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不变、教室不换,教师轮流“走课”, 让这所小学教师质量飞速提升 | 头条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区配套小学,以“建设一所有文化的新学校”为追求,快速发展成当地的优质名校。但是,随着学校规模的数倍扩大,成熟型教师的数量却成了发展瓶颈。近300位教师,平均年龄32岁,入职不足3年的教师100余人,占到36%。如何尽快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我们不断探求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在历经了老带新的“师徒制”、小组合作的“导师制”后,我们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方式,用“走课制”唤醒教师的职业自觉,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教师怎样上课背后
是学生应该怎样学习
与“选课走班”中的“走班”不同,我们的教师“走课”(或叫“走班”)不太一样。在我们学校,学生的班级不变、教室不换,由不同的教师轮流走进各班教室开展教学活动。
为何这样做?学生数急剧增长与家长强烈追求优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在我们学校是有切肤之痛的。以学校语文组为例,每年送走毕业班的“老”教师只有四五名,可新招的一年级却扩班至20多个班级,严重缺乏成熟型教师。仅有的几名成熟型教师还要被分派到三个校区,从此“咫尺天涯”。学生面对的是一大批新教师,绝大多数还是应届毕业生,没有教学经验,尚未掌握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不会与学生和家长有效互动。他们每天都在眼巴巴地望着“师傅”,而“师傅”本身在课改过程中也有许多困惑,较之青年教师只是多一些经验而已。跟谁学、学什么、怎么学,成为所有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大困惑,帮助每一位教师上好课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是,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直接影响着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到2014年,金沙小学开设了上百门“梦想教室”选修课(校本课程),各校区通过学生选课走班的方式参与其中。但是我们发现,走班中有不少孩子因为年龄太小会不小心走错,个别特别糊涂的孩子还经常找不到自己该去的教室,也有部分孩子因为没报上“抢手”的优质课会故意走错班或在别的班逗留,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全面保障。
基于教师教的困惑和学生学的问题,我们静下心去思考: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更有价值,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更有意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以及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
我带领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尝试着组成案例研究小组,用我的特级教师工作室经费组建了“太阳鸟”文学社,征集五六年级热爱读书的学生加入每周半天的“梦想教室”课程之中。我们通过读书、管理书、推荐书来进行阅读教学的研究。
一是读书。内容既包括语文学科阅读、习作,也包括各学科共读一本书和双学科教师整合教学。二是管理书。让孩子参与管理学校的开放式走廊,学着进行简单的图书分类,淘汰品质差、有争议的书籍;三是推荐书。除了负责荐书栏目的推文撰写,我还带领六年级的15个学生,3人一组在一二年级走课,推广绘本阅读。孩子们通过写读后感、推荐语、演课本剧、制作PPT等有了很多收获,这种学习方式让他们终身受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一个“走课”的教师和学生都会竭尽全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每到一个班级,孩子们都会充满期待,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教不等于学,所有有深度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促进学生有深度的学习基础上;教师要科学认知教与学的过程,明确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这为后来教师全员“走课”探好了路。2016年第一轮“走课”实验在全校启动。走课计划包括课程内容分配、教师分工、课时安排等方面,从而形成人员、内容、时间、空间的有机整合,走课时首先集体研究“走课”主题,再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走课”内容,并在开学之初向孩子们预告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做好准备。
刚开始“走课”时,一些胆小的学生有点迷茫,实质上是危机感。随着“走课”的深入,他们逐渐发现不同老师、不同教学风格所带来的体验是充满趣味的,参与第一轮实验的孩子们说:“‘走课’像流水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田,老师们各有各的特长,还会把其他班同学好的做法告诉我们,我们也像打了鸡血一样想要表现得更优秀。过去我们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课,现在我们是因喜欢上课而喜欢学习。”孩子们期待着不同的教师走进自己的教室,为学习做好积极的准备,还会对“走课”教师给出不同的评判和比较。
没有人不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孩子们之间在比哪个班级课堂表现更好,教师们更是不愿意被自己的学生和同事否定。为了吸引学生,“一本经念到底”的做法已经行不通,要使课堂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教师得使出十八般武艺。带头开展全员全程“走课”的实验组教师们说:“一学期的课程就像川剧‘变脸’一样——生、旦、净、末、丑,样样来一回。在‘变’之中,打破了我们对原有班级、原有学生的刻板印象,发现了学生身上不曾被关注的‘闪光点’,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也是一种促进。”
用机制促进教师反思与共享
让“课”在“走”中深下去
“走课制”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为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而生成的新制度,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走课制”的建立就是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让每一个人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角,建立反思与分享的机制,找到他们的需求和动力。
“走课”不是简单地调换上课教师,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年级、教学任务,自由选择组成3-5人的“走课组”,集体研究,分工合作。其优势在于,既能保证小学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又能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不同教师精心准备的优质教学,还能促进教师间形成互帮互学、共研共成长的学习共同体。
那么,具体是怎么走课的?
