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教育呼唤“人”的回归丨头条

2018-02-01 李镇西 新校长传媒



01



“不忘初心”是近几年的流行语,那么我们的“教育初心”是什么?

可能所有教育人都会说:“这还用问,不就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吗?”

有人也许会纠正道:“不对,应该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可是,所谓“国家和民族”不就是由每天我们面对的一个个孩子构成吗?离开了眼前具体的“人”,哪里去找抽象的“国家和民族”?

所以,说“为了孩子”就是我们的教育初心,是没有错的。正如许多学校墙上所写:“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 

但是,在一些地方,这几句话一直仅仅作为口号而停留在墙上。恕我说得再直接一些,我们有的教育者已经失去教育初心,而且很久了。


02



我在一则小学生日记中读到了一个孩子的郁闷:“今天早晨,我走进学校问张老师好,她却不理我。”

我想,这个“张老师”也许不是有意不理孩子,而是当时心里有事,或者其实她鼻子里也“嗯”了一声的,只是孩子没听到。

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如果这位张老师大学毕业第一天上班走进校园,看见孩子给自己问好:“张老师好!”该是多么欣喜和激动!

她一定会同样认真地回应道:“同学们好!”可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老师”面对纯真的问候,就麻木了而不屑搭理了呢?

初心,就从这不经意的地方失落了。

我经常问一些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您现在每天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往往都是:“怎么把课上好,怎么把班带好!”

这就是初心啊。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我的“第一天”——

第一天踏上讲台的时候,是那样的纯粹。没有功利心,没计较过收入,没想过如何算“工作量”,也没想过什么“教坛新秀”什么“市优青”什么“省级骨干教师”之类,想的只是怎样把眼前的这一堂课上好,怎样把眼前这群孩子带好,那时候,教育就是教育,而不是“荣誉”,不是“职称”,不是“论文”,不是“课题”……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下课后孩子们一声声无邪的笑声,就是我们全部的追求。

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03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从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变成了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再变成德高望重的老教师……

同样是带班,同样是上课,最初我们只想的是孩子们是否快乐,是否有收获,我们是否幸福,是否在成长;而现在可能我们就“功利”一些了,孩子们在我们眼前不再是活生生的人了,而是分数、名次、合格率、重点率、“一本”率,“985”人数——为了这一个个“数字”,上课压堂、放学补课、错一个字抄十遍、罚站、请家长……到了这时,老师还能说、敢说自己是“为了孩子”吗?

当然,老师也很辛苦,但当我们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所谓“为了孩子”已经成了似有若无的记忆——初心,已经离我们十万八千里了!

写到这里,肯定相当多的老师会感到委屈:“这能怪我吗?我也不愿意这样啊!可我不这样,各种考核能过关吗?职称、奖励、绩效……我的一切利益都是和考核挂钩的啊!”

是的,教师初心的失落,还不能仅仅怪教师,追根寻源还得从管理上去找。


04



“都是校长给逼的!”许多老师这样咬牙切齿地说,于是一板子打到了校长身上。

其实,对绝大多数校长而言,他们最初何尝没有教育情怀?从当校长第一天起,或者说从参与学校奠基建设的第一个早晨起,他们心里一定也有着一个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可能源于陶行知的育才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中学、小林宗作的巴学园、尼尔的夏山学校……当想到这些学校的时候,他们眼前呈现的一定是校园里活泼泼的孩子,和孩子脸上灿烂无邪的笑容。

那一刻,孩子的生命、快乐、成长……占据着校长的整个心灵。为了孩子——这是校长办学的神圣的初心。

当然,现在依然有不少校长坚守着“为了孩子”的初心,秉持着“学生至上”的理念办学,但未必每一位校长都是如此。

有一次,我到一所名校参观,问忙忙碌碌的校长:“您平时想的最多的是什么?”

他大倒苦水:“我操心死了,考虑的东西太多了!”然后给我滔滔不绝地谈“办学理念”、“教育规律”、“课程改革”、“课堂模式”、“国际视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宏大话题……唯独没有谈到具体的“人”——每天都会向他迎面走来的孩子。一个个具体的“人”已经淹没在众多的“理念”“模式”“战略”中了。

教育走到这一步,“为了孩子”的初心至少已经遥远而模糊了。


05



有人会说:“不对吧,校长强调理念、模式、改革以及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等等,不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吗?”

是这样的吗?未必。当校长眼中只有“达标”“争创”“突破历史新高”“三年打造名校”时,学生在他心中只是实现其宏伟目标的工具,甚至只是一个个筹码而已,甚至——请允许我“阴暗”地推测——是某些校长“上位”的“政绩”。

究竟是哪里出问题,让最初美好的目标发生了偏移?

“逻辑”的推演似乎是这样的——

为了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我们办起了漂亮的学校;有了漂亮的学校,还得有合理的课程,于是开发并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还需要有优质的教师,这些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和精湛的育人艺术,于是展开教师专业职能的提升活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搞起了教育科研,于是公开课、技能大赛、论文评比渐渐兴起;为了便于检测教育质量,我们开始搞标准化,设定了指标,搞起了评比和排名;为了鼓励更多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设立了“示范学校”“星级学校”“新优质学校”等荣誉让各学校“争创”,自然就有了各种“验收”“督导”……

到了这一步,教育已经开始变了味:为了“迎检”,我们让孩子弄虚作假;为了“夺冠”,我们不让一些特殊孩子参与展示;为了迎接领导视察,我们让孩子停课排练,冒雨搞演出……而这一切,都是“以人民的名义”——为了学校声誉,为了学校发展,而“学校声誉”和“学校发展”又是为了谁,已经被人忘记了。

于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知不觉变成了“办局长满意的教育”。教育初心,就这样失去了! 

