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问题还给学生,中关村四小有套真正“赋能学生”的玩法 | 头条
细细去体察每个“人”,才有可能把教育的动能发挥到极致。
每个教育人都有不同时段的“有生之年”(本文特指有学生之年),但是每个人的“有生之年”的开始却是不尽相同的。
我收藏有一张出任老师第八天的照片,里面的三十多个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小学生,二十年过去了,这张照片还有这么多值得解读的空间。
我的“有生之年”
当时,所有的孩子都在认真听课吗?我身后的那个孩子他在干什么?我当时为什么把他晾在一边呢?有的孩子冲着镜头居然做了鬼脸,这可以吗?这些孩子八天就可以乖乖坐着听课,他们在真实的学习吗?……
面对日常的情景,每个人都不应该回避自己的缺陷,每次对缺陷的反思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今年教师节,几个已经就读高中的学生回到学校,我特别好奇地问他们:“你们认为,当年在中关村四小学习到的本领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我给了他们一分钟的思考时间,这一分钟,其实考验的是他们本能的回答。孩子们的回答是什么呢?他们提出了四点:独立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豁达的心态和对自我的控制。
这个答案让我既欣慰又沉思,欣慰的是孩子可以被教育真正赋能,沉思的是常态教育有多少时候还在强行灌输。
工厂式教育,压抑学生个性
这幅漫画其实并不陌生,可怕的是我们对它有些麻木。很多时候我们是否做着和这个大人一样的事?
1961年出版了一本书——《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其中有段话:我们生活的时代有着无限的机会可以获得信息,但是我们思索的机会、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澄清自己对这个时代和环境看法的机会却是受到限制的。
这番话,今天看起来依旧引人深省。
学校不是一间大工厂,尽管只有规模大、办得好的学校才能招到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但是衡量学校的价值还有另一个指标,那就是“小”,所谓的“小”就是看每一个个体在学校空间里得到了多大的支持和鼓励。
两年前,我们请所有的老师拿起手机,捕捉一百个被感动的精彩瞬间。于是老师们把孩子的面容、感受、当下的故事都记录下来,并分享给了身边的同伴。
在分享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只有学校如此的关注每一个生命,生命才会变得富有活力。我们忽略掉了那些辉煌的场景,回到了一所学校最根本的要做的事情。
慢慢地,我们把问题还给学生,开始去想孩子会怎么想。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可以做出决定并知道怎样作出决定;知道怎样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知道怎样从失败中获得学习的机会和能力……那他一定是个自由的人,他有自己的空间可以想像,有无限的机会去创造可能。
小陈是一个四年级的同学,他特别喜欢和电脑、信息技术打交道,但他不太善于和别人交往。有时他会苦恼地对老师说:“我不知道怎么和同伴交朋友”。
怎么帮助他呢?老师发现,他的梦想是成为程序大咖,于是老师全力支持他的兴趣发展,帮他联系各种资源,而不是一味帮他弥补短板。
就这样,后来小陈同学成为学校公众号的编辑人员,和老师团队共同完成了学校公众号的运营。
所谓的赋能其实并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帮助人看到那个之前没有看到的自己。
小陈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了,原来每个人有不同的兴趣,有不同的意愿,他可以找到不同的方式去和别人关联。小陈在潜移默化地优化自己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这就是赋能。
再进一步思考,把问题还给学生,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现他们关心的问题。
我们把这些问题用二维矩阵进行了分类。
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以上问题在不断引发孩子思考:我可能在哪成长。这个空间不仅仅是他的教室、他的课堂、他的学校,还有他真实的生活。
我可能在哪成长
那么,通过何种渠道,或者在何种可能性下,才能让孩子用行动去解决这些问题,回应这些问题?
