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最厉害的教育系统,如何提升“审美”这一核心竞争力?

以下文章来源于外滩教育 ,作者二馒




实用至上的当下,审美能力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游离于教育的边缘。然而,审美水平意味着整体思维、细节思维水平,代表着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艺术课程对孩子有着长期的滋养,因此,教育和设计大国芬兰,将其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经验或许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文|二馒

编辑|张凌锋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画家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什么是“美盲”?美盲不仅仅表现为缺少基础的审美意识,还表现为对美的感知力的丧失。


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当一个孩子萌发了“美”的意识, 开始关注外在形象,老师和家长却不屑一顾;当他蹲半天观察白云变幻、树叶婆娑,为大自然的美所惊叹时,他会被认为浪费时间。长大以后,当他站在世界名画、艺术珍品面前,也就感受不到美带来的触动… …


难道对“美”的感知力不重要吗?


美学家蒋勋认为:“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对美的渴望,但却很容易在成长中被“熄灭”。


我们不以为然的“审美”能力,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科学家预测,50%的现有工作将会被机器取代,尤其是那些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才不容易被取代呢?那就是有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工作。


而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艺术课程,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美术等课程,一直被认为是“副课”而不受重视,就连家长为孩子报各种钢琴、绘画、艺术培训班,也大多带着为“升学”或“考级”而学的心态,而非从艺术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在审美教育缺位的情况下,我们又谈何能帮助孩子发现美、思考美,进而创造美?


不妨将眼光转向芬兰,看看这个令全世界称叹的教育大国,是怎样开展艺术课程,进行美学教育的?



近二十年来,芬兰因为在历年PISA考试中取得的卓越成绩,引发全世界的关注。殊不知,它还被誉为“设计大国”,艺术教育在这个国家,同样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在芬兰的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被认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仅列为必修科目,还有着与学术课程相等的地位。


“艺术,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创造力的发挥,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堪称芬兰的教育信仰。  


芬兰的艺术教育大纲


艺术教育是芬兰教学大纲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芬兰教育部门甚至还专门就艺术教育单独发行了《基础教育中一般和高级艺术教育国家教学大纲》,最新一版于2018年8月开始实施践行。


在这份国家艺术教育教学大纲里,明确规定了在芬兰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九种艺术教育形式,它们分别是建筑、视觉艺术、手工、传媒艺术、音乐、文学艺术、杂技艺术,以及舞蹈、戏剧。


其中,音乐、视觉艺术和工艺美术的核心艺术科目,要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融入不同的学科领域。


此外,这份大纲还明确规定了它们的学习理念、环境、学习方法,以及如何进行个性化学习、评估、与家长的合作等等。


毫不夸张的说,学校课程几乎有三分之一左右,都是艺术科目。学校的基础美学教育,完全能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求。


芬兰课堂


那么,芬兰的艺术课有哪些内容呢? 不仅有我们所熟知的音乐、美术、体育,还有手工、编织、缝纫、木工、建筑等课程。在缝纫课上,孩子们会先在课本上练习,再在缝纫机上进行实践操作。


此外,芬兰的艺术课程,还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们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和选择。


在位于芬兰第二大城市,埃斯波市的维尔凯利奥小学(School of Viherkallio),该校校长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中表示,学生们每天大约有1-2小时的实践,参与到和艺术相关的活动。


小学校长

(图片来自澎湃视频)


学校还会组织家长来共同完成一些艺术项目,在这过程中,激发学生发现未来可能选择的职业。


比如,在某一建筑课程中,会邀请某一位从事建筑设计的学生家长来到学校,和学生分享他的工作内容,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与真实生活的关系。


在课程结束之后,家长还会学生共同搭建一个建筑空间。


维尔凯利奥小学的教室环境


此外,学校还会让学生来到户外,利用从大自然中采集到的东西进行创作,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埃斯波市市长曾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中表示:“我们鼓励学生们多参与到户外的活动中区,因为我们有着美丽、干净的大自然,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给与艺术家灵感。”


有了这样的美学教育基础,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芬兰涌现出众多设计大师,甚至被誉为“设计之国”。


小学的走廊展示着学生的艺术作品


自1875年以来,芬兰设计就已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除了北欧现代主义之父阿尔托,创作卡通形象“姆明”的朵夫扬松等传奇艺术家;由芬兰本土公司Rovio制作的游戏产品,风靡全球的《愤怒的小鸟》也再次让人们领略芬兰创意设计的魅力。


卡通形象“姆明”


当然,设计在芬兰的历史和传承,绝不仅仅是博物馆和艺术馆里陈列的作品,它还体现在无处不在的生活细节里,这种生活中的“美育”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


从建筑到家具,从储物篮到水杯,芬兰人信奉“把自然无缝编织进日常生活”,他们更多地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融入到建筑、物件和服饰的日常生活之中。


艺术已经融入了芬兰人的生活


以“作品”为导向的项目式课堂


相比较宏观的艺术教育大纲,也许每一节具体的艺术课堂,更能体现芬兰的美育特色。


Amanda Tufts是一名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她曾对芬兰多所学校进行了探访,观察他们的艺术课程。借由她的观察,我们能“透视”一些关于芬兰艺术教育的特色。


比如,在芬兰的Kulosaari中学,艺术课堂上,老师会指导学生去追随灵感,做一些各不相同的艺术作品。


Kulosaari中学


当你走进一间教室,可能发现,一名学生正在制作一件衣服在空中被炸毁的雕塑,另一名学生则在创作受到一面关于玛丽莲·曼森或者唐纳德·特朗普的涂鸦壁画;还有学生甚至在制作一些脑洞大开的雕塑。


