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毕业礼太感人!没有集体毕业照、没有现场典礼,他们这样与孩子告别 | 一周学校
学校: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上海市洵阳路小学
有人说,被疫情压抑的毕业季可能让学生充满遗憾。但是,很多学校使尽浑身解数,在这个不凡的毕业季,给学生留下了最美的记忆。
● 没有集体毕业照和现场典礼,他们这样和孩子告别
7月10日,中关村三小举办了一场几乎只有老师在现场、孩子们分散在云端的毕业典礼:《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没有往年的传统项目,没有期盼已久的“一日住家”,却给了学生最不平凡、最彰显时代内涵的云毕业。
体育馆内,灯光亮起,吉祥物玩偶组成了最强毕业阵容。
“毕业了”方阵,五大校园:万柳北校区、万柳南校区、红山校区、雄安校区和科技园分校,还有不同场景下的欢乐时光再现:校门口,力力背着书包欢快地走进了学校;图书馆里,当当正在认真地阅读绘本;运动场上,欢欢的板球比赛又赢了一局……
体育馆内,六年的欢乐时光,吉祥物宝宝们陪伴在线的孩子们一一重温。因为疫情,孩子们不能来学校,老师们用这样的方式把校园浓缩在直播镜头里,让每个孩子身临其境。
毕业典礼前,毕业孩子们线上填写了调查问卷——“把你心中的榜样告诉我们”。学校从1168份问卷里,了解了孩子们的榜样。
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堂大课——《长大后,我要成为你》,根据孩子们心中的榜样邀请了嘉宾,他们是:国之栋梁钟南山、陈薇,文学大家莫言、行业先锋雷军、国之骄傲郎平、和平卫士军人叔叔,北斗女神徐颖、央视主持人康辉,还有班主任代表郑剑英老师、家长代表王尔卓爸爸等普通却不平凡的身边榜样。
毕业典礼上,25位毕业班老师们跳起《无价之姐》,欢快的节奏,动感的舞姿。他们是漂亮的老师,也是同学们心中的“无价之姐”!除了乘风破浪的老师,26位老师还送上了《离别mojito》。
刘可钦校长的离别赠言,希望同学们的生活继续围绕着“学习”展开。她希望同学们心有榜样。学习之路漫长,榜样或高远或平凡,在迷茫无助之时,榜样就是夜空中的星、心中的火、远方的灯,照亮前行的脚步。
她希望同学们内心健壮。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强大的内心,远离“娇骄”二气。希望你们能做到“六个一点”:“热一点、冷一点、累一点、苦一点、黑一点、野一点”。(图文视频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关村第三小学”)
“乘风破浪”的老师送上《少年莫吉托》
特殊背景下的毕业季,不能办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不能邀请爸爸妈妈共同见证。怎样才能带给孩子们仪式感,让他们有充分的毕业表达,有一个不留遗憾的毕业季?谢家湾小学用展开了“懂得感恩,担当责任,做改良世界的中国人”的主题毕业季。
一份约定
7月3日上午,没有提前通知、预先准备,刘希娅校长走进两个校区六年级25个班级,在教室、功能室、操场寻找六年级孩子们的身影。有的班级正在讲评作文,有的班级正围绕一道数学题争辩得热火朝天,有的班级正在操场上忘我打球……
刘希娅校长和孩子们聊到六年小学生活的难忘瞬间,聊到即将迎来的中学生活。校长和孩子们共同“约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
挺直腰背做人:要有抬头挺胸立腰沉肩的身体姿态;要有坦坦荡荡落落大方自信阳光的精神气质;
坚强面对困难:面对压力面对困难不害怕不回避不放弃,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身心健康生活:身体健康才有机会创造美好的生活;心理健康才有能力感受生活的美好。
一场仪式
7月10日,六年级孩子的毕业日。各班级的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策划,用自己的方式开展毕业典礼。
把梦想写在彩色纸上,折成纸飞机放飞斑斓;大屏幕上呈现每一个孩子一年级与六年级的照片,记录着自己的成长和母校的六年影响;心愿盒已盛满,约定六年后重回母校开启看看我们是否实现了今日的愿望;圆弧课桌围成花瓣,在无数次展示的舞台,上演最后一次“我型我show”……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恩、共话未来。
校长一一走进孩子们,把毕业证书颁发到他们手里。校长告诉孩子们,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份学历证书,代表着他们圆满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将开启未来更丰富的学习之路。另一份礼物——学校精心设计的谢小书签,则表示祝福,祝福孩子们与书相伴,在书中收获知识、寻找自我、认识世界、理解人生。
校长和孩子们还许下毕业约定,三年后,大家再回到学校,举行一次集体毕业典礼。
一声再见
