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允漷:素养时代组织教学,需要单元设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真爱梦想 Author Adream Foundation

 


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这一话题来自于新高考、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教学”。新教学,新在哪里?其中有一点就是素养本位的单位设计。


我们先看看通常老师们的教案是怎么写,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首先是教学目标,然后是重难点,最后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写什么?通常以下四个部分: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课;……布置作业。



有什么问题吗?有八大问题,但我只讲一点: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课……。主语是谁?全是老师。试想医师写的病历、开的处方,它的主语是谁?肯定是病人。可见,医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而老师写教案是以自我为中心。这反映了教学与医学的专业差异,而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工资待遇。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三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目标变了,从双基到核心素养了;
  • 第二个问题,素养来了,如何组织教学,需要单元;
  • 第三个问题,单元如何设计,才能落实核心素养。

2017 年高中新课标明确提出目标的新范畴: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公民素养,不是指学科专家的素养。
具体地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关键能力,即能做事;第二,必备品格,即习惯做正确的事;第三,价值观念,即坚持把事做正确。比如真爱梦想做公益能坚持十年、二十年,这背后一定是有价值观、有信念支撑的,对不对?

这里,我想回应大家的一个困惑,喊了那么多年的素质教育为何现在叫素养了?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素质与素养的差异。素质既包括先天的因素,又包括后天的习得;而素养就是指后天的习得,素养是可教、可学、可评的。
以“人的方向感”为例。方向感是人的素质,但不是素养。方向感主要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地理老师教不了学生的方向感,因此,地理老师不能把方向感作为你的目标,你只能教四个地理核心素养:一是综合思维;二是区域认知;三是地理实践力;四是人地协调观。
这四个素养才是你拿工资的理由。换句话说,学生的素质不完全是老师的贡献,但学科核心素养那必须是老师的业绩。
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进一步思考:如果把书比到 0,把学生比到 1,那双基是 0.3,三维目标是 0.5,学科核心素养是 0.6, 我们越来越从学生身上来描述老师的业绩,我们对教学工作的认识越来越专业或科学。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就好比我们的生活从剃头到理发,再到美发一样,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对教学的理解从教书到育人的理论进步。


理论发展了,反过来,如何指导或引领实践的变革?教学设计为何要从知识点走向单元?指向素养的教学必须要单元设计吗?
单元本是日常概念,不仅语文、英语有单元,而且住房也叫单元。今天我想从建筑的视角来理解单元。

建筑的单元是什么样子的?第一,单元是为人服务的,有目的的,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的人造物;第二,它是一个整体,它是房子而不是建筑材料;第三,它是独立的,以楼梯或电梯来组织水泥、钢筋、门等建筑材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或完整的建筑;第四,单元就意味着进阶,有单元一定是由楼梯或电梯来体现进阶的;第五,单元意味着组合,一个叫单元式的房子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单元。
依此类推,何为课程单元呢?我们也要这样来表述:第一,单元是课程、学习单位,不是知识点。第二,单元是以一个大问题或大任务来组织目标、情境、知识点等要素,成为一个相对独立或完整的学习单位;第三,单元是进阶性的,体现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进阶过程;第四,单元是组合性的,一个学期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单元。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单元学习呢?
工业社会为了追求效率,把一个完整的人分解为手、脚、脑来训练的,重知识或技能的学习,培养出来的人效率可能提高了,但只会搬水泥钢筋,而不会造房子。现在这样的人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了。
当代社会需要具有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人,需要重新思考“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要学习“像专家一样思考”,因此,课程教学的设计单位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围绕主题将知识结构化,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元。

具体地讲,课程单元的意义:
第一,单元标志着教学专业的逻辑起点不是知识,是学生的学习;不是内容是课程,课程是我们的逻辑起点。我们跟家长的区别,是我们会课程家长不会课程。
第二,单元把时间、目标、内容、情境、任务、活动、评价等要素结构化,组成一个个单元。
第三,单元代表了课程的最小单位,单元就是课程的细胞,是个完整的学习故事,花多少时间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会了没有?这就是课程。所以它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基本单位,也是重要路径;
第四,单元课程-学期课程-学科课程-年级课程-学校课程,它意味着课程的专业性、整体性、累积性和建构性。



当我们理解了单元之后,接下来,重点讲讲如何设计一个课程单元?
教学设计从知识点走向单元,其实就是提高站位,改变格局。当你站在单元的水平,你就能看到素养;你如果站在知识点的水平,你只能看到抄写、记住等。这就是站位决定格局。

怎么做呢?首先要确定素养目标,然后围绕中心任务来设计每个单元,这是有国际经验的。
我举三个国际经验,第一个是Intel 单元设计,有三个步骤:明确单元目标、明确评估方法、明确学习计划;第二个是美国的评价专家 Wiggins单元设计,有三个阶段:预期结果、评估证据、学习计划;第三个是IB 课程单元设计,有三个步骤:探究、行动、反思。

怎么把它本土化?我把它分为三个问题,第一,怎么确定单元?第二,怎么组织单元?第三,怎么设计单元?

