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技到底牛不牛?这样上节探究课,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陶小玮 屈腾龙 新校长传媒 2021-12-23


 
学会引流公共话题,是学校教育的难点,也是最好的课堂切入点。

比如,中国的科技实力到底如何?创新力排在什么位置?
这个问题,不仅老师和家长都关心,而且孩子们在学习中也会随时遇见。
大家自然会有不同看法的争论,老师和家长也未必能给出让孩子满意的答案。
实际上,这样的争论在2018年中美“芯片战争”中达到高潮。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等人认为,中国科技进步神速,已全面超越美国;而《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等却指出要正视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不要脑子发热。
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论据,观众只会越听越糊涂,容易在“我们很牛”和“我们很虚”的两端摇摆。

从一本好书到一堂好课


大家对很多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源于拥有的信息很不一样。有两种信息会误导我们——过时的信息,以及脱离真实场景的虚浮浅表信息。
那么,针对“中国科技创新到底牛不牛?”这个话题,与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不如用些当下的、来自真实场景中的信息,展开一场项目式学习,来一场辩论。这样,不仅能得到更真实、全面的认知提升,还能收获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恰好,笔者读到一本2020年1月刚出版的《中国优势:抓住全球创新生态新机遇》,对于上述的项目式学习,颇有参考价值。
理由1:作者王煜全的背景和经历,因为从事的是科技风险投资,满世界考察各国的科技企业是他的工作常态。
理由2:本书视野很宽阔,把全球的科技创新状况进行了一个全面描述,立足事实,非常客观,而且有很多微观创新案例,能带给读者真实的科技创新现场感。
理由3:材料新颖、当下性强。……


这给了我们启发——很多新出版的好书,完全可以成为好的拓展教材,拓展学校课程的宽度、广度,从人文、经济、科技、社会、管理等角度,把世界的丰富引流进入当下的课堂。
于是,蒲公英教育智库计划启动一个“系列好书·系列好课”推介计划,陆续为老师们推荐好书,并设计出课程化的学习方案,为老师提供参考。
《中国优势:抓住全球创新生态新机遇》和这堂课,就是其中的第1本书、第1堂课。
下面,让我们开始这次学习吧——
课程名称:科技创新——全球生态与中国优势
课程形式:主题探究课
课程目标:1.了解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真实生态;2.知晓中国科技创新的优劣势;3.掌握一种深度学习方法
驱动问题:1.当今的科技创新是什么样子;2.中国有什么“独门绝技”;3. 作为消费者,我们为何也在推动科技创新;
关联思考:新一代科技人才,应该如何努力
学习成果:1.对科学与社会的广泛认知;2.学习方法





驱动问题一

当今的科技创新是什么样子? 


对于很多人,提起科技创新就想起了教科书上的牛顿和爱迪生,总是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一副废寝忘食的样子,突然一天有了发明,名动天下。
其实,这是最原始的科技创新,经过多次迭代后,早已面目全非了。那么,在当今的科技创新产业前沿,究竟是什么生态呢?这个问题,无疑对同学们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此,《中国优势》的作者王煜全很有“发言权”。因为从事的是科技风险投资,满世界考察各国的科技企业是他的工作常态,对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高科技企业很熟悉,而且和很多创业公司的董事长、首席科学家等“最强大脑”是好朋友。
他介绍,那些认为科技创新就是研究新技术的想法是最大的误解,拥有新技术却不得不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事实上,现在的科技创新产业是个全球分工的系统,可以分为“基础科研、应用研发、量产、市场”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如果新技术无法最终变成产品走向市场,便无法实现其价值。
科研和研发是前端,可以称之为“产品侧创新”;量产和市场是后端,可以称之为“产业侧创新”创新。
简单说,产品侧创新是从0到1,研发出产品;产业侧创新则是从1到100万,实现产品的量产。科技创新,只有从0到1还不够,还要从1到100万,后面这个过程不是个简单的制造,也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有大量的创新存在。
同学们应该了解,“科研、研发、量产、市场”每个环节都需要科技创新,都需要创新人才。目前来看,以美日德等国家科研的原创能力比较强,在“从0到1”的过程中占有优势,虽然中国在这方面奋起直追,但还有不小差距,芯片就是代表。
中国的优势是什么呢?因为市场大、制造能力强、消费者喜欢新鲜事物,我们“从1到100万”特别有优势,甚至可以称为“独家优势”。这方面,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就是代表。
实际上,回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了“跨国公司甩制造业包袱”的机会,建立起了一套灵活对接美德日等科研大国的“制造体系”,我们在流水线中不断强化学习,才有了“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实力。几十年来的强化训练,我们的“后端能力”磨炼得非常强大。



驱动问题二

中国有什么独门绝技?


