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该为谁服务,如何服务好? | 头条

以下文章来源于烛光微微 ,作者朱则光

来源 | 烛光微微(ID:zhuzeguang11)

作者 | 朱则光(北京市骨干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北京十一学校年级主任、北京十一晋元中学执行校长。)



1

1

1


几年前刚做年级管理时的一个故事。


走廊里遇见一位拿着文件夹的学生,向我打听教务员在哪里。一问,才知道他是来催缴个别学生的校服款的,文件夹里的白纸上写满了学生和导师的名字。


我领他到办公室,把他的两张催缴名单复印了一份,然后对他说,可以上课去了。他犹豫了一下,转身走了。


回到办公桌前打开飞信,我逐个给欠款学生的导师发短信:请催促你班……交校服款。虽然短信发得琐碎、重复和机械,但这毕竟是帮学生做事情啊。


自习课巡视,在J401教室又遇见了那个催缴校服款的孩子。我走过去俯在他耳边说,我都帮他通知完了。谁知话音刚落,他却不解地,甚至是失望地看着我说:


 “这是我的任务!”


他对“我”字的强调和音量,分明在告诉我,是我抢了他的活儿,语气中甚至还有“让他下了岗,丢了饭碗,失去了工作机会”的味道。


见他认真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心办了坏事。只好安慰似的对他说:“我通知得也不全,再说,有的老师也暂时找不到欠款的学生,最好的办法是你再逐个找到他们本人。这件事可能只有你能做好……”听到我这么说,他又来劲了,豪迈地点了点头。


我们认同了“教育是服务业”,但却往往搞不清服务的对象。教育,该为谁服务?你“一切为了学生”没有问题,但“为了学生的一切”就大有问题。教育,只能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前面的故事中,教师有足够的热情和真诚为“学生”服务,却唯独让教育缺了席,包办、代替,武断地进入学生自主成长的领地,剥夺了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包办和代替,经常会以爱的名义美化自己的侵略,说到底,其实是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去看,从其隐蔽性、迷惑性上来说,这是孩子成长中遭遇的最顽固的障碍。在这一点上,学校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都要进行深刻反思。



1

2

1


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这个道理没有人反对。但现实很骨感,人们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掺杂一些东西,以至于挤压或颠倒了教育服务的对象。


比如有的主管部门,对学校过度干预,一年到头没完没了地督导、检查、评比、达标……有的则频繁组织区域统考,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域大排名,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一个不以学校发展为第一、一个不以促进学校教师有效成长为重点、一个每年都因为职称晋升让普通教师伤心、一个把教师变成“表哥”“表叔”而不考虑教师负担、一个教研员去学校听课指导都成了“视察工作”的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也因此很难再以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的教育信念和实践。


比如有的学校,很少考虑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而是把“特色”作为办学目标,岂不知为这“特色”二字,冷落和委屈了多少学生的成长。有的学校不惜一切代价,把升学率为唯一的追逐目标,把学校办成了中高考补习班。最后“率”有了,教育没了,兴趣没了;学校的业绩有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了,美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母校的依恋、教师的职业幸福没了。暂时赢得了今天,却永远输掉了未来。这样的教育,是成就了学校和校长的教育。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校,是校长,而不是学生,更不是学生的成长。


比如有的教师,单纯以分数和排名等外在的压力驱动学生学习;有的教师,以文本解读的名义,其实是用自己主观的成人经验代替了学生的体验;有的教师,把上课当成表演,学生成了配角,教师成了主角,总在“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有的教师,设计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学”,设计来设计去总还是离不开一个“教”字;有的教师,课堂没有明确科学的学习目标,自己也难以说清这节课存在的意义……凡此种种,浪费生命,皆不是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比如有的家长,缺乏平和的心态,揠苗助长,来不及等待,打乱了孩子成长的规律和节奏;有的家长,总想在孩子身上复制自己当年的成功经验,指责多于赞美,殊不知孩子才是网络时代的土著;有的家长,只知道“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岂不知父母最不该成为“战士”而应该做孩子的“大地”。家长,不是教育的服务对象,因为家长也是为孩子的成长服务的。把自己当成了服务对象的家长,其实是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不知道或不愿意承认“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纪伯伦)。


1

3

1


怎样才能确保学生成长在教育服务中的核心地位呢?