可怕的还不是这种非个别现象的存在,而是大家都认为这是正常的!


06



可是,且慢讨伐校长,因为校长也有一肚子的冤枉:“我都是按教育局的要求做的啊!我如果不办局长满意的教育,学校的发展谁还会支持啊?”

但如果再去问局长,他可能会说“区(县、市)委、区(县、市)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谈自己“压力也不小”,因而不得不办“区长(市长、省长)满意的教育”……如此一层一层往上追,一级比一级感到“无辜”和“委屈”呢!细想也是,哪一级哪一位领导不是为所在区域的孩子们在操心教育呢?

都一门心思办“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啊,为什么“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你在哪里失去了“她”?

放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看,作为服从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本身具有“工具”性质,而教育这个“工具”要培养的正是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人材”,培养的也是“工具”——以“工具”培养“工具”。

当教育这个“工具”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人材”的时候,其重点是“材”而不是“人”。在这里,教育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偏移。因此我们的教育强化“工具性”的功能而淡化“人文性”的意蕴,便是很自然的了。


07



我没有否认教育培养“工具”的合理性,相反,我认为教育的日趋功利化,有其必然的历史合理性。

四十年前,刚刚从“文革”灾难中醒来的共和国,面对到了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和总体实力被世界强国远远甩在后面的残酷现实,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于追赶与崛起的愿望,整个民族都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果断终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并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是邓小平、胡耀邦那一代共产党人的明智选择。多出人材,快出人材,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是无数中国人的梦想。

因此,培养出现代化建设的各种专业人材,自然是中国教育的圣神使命;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为高校源源不断输送优质生源,更是义不容辞。

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得更多的是“分数”,是“指标”,是“升学率”,而忽略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谐成长、身心协调、人生幸福等因素,是可以理解的。

我甚至把这看作是历史进步的代价——这个代价换来的是改革开放举世瞩目的经济强盛——尤其是历经三十多年飞速发展,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08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社会发展,还是人的发展?

其实,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一直存在着争论。

前者以涂尔干、纳托尔普等人为代表,他们更强教育目的就在于让受教育者服从并适合社会需要,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后者以卢梭、康德、施莱尔马赫、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之为人的本性得到最充分最完善的发展,因而教育目的理应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

不管是否是自觉选择,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呈现的似乎正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发展才是硬道理”。人必须服务于并从属于国家的发展,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硬道理”。 

从理论上讲,理想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但这种理论上的“统一”对某一具体的历史阶段而言,很难绝对实现,或者说从来就没有精确地实现过。

“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大量的目的,这些目的在当时当地都具有巨大的价值。我们并不去强调不需要强调的东西——这就是说,有些东西已经很受重视,就无需强调。我们往往根据当时情境的缺陷和需要来制定我们的目的;在一定的时期或一定的时代,在有意识的规划中,往往只强调实际上最缺乏的东西,这并不是一个需要加以解释的矛盾。”

杜威这段话非常精辟地说明,无论是“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都有着相对的历史合理性,因为人们总是根据所处时代所面临的当务之急而对人或社会有所侧重,进而在教育目的上呈现出不同的偏重。

所以,对中国过去有过的、现在依然还存在着的忽略人的价值的教育,我依然予以“历史”和“时代”的宽容——包括“目中无人”甚至“惨无人道”的“应试教育”。



09



但历史在往前推进,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也更加完善。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一份全球教育发展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挑战,报告认为: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这意味着要充分地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说使人们学会生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不再把教育单纯地看作是一种手段,是达到某些目的(技能、获得各种能力、经济目的)的必经之路。”

报告特意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方面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强调:“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5年前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光辉题词,至今依然色泽明亮。因此我认为,作为国际公认的纲领性教育文件,《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界定的教育功能、教育目标,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


10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中国的教育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我们应该重新调整教育航向,让教育回归“人”的轨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材?”这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无疑是深刻的,并戳中了中国教育的痛点。但“钱学森之问”依然停留在教育的“工具层面”,着眼于“材”的培养。已经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是的,我们首先应该问的是:“中国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这样的提问才更符合教育的本质,才更击中中国教育弊端的要害。

只有这样思考问题,我们的教育才能把人当人,而不是当“材”。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想着培养“人材”而不是“人”,那么没有了“人”,自然也谈不上“材”,而如果我们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了杰出的“人”,我们需要的“人材”自然层出不穷。

如果说,过去四十年我们听得比较耳熟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最近越来越响亮的旋律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重要发展思想。这一思想必然落实在国家发展的所有领域。

而在教育上的“以人民为中心”,我认为主要就是“以每一个孩子为中心”——我们能说我们面对的哪一个孩子不是“人民”吗?让教育重新回到一个个具体的孩子身上,关注人本身的成长、发展与幸福,这就是教育的“以人民为中心”。

如果说,“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初心”;那么,“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了一切孩子”“学生至上”……就是所有当代中国教育人最纯的“初心”。

唯有始终关注“人”,“教育初心”才永不丢失。

                      2018年1月31日




·END·



特约作者

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成都市武侯区新教育办公室负责人



本文为“新校长传媒”独家稿件

欢迎朋友圈分享和底部留言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能会感兴趣 

好的教育是让人重新完整 

是你亲手培养了“低效的勤奋者”和“隐性的逃课者”

致每个焦虑的成人:不要与平凡的孩子为敌


责编丨邹雪平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