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小班化”越先进?日本著名教育建筑师说,容纳100人的“超大班级”,才是未来趋势

周滢滢 新校长传媒 2020-09-01

作者丨周滢滢 Travis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美国著名教育家魏克礼(Chris Whittle)曾开过一个玩笑,“如果一个15世纪的人,穿越到21世纪,只有两个地方是他熟悉的。一个是教堂,一个是学校。”


这一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是从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各国的主流学校建筑和教学场景,的确没有太大的改变。


一条笔直走廊串起来的,是一间间紧挨着的独立教室。教室里,则是一位占据“C位”的老师,对着一群面对黑板的孩子“传业授道”。


单一的教室布局,决定了教学形式的单一;而狭窄乏味的走廊设计,又将学生限制在了教室里,活动空间有限。

包括在教学空间设计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也曾是这样。不过,从1980年开始,日本学校开始改变教室布局,并以共享大厅,代替教室外单一的走廊,逐渐形成今天主流的学校设计。


京都府同志社小学:每个开放式教室,都面向校园中庭


日本教育环境研究所所长、东洋大学名誉教授长泽悟,不仅是学校设计变革的见证者,也是积极的行动者。


作为日本著名的教育建筑研究者和建筑师,长泽悟教授不仅亲历、研究、推动了日本教育和教育建筑的改革,参与了300多所学校的设计和规划,并在东日本大地震后负责学校重建的工作。


日本长泽悟教授


他认为,在思考设计一所学校的时候,“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有什么样的儿童观、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如今,在现有教育空间的基础上,长泽悟结合多个学校的实践,提出了Learning Pod(学习港)的概念。


也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室为单位的学习空间,从30人的班级,扩建成100人左右的“学习共同体”。通过空间的灵活“分割”,满足多样性的学习任务,增强学习的互动性、自主性和空间归属感。


虽然Learning Pod是个新概念,有很多学校的空间设计,已经初具雏形。长泽悟相信,“未来,Pod的概念,会融入到每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设计当中。”


向“Learning Pod”的转变



1

“统一”和“标准”的学校空间

有很大问题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影响我们。”


一所学校的空间设计,不仅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会反过来和教学场景发生互动,限制和影响“这么教和怎么学”。


长泽悟认为,标准、统一的校舍设计,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快速地投入建设,学校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设计,并且能最大效率地产出工业化社会需要的同质化劳动力。


可是,空间和教育的“统一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 世纪70 年代,日本学校里的暴力、破坏、霸凌、自杀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并开始成为社会问题。孩子们非常叛逆,学校风气也很混乱。


在这种情形下,大家开始意识到,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需要改革。


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学校开始进行改革,长泽悟在对日本全国从幼儿园到大学进行广泛调查后,总结了8大教育建筑目标,“如果一所学校能满足这些功能,它就是一所被大家喜爱的,面向未来的学校。”


这些教育建筑目标,分别是:


  • 灵活的多功能教育空间;

  • 信息化学校;

  • 包容性学校;

  • 人性化学校;

  • 社区型学校;

  • 安全型学校;

  • 防灾型学校;

  • 环保型学校。


遵循这些目标,日本学校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不仅在细节方面有着人性化的设计,教育空间的运用上也更多功能化。


比如,在教室外面,以更宽敞的公共空间,代替狭长、单一的走廊设计;学校和社区共享校园设施等。


京都府同志社小学:学校中心的图书室


在长泽悟刚开始研究学校空间的时候,日本还流行着‘掉队生’这样的词,指那些学业跟不上的学生,怎么教也教不会的学生。

“这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学校应该提供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学习形态,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他强调,未来对人才的培养,更需要的是自我表达和交流能力,需要创造力和批判性思考的技能。如果只是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就不可能学会这些技能。


我们需要的,是更能激发灵感、更具有灵活性的空间。


茨城县大洗町立第一中学:

开放式学习空间,面积是传统教室几倍



2

Learning Pod :

