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对语文学科爱不起来”,当课程中心主任申请“辞干”……

张德兰 新校长传媒 2019-04-22


开学前两天,学校杨主任把一封“辞干信”从门缝里塞进了我的办公室。而随着这封信的打开,我逐渐意识到,管理面对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每一个“具体的人”,更应因人而异。

 


“我对语文学科爱不起来”


我并没有料到,杨主任会“辞干”,因为她在现在的岗位上表现得很优秀。

  

杨主任现在是我所在学校的课程研发中心主任。两年多来,学校的课程开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仅杨主任一人就开发了20多门社团课程。每一门课程的实施纲要、管理细则、课程评价等,杨主任都做得井然有序,实在是一个善于弹奏“课程变奏曲”的高手。在她的负责下,学校“与世界一起奔跑”的理念落了地。

  

但她在信中诉说的理由,着实将了我一军。

  

在信中,杨主任写道:“校长,我本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调入新建的恒大小学以后,我服从工作需要,改教了语文学科。两年了,我始终对语文学科爱不起来,每一天都在为语文备课而筋疲力尽,找不到任何的成就感。强烈的恐慌感让我整日处在焦虑之中,夜不能寐,痛苦无比。”

  

“今年学校新增了班级,我心中窃喜,原本以为可以改教我心爱的英语学科。可是,学校安排新来的小青老师教英语,让我再坚守一年,我崩溃了。”


“校长,我实在没办法将语文学科和课程管理平衡好,所以,只能辞掉中层干部这一职务……”

  

“辞干信”在学校领导班子中传开了。



副校长找到杨主任,谈不通。我找杨主任聊,感受得到她对课程管理的难舍,但是她没有松口。

  

班子成员开会讨论这件事,副校长们说,那就尊重杨主任的想法,另外找中层干部把课程这一块捡起来。

  

我没发表意见,而是在琢磨:为什么让新调入的小青老师教英语,而让杨主任继续坚守教语文呢?如果让杨主任教英语,那就得让新来的小青老师改教一年级语文。小青老师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小学英语学科教师,曾经在湖北省英语优质课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而杨主任是一名优秀的初三英语把关教师,她改教小学英语,还得有一个适应过程。照理说,这种安排应该是对的,可真的对吗?

 


巧开“晾晒会”解心结


经过深思熟虑,我向班子提出举办一次英语教师择岗意愿“晾晒会”的要求,倾听小青老师、杨主任和另一位老师小梅老师三人的心声。


话音刚落,马上有副校长反对,表示已经宣布的事,如果再临时调整,那会“坏了规矩”。但思想碰撞后,“晾晒会”还是如期举行了。

  

杨主任精心做了课件,工作十几年来获得的英语教学优质课竞赛证书以及各种荣誉,一一列出,她详细阐述了自己教英语的几大优势。


我们这才得知,原来杨主任在之前任教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里,先是教小学英语,后因成绩突出,被提拔到初中教英语,教学成绩优异,就留在初三年级担任把关教师。她强调她知道小学英语要为初中英语打什么样的基础,做什么样的准备。

  

小青老师则表示,她是一名年轻教师,她喜欢英语学科,也喜欢语文学科,她很想尝试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小梅老师则表示服从学校安排。

  

“晾晒会”,让我们对三位英语教师的学科业绩及教学意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校领导班子一致决定,让杨主任改教回英语;小青老师教一年级语文;小梅老师调整到教导处。此后,杨主任没再提辞干一事,风风火火地组织孩子们进行社团选课开课。



半年过去了,学生和家长对杨主任的英语教学赞不绝口,学校的29门课程她也管理得更加得心应手,她还带领青年教师启动了“爱襄阳”统整课程。


小青老师整天和一年级的孩子们黏在一起,期末统考,他们班语文得了年级第一名。小梅老师则迅速熟悉了教导处的繁杂工作流程,整天忙得乐呵呵。

  


管理“助燃”教师内驱力


这次的“辞干风波”终于平息了,但我的脑海却不能平静,思绪翻涌。

  

作为管理者,要学会与问题和平共处。管理者需有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发动集体智慧,解决难题。而这些难题,往往是“相对复杂,需要发挥创造性”去解决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80后、90后教师有更多的机会释放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与管理者的价值理念发生冲突不可避免。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运用管理智慧,学会坦然应对这种“冲突”,进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杨主任“辞干”这件事,如果在过去,我可能会选择维护管理者的权威,满足她的“辞干”愿望。



但曾经阅读过的一本书《驱动力》却让我有了新思路。作者丹尼尔·平克在书中提出并验证了一个有力的观点:完成一件事情本身的成就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驱动力,即内驱力。当人们面对的工作任务相对复杂,需要发挥创造性的时候,在内驱力驱动下的人们会产生更佳的绩效。


杨主任是一个有着强烈发展愿望的教师,英语教学便是她的内驱力所在,我应该做的便是“助燃”它。

  

“胡萝卜加大棒”的奖惩驱动效益是边际递减的,管理者应更多关注教师作为“具体的人”的内在世界,注重激活教师的内驱力。在这种关注下,教师内心深处的懈怠会渐渐休眠,而激情也会渐渐苏醒。


(作者张德兰,系湖北省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校长)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一位高中老师的反思:一支“瞌睡”大军如何开辟星辰大海?

减负这件事,教育部长说了管用吗?

食堂怎么才能让所有人都放心?日本小学的配餐流程告诉我们答案


作者 | 张德兰

来源 | 中国教育新闻网(ID:jiaoyuxinwenwang)

责编 | 李丹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