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傅国涌 | 给童子的一封信:成为“文明的孩子”

傅国涌 新校长传媒 2018-12-04

语点,你好!


再过几天就是你十岁的生日了,正如童子班的一位同学说的,“时间像子弹一样穿膛而过”,我想给你写封信,和你谈谈学习。


学习到底为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许多不同的答案,我正在读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的一本书,书名叫《文明的孩子》,这是个明亮而温暖的书名,让我想到学习不就是为了更好地成为文明的孩子吗?一百多年前,中国最流行的国文课本《共和国教科书》小学二年级第一课《读书》,其中说:


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


“人不读书,不能成人。”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就是成为文明的孩子吗?文明的孩子,即获得人类已有的知识、智慧和美的遗产,享受这些遗产,并能服务人类的人。所以,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打开一个文明的视野,看见一个更辽阔的世界,一个超越眼前的现实限制,超越地理的限制,甚至超越物理时间的限制,一幅纵横于古今中外的大画面。



还记得我在去年秋天童子班开班仪式上讲的那番话吗?我说,知识固然重要(这里说的知识,当然是指已知的现成的知识),但在一个搜索引擎的时代,一个借助工具可以快速查阅的时代,毫无疑问它不是最重要的,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一旦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你就可以在更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游弋,可是还有比方法更重要的,那就是你拥有一个广阔的视野。


我少年时听说王国维先生的“治学三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你日复一日,都陷在零零碎碎的知识点中,看似学了很多,知道了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那不过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果被那些知识点所束缚,看见的不是一个真实、完整、广大、辽远的世界,而可能是一个被抽离出来的、用来应付升学的虚幻世界。开阔视野,这是成为文明的孩子所要迈出的第一步,走向精神成人的第一步。二十年前曾经很流行的一本书《学习的革命》开篇就指出:“在几乎一切都可能的世界里拓宽你的视野”。



我给你们开的课之所以叫做“与世界对话”,首先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面对日月星辰、草木虫鱼、山水人物,无论宏观的还是微观的,在与它们对话的过程中,你的视野会越来越开阔,你的世界将越来越大,你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你,你一天天融入到自然和人文世界当中,一个由世世代代的文明积累造成的世界中,你依靠的不是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站到前人、他人的肩膀上去眺望世界,你可以沿着李白、王维、梭罗他们的想象去想象自然山水的神奇,你可以沿着牛顿、康德、爱因斯坦他们的思考去思考星空的奥妙,你可以沿着柏拉图、席勒、爱默生和宗白华他们的踪迹去寻找美的秘密……


说白了,你不是一个人在学习,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世界,你是和数千年来、跨越不同文明区域的巨人们站在一起,从《诗经》到《荷马史诗》,从歌德到泰戈尔,从达芬奇到乔布斯,从马可波罗到徐霞客,从牛津、剑桥到西南联大,东西方的想象、智慧和美都会在课内课外、早晨和黄昏让你变得充盈而丰富,你不断地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中刹那间照亮过文明史星空的人对话,与日月星辰山水花鸟虫鱼的对话,其实也是在与他们对话。



下一次,我们“与树叶对话”时,不仅要靠近日本画家东山魁夷那颗敏感而柔软的心灵,还要倾听达芬奇的诉说,他对树叶细致入微的观察,树叶与光的那种对话。他们的生命体验也将融入到你幼小的生命中,帮助你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文明的孩子。



你还记得,我在童子班开班仪式上接着说过,在视野之上还要有理想、希望和意志,那是曾长期担任北大校长的教育家蒋梦麟先生提出来的,少年当立志,你马上就要十岁了,在你面前缓缓展开的人生画卷将会是怎样的一幅画卷,在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你的理想、希望和意志,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决定一生荣枯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你的理想、希望和意志没有被唤起,仅仅有学习兴趣还是不够的,不足以成为你不断前行的动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文明的孩子?一个有着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智,心中有真、善、美的热切追求,一个对未来充满想象,一个凡事能独立思考、能做出独立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人,一个未必身居高位却心怀高远的人,一个在物质上未必豪富却是精神上富足的人,一个脚踏实地、在自己的领域里努力耕耘的人。文明的每一进步都是这样的孩子造成的,我多么期待你成为这个行列中的人。


你是一个对世界怀抱好奇心的孩子,在你的眼睛中我常常看见你的渴望,你强烈的求知欲,在你不无稚嫩的表达中我也常常读出你对未知世界的憧憬。接下来的时间,在你的成长岁月中,我想,对你和其他的童子来说,在开阔视野的同时,重要的是不断地提升你们的审美力、思想力,进一步打开你们的想象力。


审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起点,我近日重读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他谈到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对美的认识:



美的事物就是那些其价值自明的东西。我们不可能询问美的事物究竟用于何种目的。它们之完美全然只同自身有关,而不像有用的事物只是为着其他的目的。


柏拉图用尺度、合适性和合比例来规定美,亚里士多德则把秩序、恰当的比例性和规定性称为美的要素,并发现这一切在数学中以典范的方式存在。数学的美的本质秩序和天体秩序之间的紧密联系具有更广的含义,它说明作为一切可见秩序的典范的宇宙同时也是可见领域内美的最高典范。


