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如何让教师招得来,盘得活?青岛这个区的做法亮了 | 头条

黄春霞 新校长传媒 2021-12-23

 


积极性不高,专业性不强,新教师上道慢……谈及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不仅数量多,问题联动容易顾此失彼,且在不能解决工作量核定、职称评聘等顽疾的情况下,局部调整无法引发整体的、持久的积极变化,这便成了教育领域一直以来的重难点课题

那么,是否存在切实奏效的系统解决方案?山东青岛市南区,将多年探索进行总结,提供了智慧破局的思路和有效措施。



满九年新教师必须交流

“共享教师”享受加分


  • 刚性调剂


为了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完善“区管校用”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变“学校人”为“系统人”,实现区域内各学区、各学校优秀师资的相对均衡,市南区很早便开始进行教师交流探索。2018年,已经建立起教师交流长效机制,并不断完善升级。
交流教师由区教育体育局统一分配。郝广乐表示,在制定交流教师分配方案时,会根据各学校的人事需求、学科结构、师资配比、办学特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通过交流把这些比例调整为相对均衡。
不仅如此,市南区在调配教师时还会照顾到教师的个人情况。
这是市南区经过前期试水得出的重要经验。事实上,市南区的交流政策早在几年前便开始执行,当时的交流方式主要为定学科交流。“比如今年交流语文,明年交流数学,这样一年一年地轮转。”郝广乐坦诚说道,几轮实践下来,他们发现这一交流方式并未达到师资均衡的目的。
因此,如今的交流政策里,除了评上高级教师和在同一学校工作满9年的新教师之外,在同一学校连续工作满6年以上的一级、二级教师也可提出自愿交流申请,经学校同意后,交流归属也将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
据统计,2019年,市南区共有182名教师参与交流,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9.7%,其中骨干教师占交流教师的72.5%,交流人数同比增长45.6%,结构性缺编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宋璐老师在课堂上(满9年交流)
  • 柔性共享


建立教师交流长效机制以来,市南区每年都会给学校设置最低共享教师数量。
市南区将全区9所初中、28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划为6大学区。市南区《关于深化教师交流长效机制做好2019年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规定,教师共享工作由各学区长牵头,组织学区内的校长,根据学区内学校的师资情况、扩班情况、师生比等,本着相同学科教师对等交流、富余学科教师补充交流、薄弱学科教师支援交流的原则,采取跨校兼课、对等交流、支援交流等方式,选派符合交流条件的优秀教师作为学区共享教师,在学区内、学区间进行为期2年(或弹性时间)的交流。
“教师工作任务表一拉出来,就会看到哪些学科的老师是相对富余的,如果只在本校任课,这部分老师就无法完成基本工作量。毕竟学校的教辅岗位也有限,不可能人人都去申请。”青岛第五十九中学校长葛宏涛表示,摸清楚自己学校的学科人事情况之后,学区内学校校长们就会一起开会,互相交流各个学科富余、短缺的情况。“会议之后各校就会公布共享学科名单,有意愿的教师可以提出申请。如果学区之内不能解决,就可以向区教育体育局人力资源科提出跨学区共享。如果本校紧缺学科的老师提出共享申请,将会暂时缓一缓。”
除此之外,共享教师还将享受特定的政策奖励。市南区规定,共享教师可在职称评审、岗位竞聘时享受不超过2分的加分(共享期间交流学校给予基本合格、不合格考核等次的教师除外)。
市南区是山东省范围内首个施行“共享”教师工作机制的地区。“三定一聘”的施行,学校岗位有限、个人工作量无法饱和的现状,加上激励政策与评价手段的同步干预,让该项工作的推进十分顺畅。
据统计,2019~2020学年度,市南区在中小学扩班29个、学生数增加4.95%、专任教师退补相当的情况下,是“共享”教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临聘教师数同比减少10.8%。同时,共享教师还使校际间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人数日趋均衡,在师资配备上体现了教育公平。

