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的本质,是以未来的方式,找回人所失落的从容 | 头条

蒲公英教育智库 新校长传媒 2019-11-23

李斌    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 《新校长》杂志总编


蒲公英教育智库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于2019年7月14日在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盛大启幕。此次峰会邀10位“未来学校课题研究”资深专家,11位具有未来学校特质并拥有一线实践经验的校长,聚焦未来学校的四个关键实操维度探讨如何“重新定义学校边界”。

7月14日上午,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李斌为在场嘉宾致开幕辞。


感谢各地教育界的同仁光临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北京峰会。这是一场开放的主题讨论,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教育技术场景中,几乎每一个思考与案例的叠加都让人充满好奇。


我想唯一需要抛砖引玉做一点延展的,是最近关于“未来教育究竟通往哪里”的一个体会。我的理解是,未来的本质,应该是以未来的方式,找回人所失落的从容——换句话说,未来教育的样子,理应是一个不断回归人的价值、幸福、和谐与美的“生命成长螺旋”。


面对未来,很多教育人都有一种情绪,那就是由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甚至恐惧。而全社会从上到下都在寻找通往“未来避风港”的道路,这个过程也显得越来越急切。


大家都知道,蒲公英教育智库自成立以来就定位于“未来教育”的创新研究。这些年面对“未来”这个词,可谓殚精竭虑——越是研究,越是有紧迫感,觉得很多事情都重要,天天疲于应付。直到有一天,与一位同行多年的老同事一起吃饭,他告诉我,站在旁边,他看见这两年的我急躁了很多,失去了过去投身教育的那份从容。而我的从容与坚定,才是大家敢于一起来面对挑战的原因。


我被这个善意的提醒拉回了初心:教育,一定是帮助师生以更加幸福的状态迎接未来的事业。而今天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本来就是昨天我们所期待的未来,也是明天赖以着色的基础。我想,教育人必须找回自己失落的那份从容。


我开始锻炼,每天给自己一小段安静的时间,去放下一些对工作失误的懊悔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不仅恢复了身体的健康,居然自我更新也特别快,智库的研究进步也特别快。我才明白,过去看上去天天背负着压力前行,自己本质上是在直接面对焦虑,而不是直接面对问题,更不是从容宁静下的智慧判断与立即行动。


有人说:“压力常常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的观感,而不是世界本身。”所以我开始换一种眼光来打量未来,才发现,真正的未来其实不是我们所焦虑的样子。那么,它在以一种什么方式迎接我们的到来呢?所有理性的研究都在指向一个“比想象友好的世界”。我们的时间将越来越多,我们的“工具箱”越来越完整,我们实现最基础甚至复杂一点的生存越来越简单,在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突破下,人类社会的组织与服务越来越精准,越来越人本,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多元,越来越笃定,越来越托起人的独特,人的可能。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发现,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或者每个人最渴望的成功,靠不断变化重心的追赶是追不上的;我们发现,人生在世无论如何异化自己,折腾自己,时代的流转都超乎你的预期,而奇妙的是当你站在原地,守住本身的价值,发挥本来的优势,保持自己的弹性,时代反而会来亲近你,并带着你轻装上阵,一步也不会落后。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何不从容一点?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让人工智能、大数据、5G应用、万物互联成为我们的伙伴,让一切被充分运用,被理性驾驭,同时也让它们变得仿佛不存在……


“未来的本质,是以未来的方式,找回人所失落的从容。”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所有未来学校的建设,所有对教育技术成果的研发与运用,都必须站在这样的维度,秉持这个唯一的尺度,才能让未来的教育,变得你我都愿意洋溢着生命的热情去奔赴。


当然,这是一个多层次叠加的“系统工程”,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完整地掌握 “开启阿里巴巴山洞的密码”。这也正是本次峰会无数专业思考与实践案例的价值,也正是这么多人相聚在这里,相信未来,拥抱未来,创造未来的动力。




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北京峰会协办单位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王海霞校长致欢迎辞。


王海霞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


我代表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的全校师生,欢迎大家的光临!