更灵活的教学空间


从设计上来讲,一个好的未来学校环境应该具备下面几个要素:灵活、包容、美观。


上个世纪 70年代开始,日本全国范围内建成了大约300所,在全新教育理念下指导设计的学校。


一位国内专做学校建筑设计的业内人士表示,十年前他就参观了位于京都附近的几所日本学校,“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教室外都是一条走廊,当时的日本学校教室外,则是一个共享大厅,这给我们参观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而现在,长泽悟提出的Learning Pod,在这基础上又做了提升,从更前沿的角度,考虑未来教育的发展。结合自己近50年的实践经验积累,他认为Learning Pod是可行的。


“任何一所学校,建设好之后肯定要使用很长时间。如果在建设之初,就将每个空间都设定了一个很单一的功能,可能很难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而Learning Pod,则很大限度上保证了空间的灵活性和多元化。


福井县坂井市立丸冈南中学:

校内中庭也可以成为学习的场所


什么是Learning Pod?它和我们今天的教室,有什么区别?总结来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空间大小和布局,可随意调节 

一个Learning Pod的大小,相当于原来教室的四五倍大小,好像是拆掉了传统教室与教室之间的墙。
这样一个宽敞的空间,不同学习空间的区分,只需要通过写字板、推拉门、可移动书柜、隔板等进行区分。


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临时组成一个班级,或者教室。为了减少来自其他空间的干扰,不同空间的阻隔,可以采用隔音材料。


Learning Pod 灵活的空间,可以确保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老师按照计划的课程,来建立不同的课堂布局,调节学习场景的大小,随时可以分组讨论和展示;隔板拉开,大家席地而坐,就可以进行一场话剧表演、一次实验模拟。


京都府同志社小学:教室里的分组学习和讨论


 ② 可容纳一百名学生的“学习团体” 

传统上,一个班级30人,而Learning Pod相当于教室几倍大小,可以容纳一百名左右的孩子。每个Learning Pod 需要五到六位老师,共同管理这一“学习团体”。


实际上,由于学生在同一时间,有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有的孩子需要去室外上体育课,有的孩子需要去实验室,Learning Pod的使用人数大约在70人左右。


不同于传统的空间布局里,老师的办公室往往远离教室,甚至不在同一栋楼,每个Learning Pod里,都会有一个教师工作站(Teacher Station),也被称为询问室(Enquiry Room)。


这样一来,学生如果需要在课后找老师讨论、解答疑惑,就会很方便,也让老师能够全方位地照顾到学生的生活,使师生关系更亲密、互信。


“学年室”与“学习室”


 ③ 增强归属感的“生活空间”

在Leaning Pod里,还会设计有专门的“学生生活中心Home Base ”,为学生在课后时间里,提供自习、社交、休息、展示等各种各样的需求。


在Home Base,学生课间可以在和同伴聊天;也有很多书籍,可随手翻阅,甚至可以躺着休息。


它像一个多功能空间,而且就在学生身边,成为丰富孩子生活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对学校、对Learning Pod产生归属感。


学生在开放式空间中进行讲说



 ④ 更多学习空间,分布周边 

传统的图书馆、艺术馆、实验楼,可以不再是独立出去,远离学生,而是通过拆分,变得更小规模,融入到Learning Pod 里面。


 比如,可以用空间挡板,隔出一个小空间或角落隔出来,作为图书室、实验室、画室来使用。


Learning Pod的“教学设想”


即使Learning Pod无法容纳,它们也不能离学生太远, 而是应该分步在Leaning Pod的周边,而且要承担更多元的功能。


比如图书馆里可以小组学习、同伴分享;艺术中心,集艺术学习和学习于一体;学科实验室里,可以一边学习,一边进行探索研究;甚至学校餐厅,也要能满足学生的社交和交往需要。


福井县坂井市立丸冈南中学:有学习、交流、展示功能的艺术学习空间



3

正在改变的那些学校


虽然Learning Pod 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在日本,已经有超过50所学校在空间设计上,与之“不谋而合”。长泽悟将它称之为,未来教育空间设计的必然趋势。


比如,长泽悟最新参与设计的,广岛县一所初高中学校。


这所学校的前期设计,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整个设计过程中,又进行了不断的调整。最终,它呈现出Learning Pod的场景,并孕育出这一概念。