最后的告别时光,六年级孩子们在校长、校干部、毕业年级所有老师们的不舍中挥手道别。六年时间不算太长,但“六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学校文化给孩子们带来的积极长远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图文视频来源:微信公众号“谢家湾小学”)
谢家湾小学毕业季回顾
● 一场由孩子自行设计的毕业礼
从复课那天起,洵阳路小学的孩子们就投入到一系列毕业课程活动中:设计个性化的口罩、绘制毕业Logo、设计毕业服装等。
毕业的“最后一课”活动,除了校长和老师们参加,学校还邀请了洵美课程的引路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小微、复旦大学教授徐冬青出席。
活动中,《有趣的数字世界》一课,告诉孩子们数学怎么玩出魔力;《100条裙子》一课,让孩子们懂得每种色彩都可以绽放,每个生命都能够闪光;《科学小实验》通过疫情下的跨学科学习让孩子们打响身体保卫战;《用文字呼唤春天》教会孩子们体会生活的精彩,用文字描绘美好的春天。
随后的课程颁奖环节点亮了整个毕业典礼,学生为每一个课程设计了奖项,撰写了颁奖词。孩子们的笔触稚嫩,但这份带着真实感受的礼物给了老师们满满的感动。篇幅所限,仅呈现梦想设计师奖的颁奖词。
“梦想设计师”奖的颁奖词为:
步入校园时,我们懵懂无知。第一次听老师说,原来上课不用非常拘束,原来课程可以这样好玩,从此缤纷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
我们寻找春天,对话自然;我们培养思辨、创想艺术;我们解放天性、表现自我;我们头脑风暴、动手实践;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由我们来探索,世间的温情和美好让我们来触摸,精彩丰富的课程走进了我的生命,滋养着我 培育着我,让我自信、阳光、充满力量 。
你是微微清风 你是暖暖阳光,你是梦想的设计师,点亮我的童年,助力我的成长。
学校: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
这场嘉年华是什么样子呢?一起来感受下。
一年级的乐考分为三部分:聚焦核心素养、实施多元评价和乐学善思求真知。
在“不走寻常路”的乐考活动中,老师们聚焦学生需养成的核心素养,将学科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设计了形式各异的趣味测评方式,如:
“击鼓传花”考查学生的朗读水平;
“我来比划你来猜”考查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小小设计师”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型灵活运用的能力;
“毛毛虫搬家”反映学生的体能和肢体灵活性;
“魔法变变变”和“魔法转转转”分别体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荷叶圆圆”体现学生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
“欢乐森林小剧场”重点考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水的秘密”考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孩子们穿梭在各个关卡之间,做游戏的过程中不自觉展示出本学期的所学所得。
实施多元评价环节,老师们化身成“守关人”。孩子们走到老师面前主动问好,老师面带微笑,为每位孩子加油打气,保驾护航。有孩子不够自信,老师会鼓励他们大胆展示;有孩子遇到困难,老师会创造机会让他们再次尝试。整个环节充分发挥综合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把单一的书面考试改为情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多元化评价。
最后的颁奖环节,参加完闯关游戏的孩子们将闯关积累的水滴章拿到水滴商店兑换礼物,让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再次欢呼。“一边玩游戏,一边考试,还有小礼物,我喜欢这样的期末测试”。这样的乐考嘉年华,不仅通过游戏检验了学生的知识与各项能力,也彻底扫除了疫情给孩子们带来的一丝阴霾,让他们可以快乐地开启假期。(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
学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十八而志,未来可期
一部记录高一高二两年生活点滴的小短片《重逢》,拉开了学生们18岁的序章。高一军训时不算好看的军装、不太精致的发型;站在操场上诵读的时刻,坐在教室里自习的瞬间……这份跨越时空的纪录片,勾起了学生们对过往这两年的怀念。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十八而志,责有攸归;十八而志,大任始承。
代表致辞:关于祝福、奋斗、成长与责任
