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宗商品下跌以后

flamingoz 丫丫港股圈 2022-09-27
今年以来,全球股市表现最好的板块是大宗商品。俄乌战争导致供需失衡,外加新冠的货币宽松,驱动几乎所有大宗商品的上涨,盈利大幅爆发,资源股在熊市中成为了难得的大牛。

但是,随着进入下半年,加息渐进,需求越来越不振,大宗商品也开始了回调,与世界经济紧密相关的铜,已经完全回落至2020年水平,而即使是俄罗斯产能占比很高的铝,也跟着铜一起回落,也基本回吐2021年的所有涨幅。


大宗商品的供需矛盾似乎已经不再突出,周期已经结束了,已经涨了那么多的大宗商品板块,终于要偃旗息鼓了吗?

一、见顶了吗?

首先商品价格见顶,本身是个伪命题,如果商品价格不再创新高,就视作见顶。那么拿石油来说,它不是在今年见顶的,因为石油价格目前还未超过2008年的高点。可以说,石油价格见顶了已经14年了。而再往后10年,石油价格就没有机会再超过历史高点吗?


所以,见顶只是一个时间维度问题,它可能在一个季度内或者一年内见顶了,不会再创新高,但是把时间拉长,就没有那么绝对了,谁能想到前年油价跌到负数,而今天已经在100以上了呢?

讨论见顶与否,是一个时间维度问题而不是一个趋势问题,就像讨论股价见不见顶一样,没有意义,关键是逻辑。

今年冲到150美元,明年回到负数,后年再回到150美元,这样的油价波动不可能发生,也毫无意义,甚至比不上以后常年维持80美元/桶的固定价格给石油公司带来的收益大。因此,我们还是要从大宗商品背后的逻辑去看问题。

回到目前的供需状况上来,现在的宏观局势就是新冠后的加息周期,需要把疫情期间维持经济运转放出去的水收回去,但疫情期间的经济过热和通胀,并不是生产力的提升带来的,这导致了在加息期间会更加痛苦,这也就导致了商品的暴涨,更多的货币,同样的生产力,同样的资源,价格怎么不涨。


上游行业的投资逻辑出问题往往是供给端的控制失灵带来的,由于行业参与者纷纷在商品价格相对很高时都倾向于大幅扩充产能,最后在需求不再匹配后,发现整个行业的供给难以调控,谁减产谁不减难有共识,形成了囚徒困境,此时就很容易演变成低价倾销,企图挤出某几个行业参与者,达到残酷的破产出清。

价格长期低位,产业利润长期低迷,时间一长,杀完业绩杀估值,最后整个行业就变成长期不可投资,这是大多数人对于很多周期性行业下行如此恐惧的原因。

目前而言,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是因为产能已经过剩无法控制而开始杀价了吗,还不是,首先是因为俄乌战争造成供给短期失衡太厉害,商品价格过快上涨。

而现在在供需逐渐回归的过程中叠加快速加息和经济衰退预期,因此又变成了需求失速。说到底是俄乌战争的突发性,加剧了波动性。这种突然的波动与2020新冠疫情刚爆发时类似,都造成了商品供需短期失衡,但是,长期供需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也是油价能在疫情稳住后迅速回升至50以上的正常水平的原因。


我们看到上图中美国能源资本开支/销售额的比例,对应的数字还在下降,也就是资本开支增幅依然小于油价上涨驱动的收入,而在10-14年,这个数字一直在增长,增加到14%左右,供需关系逆转,持续了4年的高油价才终止,capex比sales的比例回升且维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供需关系的改变,所以目前来说,供需关系的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投资者需要担心的不是价格下降,没有天天价格新高的商品。而是行业的无序竞争,目前的加息——需求下降——供需回归模型显然还没有引发这个问题,因为供给端还相对稳定。随着放出的水被收回去,大宗商品供需逐渐回归到上一个平衡点,而不是进入长期低迷。

