计划一直是近年来市场放大杠杆的手段。2016年下半年以来,资金通过券商、基金买入股票的配资比例被限制在1∶1,但通过信托计划可以做到1∶2-1∶3,因此大量资金通过信托通道进入二级市场。


去年开始,中央大力推进去金融杠杆,降低系统风险,信托的高配资比等同于跟政策对着干,在频频出台监管条例的背景之下,信托公司股票配资业务一直在收紧。


2017年年末以来,多家信托公司被密集处罚,行业龙头中信信托表态,通道业务规模只减不增,近日某信托公司更是宣布暂停开展通道业务,多家信托公司也暂停新增有中间级的配资业务、暂停新增单票配资业务,种种现象均印证了信托行业迎来“严监管”,控制规模,“去杠杆”成为信托行业2018年的必然趋势。


信托资金一直苦苦扛着,出事只是时间问题,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次闪崩?


市场猜测很大可能跟万科独董刘姝威的一封信有关。


刘姝威继在微信公众号发文请求证监会命令巨盛华立即清盘7个到期资管计划后,1月31日,刘姝威再次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文《防范金融风险》,质疑宝能延长前述资管计划清算期的合法性与披露程序。文章透露:“巨盛华作为委托人的七个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达到2倍,属于高杠杆资金。


刘姝威对于宝能的狂追猛打导致了各家银行马上紧张起来,传闻又在搞自查类似的资管计划,并暗示到期可能无法续期。


更有传闻说,政府或已出台相关政策导致一些信托资管计划到期无法续期或被提前清盘,因此这些资管计划会被动减持一些公司股份。



统计发现,信托产品已介入二级市场的心脏地带。截至2017年三季报,A股市场中共有1362个信托计划出现在1119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截至1月23日,上述1362个信托计划持有的股票市值约为3012.41亿元,占1119只股票总市值的2.43%。


这就是说,只要10%的信托怕无法续期选择抛售股票,就能造成今天百只股票闪崩的精彩画面。


就在各路围观看戏的同时,一个做港股的同行就问了一句,这样的下跌有点像2016年初A股溶断的样子,根据上次的经验,明天会不会就到港股了?


二、2016年1月小型股灾


2016年年初的A股,应该让广大股民刻骨铭心。


当时熔断制度于1月1日起于A股市场正式实施,不过新的一年并没给大家带来好梦,市场于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便触及两道熔断阈值,全日暂停交易提前收盘。


A股喘息了两天便于1月7日迎来第二次熔断,更创下最快收市记录,证监会更于当晚宣布暂停实施熔断制度。不过,暴跌的势仍然停不了,不用一个月时间,上证综指便跌了900点,幅度逾25%。


A股暴跌的原因到现在仍众说纷纭,有人说是2015年间人造牛市形成的泡沫所留下来的后遗症,有人说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恶化、离岸人民币暴跌等消息,有人说是因为熔断机制、大股东禁止减持禁令的到期及IPO注册制等政策。


哪个是主因、哪个是导火线,难以说准,亦可能是全部叠加起来造成这次新年股灾。


反观港股市场,同样于新年开始暴跌,不到一个月便跌了逾3,300点或15%。港股市场既没有熔断、亦没有减持禁令等政策因素,最相关的最多是中国经济面,不过实际情况其实又并没有差到要这样暴跌,而且港股估值又是非常便宜,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港股的走势更多是由A股股灾所引起。


我们再把时间往前推一点。A股于2015年上半年是一场盛宴,上证综指半年上涨了60%。那波牛市最狂欢的就是中小票,完全与2017年由大票主导的牛市相反。


当年创业板指从1,500点涨到了最高的4,000点,涨幅170%;中小板指从5,400点最高涨到了12,000多点,涨幅120%;同期上证50指数从2,500多点最高涨到了3,490多点,涨幅35%;上证综指则从3,200点最高涨到了5,100多点,涨幅60%。


数据来源:富途


中小票云集的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大幅跑赢上证50指数和上证指数。


也正是这几年不断自我正反馈的强化,给人一种成长股就是中小票,能涨的只有中小票的错觉,正因如此,众多投资者仍然孜孜不倦地在中小票上搏反弹、赌重组。相反,大票就是缺乏增长性的防守股,股价没有太大的幻想空间。


说在这里,其实2016年1月股灾的故事便开始浮面了。


那时候国内打击资本外流不像现在严格,2015年就有很多国内资金从不同的途径南下参与港股大时代。A股于2016年新开始就熔断提早收盘,当资金发现A股中小票下跌幅度较大的时候,便起了一个念头,开始从港股市场班师回朝A股中小票,赌其强大的反弹力度。


在资金流失的情况下,港股便持续下跌,而A股,虽然有资金回流,但在之前多个因素叠加起来的情况下亦难逃一死。


总括一句,2016年初港股小型股灾就在于内地资金撒走,并造就了我们成为全球第二低市盈率的股票市场。


所以当年的股灾,2018年1月会再次重蹈覆辙吗?


三、利好港股市场


首先,港股似乎不受信托资金撤离的影响,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托资金持有港股比例非常小,我们仅能在5家公司找到披露,且他们都不是港股通。


来源:港交所


所以即使这些信托真的需要沽港股,把资金班师回朝救A股,最多都是这五只股票出现小型股灾,对于港股气氛杀伤力有限。


第二,今日大中华区的投资逻辑已经大不同了,去年的白马股牛市已经重塑了中小票跟大票的定位。


过去一年带领A股市场的是白马股、大票股。上证50指数跑赢了创业板指和中小板,创业板指更创得下跌。过往中小票闻歌起舞的情况不再,中小票不再是永恒的增长股,大票亦会有盈利急增及股价翻倍的可能性。


数据来源:Wind


而中小票未来仍然面对众多的问题,如减值问题,蓝筹一般都是大公司、国企甚至央企。主营业务突出,靠内生增长发展,就算有并购也是无关痛痒。而中小票的业绩增长主要靠并购,根据历年并购数量,2015年达到顶峰。并购会产生一个问题:标的资产3年业绩承诺能否达标。


掐指一算,2015年并购,那么业绩承诺年应该是2016、2017、2018年,根据年报公告规则,2019年4月30日应该是所有2018年年报公告的截止日。一旦公告的业绩不达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并购资产做减值测试。毫无疑问地会极大地冲减利润。


因此,这次在信托基金抽离这些中小票的带动下,我认为国内投资者更多想的是如何逃离这个满是地雷的区域,而不是像2016年初继续往里面投资金。


而刚好,从去年从开始就摆脱A股影响的估值低洼地港股就成为了最好的资金避风港。港股白马股的估值依然较A股白马股便宜,在港股通的连接下,这些资金将大概率转向香港市场。


信托行业“去杠杆”从2017年底就开始了,刚好这段时间到今天,有大量南下资金加速流进香港,这些资金谁都不是,就是一早意识到今天会出现闪崩的聪明资金。


随着各地信托清理产品节奏加快,后知后觉的资金都会通过港股通逃来这片安全之地,我作为港股投资者,十分欢迎你们!


「 转载请申请授权,否则一律举报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REVIEW

     
往期回顾


以为再次错过内房,那厮却在灯火阑珊处

投资的本质,就是一场选美

同是教育股,我如何做到比别人多的超额收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