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6招,让学科教育“回家”
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标志着学科教学终于找回了“失落已久的家”。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突破之一,是每门学科在整合与提升原先“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这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在目标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且标志着学科教学终于找回了“失落已久的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知“家在何处”的学科教学改革无异于“离家出走”。
正如很多人不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何物,却到处在进行“生活语文”“大语文”“语文生活化”(据不完全统计,有30多种)的改革……结果把“语文”变革没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差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其他学科也都曾经历同样的遭遇,存在同样的问题。那么,现在有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到底该如何变革?需要教师如何做才算“回家”?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六招”。
-1-
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明确“家在何处”
举个例子,物理教师,一般来说是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而从物理系毕业,只能说明是个“学物理的人”。
“物理教师”跟“学物理的人”有什么区别?学物理的人只需知道物理学知识,而物理教师需要知道物理学科素养目标体系,即物理育人目标体系。
该体系超越了学科内容知识,它包含三层:第一层是教育目的,第二层是学科课程标准,第三层就是学期、单元、课时层面的教学目标。
这三层目标需要具有一致性,即目标体系是教育目的(想得到)、学科目标(看得到)、教学目标(做得到)的统一。
怎么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关键技术是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和叙写目标。
叙写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内容,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
譬如,某教师要教“勾股定理”,首先必须要清楚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勾股定理有这样一句话: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接下来把这句话转化为课堂学习目标,分解成三到五条,用三维的方式写出来,并确保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可以达成这些目标。
-2-
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让真实学习真正发生
“深度学习”有多种定义,其中有四个关键点:
一是高认知,高认知的起点就是理解;
二是高投入,即全神贯注;
三是真实任务、真实情境的介入;
四是反思。
怎样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
教学设计的产品即教学方案,应该是教师开给学生的学习“处方”,让学生明白去哪里、怎么去、怎么知道已经到那里了,而不是告诉别人“我自己”要做什么。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会什么、有没有学会、怎么学会。
因此,教学变革首先要变革教学设计。
当下的教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
目标写学生去哪儿;
重难点是20世纪写教学目的、任务时常写的,而新课程要求写目标了,就不需要写重难点了,因为目标就是回答如何解决重难点问题的;
教学过程主要回答教师自己做什么,主语全是教师,如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知识、布置作业等。
教学变革要从教案开始,教案不变,课堂就不会变!教案变革的方向是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让真实学习真正发生。
-3-
采用大单元备课,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
什么叫单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就是一种课程,或者说微课程。
譬如语文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主题下的四篇课文,如果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案,没有学习任务的驱动,就只是内容单位,不是我讲的单元概念。
从知识点到单元,标志着教师备课的站位提升了,而什么样的站位决定什么样的眼界和格局。
以知识点为站位,看到的目标只是了解、理解、记忆;以单元为站位,看到的目标才是学科育人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因此,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必须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站位。
大单元设计时,主要涉及下列四个问题:
一是如何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即课程标准)、教材、课时、学情与资源等,确定一个学期的单元名称与数量,以及每个单元的课时数?
二是如何分课时设计一个单元的完整的学习方案?
三是如何在一个单元学习中介入真实情境或任务?
四是如何设计反思支架以引领或支持学生反思?
以大单元设计的教案(新的学习方案)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包含六个要素:
一是单元名称与课时,即为何、要花几课时学习此单元?
二是单元目标,即期望学会什么?
三是评价任务,即何以知道已经学会了?
四是学习过程,即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
五是作业与检测,即真的学会了吗?
六是学后反思,即需要通过怎样的反思来管理自己的学习?
从某种程度上讲,素养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但如何让学生正确地悟或反思,这是需要教师设计的。
-4-
“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是教科书上呈现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在课堂上呈现的与具体目标相匹配的内容。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准备上一节朗读课,写了一条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问这位老师为什么这样写目标,她说课标就是这样写的。可是,再往下看课标,第二学段一直到第四学段,都写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果一堂课就把这个目标实现了,那么就朗读而言,以后的语文教师就没事可做了。
我请这位老师再想想:“这一堂课主要解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什么问题?你的重点是什么?”
