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用、不想用、不会用”,为什么教育信息化这么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探月学院 Author 探月的公号
本文转载自高中段创新教育项目「探月学院」,作者鲁家钰,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信身边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经历,问身边的家长和老师关于学校提供的软件、平台之类的看法,他们大部分都回答:“还不如用微信”。
现在,在许多学校里,家校互通用微信,请假审批用微信,布置作业用微信,甚至课堂教学也是用微信。如果微信能搞定这些需求也好,但问题是,你补充问一句“微信好用么?”,这些朋友多半会和你说“不好用”。
教育信息化已经是大趋势,早在 2012 年,国家制定了教育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三通两平台”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同时政府每年也在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希望能够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三通两平台”,是个很棒的规划,而且政策有支持,资金有保障。但老师们似乎并不买单,原因是这种方式的信息化带来的负担远大于带来的便利。
以资源平台的应用为例,我想在课堂上分享一个视频资料,如果是微信,直接把视频从桌面拖进微信群中就好。资源平台的话,我先要登录,找到课程,把视频按照指定的方式上传,这还不算完。我还需要对它进行描述:年级、科目、知识点等等。最后,再把链接发给同学们,他们要登录才能查看。这操作绕了地球都有一圈了,而且每增加一个入口、一次点击,对用户来说都是心理负担。
为什么学校不爱用?答案很简单:“用户体验差”。
关键原因
“用户体验差”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产品不好用”。
微信是一个我那个来自农村的奶奶也能用的软件。一到过年过节,我就给她拨视频电话聊聊近况。但面对市面上许多教育信息化的产品时,即使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多年的我,如果没有厂家指导,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前一段时间,探月学院接待了几个提供选课系统的团队,其中一家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们产品已经进入不少明星学校。但在展示产品时,当我提了一个稍微有点复杂的需求,比如快速找到最受欢迎的课是哪位老师开的,就需要在老师课程表、学生选课记录、学科分组情况等 N 个页面里来回倒腾,最后还不能确定结果对不对。最终他们告诉我:“如果需要这样功能的话,需要定制开发”。
需要定制开发,这里真的不太对!
用户说的需求不一定是真需求,对互联网产品来说是一个基本共识。还是刚刚的案例,想要知道最受欢迎的老师是哪位,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
学校对老师有激励机制,想要树立典型 ;
了解一个课的最大选课量应该设计成多少;
了解学生的整体选课分布,为学生提供二次选课的指导建议。
需求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会导致产品功能分布不一致。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某一个具体需求而进行定制开发,这个功能就有可能不会出现在它最应该出现的位置上,导致“用户体验不好”。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过,设计产品要“汝未看花时,花与你同归寂。汝来看花时,花颜色便明白起来”。当用户不需要这个功能的时候,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要用的时候,又会很自然地看到它。
但是,教育信息化的大部分产品并不信奉这套设计理念,而是选择了“你提需求,我按要求直接做,不问为什么”。这样做直接的后果是不仅仅是用户体验不好,而且会增加研发和购买的成本:学校花了更多的钱来采购产品,厂商做了一个不太可能卖到其它学校的功能。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在其它互联网领域,特别是消费互联网领域顺畅的逻辑为什么到教育领域就失灵了呢?
答案也许是“因为教育行业里,用户和客户不是同一个人”。
用户是产品的实际使用者,是学生,是老师;客户是产品的付费者,是学校,是政府。用户和客户对产品的期待不一样,导致了上述问题。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前些年的真实案例(已经隐去利益相关方)。
资源平台是学校用来收集教学多媒体资源的重要产品,一般的做法是把老师上课过程直接记录下来,这就要求有可以进行视频录像的教室,也就是“录播教室”。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进入到了中后期,录播教室的建设逐渐成为了很多学校的刚需。
录播教室
录播教室的建设一般都是寻找外部的承包商。在招投标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比较设备的参数。录播教室建设中最核心的设备叫录播主机,主机的重要参数是“可以同时连接多少个点位(摄像头)”。虽然实际情况下,一套录播系统可能只需要 4 到 8 点位的摄像头就可满足日常所需,但是为了在招投中胜出,很多厂商的做法是开发出支持数量更大的大规模录播主机,来展示技术上的实力。这其实已经远远超了实际需求,但厂家美名其曰“预留升级空间”,造成了整个招标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一家不能在数量上满足标的需求,再优化别的功能也很难在招标中取胜。
不过,这已经算是靠谱的了,另一些厂家的做法是把资源投入到政策公关、资质认证,甚至是大厂贴牌的方式上,为自己加分。这样的做法非常符合客户的心理,掏钱的人想“我都已经找了最好的品牌,国家的认证一应俱全,不然呢,我找个没人听说过的小厂,出了问题谁负责呢?”