日本加藤学园晓秀初等学校(Kato Gakuen Primary School),是一所在国内知名度很高的学校。


这里教室不再是传统的四方形教室,而是一个相当于过去教室四倍大小的开放学习空间,是日本最早呈现出开放式教室设计的学校。


加藤学园晓秀初等学校


此外,还有广岛县立叡智学园中学校、福岛县立Futaba 未来学园、茨城县大洗町立第一中学等,设计上都有Learning Pod的影子。


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设计更为常见。


日本工学院大学八王子校区,就在一栋楼里,为学生打造了“学习共享空间”。


日本工学院大学八王子校区


这个“学习共享空间”功能齐全,不仅有大学里常见的图书馆、学习活动中心、学生礼堂,还能为学生提供灵活多变的共享空间,进行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


师生可以在这里聚会,倾听和交流;利用可移动家具,开展各种各样的研讨会,还能承办各种公开英语课、即兴演讲、多学科展览、团队展示。


长泽悟认为,每一所学校,都可以现有空间条件下,开展自由度更高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区分的教学指导。灵活的空间设计,还能解决有些学校,资源紧缺的问题。


在秘鲁的Innova学校,这一被称为 “世界上最好的平民学校”。学校用混合学习模式,代替原来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用半天时间自主学习,半天时间小组合作学习。


秘鲁Innova学校


为适应混合式学习,Innova学校对教室空间进行了重新设计,将两个教室中间的墙,改造成一扇可以移动的门。


学生自主学习时,那扇移动的门就打开,这样老师可以照看60位以上的学生,有效缓解教师紧缺的困境;当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时,那扇门就闭上,成了两个独立的空间,两位老师各自管理30位学生。 


“未来学习空间,将打破以往工业化的设计标准,会更加灵活高效,满足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是未来学校的空间设计趋势和走向。”


不过,长泽悟强调,对于Learning Pod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接下来才是如何利用开放型的空间。“如果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的,就会跟以前那种在教室里任由孩子打瞌睡,其实效果也就一样。”


Innova学校教室里,隔开的自主学习空间



4

学校与社区融合的大趋势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学校不仅满足教学功能,还承担着特别的使命。


长泽悟表示,每当发生地震、台风、海啸等灾难,当地学校的体育馆、操场等,就成了大家的避难场所。因此,学校在当地居民心中,有着“家”一般的感情。


20年前,长泽悟设计了长野浪合小学,这是他最早参与设计的“社区型学校”。


当时只有700人的村庄,为了建设这所学校,需要花费了整个村子一年的预算。长泽悟认为,为了回馈村民,学校应该建设成整个社区的中心。


 “这座学校不应该只是当地的中小学,还要能够成为村民都能利用的空间。学校的图书馆、郊外剧场、体育馆、游泳池等都可以开放给当地村民使用,而村民也更热情地支持学校建设。”


目前,日本大概有一半学校,都已经和社区融合,当地居民可以直接使用学校的设施。


“居民运动,可以去学校体育馆、去操场跑两圈;喜欢看书就直接去图书馆。当地政府可以节省财政开支,不用另外建个运动场饥和图书馆。”


岩手县陆前高田市立气仙小学:校园建筑模型


长泽悟认为,未来,学校和社区彼此融合、相互支持,也是一大趋势。“这其实也是一种互利。对于学校和孩子来说,吸引当地居民走进学校,跟孩子们一起交流学习,对教育也是有帮助的。”


不过,设施开放了之后,如何让当地居民参与管理?怎么平衡学生的学习和老师教学?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在未来,最重要的教育趋势是‘共同成长’。我们需要尊重每一个个体,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的力量得到延伸和发展。”


长泽悟表示,如何创造出更加灵活、有机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乃至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共同成长,是每一位建筑师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话题。 


图片来源:长泽悟教授;必达亚洲·全球教育空间设计者大会。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中国未来校园:最值得关注的八个设计趋势

未来需要怎样的班主任?关注8个转变趋势

谷歌发布全球K12教育新趋势,教室中正在发生哪些转变?


责编 | 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