我们找到这样一个框架,也希望和您一起去反思。
儿童发起金字塔框架(点击查看大图)
在您所熟悉的空间里,学生是装饰品吗?他们为何存在?为何发声?他们有可能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参与吗?如果再往上升一个层次,我们是不是能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决策?而顶端的层次,能否单独由儿童发起,成人只作为参与者、伙伴?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您大概会有一个百分比,我们希望最上层的百分比能逐渐扩大,也就是说儿童应该成为发起者,成人帮助其进行决策。
书窝日的操场上,各种书窝千姿百态
这是五年前中关村四小“书窝日”的操场,每个孩子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窝,然后在窝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于是我们看到了五花八门的创造。
一年级的小豆包,字都不识几个,当天却从妈妈的书架里选择了字特别多的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到酣畅淋漓时把袜子都脱掉了,妈妈和老师特别惊讶,他是如此享受读书;
画面中的小姑娘将所有对艺术的感觉都融在了创作当中,每个作品都是她内心世界的表达,她的书窝叫“破茧成蝶”,寓意不断突破自己;
再看这位同学,因为戴着眼镜,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这张照片一直在告诉他的学弟、学妹,创造并不是特别复杂的事情,有时一个眼镜就会带给别人无限的启发。
书窝日是怎么来的呢?这本不在学校的工作计划里。
我们一直按部就班开展读书节,直到三个学生到图书馆表达了他们的想法:原有的读书节太无聊了,也没有我们可以参与的空间,不如让我们自己策划一个读书节吧。
图书馆的馆长恰巧正在发愁如何设计一个更完美的方案,于是果断把他们三个作为“书窝日”的倡导者,组织策划。
书窝日是什么呢?这天不仅要读书,还要亲手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所有详细的规则都由策划小组的同学制定。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您是当时的老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您会放心让孩子们去做这件事情吗?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怎么办?如果噪音太大怎么办?……
是的,大人的脑海里冒出了好多好多小问号,可这些小问号并不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尽其所能解决这些问题。
当我们回归到一个生命最完整的状态,人生的路何尝不是由各种问题组成呢,只是大人更容易吓唬自己。
“书窝日”完成轨迹(点击看大图)
可不可以有书窝日?可不可以那天不上课?可不可以没有铃声?……
当我们看到孩子的书窝时,反而去感慨,为什么不可以呢?书窝搭建过程中,孩子们有那么多创意释放、有那么多灵感迸发,这不就是我们教育所期待的样子吗?
这个故事不仅启发了孩子,更启发了成人。我们究竟应该在怎样的思维方式下去思考人的成长?
赋能不是成人给予儿童的,恰恰是成人从儿童身上学习的。
成人那些吓唬自己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出现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高度保持热情去实践,在困境当中坚持不放弃。当我们用成长型思维向儿童学习时,才能真正成为教育者。
当然,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改变,不能仅仅表现在支持有创意、有想法的孩子,还要体现在那些制造麻烦的孩子身上。
正如万汇国际小学府蓝继红校长提到的那样,统一的方式并不能够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求。那个制造麻烦的孩子,他的成长空间在哪里?如果用成长型思维方式考虑的话,我们就会多想一想,那个制造麻烦的人或许正在麻烦当中,需要我们帮助。
在另一所学校,有个孩子在班级里“打遍天下无敌手”,校长、老师、家长都拿他没辙,该校校长与我商量,咱们两所学校一起培养这个孩子,可以吗?于是这个孩子转到了中关村四小。
刚开始大家对他基本上也束手无策,后来我们想到一个策略,由每个和他打交道的老师为他留下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反映的是他在学校的生活状态。
当老师把这个孩子所有的照片汇聚起来时发现,一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同学,可以在图书馆办画展,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送给学弟学妹,可以在天文小组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真正的赋能,是一种生态的赋能,是成人和儿童都可以找到“我可能在哪里成长”。
中关村四小的孩子可以把他们对于老师的见解画在一面墙上,也可以去出售自己的日历。我们都希望学校是一个赋能的生态,那么它一定是一间学习的大教室,每个角落、每种状态都能成为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资源。
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当我拍下这张照片,特别感动的是,哥哥弯下腰为了照顾刚刚走路的妹妹。
哥哥弯腰牵着妹妹
那一刻刻我想,有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因为我做到了什么?或许是因为我对哥哥的尊重,所以哥哥也将这种爱传递到妹妹身上。
教育也一样,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照耀,因为曾经怎样被照亮,就将怎样发光。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作者 | 李晓琦
来源 | 全文摘录自北京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李晓琦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中的演讲。
责编 | 张光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