你还将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找到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有些是为了好玩而做的,有些则是课程的一部分。比如,在讲述日本历史文化的日本课上,孩子们会进行樱花的绘画。


小学生在缝纫课堂上


学校还单独开辟了一个房间,作为学生的“临时画廊”。在这里,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百年纪念,他们制作了描绘芬兰历史上不同事件的立体模型。


教学楼里还展示有学生“阅读报告”的艺术项目。


它以三维的形式,描绘了书中的主题、特定的场景,还有阅读的意义。当然,也有可供访客翻阅和阅读的书面报告。


小学生在雕塑作品


此外,芬兰的艺术课堂的一大特色还在于,它会以“作品”为导向,进行一个较长周期的主题学习。这种艺术教育中的“现象式教学”,与国内的传统艺术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国内艺术课程,大多都是一节课要需要完成一个作品,一个学期不断变化各种主题和材料。


学生可能还没来得及去深入了解艺术形式和创作特点,就像被赶鸭子上架一样,催着开始了作品的创作,往往是敷衍地,像被逼着完成课堂任务一样。


而芬兰艺术学校的课程设计是,很多课程会用4-5星期,甚至是一整个学期完成。如果这一学期是探索纺织艺术,可能整个学期都会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相对长期的带有“项目式”特点的课堂,使学生有更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去构思草图,深入链接创作和自己关系,去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艺术创作。


只有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建构起来的创作才是富有动力和生命力的。


近几年,芬兰学校都在以更加协作的方式进行艺术教学,允许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


在木工教室、纺织教室、视觉艺术教室等独立的艺术空间,老师会根据学生的选择,为他们提供感兴趣的主题设计。比如,对纺织品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做一些围裙、衣服、枕头,甚至是一些针织品和编织品。


芬兰课堂


此外,学校也会利用校外的创新技术和艺术资源,邀请一些校外的艺术类专家,设计一场“项目式”艺术课程。


比如,通过建筑设计师给孩子们设计的“蜂巢建筑”工作坊,学生们可以通过用报纸编织蜂巢,理解和探索蜜蜂的世界。就这样,手工、建筑、编织艺术、生物和自然,经由“蜂巢现象”被有机地组合到了一起。



校园之外的“美育课程”


一个国家的博物馆,简直是最丰富的“艺术宝库”,它所具有的美育价值,不容小觑。作为美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芬兰人将“逛博物馆”变成了一种常态。


芬兰人喜欢流连于各种传统和现代艺术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热衷看歌剧,戏剧,欣赏杂技或其他舞台表演。


奇亚斯玛Kiasma当代艺术博物馆


相对于人口来说,芬兰拥有数量众多的艺术博物馆和艺术画廊,而且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都是免费的。


其中,阿莫斯瑞克斯(Amos Rex)美术馆,作为赫尔辛基的地标建筑之一,已经成了芬兰最新的大型文化设施。它还被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为2018年欧洲最具创新性的建筑空间之一。


阿莫斯瑞克斯美术馆


注重审美教育的“设计之国”芬兰,怎样将博物馆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芬兰老师会精心设计“艺术馆导览课程”


一方面,博物馆内也会设置一些艺术工作坊,供学生实践。


比如,在参观赫尔辛基国家画廊的“博物馆导览课”上,并非所有时间,都由老师向学生们讲解导览,


而是会将“插画工作坊”的环节融合进来,将之前参观中看到的一些芬兰大师作品中的形象,进行故事化的拼贴,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赫尔辛基国家画廊


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不至于感到枯燥,而且能让学生建构自己对大师名作的理解。


只有学生对这些作品产生了兴趣和理解和思考,这些作品才算是与学生产生了“链接”。


而相比较国内的艺术馆导览,因为缺少这样一些环节的设置,往往只是由博物馆的讲解员,单方面地讲解,学生也好像是“走马观花”一番走完全程。


芬兰学生正在参观学习


此外,芬兰老师在带领学生参观过程中,也非常注重讲解的内容和技巧。


比如,他们很少会和学生讲长篇大论的美术史,而是更多地聚焦在如何让学生基于图像和视觉语言,从多视角进入作品去理解和感受。


导览过程中,也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


他们会让学生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艺术品做出发自内心的评价,在这过程中,他们顺势跟学生讨论:


为什么你会觉得它美或者丑?
你觉得它美/丑在哪里?
你是基于什么做的判断?


在芬兰老师看来,接纳学生的质疑和对作品的负面评价,还能趁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考。


相比较芬兰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我们的博物馆教学无疑是缺失的。



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观复博物馆馆长、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表示:“博物馆教学没有变成我们教育中的常规。


今天,学校组织去博物馆,就像春游一样,都算是一种额外的奖励。


其实,‘博物馆学习’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人一生的审美和知识的积累,都有极大好处。”


参考来源:

A Peek Into Art Education in Finland;

Finland’s Visual Arts Curriculum forSchools (Architecture, Visual Arts and Craft);

澎湃视频:《艺术教育改变了芬兰“创新之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李海林: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是有边界的 

重构学习边界,看国际学校的共享型阅读空间怎么玩?

创意教师的4种状态和25条细则 


作者 | 二馒

编辑 | 张凌锋

来源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

责编丨花花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