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学校活动,我们尚未认识它的全部意义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李斌的梦马界 Author 李斌

 


无论城乡,学校每年少则数场,多则数十场活动,正成为K12教育的靓丽风景线。

我们为此倾尽全力,当然是因为它对师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学校活动的价值究竟源于什么?多数校长和老师又可能语焉不详,导致很多活动策划与设计形式大于内容,台前和幕后的表达缺失灵魂。
普遍而言,优秀的育人活动,是学校教育漫长进程中最宝贵的精华凝结,是学习者想象与创造力的绽放时刻;然而最根本的,它还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首要课堂”,是为枯燥的育人实践注入生命与灵魂的最佳载体。
这样的活动该如何设计?我们对它有七个场景想象。
1. 每场活动都理应成为师生体验世界美好的浓缩场景。社会人类学告诉我们,人的基因自带一种机制:当感觉美好之时以美的状态反馈,对感觉不好之物以恶的状态对抗。学校活动场景该怎样激活人的美好?在于我们的设计凝结了人与教育、社会和万物的美好。
2. 每场活动都理应致力于培养“自由创造者的协作精神”。在人工智能时代,这是人类保持物种优势的唯一途径。未来的人工智能算法,将在很多方面突破人所能抵达的认知和能力,但它无法逾越的,是人类全部智慧与创造跨越时空的无界协作。而这种能力,以师生为中心的学校活动是最好的生长契机。
3. 每场活动都理应包含师生未来生活的关键要素:科学的思维、突破的勇气、利他的观念、平衡的心智……这些不确定人生的关键支点,总是在无数大大小小的舞台上萌芽生根。

4. 每场活动都理应强化学习者的内在参与感。怎样让师生真正成长并抵达终生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以合适的场景,把灌输式学习,变成让学习者内在参与的学习。让学习者面对恰到好处的挑战和障碍,在克难过程中,得到某种隐秘、持续的乐趣。
5. 每场活动都理应塑造个体对群体更大程度的信任。信任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成功和繁荣的关键。信任不能通过命令产生,只能被健康的团队培养和激发。人的成长需要一个或多个健康的家庭、团队、社区,人们在这里学会妥协,学会信任。学校如何才能造就多种多样的健康团队?一个好的抓手,就是不断推出高品质的活动。
6. 每场活动都理应以精彩的创意激活人的想象力。想象,永远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人类这样想象,历史就常常这样发展。学校既是想象力的发动机,也理应是刻录机;一场场活动,正是承载并刻录师生想象力的一本本生动“校史”。
7. 学校活动理应日常化,而不是“憋大招”。日常化就是真实化,是一群人经过无数磨合达成共识的过程,是不断逼近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是学生未来的人生弯路,被“今日不断犯错的彩排”纠偏的过程,是参与者习惯“功成不必在我,但过程一定有我”的过程……
那些把大小活动搞得如火如荼、创意迭出的学校,向你们致敬!


作者 |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新校长传媒系总编辑

来源 | 《新校长》202007期《创新学校活动》卷首语

责编 | 王小波

排版 | 又又

2594889720@qq.com

• 北美家长的数学焦虑:单一的“发现式数学”正在毁掉孩子未来

• 《隐秘的角落》:今天的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童年陪伴 

• 关于教育评价改革,这个方案放出关键信息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