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有一种忙,叫“公开课忙”
最近,读到前辈白金声先生的一篇文章白金声:裸课·素课·家常课,读罢,产生共鸣。遂想起两年半前,我写的那篇引发热议的《裸课,不仅仅是勇气》。
为了讨论问题,我把此文原封不动地再贴一遍——
(以下为两年前的旧文,第二条分割线后面,是新观点,读过的,可以跳读。)
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上了一节未经试教的课。当天,我将上课心得发于微信,点赞者甚众。然而,真正触动我思考的留言,来自一位律师朋友——
“公开课,本来就不应该试教。我从没听说过哪位律师开庭,需要‘预演’。”朋友的话,让我愣了好几秒钟!
一直以来,公开课试教,仿佛天经地义。一次次备课,一遍遍试教,一回回推倒,一番番重来,折腾不止,筋疲力尽。最夸张的,当数那些参加“国赛”的选手们,一旦有幸被选中,就会走上磨课的“不归路”。
日里磨课,夜里梦课,死去活来,活来死去。于是乎,听课者最终看到一节万花筒般精致的课——动画美轮美奂、音乐荡气回肠、语言气势如虹。置身其中,恍若观赏一场艺术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且慢喝彩!
长期以来,对公开课的评价,大多注重其“教学艺术”而忽略其“教学效率”。一节花了一年时间准备的“精品课”,其示范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观摩公开课的终极意义,在于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造常态课堂。然而,这种近乎“变异”的公开课所呈现的教学理念,对日常教学又有多少指导意义?
从这一点而言,我更欣赏那位律师朋友的观点——公开课,要向律师开庭学习——不预演、不雕琢,真实地呈现过程。这样的课堂,精彩值得借鉴,问题值得反思。
这样的课堂,才接近真实,因为一线教师的常态课堂,哪来那么多时间准备?因此,我认为,这种不经过反复试教的课,才真正值得深入研讨。这样的课,虽不完美,但是有研讨价值。
我曾在不同的场合问过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等几位前辈名师,你们的课经过几次试教?
答案是——第一遍,不试教;后来,边上边改进。
不试教,是不是不备课?不是的,反而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永正老师备课,把“工夫”花在“功夫”上——反复练板书、练朗读、练批注;支玉恒老师备课,读一遍,就把课文反扣过来,捕捉文本的第一印象,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教学;贾志敏老师备课,几乎小学课文的所有名篇,都能熟读成诵。
这些前辈名师是真正“用一辈子备课”。他们,把工夫下在了课堂以外——文本细读的功夫、板书的功夫、朗读的功夫、背诵的功夫、点拨的功夫。他们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以成就学生的精彩为己任。
也许是受他们的影响,不知从哪天起,我给自己下了个死命令——今后,我的任何第一次亮相的公开课,不再试教。朋友们戏称,我开启了“裸课”模式。
每次上课前,我都会用心地研读文本,思考教学方案,并对各种可能进行充分的预判;进入课堂,我总是莫名兴奋(当然也带着一丝丝紧张和期待),仿佛前往某地探险;上完课,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有时也难免遗憾。
可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公开课当作“研讨课”,而不是“示范课”,那么,我们就不必太计较某个环节“不够完美”。真实的家常课,也是“不完美”的。“不完美”,会带给上课者和听课者共同的思考——如何抵达“完美”。
当然,对于初入教坛的老师,适当的试教,是必要的“入格”训练;对于走向成熟的教师来说,不试教,不仅是勇气,更是修炼的法门。
(转自《小学语文教师》2016年第二期。以下为我的新思考)
今天重读读自己的文章,我依然不后悔提出这样的观点。
此文,并不反对磨课。文中,我说过“对于初入教坛的老师,适当的试教,是必要的‘入格’训练;对于走向成熟的教师来说,不试教,不仅是勇气,更是修炼的法门。”
对于后一句话,我想展开来,继续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年头,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繁忙,有时候,忙到几乎窒息。
其实,有一种忙,叫“公开课忙”。谁知道,这“忙”,是“茫”,还是“盲”?