高可人的父亲高伟锋先生作为家长代表,向同学们表达了感谢与祝福,感谢孩子们给家长带来了数不清、忘不了的快乐,祝福孩子们在从今以后的成人路上挺直脊梁、担起责任,做一个无论年龄、思想还是行动上都名副其实的成年人。
2018届校友、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的顾天任同学,希望学弟学妹要认清自我、明晰目标——想想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想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奋斗。所谓“成人”者,要承担起自己的愿望、责任和未来,为了自己的想法而努力,用内力驱动自己去奋斗。
戴桂林老师代表教师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殷期待与祝福。他说,责任,是成长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有了家国情怀,才便有了数万医务工作者直面疫情驰援武汉,也才有了北斗团队面对技术封锁耗尽心血埋首探索。华夏文明历数千年,而薪火相传正源于每一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不懈努力。成人仪式是生命中重要的节点,它不仅是个体成熟的标志,更是生命的新起点。因为成长,才能懂得责任的含义,并积累足够的信心与实力。
高三1班孟洲同学发表讲话,要准备好成为匡园的一名高三学子,准备好以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与那些一路上陪伴自己的人重逢,准备好以一个崭新的独立分子的身份融入社会,准备好以青年的进步与担当肩负起民族的脊梁。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成为梦想里的那个自己,迎接以梦为马的每一个清晨,亲吻不负韶华的每一个黄昏。
脚踏实地,拥抱明天
学校党委书记夏雷震老师以今年的两道高考作文题来引发大家对青春年华的思考。
高考浙江作文题意在引发同学们对于个人期待与家庭、社会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的思考。夏老师借省锡中《校训释义》引导同学们找寻答案,告诉大家所有的成功都来源于脚踏实地。
高考上海卷作文题问道:“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夏老师同样借用《校训释义》引导同学们,个人的力量也许非常渺小,但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就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来源:微信公众号“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学校:重庆市巴蜀小学
上周,巴蜀小学教育集团举办了每年一度的学术年会,由于仍处在特殊时期,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集结”了全体巴蜀人。今年年度主题是“学校名片,我来代言”,年会内容基于学校公开课的实践探索经验,通过跨学科主题课程和学科两个维度进行分享。
从整个活动的流程设计和呈现,既可以看到巴蜀过去一年发展的成果积淀,也是学校下一学年的蓝图。
主旨报告环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马宏围绕“带着思想去实践(为什么做),实践之中出思想(怎么做的),思想行动再融合(还将怎么做)”回望集团“学科+”成果的对内深化和对外推广历程,阐述了巴蜀公开课探索“未来学习新形态”的所思所行。
她强调了未来巴蜀将聚焦三个“回到”:回到学校,实现学习生态升级;回到课堂,实现学习方式升级;回到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视角转换。
跨学科主题分享环节,集团直管三位分管校长结合本校区实践情况,提供了跨学科主题课程实践的三份答卷。
第一份报告《以“真”问路,延伸校园教育主场域》,以一场毕业典礼为案例,对学生学习居家生活的指导总结,重温了一次学习过程中的可视化。分享者指出,学与教的角色已经发生变革,未来教育的学习新形态不是仅仅拘泥于某一个场育,而是与真实的世界相关联的学习。学校要抓资源,建构全链条,落实三变三重——学生之变重在内驱;教师之变重在学法;家长之变重在陪伴。
第二份报告《探索未来学习新形态》,梳理了鲁能巴蜀小学的公开课实施经验,以“为何?何为?如何为?何不为?欲何为?”的问题串形式,向大家描绘了未来学习新形态的蓝图。分享者指出,学校要发挥好作用,带着思路开阔、气度豁达的学术老师去实践探索,带动主动学习、民主对话、有效协作的幸福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第三份报告《未来学习新形态——巴蜀蓝湖郡小学跨学科主题课程实践创新》,回顾了今年春天学校以疫情大考为契机,深入挖掘线上教学的教育功能,利用网络统整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辅导员的教师队伍,合理研发“巴蜀公开课”系列主题课程,建立基于互联网组织生态的学习共同体。