但这并不一定符合用户的需求。实际用户需要的是什么呢?也许是更加轻便的录制场景,甚至是用自己的笔记本就能完成,又或是更加简单的视频编辑界面。我的一个老师朋友在一次赛课活动中得到了不错的名次,而他的课堂实录就是用 200 块钱的运动相机和一个免费的视频编辑软件做出来的,效果一点都不比那些专业设备来的差。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给他们自主探索的空间和动力,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解决教育产品开发过程中“客户和用户不是同一个人”的问题,最为容易的方式是直接下放采购权,不过这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在探月学院,我们的一次尝试让我看到了另外的一种可能。
背景是这样的: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目标管理,我们借鉴“橙子学院”的想法,为学生们设计了一套探月版的“每日三件事”打卡系统。学生在早上计划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还可以为这些事打上目标标签。到晚上,学生们还可以在系统上标记是否已经完成了今天的计划,并写上今日的反思。
我们早期的想法是要设计一个数据后台,使得相关的老师可以看到学生们的日常记录,以帮助学生进行目标的推进,甚至我们连怎么统计,用什么方式进行学情预警都有过非常深度的探讨。事实却是光速打脸,学生根本不愿意用这样的产品。就好像没有人喜欢别人偷看自己的日记本一样,学生们拒绝把自己真实的想法给写下来。写的不是真实的想法,统计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了这个产品,果断取消了数据后台的设计,连同其它的系统一起重构了线上的学习社区平台(MoonCircles)。老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平等地使用这个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设置内容的分享范围和权限,只有系统中的“好友”才可以互相可见。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提升了产品的“通用性”,用户自己还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很多使用场景,建设了一个真正用于信息共通的平台。同时,MoonCircles 也鼓励了老师们要和学生们平等沟通,以身作则,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当我们的产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用户时,产品的需求自然就逻辑通畅了。但这样一个重要的洞见就能成为解决教育信息化的钥匙么?并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回答。
深层原因
信息化的本质是“标准化”
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卓别林《摩登时代》讲述了一个在流水线工厂的故事,每个人都变成了机器,重复着固定标准的动作,因为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标准化成本更加低廉,尤其是云计算技术加持的当下,软件的部署成本和运费成本也趋紧于零,即越普适、用户量越大的产品,边际成本越低,可能的收益率也越大。
回到教育行业,作为一个软件厂商,最佳的策略就是开发出来更加符合所有学校需求的产品。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矛盾,一个学校最重要的立校之本就是特色,简单来说,就是我和别的学校不一样。
这一点也非常好理解,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这是从孔子时代就开始的理念“因材施教”。特别是在今天,“个性化”的理念被广泛接受,不再推崇用成绩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的成长。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有特色变得很重要,例如这所学校是足球特色,那所是艺术特长,又或者特别强调创新等等。
不同特色的学校会有非常不同的需求,但即使是相同类型的学校,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例如有快慢班的设置,同一所学校里的不同班级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甚至是教学内容。
作为一个厂商,开发普适的软件给每个学校用,就必须找到这些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基于最大公约数来进行底层框架开发,个性化的需求则以模块的形式可以进行自由组装。这成为了今天最常见的的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模式,意味着谁都能用,但谁都不好用。
“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矛盾是非常深层次,甚至可以说是内核级别的。不过这不是大问题,因为在教育领域,“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一直试图被调和。
以北京十一学校为例,他们一直在倡导“基于标准的教学”,同时,他们也是中国最早实践走班制的中学之一。走班制是一种新型的班级设置方式。原来一个班的教室是固定,同学也是固定的,而走班制让上不同的课学生要去不同的教室里,更接近于大学选课的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去选择感兴趣或需要的课程。
选课个性化的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先建立了多套标准来来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例如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评价标准等。评价任务设计先于教学过程设计,并体现在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用计算机技术的专业说法是,先定义接口,再分头进行开发,也叫做“松耦合”。
“松耦合”,它是一个软件工程中常用的概念,项目架构师在设计架构时,优先设计比较清晰的模块之间的接口或约定,使得各个模块可以相对独立的开发、部署、运行。举个例子,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大家先把铁道的宽度提前约定好,这样修铁路的修铁路,造火车的造火车,只要采用了同一个标准,就很容易实现产品对接。
那么,在学校里这个“松耦合怎么做”呢?最为重要的就是定义数据标准。
学校最首要定义的是数据的类型、格式、项目、频率,流转中的权限问题,制定的对应数据政策,也就是标准。一旦有了标准,老师和学生作为数据生产端,大可选用自己用的最顺手的学习平台,只要这些平台提供了充足的的数据访问接口(API),这些数据便可轻易地被其他产品所获取;软件厂商则可以为不同的人群(比如说老师、学生,家长等)提供或丰富或个性的入口或页面,然后通过数据格式转换器把来自于不同地方的数据,以相对统一的格式呈现出来。
一位学习者的探月能力模型发展图(来自统一的数据中心)
在探月,虽然有自己的学习管理系统,但并不强制要求老师们必须使用某个平台,他们可以在接口设计友好的软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并与学校约定,使用过程满足学校管理需要的最小数据集。
另一方面,由学校信息中心牵头,使用现成和开发的数据格式转换工具,定期将来自于不同平台上的数据抓取到自己的数据中心,并为数据中心也设计了友好的数据接口,方便为不同的角色设计不同的数据呈现方式。这可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也还在积极的建设过程中。
一个问题,两个原因,无数的可能。我们给出了探月的实践案例,从组织结构来看,即有自上而下的决断,也有自下而上的孕育。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里,我期待来自于一线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谷歌发布全球K12教育新趋势,教室中正在发生哪些转变?
盘点“高效低耗”实用方法: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