为了磨出一节大家看着都满意的课,一次又一次地焦头烂额。时间花下去了,“这节课”往往确实是好看了,但是,磨这一节课的时间,事实上,是可以用来做很多更有价值的事情的。比如——
观察学生,研究常态学情,收集学生当中的真问题,改进教学;
架构课程,优化整册书教学结构,对教材做统整、微调与拓展;
阅读好书,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拓宽视野,提升文学素养;
练习基本功,提升朗读水平、口语表达水平、三笔字等。
……
也许,你会说,这些事,我平时也在做;上公开课,只是一段时间的事,不会影响我的日常修炼。
事实上,对于逐步走向成熟的教师来说,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打磨出一堂满意的课,是有价值的,但,价值有限。因为,语文课的很多所谓“教法”,往往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在这节课上,是行得通的,但是,换了另一节课,则行不通了。
很多人学名师,之所以学不像,往往只学习他们课堂教学的“术”,而没有学到他们处理文本以及课堂对话的“道”——其实,真正的“道”是对语文和对儿童的深刻理解——而对儿童的理解和对语文的理解,不只是在磨课过程中获得的。
反过来,如果眼睛不是死死地盯着公开课,而是多看看儿童,多修炼自我,对儿童理解更深刻了,对语文理解更深刻了,自身解读文本的功夫提升了,语文教学水平,也许会整体地提升一大截。
我敬仰的支玉恒先生,40岁转行教语文,他的修炼门道,不是一节又一节地反复课前打磨自己的公开课。而是把功夫花在练字、朗读、读书、思考上。
他觉得自己的字写得难看,于是,他用毛笔小楷写教案,写了几年,练出了潇洒的板书;
他觉得自己的朗读水平不高,于是,学着中央电台那些播音员,反复练朗读,练出了高超的朗读本领;
他关注到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一直在“提问题——答问题”,于是他写出了一篇篇好文章,探索了一节节好课。
真因为支先生苦练基本功,加上爱读书、爱思考,当然,更加上他惊人的天赋,成就了后来的他。
试想,假如支先生眼睛只盯着一节又一节课,不从课堂以外修炼自己,我想,大抵他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课堂艺术高度的。
据我所知,支先生驰骋教坛的后几十年,一直是不试教的——或者说,他在上课的过程中“试教”——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案。不试教,把自己解放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实践、反思,慢慢地,悟得了语文之道。
当然,你会说,支玉恒先生的例子,不能说明问题。我们细细打磨一节课,是为了探寻语文教学的规律。然后,用规律指导常态课,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这,怎么有错呢?
没错!但我论述的重点,不是反对磨课,而是倡导走向成熟的老师,多上裸课——反对跟倡导,不是一回事。
因为裸课,你事先知道这节课,必须一次性呈现,你会逼着自己把功夫下在课外;
因为裸课,你知道自己不可能完美呈现(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课),而是试图用接近常态课的教法,呈现出常态教学的本来面目。成功,则可以被人借鉴;失败,则可以当作反例——谁说公开课,只能观摩成功的课?
裸课中出现的问题,正是常态课堂的真实再现。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明白,犹如发现路障——告诉别人:此路不通!这,不也是一种贡献吗?
如果我们把公开课,当作艺术品瞻仰与膜拜,就会千方百计去求完美;如果我们把公开课只是当作一堂公开的家常课——一只供大家解剖的麻雀,那么,你便不再纠结于,磨,还是不磨。
事实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一直就是这样真实观课的。
当然,如果你参与比赛,其他人都在磨,你和你的团队都很在意成绩——其实,谁不在意成绩——那么,你只有“磨你千遍也不厌倦”——因为,你不愿意丢面子。
中国的赛课,有多少是真正为了课而赛。很多时候,是为了面子而赛。
得奖了,风光了,凯旋了,红了;失利了,黯然了,回来了,哑了。
语文呢?涛声依旧!
微信改版了
如果想更方便地阅读“新校长传媒”
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来源丨祖庆说(zuqingshuo_123)
责编丨李丹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