她想了一想说,二年级朗读的重点应该是“正确朗读”。我说“正确朗读”又意味着什么呢,怎样把“正确朗读”表达清楚?她说那应该是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之类的。
我说这就对啦,如果你的目标写成“读准什么字或哪几个字的字音;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不添字、不漏字……”等,我们就知道你今天想教什么,即有了教学内容。
如果你把目标写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就根本不知道你今天要教什么。
事实上,看看一些课的目标,我们就知道许多课堂真的是“只有教材内容,没有教学内容”。
那么,如何解决“只有教材内容,没有教学内容”的问题呢?
简单地讲,首先,要有清晰的目标;
其次,教材处理需要通过“三化”以实现“三有”——
所学的知识条件化,即补充背景知识,让学生知道这一知识“从何而来”,让教材内容变得有温度、有情感,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
所学的知识情境化,即介入真实情境,让学生知道、体会教材中学的知识“到哪里去”,能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用”。
所学的知识结构化,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迁移,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意义”。学校课程不是碎片化的一条一条的微信,而是有组织、有结构的。
上述大单元学习设计就要求教师将相关的知识点组织起来以便于成为有结构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意义”。
具体地说,就是要求教师依据清晰的目标,采用新增、删除、更换、整合、重组等方法,将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化处理,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有用、有意义。
-5-
课改还需要改学习方式
此次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学习方式的变革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很多学科都在原先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与学科核心素养对应的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
譬如,语文学科强调任务驱动的语文活动,设计了18个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即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素养就是在完成语文任务的过程中养成的;
历史学科强调“史料实证”是典型的历史学习方式;
地理学科强调地理实践,用“着地”的方式学地理;
通用技术学科强调做中学、学中做;
信息技术学科强调项目学习、设计学习;
体育学科实行专项体育等等。
尽管上述例子没有像医学的临床学习、法学的辩论学习那么经典,但探索与新目标匹配的学习方式,这是学科课程走向专业化的必经之路。
正确的知识需要与习得知识的正确的过程相匹配,只有这样,知识技能才有可能成为素养。换句话说,学什么(知识与技能)、怎样学(过程与方法)、学会什么(能力、品格、观念)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们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去行动。
-6-
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
价与教学同样重要,都是教师的专业技能。每个教师都是质量监测员,不会评价的教师一定是上不好课的。
教师理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上课”,就好比旅游“先定景点,再定怎么去”。教师课堂上采用的形成性评价,相当于开车时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没有评价的课堂犹如没有导航的驾驶。
如果你不是“老司机”,你的课堂教学就会像通常所说的“开无轨电车”“脚踏西瓜皮”那样无效或低效。
当然,也有一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在关注评价,如有一条经验是“堂堂清,堂堂巩固”,即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先讲35分钟,最后5分钟让学生做练习,结果是教师经常发现自己教的东西其实好多学生没学会,但下课时间已经到了,堂堂清不了。
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教师可以把每堂课的目标设计成3~5个,按目标将40分钟划分成3~5段,每个时间段聚焦一个目标,体现教、学、评一致,即围绕目标1,进行教学1和评价1,获取学情,推断是否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已经达成目标,如是,那么接下来围绕目标2,进行教学2和评价2……
依此类推,教学、学习、评价共享着目标,分小步走,步步为营抓落实,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技术。
当然,教师在实际操作时,需要考虑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变式,不宜死套这一种做法。
总之,新课程需要新教学,新目标需要新学习,上述“六招”只是本人所在的团队近年来与一些中小学合作研究的部分成果。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远远不止于此,它充满着无限的创造空间。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期待着……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作者 | 崔允漷
来源 | 基础教育课程(ID:jichujiaoyukecheng);原文载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9年第2期(合)
责编 | 张磊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