美的概念和善具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善也是为自身而被选择的东西,是目标,并把其他一切都归属为有用的手段。而美的事物则决不能被看作是为其他事物服务的手段。


中世纪时干脆用“善”来翻译古希腊的“美”。


美就表现在对善的追求之中。对于人类灵魂来说,美首先就是善的一种标志。……美是直接使人喜爱它,而人类德行的主要形象在昏暗的表现媒介中只能模糊地认出,因为它并不具有自身的光,从而我们经常为德行的不纯的模仿和假象所欺骗。但在美这儿情况就完全两样。美自身就有光亮度,因而我们不会受到歪曲摹本的欺骗。


这些话也许你现在读来还有点不好明白,你只要相信美的自身就有光亮,它能照亮自身就够了。而美、善和真是统一的,不断提升对美的认识,也是对善和真的认识,这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而活的,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慢慢地去体悟。


今天的学校教育常常忽略美,或者将美狭隘化,将美归于美术、音乐这些学科,或者将美从科学中完全抽离出来,甚至连语文课也用大量的重复抄写和支离破碎的练习题,将美隔离了。一句话,将美放在了无足轻重的地位上。


此时,爱默生的那句话又浮出来,我想你一定记得:


宇宙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灵魂上爱美的欲望。


离开了美,这个世界是不值得过的,有人说,用美拯救世界。其实,美原来就是世界的本质,也是人类源源不绝的追求。我们与世界的对话,本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与美对话。一个文明的孩子,当然是一个爱美的孩子,一个美的孩子。


乘着你还年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只要你有了一颗美的心灵,就可以尽情地去寻找美、发现美,在自然中,在艺术中,在科学中不断地遇见美、享受美,总有一天,你也能创造美,并与世界分享你的创造。这当然需要足够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不知你还记得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吗?


少年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在六十七岁时写下的自述中,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他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还在他少年时就开始明白,


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在向我们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围里,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


他十二岁时就被欧几里得关于平面几何的一本小书所吸引,难道我们不能说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脚步那时就已迈出了吗?他对那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的想象,将他引到了这条通往未来的路上,他站到了文明的前沿。


毫无疑问,牛顿、瓦特、李白、达芬奇、哥伦布、达尔文、莎士比亚、亚当斯密……都是有想象力的人。看见苹果落地,悟到万有引力的却只有牛顿。看见沸水的蒸汽而悟到蒸汽机的只有瓦特。因为想象力太神奇了,我甚至认为给想象力下任何定义都是给它的限制。不仅文学艺术需要想象力,自然科学也需要想象力,同样社会科学也需要想象力。



人类天生就具有想象力的,只是后天接受的教育常常限制了它,以致爱因斯坦曾经感叹说:“干扰我学习的唯一因素,就是我的教育。”刻板、机械的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逐渐将每个孩子的想象力卸载了,最终变成千人一面的标准件,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结果。


我在这里说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是相通的,剑桥大学教授、人类学家麦克法兰在写给外孙女莉莉的信中说:


每一个孩子必须是一个很不坏的科学家,才能生存下去。但是孩子长大以后,求知欲和好奇心时常泯灭,或因为外界的压力,或因为内心的感觉——已经知道答案啦。


儿童、画家、诗人、科学家,都是满怀好奇心和惊异感,喜欢设法答疑释惑的人。……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儿童利用自己的天生智力,音乐家汲取他所在社会的累积音乐遗产,自然科学家采取数学等多种手段。科学往往是累积的,知识是可以检验的,问题是开放和永无终极解答的,这三个特点结合起来,可信知识的发展便有了潜力。


正因为问题是开放和永无终极解答的,想象力变得尤为重要。保护你的想象力吧,在你成为文明的孩子路上,不要让你的想象力沉睡,我不知道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在哪个领域发展,但我们相信无论做什么,一个有想象力的人才能做得更好,想象力就像是翅膀,让你可以飞起来。



与审美力、想象力并存的还有思想力,三者之间有交叉,又有区分,思想力的提升首先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被已有的成见所限制,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大胆地怀疑,小心地求证,如果躺在现成的答案上,不使用自己的脑子认真地思想,始终被他人、前人牵着鼻子走,决不可能提升思想力,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健全、合格的文明的孩子。一个文明的孩子,首先不是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的,那充其量只是副产品,而不是目的本身。


随着一个人的审美力、想象力、思想力不断提高,表达力也自然会提高,换言之,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将越来越强,这个世界在你面前不再是一个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的庞然大物,你也不至于对这个世界视而不见,只是活在你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你与世界、世界与你,将成为一种美不可言的关系。


你,文明的孩子,和布罗茨基一样站在世界面前,尊严而谦卑,不管你生活在世界哪个角落,你个人的处境如何,也不管你有没有深度的发现,你都是大写的人,超越了有限肉身而融汇进了这个文明人类之中的一个人,这是多美的人生,也是学习真正的乐趣所在。


在你生日到来前夕,我写下这些话,祝你生日快乐!也同时抄送给其他的少年人。


傅国涌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王开东:辱师之人,能否记入教育征信系统?

如何在重建与重塑中不迷失于“未来”?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来源丨国语书塾

责编 | 沈静娴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