契约精神。《青岛中学办学大纲》中说:


我们绝不奢望满足所有人的教育诉求,我们只寻求有共同教育价值观的家庭合作。


每年入学之前,青岛中学和金家岭学校都要和每一名新生的家长签订一份合作契约:《您的孩子,我的学生,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契约中有这样的表述: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轨道,请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您可以和老师一起正确引导孩子,但请您也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


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请不要相信您的孩子近乎完美,犯错误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教育正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走向成熟。当您的孩子违反了学校的某些规则,也许会受到必要的批评甚至惩戒,此时希望您保持克制,一如既往地尊重这些规则。


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希望您既不要过分干预,也不要不闻不问,能与老师携手,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学校专注于学生成长,当学校利益、教师利益、家长利益与学生成长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会选择服从学生成长的利益。学校和每一位老师既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伤害学生,也不会向狭隘的家庭利益妥协。


量规导航。在北京十一学校,年级每年都要进行“十一好家长”的评选。那么由谁、拿什么标准评选呢?如果是由学校或老师说了算,那就变味了。我们采用的办法是,由学生按照“十一好家长”的量规,三个要素、三个等级,一项一项对照、对话自己的家长,然后根据自己对照的结果决定推荐还是不推荐。只要是学生的推荐,年级就认同,就发奖。


量规,就像是通向目的地的导航,一步一步引导着家长走向家校共同的教育目标。



路径研究。每个学习者都是带着自己的特点进入学习的,不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速度不同,对刺激的感知及反应也不同。教育,要让学生走在自己的跑道上,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研究学生的学习路径,并以此设计结构化的学习。


“许多时候,教师本人往往听任自己的学习偏好支配课堂,于是,那些与教师的风格不一致的学生,就不能被吸引和激励,而那些与教师风格一致的学生则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以至于不求甚解。”(哈维·席尔瓦《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


如果一名教师还不知道自己的学生是怎样学习的,那么他面对的可能就永远是抽象而不是具体的学生,他也就不能说自己是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通过问卷测试、对话访谈、课堂观察和分析会诊等研究方法,我们大概能还原出一个学生学习的样子。然后再按照“先顺应后优化、在顺应中优化”的原则进行干预,这样不但可以让“优势变强”,还可能让“弱势变均”;不但可以在课下更精准地个别化辅导学生,还可以设计出“舒适和挑战并存”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学生学习路径的研究,让教师得以看见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才可能知道如何在顺应中对学生的学习路径进行优化。


一个孩子从学习困惑的泥淖中走出来,并因此获得了豁然开朗的成长,他才会深入骨髓地感受到什么才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教育。


从教到学。致力于学习设计而不是教学设计的课堂,才是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的课堂。著名教育媒体人沈祖芸说:“在我看来,如何将学习过程真正地归还给师生,是鉴别学习是否真实发生的分水岭。”



为学而设计的课堂,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教学目标”被“学习目标”代替。一个友好的学习目标,不但清晰、适切、可操作,而且师生双方信息对称,学生不但清楚本单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而且还通过教师分享的“成功标准”知道了“怎样才能证明自己达到了目标”。知道、理解学习目标,变得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第二,教学逻辑上,不再单纯是知识的逻辑、学科的逻辑,更是学习的逻辑、学生的逻辑。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不再仅是知识,更有具体的学生和看得见的学习。教学不否认学科严密强大的逻辑体系,但重点已不再是对这个逻辑体系本身的阐释和研究,而是转向研究“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的目标选择上,“如何进行分解体现螺旋式上升”的细化操作上,“如何指导学生学得更好”的学习经历上。