怎么确定单元?如果是国家课程的话,由课标、教材、学情这三个来确定学期有几个单元。
怎么组织单元?主要是由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大项目四种组织方式来完成。大问题是指一个单元解决一个问题,中心问题只有一个;大任务是一个项目是围绕一个任务进行;大观念是整个单元要确立一个观点,特别像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就要由大观念来组织,不能把这个核心价值观分解成知识点来教,教到后来只有知识点,却没有观念。这就是我们整个德育为什么低效的原因所在。
怎么设计单元?最主要是六大问题,它是结合了国际的经验,也是结合了我们自己老师的一些经验,把它整合成一个基本的架构。
举个高中语文用“大任务”来组织单元的例子。杜思聪老师有个单元的“大任务”是完成一篇演讲稿,把大任务分解成三个子任务(研读范例,开展演讲,修改作品),这样就变成一个任务驱动的语文学习。

什么叫语文任务呢?语文任务就是做语文的事。什么叫语文学习?语文学习就是用语文的方式做语文的事。语文的方式有三个:第一,阅读与鉴赏;第二,表达与交流;第三,梳理与探究。所以语文老师要像实施校本课程和我们梦想课程一样,要变成包工头,你把任务分配好,安排学生做什么,用语文方式做语文的事,这才是语文老师的发展方向。千万不要整天去讲解,整天让学生听你讲鉴赏。讲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讲解让学生把语文任务完成得更好。
国家语文课标在2011年给语文下了明确的定义:“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自己不断地言语实践逐步养成的。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任务而不是课文,课文只是要学生完成之任务的范例。


用什么方式组织单元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设计一个完整的单元。单元设计最关键的就是把六个问题想清楚。

一是名称与课时。大项目、大问题等都是为了将知识结构化,有助于问题聚焦,让人看到题目就知道这个单元要解决的问题。单元一定要有时间规定,课程与时间是密不可分的,所有课程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二是单元目标怎么定?目标是单元的灵魂,一定要对准学科核心素养。如果一个单元都对标不了核心素养,那么学科育人就是一句空话。目标写好之后,千万不要写重难点,写重难点就多此一举。
三是设计评价任务。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评价任务是单元设计的关键。目标明确后写评价任务有三大好处:
首先,有目标必须有评价,如果有目标没有评价,就等于没有目标;
其次,目标写好后马上写评价任务,可以矫正目标写得是不是准确、恰当,如果不写评价任务,目标很易写成假大空;
再次,评价任务设计好之后,后续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可以整合教学与评价了,即把已经设计好的评价任务嵌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得课堂教学体现“教学评”一致。所以评价任务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四是学习过程,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要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即学生从不知到知、少知到多知,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与习的过程,这才是我们的专业所在,也是学理所在。教案专业性不够就是因为教案只告诉别人教师自己想做什么,这还是前专业时代。
五是作业与检测,这是知识学习过程的一个要素,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校本化的巩固性作业、检测性作业、提高和拓展类作业。减轻负担的关键是把作业设计好。
最后一个要素是反思,教师一定要清楚,学习的责任在学生,老师不能替代学习,也不能剥夺学生学习。教师是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要把反思支架和反思路径设计出来,以便学生自己去感悟、去思考已学的知识。只有这样的经历,所学的知识才能转化了素养。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初一学生对分数的感受。……听完这个故事,你们觉得,评价=打分=育人吗?当这个学生没有得到 100 分时,对 100 分非常渴望。结果数学老师给了她 100分,可没有感觉到她有一些愉悦感和成就感,反而感觉到,她希望的是最好只有她一个人得 100 分,其他所有人都不及格。这是你想培养的人吗?

核心素养评价的三条路径包括纸笔考试、过程数据和表现评价。
纸笔考试是要重视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能运用表现评价。比如,恋爱中的女孩很会创设情境,约会的时候要么早点到要么就是晚点到,主要是看男孩的表现,而不是出考卷。还有我老家有个习俗,如果家里来客人是要烧点心给他吃的。点心是一碗面条,上面是浇头下面是面条。唯独是媒婆把男生带到家里来,丈母娘烧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面条没有浇头的,一眼看过去都是面,但是面条下边有三块大肥肉,如果男孩把大肥肉都吃完,丈母娘就会放心把女儿嫁给他,这就是考验男孩的表现。
现在的技术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就是过程数据。比如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就是过程数据,它让每个高中学生把三年的学习记录下来,基于课程,基于证据,基于关键事件,这就是过程数据,所以这就是素养的评价改革。
最后,我简单给大家总结一下。
新高考、新课标带来的新教学,新的地方就是素养本位设计。围绕这样一个问题,我设计了三个子问题:第一个是什么叫素养本位?第二个是怎么组织单元?第三个是怎么设计一个单元?进行单元设计时,最重要的是把六个关键问题一致性回答清楚,这就是我们的专业方案。



作者 | 崔允漷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来源 | 真爱梦想 (ID:adreamfoundation)责编 | 邹雪平排版 | 又又

2594889720@qq.com

• 由一位新老师辞职所想:后疫情时代教师的压力管理

• 成绩好的孩子如何保持自制力?仅仅是做到了这四点

• 每年毕业季,校长都在跟即将远行的孩子们聊些什么?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搜索产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