学科分享环节,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综合等九大学科工作坊围绕年会主题开展了各自的研讨活动,人人参与、共识共行,用学术的方式践行“做”的哲学。
学科工作坊研讨活动列表:
道德与法治——《X导师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作用与指导方法研究》
语文——《“两课四环”语文学科未来教育新形态实践探索》
数学——《以工具撬动学习,以资源实现自主》
英语——《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双线融合学习新形态》
科学——《导学单与微视频引领下的科学学习实践探索》
音乐——《探索“未来学习新形态”——不同课型的音乐表现性学习》
体育——《持续探索“未来体育学习新形态”》
美术——《基于巴蜀公开课——未来新形态备课探索与实践研究》
综合——《基于技术赋能与资源创设的综合实践活动未来学习新形态实践探索》(图文视频来源:微信公众号“巴蜀小学”)
巴蜀公开课 探索“未来教育新形态”
学校: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富文乡中心小学
重构学校空间:让校园适合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原来的富文乡中心小学是典型的乡村学校,地处大山深处,整个学校只有一座教学楼和一个操场,所有教室大小功能相似,设备简陋,看上去呆板、陈旧,和自然环境更无关联。
改建后的学校充分融合在地自然环境,将竹林、果树、山花、小池等元素与爬梯、索桥、斜坡、曲廊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微缩的山地村落式立体校园。
重构过后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学习方法、学习工具,不被时代所淘汰。同时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的动力与思考的好奇心,把学习当作生活与交往的重要内容,从而真正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
重构课程: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依据富文乡中心小学所处区域的特点,设计了“毅行”生活教育课程,通过基础课程校本化和学校课程的开发,挖掘与真实生活有关的主题与内容,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与乡村生活、生产劳动、时令节气、民俗文化相结合,构建扎根乡土的绿色教育。
因此,学校开设主题融合教学,立足学生的生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打破学科边界,逐步进行课程整合,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历程。
重构机制:让治理体系更符合现代理念
要让乡村学校真正符合未来学校特征,还需要内部治理体系的变革。
首先,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设计一套较为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学校自主办学、教师自主发展、学生自主管理的办学思想。
其次,学校按照1∶6师生比打造全科包班教学制度,每个班有两位老师将承担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的教学。每天除了三个小时的自由阅读、自由运动和自由游戏时间外,学校将不再设固定的课时安排,课堂长度完全由全科包班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需要而定。
最后是建立开放共享的资源机制。学校课程资源主要依托于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和长江实验小学组织老师研发了1500个适合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使用的线上学习资源,包括微视频、课件和教学设计等。
目前所有学习资源均已上线杭州市中小学云平台(stu.hzedu.net),以方便学校和教师随时使用,有效的弥补了乡村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困境。(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未来学校建设”)
整理 | 三石
责编 | 芋圆
排版 | 又又
2594889720@qq.com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搜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