工作量、教师竞聘、职称评聘

三大顽疾这么破


  • 工作量不等于课时量


2009年全国范围的绩效工资改革,在很多地方的实施效果就并不好。
一个核心的争议问题:在不同岗位之间,不同学科之间,同学科不同年级之间,工作量怎么计算才科学合理公平?
怎么定工作量,市南区出台的《青岛市市南区中小学校“三定一聘”工作指导意见》写得很清楚,教师工作量指教师完成职责工作所有工作量的总和,由教师课时量和其他工作量两部分组成。比如初中指导意见中指出,同学科跨级部教师每周增加1个课时量;鼓励教师开发承担校本课程和课后社团辅导课程,可根据实际算课时量。小学指导意见中也有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和业余训练的工作量为2~3课时,音乐、美术教师组织、指导学校艺术社团活动的工作量为2~3课时的设计。同时每所学校还可以因校灵活自定。
当时,制定薪酬制度改革和“三定一聘”改革方案只有两个月时间。
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区级层面和校级层面双线并进,互相配合。在区级层面,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召集校长、人事分管干部、不同学科的专任教师召开了四五次座谈会,头脑风暴,达成共识。
在校级层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7月份小组商讨后先制定出初步的方案,然后针对不同学科教师召开征询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朝城路小学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争议问题:工作量应不应该等同于课时量?
教育行政部门在制订方案过程中,专门开了几次意见征询会。在会议中,学校就反映了这个情况,经过沟通商议,区教育体育局对如何定义工作量和课时量,如何正确理解工作量和课时量的关系进行了制度上的完善,明确了工作量不等于课时量,各校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工作量的折算。
青岛朝城路小学2019年“三定一聘”工作领导小组会
  • 全员竞聘有了制度依据


定岗位的意义,除了应用于工作量的核算,更关键的是作为岗位竞聘的依据,让好岗位成为“竞争”资源而非“共享”资源。在教育系统,即便岗位不合适,原来要调配一个人,也非常之难,特别是有事业编制的教师。但是“三定一聘”的全员竞聘制,让“能”者优劳、多劳,“后进”者低聘、调配变得更加方便。校长用人有了制度依据,被调配人员有了妥善的安置措施,本校落聘之后,还可在全区内跨校竞聘空缺岗位,或者转岗低聘、待岗培训,当然也不排除解聘的可能。
教师竞聘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尝试,不过经常出现争议。
市南区是怎么进行全员竞聘的呢?葛宏涛告诉记者,全员竞聘每学年一次,分为直聘和竞聘两种方式,不同学校可以采取不同竞聘形式,学校拥有绝对自主权。在59中,直聘的人员包括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集备组长、班主任、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上年度支教教师,以及交流教师、本年度调入教师、借调教师和新分配教师。其余教职工均需参加竞聘。
  • 将职称数纳入统一管理


为了让更多教师能在职称评聘上得到更好的机会,市南区也是绞尽脑汁:首先,统一设计全区的评职称赋分表,打破一校一策,做到更加公平;二是规范评审流程,科学搭配评审委员会人员结构,做到更加公开、透明;三是缩短聘任时间,让教师提前享受职称待遇;四是推行“县管校聘”,把职称推荐名额纳入全区统一管理,合理调配,逐年加大使用率。
曾经有段时间,59中的教师对评高级职称苦恼不堪,甚至引发了不满情绪,因为满足条件的不少,可是6年来一个人都没评上,原因竟然是他们的高级职称数用完了。
实行“县管校聘”后,市南区将职称数纳入统一管理,每年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一方面解决遗留的职称评审问题,一方面促进校际间中高级职称比例的均衡。另一个利好消息是,国家提出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中高级职称的比例,2019年4月,山东省出台《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规定初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不超过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2%,小学不超过12%,比过去大幅提升。这样无疑又给市南区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甚至还可以对获得年度考核先进单位和获得奋进奖(进步大)的学校进行增加职称推荐名额的奖励。
评了职称后,什么时候兑现职称待遇,也是市南区考虑的一个问题,以前需要随一年后的岗位竞聘才能兑现。为了增强教师获得感,经过争取政策,让兑现时间整整提前了半年。

精细布局监测和反馈

推动所有教师成长、行动


  • 如何让新教师“好用”?


