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剧变正在发生—— 新一代K12教育,如何重新定义学校边界?| 头条

李斌 新校长传媒 2019-11-23



编者按: 第五届“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会”于2019年春天在西安楼观台召开。“重新想象学校边界”,是本次研讨的主题。


以下文字根据“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会”发起人李斌先生的发言整理,有删节。

学校边界不断位移,这是全球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尽管当下还少有人来研讨这个课题——所以本次会议的主题堪称新颖。但另一方面,这些讨论又是基于在座各位校长每一个人真实的经验,是对学校一线实践的归纳。


从更宏观的视野来说,人类的进步从来都和边界的突破息息相关。所以学校的进化,同样需要面向新使命,走向新阶段,“重新定义学校边界”。


“重新定义学校边界”的背景是什么?


事实上,不止中国学校,全球各地的学校都在发生“边界重构”的变化。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看清“重新定义学校边界”的背景是什么。


教育与学习的区别


从全球视野来看,变化的其中一个背景是,“学习”的概念开始得到更多重视,学习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学习”不同于“教育”,“学习”的范式是“发现”,是基于全球的背景和资源,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开放的内容,它的功课是“提供框架”,区别于重在提供公式的“教育”,等等。


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的深度改变


在这个问题上,各方说法不同。


例如苹果公司的教育总裁2019年出版了一本新书《学习的升级》,认为在技术推动下,学习方式正在呈现四个层次的不同:


第一层是营火式学习。传统的一个老师对很多孩子,就是营火式学习;


第二层是池塘式学习。比如小组学习、合作学习;


第三层洞穴式学习。我们的深度思考以及大量知识的沉淀,都是在独处时完成的;


第四层山顶式学习,多称为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倡导学生去挑战,去面对真实的社会情境、社会问题,然后解决它们、抵达山顶。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挑战时的痛苦会成为他的财富,能够带给他一种真实的,不可逆的成长。


六个全球学习者趋势


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2018年度风向标”,蒲公英教育智库提出了六个全球学习者趋势:


● 走向生态学习:生态关联与要素平衡的学习

● 实现换挡成长:学习者速度与深度的明显增加

● 追求学以成人:学习的目的,是“学成最好的自己”

● 引导潜力奔流:从教育的“煤矿时代”,走向“脑矿时代”与“心矿时代”

● 学会创造无限:以真实的挑战激活创造,以创造推动可持续的学习

● 攀登意义高峰:每一场学习,背后都有意义之光的照耀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话题的背景——学习已经升级,并同时带来了学习环境与学校生态的升级。


所以我们必须看到,今天的全球教育,跟学校相关的一切“边界”几乎都已经位移,我们必须在新的边界范围内,建立新的学校生态。在此,我把它归纳为九个方面。

能力边界


过去20年,学校在过度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能力边界被大大收窄。而今天,又到了回归与扩展的时间。


学校“能力边界”的扩张,大概遵循这样一个递进层次:我们看到一些学校首先表现为“单一功能的细胞组织”,即学校功能主要指向知识记忆和理解;然后开始走向“多功能协同的细胞集群”,即学校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反思、运用、迁移、创造;然后进一步走向“要素齐备的生态助长系统”,也就是学校开始满足生命发展的全部需求:德智体美劳、知识技能情感关系意义、身心灵……


物理边界


学校物理边界也在发生变化,以几个自己参与过的案例来说明:



重庆启诚巴蜀小学在建校初期选址时,就非常看重“周边资源”,周边有哪些公共资源可以让学习更生动。它们设计的校园不单与社区资源连接,同时还让学校的部分资源变成社区公共资源。



宁波华师大艺术学院在做校区改造设计时,有着清晰的定位:“共享与连接的社区”。具体而言,学校空间不仅是学校内部使用,社区所有居民都可以进入。一方面社区提供资源,另一方面学校向社区开放,比如学校艺术馆向社区开放,学校图书馆同时成为对外开放的书店……



前不久为一个国家级新区做“新一代基础教育发展高地”的整体规划,首先考虑的也是物理边界的突破:整个200平方公里内的所有大的企业、机构和公共设施,都为教育留出了空间——区域的学校学生可以到公共设施上课,运用公共资源;而且学校之间可以建构不同优势空间与课程,相互使用、共享资源。



不久前走访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看见学校除了拥有一座常态校园以外,还准备拿出300亩农地,建一个田园校区。每个星期,学校的学生必须轮流到这里学习;他们甚至规划四年级的学生直接搬过来,在这里学习生活一学年。这也是一种打破学校边界的形态。