第三,教学方式上,不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结构化指导,资源、工具、脚手架、量规等支持系统的研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不管是一节课的内部结构,还是一段时间的学习轨迹,教学都是一个根据学生学习的逻辑编制出的开放自由的“并联电路”,课堂由平面到立体,由线性到矩阵,各行其道,并行不悖。


第四,教学评价上,不仅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认同“课堂就是犯错的地方”,允许并鼓励学生暴露学习中的问题。考教一致,“体检”式的诊断,才是命题、考试的价值取向和真正目的。答案上既尊重权威,又认同多元,诊断和反馈成了教学评价的代名词。


诊断校正。在北京十一学校,每年都要进行两次对全体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诊断,所有的外聘公司都不例外。老师们习惯上把这种诊断称为“体检”。诊断工具由学校聘请的第三方量身设计,诊断主体是被诊断人的客户,也就是服务对象。比如任课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那么任课教师的诊断数据就从学生那里采集;年级主任的服务对象是自己年级的老师和学生,那么年级主任的诊断就由自己年级的老师和学生说了算;食堂的饭菜口味、价格和服务态度,既然是全体师生心里有数,那么对食堂的诊断主体就应该是师生,而不是厨师。


北京师范大学李凌艳教授带领她的“E智慧”团队,孜孜不倦,十几年潜心研究“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她认为“基于学生发展的诊断”有八个要素:教师、课程、教学、资源、组织与领导、文化、安全和同伴,并在此基础上细化成243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之下,还会有若干个三级指标。



比如对学科教师的二级诊断指标有六个:个别化教育、全人教育、课堂效果、学科素养、受学生喜爱程度和作业诊断。



其中“全人教育”之下的三级指标有:


  • 老师能够支持和促进我自主学习。

  • 老师注重我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引导我更好地做人做事。

  • 老师注重帮助我确立目标,指导我做好规划。


青岛金家岭学校近日组织了对学校安保、食堂、运维等外聘公司的诊断,学校甚至有个感觉,那就是一听说这件事,诊断还没实施,甚至工具还没开发出来,公司的服务质量就开始变化。这足以说明诊断的力量。


学生对食堂满意度的诊断数据:



学生对安保满意度的诊断数据:



“点赞安保”词语云分析:



“电梯遇停应对”词语云分析:



李凌艳教授说:“学校自我诊断是基于学校内在需求的自我评估,学校自我诊断是学校的‘全面体检’+‘专项检查’,学校自我诊断是学校管理工具,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改进。”她还形象地比喻说:“专家诊断类似中医坐堂式的学校诊断;而基于工具、模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更像是西医式的诊断,再加上基于诊断的结果分析和建议,就真是‘中西医结合’了。”


倘若扩而广之,对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发出这样的诊断工具,你应该为谁服务就由谁来诊断你,那我们教育的春天真的是要到来了。


1

4

1


教育是服务业,但它的服务对象不是学校、教师、主管部门和家长,它只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教育,是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并最终成为自己。


明白了教育该为谁服务,我们就不会在过度关爱中“代替”学生成长,也不会有很多情况下“做与不做、这样做还是那样做”的纠结,更不会在有意无意的“迎合”中纵容学生或是别人。


有一句话表面上似乎不好听,其实最深刻:好的教育,是把人当人;坏的教育,是不把人当人。人有人的特点和规律,人有人的优点和缺点,教育不但不能漠视,还要尊重这些客观存在,并把这些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教育,不需要颠覆和革命,它更需要的是回归,回归到教育的本真,回归到学习的本真,回归到人的本真。把人当成人,把人当成独立的人、正在成长中的人,当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一切教育永恒的信念和追求。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走出应试与素质教育的两难困境,这所中学只做了一件事

林卫民:重建“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

校长的成功在于推动教师的成长


责编丨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