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中高考指向的这3件事,孩子从小就得好好重视

2017-06-20 德宏观教 新校长传媒

每年的高考试题,其实对高一高二学生乃至初中生、小学生,都会释放值得关注的信号。今年高考结束了,但关于考题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以2017北京北京高考题为例。这份高考题所透露的信号将如何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高考改革的新趋势,以及如何在未来竞争中充分凸显个人的优势?


毫无疑问,今天高考这一“指挥棒”影响越来越深远。“京城教育圈”今天和圈友们探讨的这3个方向,将是今后几年北京高考乃至中考命题都会重点发力的方向。特意需要提醒家长、教师的是,这些趋势背后所包涵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孩子从小就得好好培养。



1


“得阅读者得天下”



这两年,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比如数学、外语等学科难度的降低,以及未来新高考“3+3”选考的发展趋势,语文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于是,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并深入人心。


如果对比分析语文试卷的结构,你能发现这样的变化:过去的语文试题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语言应用,现在则清晰地由两个板块组成,分布为阅读和写作。也就是说,原来的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字词识别以及辨析句子等内容,全都揉在阅读中间去进行考查


正如资深语文教育专家所说,所有的语文学习都是在阅读中逐渐延伸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语文可以说是“得阅读者得天下”。当然,阅读量大、阅读能力强的考生在高考作文的表现都会有明显优势。


今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的一大变化是新增名著阅读。名著阅读题在语文试题所占的比重不容小视,第24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分值为3分;第25题采用主观题(微写作)的形式,分值为10分。总分值为13分,接近整卷分值的10%。


同时,高考题涉及了《考试说明》要求的今年考生必读的6部文学名著:《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印象深刻的情节,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很多人都对今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的微作文印象非常深刻,具体试题是这样的:


2017北京高考微作文,是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 《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3. 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今年的名著阅读题倡导学生“真读名著、读整本的名著、有体验和思考地读名著”,而不是死记硬背作品中的某些细节,或者只读一些缩写本或名著梗概之类。


这是北京教育改革和新一轮课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这样的命题导向,将对今后中小学日常的名著阅读释放非常明确的导向,“引导学生养成多阅读、从小阅读整本经典作品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追求个性化的阅读。”特别是要从小学开始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成长的最佳时期,培养阅读兴趣,阅读爱好,阅读习惯。


高考试题加大阅读量应该是近三年北京高考一个稳定的趋势,2015年高考语文整张试卷文字量便增加了1300字,达到8500字。而且,当年高考的数学、文综和理综试题阅读量都明显加大。以致当时有理综考生感慨“有考文综的错觉”。



2


“让世界成为考生的试题”


今年北京高考文综试卷第(40)题,选择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一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为话题,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价值和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通过考查故宫博物院的旅游价值,挖掘和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列举游览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引导和鼓励学生的社会参与。


当然这也是一道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题目,故宫对于北京考生来说都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地方。在这几年的北京高考试题中,对于地域文化、生活实践和时代热点的关注成为主流趋势。比如,6月7日高考语文“说纽带”和“一带一路”有某些暗合之处。随后在6月8日的文综和理综考试中,“一带一路”再次成为重要的考点。


类似贴近考生实际生活或关注热点的事件在今年高考北京卷里头的确不少,包括时事热点、科技动态和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这么多社会热点时间和考生触手可及的生活现象出现在高考试题,透露出来的一个强烈信号是,高考如果再局限于书本,那就必败无疑。这两年,课改中有个观念大家很有共识: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那么,作为课改最为关键的“指挥棒”,高考一定程度可以说,“让世界(生活实践)成为考生的试题”。


这一变化后边蕴含的另一个高考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小学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向是,弱化过去一味求深求难的取向,转向“考宽考活”、“学宽学活”,尤其是引导基础教育阶段孩子的知识结构从“深”到“宽”的变化。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够发现近几年北京一连串教育改革举措背后隐含的价值逻辑,无论是课后3点半、初中生科学实践活动、高参小等系列举措,其中一个关键的发力点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宽度。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宽度比深度体现出更大的价值。宽度将奠定和丰富人的知识结构,宽度最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激发创新思维。


这种考试和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影响的不仅是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变化,而且也将传导到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


现代教育报之前有篇题为“北京中考新信号:多逛博物馆,少上培训班!”文章的一些观点值得思考: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同时提醒学生家长,有时间多让孩子到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不要死啃书本。随着试题难度的下降,学生上辅导班,大量钻研难题‘没有意义’。”


“家长不要把目光停留在孩子的分数上,局限于课本知识内,奔波于上各类培训班,而应该带着孩子多走出去,让他们体验生活中的语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试卷的导向就是要求学生在平时静下心来,去读书、感悟。学生各类知识的积累要从小学一年级抓起,而不是上了初三(高三)才临时抱佛脚。”



3


“思维品质决定高度”



在高考试题难度下调的总体背景下,高考的区分度如何保证?简单来说,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需要把考生分成不同层次,否则考试的意义就大打折扣。(新高考改革后,考生首先是分类,然后再分层)


笔者以为,今后高考区分考生层次的两个关键维度是,知识宽度和思维品质,其中后者的作用更为关键。


所谓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


思维品质的区分在考试中最为直观的体现是,高考题出得越来越活,题目的开放性和延展性越来越大。


虽然在前面列举了不少考生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象、事件和概念,但高考试题中,这些往往是设计试题情境的素材,所要考察的正是考生的意识、思维和体验的层次


在开放性试题,对于思维品质考察将更为直接。比如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一个好的高考作文题应该是让考生都有话说,而且要让思维品质高、表达能力好的孩子拿到高分。


分析今年的高考试题,你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科都开始出现开放性题目,包括理科试卷。


比如,高考数学卷文理13题是一道开放型试题,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能通过一个反例证伪, 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科学态度。


文综部分试题继续采用等级评分的评价方式,引导考生摆脱唯一答案的思维模式,如第38(1)题学生可根据试题提供的多条市民网络留言,自选角度思考回答“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特点和意义”,为解决公民关心的问题出谋划策;第38(3)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分析角度,描绘北京发展蓝图。


高考试题通过大量开放性设问,引导考生展示自己创新性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如理综第29题(3)是体现创新性的典型试题。该题通过让考生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层次上对考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考查。此类题目意在引导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新性,激发未来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果说,知识的积累通过短时间的突击能有所收获,那么思维品质的提升就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的累积和训练的结果。目前有人刻意窄化“思维训练”,认为这是数学乃至部分理科学科的专利。事实上,所有学科都体现不同特点的思维品质,都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在家庭教育中,比如小朋友的绘本阅读、手工游戏,都可以成为非常好的用来训练思维品质的方式。


作者 | 德宏观教

来源 | 京城教育圈(ID:bjeduvision)

责编丨张磊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热点”内容

暑期学习新方式 创意暑假作业

毕业演讲 | 一带一路进课堂 | 培养全球竞争力

批判性思维最佳定义 7件浪漫而正确的小事

 阅读与存在 碎片化、深阅读 读书真相




/ 立起来剧场艺术统整课程联盟 /

点击下图,发现更多精彩 ▼


/ 核心素养盒子 /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