此外还有一种形态,云端个性化学习。学生在不同的城市,通过网络做到随时随地参与自己喜欢的学校学习。例如蒲公英智库创办的泉源学校,我们的中国学生就可以在本土的教室里,远程学习美国名校网络课程。学完之后,经检测合格拿到美国学位。这也是一种打破学校物理边界的未来趋势。


知识边界


1.从传统经典知识走向未来剧场知识


过去,我们的学校多在教授“传统经典知识”;稍微活跃一点的现代学校在设计学习“现代场景知识”,在城乡社区我们已知的场景中展开学习;而今天,我们还必须“向未来学习”,我们必须去想象未来社会究竟会发生什么,什么事变得更容易,什么事变得更难了,我们应该为此做怎样的准备。


所以在这个“用已知推不出未知的时代”,我们的学校必须去学会建构“未来剧场知识”,培养以未知求得未知的人。

 

2. 从二维学习走向三维学习


二维学习是从文字、符号、概念出发的学习;三维学习能力是一种与生具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的梁国立教授曾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学生为了能够到清华学习建筑设计专业,并画出建筑二维CAD图,小学阶段他要学习语言、数学、科学,中学学物理、绘画等,大学阶段学工程知识等……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累加下来,经过16年他才可以读CAD图,画CAD图,才可以做最基本的二维设计工作。


人类与生俱来的、扎根于基因的学习能力其实是三维学习,人类是通过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成长的,借助三维学习,我们可以更快抵达学习的最终目的:解决真实的问题。


郑州纬三路小学的“剧场设计”项目应证了这个道理。学校让孩子们来设计学校的剧场,孩子们要自己面对这个挑战,去真实的场景测量、计算,去学习设计软件……最后,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两个月的学习,设计出两个经专家鉴定是科学的、可直接用于建筑建设的剧场。



英国苏伽特教授曾做过著名的“墙洞实验”,也佐证了这件事。他将电脑带去印度中部一个没有现代设施的偏远村庄,把它嵌入墙壁,仅仅是放在那儿,没有安排任何人传授电脑的使用方法。而对电脑感到好奇的孩子,仅用了几个小时的摸索,就知道如何运用电脑上网、学习。


这些案例可以对中小学乃至大学课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我们未来的学习应该在二维学习基础上走向三维学习,走向我们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


资源边界


学校需要全新的资源观——要学会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真实问题为支点,以机制流程与学习方式设计为纽带,为学生提供更多样、更立体、更全面的资源供给,向城市要资源,向生活要资源,向社区与企业要资源,向老师学生家长要资源,向全部公共信息要资源……“从教材就是我们的世界,到世界就是我们的教材”。


教师边界


一直以来,我们定义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到了今天乃至未来,“发现、提问、赋能”也成为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教师更多地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时而充当一个幕后者,时而充当一个并肩者,并提供一种生态为每个孩子的学习赋能。


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校要求教师们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老师要成为促进学习行为的设计师,要成为知识情境的策展人,成为学习关系的构建者……


学科边界


第一是打破。学习某一门学科嫁接一点别的学科知识,学科边界被打破了,这是产生的第一个变化。


第二是整合。比如重庆谢家湾小学把很多学科整合成不同功能维度的几个课程系,让学生实现整体学习,这就是整合。


第三是融通。这是以物体、概念、主题、项目、场景等为抓手来打破学科界线,将不同学科融合起来开展学习。比如,学生以“河流生态保护”这个真实的问题展开项目学习,就融合了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这就叫融通。


技术边界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未来教育与智慧校园是未来不可逆的发展。


原有的智慧校园含义,是一卡通实现就餐、购物、借书……然后全校无线网络覆盖,就是智慧校园。


今天的进程走到了:信息平台提供校园管理、教学教研、家校沟通、学生成长档案等服务;校园智能硬件针对校园安全、智能教室、家校共建等场景,提供人脸识别门禁、访客管理、学生入离校、云打印、无限投屏等服务。管理智能、沟通便捷、安全保障、数据完整……



它带来了什么呢?首先是“学生个性化学习”:为每一个学生配备一份学习内容;其次是“教师角色位移”:从精通知识,到善于为知识提供背景;还包括“教学法深度拓展”——我们以英国开放大学2019年发布的“十大创新教学趋势”为例:



1、游戏化学习

通过游戏学习可以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和愉悦感。

2、机器人辅助学习

人工智能机器人对学生问题做出快速回应,甚至帮助老师进行评估。

3、去殖民化学习

学习内容全球化、多元化。

4、基于无人机的学习

无人机帮助学生查看过去无法进入的景观,或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5、好奇心驱动的学习

通过观察日常世界,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驱动学习。

6、行动学习

基于团队协同的学习,提高学习者技能并解决真实的问题。

7、虚拟工作室

将实体工作室的创造性、协作和社会互动搬到了线上。

8、基于场景的学习

移动技术提供了多种工具,来支持基于场景的课堂学习。

9、思维可视化

当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形象化时,学习就会更有效。

10、建构同理心

当一个婴儿被带入教室,并被视为“老师”……


乔布斯说:“技术是人类智力的放大器。”教育同样如此,今天的技术进步打破了我们的很多边界,并带来了学校里的新学习、新知识、新连接、新可能……


八 

组织边界


组织边界的位移有几个特征:


从管理到治理:组织的功能从照章办事、发号施令、防堵错误、照看家底,到服务教师学生、致力学习创新、推动生态改良,激发内在动机。

  

● 从激励到赋能:拥有内在动机的人,自激励式他们的特征,更多需要的不是绩效、职称等激励,而是赋能。赋能强调给予挑战,依赖文化氛围,重在组织的设计,人与人的互动。

 

 从集团校到共同体:当面临复杂教育改进课题的时候,同质集团校曾经是很好的做法,但异质共同体更是日渐兴起的秘密“攻坚武器”。


● 从教师流动到学校平台:区域或集团习惯设计教师流动政策,今天我们看见学校开始兴起“平台建构”,将学校打造成为不同来源内外一体的课程平台。


人性边界


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人类正在经历一场数千年未有的思想解放与教育转型。或者说人类文明的发展正面临一个临界点,如果我们能够扛过这个艰难期,全世界就有可能迎来“新的文明升级”。


那么它是什么?又源于什么?在我看来,就是基于观念与技术进步带来的可能性。而这两点都指向人性边界的变化。


先说成本问题。所有真正优质的教育,其实都受制于成本。成本既指人类的寿命,也指这个社会能不能支付更高成本的预估。资金、资源、学位、名师、方法、发展空间等等,都可以算是我们需要去支付的“成本”。


当我们不能支付更高“成本”的时候,就会谋求整齐划一的管理,因为这样成本支出最低;当我们觉得自己能够支付更高成本时,就会寻求让更多人拥有选择性,实现更多人的自由发展。所以教育进步真正需要的,是所有参与者对社会能够支付多少成本的乐观预估。所以结论是,随着技术进步、产业进步、观念进步……人性深处的潜力被开发、调动,教育支付成本的能力正越来越强。



再看关系问题。我们看到,人类关系法则正在从“丛林法则”走向“森林法则”。


丛林法则“你死我活”,你抢到了学位我就没有机会了,你拿到了第一我就只能靠后了……

什么是森林法则?简单来说就是“学会共存”,我们构成一个生态,你的存在并不妨碍我的存在,甚至对我有用。在技术手段更加丰富、组织形态深度进化后的今天,我们似乎已经看见新的人类关系图谱:“个性化的相互依存,协作性的彼此独立”。这是过去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关系结构。


在今天的这个时代,尤其是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形成人与人的合作模式。在公司内部,资方、劳方是合作关系,同属一个集体,同时也相互独立。比如今天的远程协同办公,既能让异地员工同属一个团队,每天围绕目标展开工作,同时又有极高的个性化工作方式及时间的自主性。


可以看见,学校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同样在发生类似的转变。当人的学习潜力、迎接挑战的能力被深度开发后,又会让人性的边界得到大幅扩展


综上所述,学校的传统边界,或者被打破,或者被连接,或者正在移动,或者已经消融……


当然,今天乃至未来的学校依然需要“边界”——这是一切组织的结构性需要。


但我们必须坚定地行动:重新定义学校边界,才能重新建构学习生态,并赋能于成长中的生命。


重新定义学校边界,才能走向真正的未来学校:成为功能整全的生态助长系统;推动学生从二维学习走向三维学习;致力于建构一种新的学习关系、实现学习资源的充分涌流、实现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深度融合、为每一位师生赋能……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李海林: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是有边界的 

重构学习边界,看国际学校的共享型阅读空间怎么玩?

创意教师的4种状态和25条细则 


作者 | 李斌

责编丨花花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