首先,集体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并开展持续性评价。
接下来,组内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优势选择承担单元学习中的“走课”任务,做好“走课”准备。每一次走课时,当班教师和当班学生4-6人做学情观察员,填写学情记载表,记载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挑战的问题、太简单的问题等,“走课”教师课后收集观察表进行统计。
然后,“走课组”全体成员进行集体教研,对本次“走课”进行总结性评价,共同分析教材和学生,每走一次改进一次。
以诗歌拓展教学《李白的月》为例。
第一次上课时,老师讲了很多,孩子们听得有点累,记住了诗人和诗歌,但兴趣不浓,氛围不活跃,属于浅层次记忆阶段。
在第二次走课中,老师使用了李白的朋友圈这种方式,引入了更多那个时代的诗人以及与月相关的诗,孩子们开心起来,课堂活跃了,但对诗歌的理解不够深入,走课教师再进行第二次改进。
第三次走课时,老师引导学生对李白的两首关于月的诗歌《静夜思》和《峨眉山月歌》进行比较阅读,并利用平板加强师生教学互动,教师轻松了,孩子们忙碌了,想要学习更多关于李白以及那个时期的诗歌。
这样的改进过程就是教师通过不断研究学生、完善内容、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认知特点规律、研究学科特点与本质、正确把握教学规律的过程,教师的深度学习引领学生走向了深度学习。
教师们分享各自在“走课”过程中看到的精彩之处,相互交流各自的做法,相互提问,共同学习,有针对性的反思性问题成为专业对话的起点。一切都是为了改进课堂的教与学,不知不觉中,学校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活力的专业学习体。
2019年初,第一轮走课结束,实验组教师王雪成长为市级优秀教师、学校的语文大组长、学科课程中心主任,其他教师分别成长为区级、校级骨干教师。他们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成为新的“走课”组长,仅语文大组就形成了30多个“走课”小组。
“走课”激发教师潜能
引发组织文化变革
“走课”的制度设计虽然好,但一开始教师们对“走课”这样的要求还有些抵触,感觉是增加了工作任务。每一个人每学期至少要走一课,每走一次都相当于传统的“公开课”,新教师不敢上,老教师不愿上。
针对这一现象,学校规定在“走课”过程中,仅限于小组内部研究,只有教师主动申请开放,行政和其他教师才能进入教室听课,教师们一下子就轻松了不少,行政导师也不用经常去听整堂课,而是用更多的精力巡查全校区的教学秩序。
随着走课的“开展”,大家惊喜地发现:人人都在上“公开课”,每一个人都有拿得出手的经过反复锤炼的经典课例,期待在不同的班级找到成功的喜悦,打破了过去只有少部分教师上“公开课”的局面。这种为了孩子而开始的“走课”,既给了孩子更多的优质课堂,又给了教师更充分的选择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自主选择擅长的教学内容“走课”,教师的职业自觉被唤醒,教师的个性被解放。可以说,做到了“人尽其才”“充分发展”。
学校“导师室”是为全面监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所设的部门,功能主要是指导、检查和督促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教师工作情况,并依据教师实际工作情况评优、晋级。
过去,教师们常常因为未完成教学交流、课堂展示或成果发表等工作无法评优和晋级。小组内“走课”后,每一位教师每学期需要上交“走课”过程中的所有资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包、学生作业设计、学情观察表,通过导师室审核存档并将一部分经典课例在学校课程资源中心共享,教师们随时可以选择使用,还可以在同学科、同年级小组间交叉“走课”。
成熟课例在其他组交叉“走课”时,不再需要当班教师留守,大家互相分享各自成果,“他山之石”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从而减轻了工作负担。现在,“导师室”的重要工作已经演变为指导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帮助各“走课”组确定研究方向,定向追踪实施情况,收集整理“走课”方案,建立教师课程资源库等。
“走课”到今天,我们发现了许多变化:各级公开课比赛和展示活动报名的人多了起来;教师上传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反思变得有特色、有内容了;教师之间的工作分配协调起来更容易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几乎消失了。“走课制”让教师人人都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真正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向“导师室”申请晋级。
“走课制”带来的组织文化变革,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促进教师教研方式的转型,变学校行政管理为行政引领;二是实现校内教育的高位均衡,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三是建立起教师学习共同体,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学校的制度演变产生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走课”从形式上看不算“新”,有一点类似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校协会发起的小队教学,也有点像传统的备课组。我们的“新”在于,我们对每一位教师的角色要求,让组织中每一个成员都变得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在于我们把每一位教师走课的过程作为教师“磨课”的过程,变成全体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过程;在于将一学期只有一两次的深度教研变成了每一位教师工作的常态。
“课”是教师教学水平、爱生情感的外化,上一节好课,教师的境界就会提升一层,就能从学生眼中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全校近300位教师人人参与,目前已形成各学科近70个“走课”小组,“走课”将全体教师裹挟进自觉教研之中,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和潜能。教师工作在课堂、成长在课堂,帮助教师上好课、帮助教师通过上课而成长,体验到作为教师的价值和尊严,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学生长什么样,跟老师的样子息息相关俯仰之间,就是教育人能给孩子搭建的成长时空
当学校的组织结构走向“事业部”制以后
作者 | 钟樱,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学校长来源 | 《人民教育》2019年第21期,原标题为《教师“走课”,让深度教研变成工作常态》,内容有删减责编 | 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