上一个平衡点在哪,2019年。


疫情前2019年的商品价格和供需是具有重要参照意义的,因为在疫情前,刚好大部分大宗商品处于一个合理的供需关系中,较低的利润率不至于影响下游亏损,ROE也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大家也都活得很好,也不至于价格战。在加息结束之前,只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回不到2019年的水平,我们都可以视作都处于一种合理的平衡景气状态。而现在跌幅最大的铜或铝,也跌不到这个水平。

二、长期持续价格及估值

所以巴菲特现在狂买西方石油,不一定赌的是石油价格还能多高,而是石油的景气将维持一定时间,类似的,如2008年石油价格崩塌后,却在2010年-2014年维持5年高位,很多石油股仍在那个时间点内创出新高。

周期性的长期持续价值,美股的大牛股TPL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商品价格不创新高,相应的公司依然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只不过,与盯着价格有即时反馈的股价上涨相比,下注长期价值缺少即时反馈,涨得太慢,不符合快速交易者,而更需要眼光和耐心。

这里不得不说的还是估值问题,这也是周期性公司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假设有这么一家石油公司,市值100亿,当下的100美元/桶的油价所带来的利润为50亿/年,高油价不可持续所以只有2倍PE,但假设油价下降20%到80美元并维持区间波动3-4年,那么这家石油公司的年利润将下降40%至30亿,4年利润可以回本,公司也愿意将大部分现金分红,这样看,这是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估值过低,而持续期远超现在的估值水平,那么现在的资源股依然是有较好的长期持有价值的。

当然,有些公司现在估值不低,例如上述的石油股,若现在为5倍PE,250亿市值,那么在利润下降后将对应9年回本,而高油价只能持续3-4年,这样看估值就存在风险。

另外,投资者也要算清楚的是长期商品价格将在何水平持续,而公司的盈利水平如何,若油价持续价格降到60元/桶,而石油公司成本控制差,盈亏平衡成本也为60元/桶,那么,在60水平持续的话,公司也是持续多年不赚钱,显然,持续性没有意义,这家公司也是缺乏投资价值的。

目前市场对于不同的周期性股票的估值差异巨大,1-2倍的有,5-10倍的也不少,这会造成一部分周期性股票现在确实处在历史的高位,而另一部分却还存在着靠分红和低估值驱动继续向上的空间。

三、业绩下滑和亏损值得担忧吗?

另外,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大宗商品公司最差的结果是业绩下滑,甚至亏损,但问题在于,市场真的害怕它们的亏损吗?

参照航空股和猪肉股,最近行业的总体亏损额都创出新高,然而股价新低了吗,反倒全都因为亏损而股价回暖了。

周期性行业虽然具有周期,但需求相对固定,不会消失,在业绩下滑过后,大家都会开始预期边际恢复和回升,这反倒导致股价不会再变差多少,如果现在的大宗商品公司在几个季度后大降亏损,那么股价是否会归零?大部分周期性公司最惨的时候是如何估值的?

想明白这个问题,就知道其实业绩下滑并不可怕,尤其是以市净率角度去看问题。

四、合理利润的恢复

最后,从目前的产业链情况看,过高的大宗商品价格确实不可维持太久,因为中游的部分行业已经受到了成本和需求的双重夹击,如化工和钢铁,同属周期性行业,利润已经因为能源价格过高而急剧下滑,本身反映的就是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平衡,假设化工和钢铁的行业利润亏损,削减产能,那么原材料需求肯定也会向上传递,能源和制造工业等的利润再平衡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可能发生的事情。

对于上游行业来说,过去多年不合理的低利润在投资不足的问题暴露后,得到快速的利润修复是合理的商业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称作是补偿。

拉长时间看,超额收益只存在于科技,医疗与循环消费行业


但若上游长期维持现在的高利润率,这样的模式也并不符合经济规律,因为上游利润过高,很难推动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利润还是要向推动科技进步的部门里面流动,才能使得整个社会可持续的进步。


丫丫商务合作微信:wushuxi_
(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合作事项)
丫丫内容投稿:2458032576@qq.com



恒生科技又给抄底机会

滴滴被罚80亿,利空终于落地

德银天下(2418.HK):全产业链服务优势凸显,迎车联网发展机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