在中国教育界,这些年经常看到美丽的蒲公英漫天飞舞,远远望去,那一团团绒绒的小花,显得轻盈、淡雅和精致。不说别的,单是一年一度的“创新年会”,就让很多人都非常期待。它就像百度描述的那样: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


我想,这就是蒲公英教育智库赋予自己的寓意、责任和担当吧。所以,我给我今天的欢迎词起了一个题目,叫:飘逸的蒲公英。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蒲公英将为我们带来全国各地、各路的教育精英们对中国教育最有热度的一系列话题的讨论。这一定是又一片蒲公英花开的时候,我们非常期待这些会飞的种子。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非为过去,非为现在,而只为将来。5G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在颠覆生活的同时,必将改变教育,教育也必将乘风飞起。处于这个大变革洪流中的教育人,我们知道仅仅是教育人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就像展望海天相接处那艘教育航船的桅杆尖一样,捕捉那艘巨轮的风向标,我感觉,这时的教育就像一个既有美貌又有内涵的丽人,它的精神越来越丰满、样子越来越鲜活、内心越来越沉静、头脑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回归人性和教育的本真。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都与蒲公英丛书有关。


第一个故事。


前一阵子,一位初三同学到我办公室说事。他看我正忙着,就顺手拿起桌上的蒲公英丛书翻看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跟我说:校长,这本蒲公英丛书上的文章我看了几页,挺好的。哦,我一阵惊喜,追问:你也感兴趣?他说:原来教育也有那么多很时髦的东西呀。我最感兴趣的是“跨时空学习”和“无边界学习”什么的。虽然我不太懂,但是我能感觉到未来的读书、学习,一定是挺有意思的。说完他就走了。我却陷入深思……这是一个中学生从他的角度给我的某种启示。


第二个故事。


有一次我回老家,见到一位我特别尊敬的老教师。话题自然是教育,我们从传统教育聊到了未来教育,说到教育界正在探索的教育新生态、未来教育挑战等等。这位老前辈听着听着眼睛突然湿润了,他说:我搞了一辈子教育,有诸多的无奈和遗憾,中国教育看来真的是有希望了。


就在那一刻,我从这位前辈的泪光里,读懂了他对教育深深的“纠结”和“期待”。离开老教师的一瞬间,我的眼里也湿湿的。我感觉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第三个故事。


我有一位作家朋友,我们无话不谈。有一次,他看了我送给他的蒲公英丛书上一篇文章,是一位画家写的,内容好像是“美术与教育的对话”之类。他说:其实,我们文学完全可以与你们教育对话。


我说是吗?他说,从教育走到今天所面临的这些新课题来看,说到底,教育面对的是人,与文学面对的也是人是非常一致的呀。从更宽广的社会层面看,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瓶颈,依然是怎么样写人——写今天的人。教育不也是吗?教育面对的这些人更直接、更具象,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需要刻不容缓的给他们以更好的教育和培育。教育发展到今天,它的层面更“文化”了。


我眼睛一亮,说:什么是教育层面的更加“文化”?愿听其详。他开玩笑说,希望有机会听听你们的年会,那一定是一场盛宴和洗礼呀。


朋友们,三个故事讲完了。实事求是说,这三个故事是我经过认真遴选的,对,是遴选,不是随机。我想从三个层面,即学生、老师和社会的方面,拷问今天的教育;督促包括我在内的教育人,夙夜在公,殚精竭虑,为今天的孩子们——也就是明天的祖国建设者,搭建好不留遗憾的梯子。但愿他们长大后在回忆起今天时能够说:我在的那个学校,挺棒的!


这里,我们也期待您离开会场的时候,能够说:有一粒种子,挺好的,我带走了!谢谢。



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第一天精彩瞬间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这所才办一年的中国小学,凭什么被称为“未来学校范本”?

钟启泉:为什么说未来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 头条

中国教育面临一个领先世界的机遇,但是我们缺少胆量 | 头条


来源 | 蒲公英教育智库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

责编 | 陶小玮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更多详情,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