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式上的那些“人”


昨晚,南京市国际博览中心2号馆灯火通明,来自蒲公英泉源学校的8位学生稚嫩却有力的声音响彻整个会场,为现场嘉宾演绎了他们心中对音乐和生命的理解。这场前所未有的音乐课拉开了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序幕。


金陵城弥漫的雾气挡不住教育人的热情,来自全国各地3000余位一线教育人齐聚一堂。在接下来的4天里,他们将围绕“重构学校——人啊人”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分享当下最前沿的教育话题。



“我是一个高中生,但是我觉得我自己不平凡。”

“我从世界万物中来。”

“他们得知了我的画的意义,他们做出了改变和反思了,这世界就变得更美好,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

……


来自台湾、重庆、浙江、江苏……等十几个省市的学生们阐述了自己对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理解,或童稚或深刻的话语不时引起全场善意的笑声,笑声过后,嘉宾们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沉吟。



“学校里,人是怎么不见的?生命该如何在场?”19时,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新校长》杂志总编李斌先生向在场的嘉宾发起了一场独属于教育人的“寻人启事”。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终点。在学校里,人需要被看见,被尊重,需要被赋能。”李斌认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赋能,是通过对人的看见,人的理解,让每个人的潜能在新的社会观念、新的环境机制、新的文化氛围、新的学习方式中得到激发和释放。



“每年的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我都不想错过,我已经习惯了待在一角静静聆听,并代入自己实践的思考,教育人的精彩讲演总能触动我的灵感。”伊顿纪徳品牌创始人、《優教育》杂志主编陈忠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寻人”问题也未必乐观。


他认为,对于学生而言教育的根本是落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上,在此过程中“教育托举人”发挥着关键作用。“教育托举人,根本上在于使学生的灵魂导引他,而成为他自己的导师,成为自己的舵手,行驶在他自己的航路上。帮助他自己去开启这个泉源,让他自己铺展开去,而不是泯灭规训他的独特禀赋:是帮助他全力去找寻那个忽隐忽现的更好自己。”



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副会长、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以其所在的南京行知小学为例,指出当下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校长,都陷入了被动局面,被动的根源是教育文化的功利导向,“人啊人,人没了,还办什么教育?”讲述了行知小学从一所乡村小学成长为教育集团的故事。



“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致力于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真实面对人的自我冲突与人的复杂构成,在讲台上下、教室内外去探讨生命如何在场、以什么状态在场的问题。”在著名批评家、艺术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看来,艺术教育正处在中国教育创新的前沿,而学校的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处在中国中小学教育创新的最前沿。



江苏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的致辞对人的诠释进行了总结,“教育最本源的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合理的想象。应该想象会把孩子带到一个什么地方去,我们是为社会创造什么样的新人,对新人的合理想象是我们的第一责任。”



“这些衣服上孩子的留言让我忍不住想哭。”

“我第一次知道艺术和教育居然还有这样的联系。”

……


展区内,像这样高举着手机不曾放下,并时不时热烈讨论的不是少数,对不少“老同学”而言,每届的当代教育艺术展是他们第一时间必逛的展区。


作为中国教育界规模最大的艺术展,第五届当代教育艺术展成为最吸睛的展区。以“证据:今日艺术何以呈现人的创造力”为主题,展示了向光、庞茂琨、王华祥、谭平等10位国内顶尖艺术家包括素描、油画、装置艺术等在内的12件装置艺术,24幅绘画作品。



艺术家们与参会嘉宾一同探讨


“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历届都会举办一个展览,就是用艺术作品作为实物根据,提示人文创造意识的开启源于现代人最基本的出发点:一个人自我个性的培育。这是现代公民社会建构的前提。”艺术展策展人王林说,“我想我们呼唤‘人啊人’,以此作为重构学校的根本,正是立足在当代艺术‘创·造·新’这样一个基点上。”



除教育艺术展外,蒲公英教育智库的15个展区与优教育的展区同样吸引着“同学们”探索。


“蒲公英书房”展区吸引了大批“同学”驻足,不少“老同学”与展区负责人热烈地交流着过去一年中阅读的心得体会,还有不少“新同学”携着书籍满载而归。



在“蒲公英教育智库法律研究中心”展区,一体机滚动着十数位律师、法律专家对学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的讲解。蒲公英教育智库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文表示,这些法律课程聚焦了学校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结合大量视频和案例材料,通过专家团队的分析和讲解,帮助校长、教师降低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


《新校长》杂志展区的“封面人物”


参会嘉宾在入场前签名打卡


参会嘉宾在“留声墙”前留下了自己对未来学校的期待


在去年分班玩法的基础上,今年组委会精心地营造出学校的学习场,让学习更有情境。全场3000余教育人,分为120个班,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感与归属感,互动自然也就更强。


在“问题夜”环节,“同学们”投票选出了十大最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并以班为单位进行回答:“未来的教育一定是个性化的教育,如何真正做到个性化的教和育?”“学校如何打造凝心聚力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在建构未来学校的实践中,学校大都选择展开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变革,如何才能发挥这种组织结构的高效能?”“简单而有效、符合时代发展的学生评价应该包含哪几个维度?”“在学校,学生的课程话语权能否以及如何被看见、被支持?”……



在这样的高涨气氛中,每位参会者都用折好的“缘分飞机”——写上了名字、心愿、联系方式、所在单位,飞向了有缘人,结识一位教育的同路人,结束了这场暖暖的、人情味的、真诚的开幕仪式。



从11月29日起,年会将开启为期三天的“头脑风暴”。“重构学校——人啊人”这一主题,围绕“老师因什么热爱工作?”“学生为什么喜欢学习?”“校长凭什么成就学校?”“织该怎样最终赢得人心?”“技术在如何实现人机互补?”“学校是如何进化赋能于人?”等六大板块以及阅读、智慧教育、校园安全、学科评价、家校关系等19个细分版块,做进一步延伸。




/ 今日会议流程安排 /

   特别关注   

一名优秀教师深度阅读系列:《致教师》

校长的多动症、忧郁症、痴呆症

于永正:退休后我终于明白了教育是怎么回事

责编丨沈静娴


如果您没能来到现场

也可通过教育服务线上平台——新学习APP观看直播


识别 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进入直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