中国科技创新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劣势在于原创的科技实力还比较欠缺,优势则在于——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国解决了创新的量产难题。
以大家最熟悉的苹果手机为例。很多人想把代工厂从中国转移到美国,但发现很难实现,因为中国不仅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有完整的产品生产供应链和制造技术,能够快速灵活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
当然,苹果不是中国科技产业链“很牛”的孤证。
杜克大学有一位叫戴维·白瑞迪教授,发明了一款“螳螂”的超级相机,有19个镜头,能够将拍摄的画面合成10亿级像素的图像。他一开始找柯达合作,但柯达在镜头生产上没有优势,又找到军方,军方只支持军用的小规模生产。他又去找日本、德国等镜头制造商谈合作,结果大厂商们只接受大批量订单。最后,这位教授在中国和美国分别成立公司,中国公司负责量产和销售,美国公司只负责研发。百转千回,大家发现,还是中国的“流水线”适应能力最强。
这样类似的案例,同学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找到很多。
大家可能会疑惑,德国、日本等国不是有强大的制造,有“工匠精神”吗?但正因为他们的“专精”,产业链无法应对更复杂多元的局面,也无法承接更多的外包制造。放眼全球,只有中国解决了创新的量产难题。科技创新的竞争,越来越转向落地“量产”上的竞争,能否“量产”直接决定了前端科研的成败。


驱动问题三

作为消费者,我们为何也在推动科技创新? 


同学们应该知道,科技创新不仅是研发、生产的过程,也是消费的过程,不仅是科学家决定的,而且也与每一位消费者有关。在这方面,中国的消费者非常“给力”。
在西方国家,公众对先进科技的接受度相对较低。正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日常支付主要选择信用卡,甚至坚持使用现金和硬币。
相比之下,我国对创新的接受程度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因为这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处在快速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接受新事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我们是男女老幼一起都喜欢上了扫码支付、共享单车……
前文说过,科技创新其实是一个生态链,任何一件科技产品都必须经历“科研、研发、量产、市场”四个环节,能否投入量产决定了高科技能否普惠民众,而“市场”是否有热烈回馈,则是检验新科技新产品的最后关卡。
美国科技领域营销大师杰弗里摩尔在1991年提出了“跨越鸿沟”的概念,他根据用户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度,将用户分成了五个类别:创新者、早期使用者、早期主流用户、晚期主流用户和落伍者。

跨越鸿沟理论图解(图转自《中国优势》)
从图上可以看出,一个新的科技产品,必须获得早期主流用户和晚期主流用户总68%的市场份额,才算立足市场。为此,企业必须跨越早期使用者和主流用户之间的鸿沟,直接与主流用户搭建沟通的桥梁——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科技公司就做得非常棒,比如华为、小米手机、微信、支付宝等。尤其是“小米”,更是创造了“端到端的创新”的典范。
小米成功的核心就在于MIUI社群,与消费者一起创新。小米从MIUI论坛开始,聚集了一批极客,吸引了第一批早期用户,它根据极客的需求来设计产品并进行小规模测试,之后极客会不断将意见反馈给小米,帮助企业快速迭代。围绕这个社群,小米重构了产品定位、研发设计、营销推广和客户关系等等商业模式,结果市场反响非常好。
由此可见,中国的企业不仅能帮助全球创新解决制造问题,还能帮助科技企业解决跨越用户鸿沟的问题。一个大规模拥抱创新的市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巨大优势。
民众和用户广泛参与更是发生在我们的周边。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团外卖、淘宝京东、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微信支付、油电混动、智能家居、智慧小镇、知识付费……不胜枚举,科技创新在各个领域呈井喷之势,而民间资本也极度活跃,流动起来。



关联思考

新一代科技人才,应该如何努力?


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如果要保持甚至强化我国的科技创新优势,有志于科技创新的新一代年轻学子,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当务之急自然是向“从0到1”的产品侧创新发起冲击,加强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补上中国的短板。
其次,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白自身的优势,像认可科研一样去认可制造。“制造”不仅有价值,也是科技创新不可缺的部分,全球化本身就是分工合作下共赢的过程。
有人说,中美贸易战其实就是科技战。中国要避免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对接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产品,这样,我们的制造企业就无法积累经验,时间一久就会脱节,既有优势也将会消失。
据了解,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正在通过先进制造,比如自动化(开放式设计、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来解决量产的难题。尤其是3D打印,它不需要组装,缩短了供应链,节省了劳动力,对当前的制造业模式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过去我们理解的工厂,可能都是几万平的大厂房,一排排的流水线、机械手和装配工人,而现在可能只要一个工作室,两三个技术人员就能装配完成大量的科技产品。这些领域,可能都是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格外值得关注的。


学习成果总结


本次学习的成果至少有如下两个层面。
首先是知识层面。回到最初的命题,“中国科技实力到底如何?”答案很清晰:
迄今为止,在“量产”和“市场”环节,我们都做的非常好,非常牛,我们有产业集群和制造体系,轻松对接全球各类高科技产品,我们有市场氛围和民众支持,形成规模效应和端到端迭代优势。但是,其他科研强国正在通过新一轮变革,试图重新洗牌当下的“科技创新生态”,危机已经悄然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布局,摆脱传统模式,深入参与全球化创新,让中国制造的优势和全球创新生态进一步对接。如此,中国的科技创新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牛”。
其次是学习方法层面,对于“中国科技实力到底如何?”这样的问题,与其不着边际地不休争论,不如找些当前的、来自真实场景的材料和书籍,借助生态、环节、数据、图表等工具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更有价值的认识。
这种一举多得的课,是不是会得到同学们的真心点赞?

作者 | 陶小玮、屈腾龙

责编 | 刘婷

排版 | 又又

2594889720@qq.com

 开学将近,教师即将面临九大“超难考题” 

• 复旦教授:学习的“队形”乱了,开学后教学如何破局?

• 这些小趋势告诉我们,为什么应试教育的堡垒正加速撞向南墙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