小步快跑,一直是市南区的改革节奏,不过,偶尔也会做个“撑竿跳”。
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上海嘉定区和闵行区在新教师培训上颇有建树,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与教育研究中心相关人员立即前往学习。
在市南区原有的新教师培训“三步走战略”(即试用期——发展期——提升期三年培训)的基础上,对照上海新教师一年脱产培训的模式,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将脱产跟岗培训时间缩短为半年(9~12月)。
市南区设计了以“岗位职责与师德修养、基本素养与教学理论、实操性案例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与心理教育、教学研究与现代化教学”为核心板块的八个专题、二十五项培训要点的新教师培训课程。
培训期间,每个月都会沿着这五个角度由浅入深设置具体的培训任务单。可以说,这半年时间,新教师没有课时,基本能够安静地、完整地、沉浸地完成自己的学习,成为学校“好用”的教师。
可是,效果怎么监测与反馈,是个问题。
这时,任务单及月评价单的价值就得到了发挥。指导老师根据任务单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再根据新教师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数评价和文字评价,反馈给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心在了解教师培训情况的同时,反馈给新教师的任职学校,让学校也能“心中有数”。此外,教育研究中心还建立了新教师回访制度,10月中下旬下校与指导教师、新教师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最后,在培训的最后一月,进行总考评,由新教师自评、指导教师评价、教育研究中心评价三部分组成,形成评定表反馈给任职学校,作为新教师工作安排的参考。
结束半年的“脱产跟岗培训”,新教师基本可以很好地进入教学岗位,成为学校“好用”的教师。
当然,除了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音体美教师的一专多能培训等延续性的教师分层培训也在有序推进。
2019级新教师基本功展示
  • 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9年1月,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王轶强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结合区域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提出“悦动课堂”项目研究,吹响了市南区课堂变革的集结号。
为此,教研室在2月开始研究项目书,从标准的制定、课程的建设再到主抓单元教学、课堂教学策略,整个服务一脉相承。
其一,对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研究中心牵头的“校长学院”以学区为单位,开展两次微论坛,分别围绕“悦动课堂”校本化解读、“悦动课堂”校本化推进,进行经验共享、智慧共创。以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提升为“悦动课堂”推进增加新动力。
怎么调动教师将“悦动课堂”落地?
其二,学科教研员成立项目研究团队。基于学科特点、课程标准,引领骨干教师先试先行,从而以点带面,逐步改变课堂教学样态。
其三,进行“悦动课堂”优秀教学法和教学模式的评选。引领一线教师开展“草根研究”,将被教师普遍认可的教学经验提炼、总结、上升到中观层面,引领更多的教师思考教学、改造课堂。
其四,每个学科精心打造一节最能代表该学科的“悦动课堂”,形成可视化的“样板课”,有效地带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悦动课堂”研究的积极性。
但最重要的抓手,还是评价指标。
2019年上半年,经过近两个月的酝酿,并多方讨论,教研室制定了“悦动课堂”的评价指标,每个学校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校本化落地。
“悦动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试用稿
落地效果的监测,市南区采取自上而下的三级调研。
首先,区教育体育局会组织一次全覆盖调研(即期初调研),主要由教研员诊断课堂,但各部门都要听课;之后,教研员会进行一次蹲点调研,一个学校蹲点2~3天,主要是听课、讨论、落实改进;最后,各学校的教研员联系人再进行一次专项调研,深入跟进。
通过2019年9~12月的调研,市南区学校的优秀课达到89%。“悦动课堂”作为一个平台、一个抓手,它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业务水平,乃至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校园样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甘肃宕昌南阳中学的教师来到青岛五十七中参观学习时连连称赞,“你们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悦动课堂”场景
教师队伍建设将一直是教育的重点课题,过程中也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唯有积极地应对,创造性地解决。当教师向着一支更专业、更体面的队伍转变时,教育也会进一步走向优质均衡。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教师未来的竞争力,离不开4个培训转向

正式开学后,校医室就诊怎么办?这个省出台了第一版指引意见

复课准备期:教师、学生、家长要做好的30件小事


作者 | 黄春霞

责编 | 芋圆

排版 | 刘双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