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应付瞎忙碌,只为尽责找方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汤勇晓语 Author 汤勇
与一校长聊教育,校长口口声声左一个忙,右一个忙,然后唉声叹气还是忙,忙得不可开交,忙得一踏糊涂。我问他,那一天忙得是什么呢?他说,他也不知道一天到头,究竟忙了些什么,反正一天下来,都是从早忙到晚,没有闲暇,随时都是忙忙碌碌的。
我又问他,这么忙,琢磨教育有时间吗?他对我说,连事务性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琢磨那个玩艺儿。我说,那可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呀!他呵呵一笑,能够把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应付起走,就不错了。
我听了之后,心里凉凉的。一个校长的职责和使命,应该关注教育,思考教育,其工作重心应该立足于怎样做好教育,怎样做出真教育,怎样办出孩子们喜欢的学校,怎样让师生过上一种快乐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如果校长把自己仅仅定位于一个应付性校长,身陷于一些繁琐的事情,成天忙于一些应接不暇的事务,却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教育,放在旁边,没有心思和精力顾及,这算“不错”吗?这还能够算是一个合格校长吗?
我当时想,如果这种校长多了,那可以说是孩子们的不幸,也是教育的悲哀!
如果把我的想法讲出来,这样的校长有可能会感到委屈:我天天这么辛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其实我不认同这种苦劳,这种苦劳越大,教育所遭受的折腾就越多,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对教育带来的损失就会更大。
这位校长所谈的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当下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太猖獗,对教育、对校长干扰捆绑的太多,让教育少了宁静,让校长不能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做教育。
另一方面说明一些校长只顾埋头拉车,没有去抬头看路,没有注意工作方法,在方法上出了问题。
我对这位校长讲,形式主义的东西有可能一时半载还减不下来,但是工作方法自己可以作一些调整和改进呀!
接着我从一则故事说起,对这位校长交流了我对工作方法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这则故事说的是,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面墙去墙的那边寻找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根处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可是墙壁太直太滑,当它爬到一大半时便跌落下来,它又一个劲地继续爬,快到一半时又跌了下来。这只蚂蚁没有气馁,一次次跌下来之后,又一次次地向上爬,可最终被累得精疲力尽,饥肠辘辘,还是没有爬上去。
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四周环境,决定不直接爬墙,而是绕过墙去觅食。很快,绕过墙的蚂蚁便轻轻松松地找到了食物。
我对校长说,第一只蚂蚁毫不气馁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这样的百般努力之下却劳而无功,累而无果,苦而无效,是不是该好好地思考和调整一下方法呢?
我吿诉校长,很多时候,方法胜过一切,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校长点头认同。
那么怎样注意和改进方法呢?我给这位校长谈了这么几点。
首先,要坚持“要事第一”。对于手头的工作,一定要分出轻、重、缓、急,集中力量做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事无巨细,把主要精力消耗在一大堆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上。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集中力量在重要的事情上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就像培植花木一样,与其让养分平均分配,不如剪去其中杂枝,让所有的养分集中在剩下的几朵花蕾上,就会孕育出奇珍异葩。
也就像在广口瓶里装石块一样,我们只有先把大石块装入瓶子中,才可以往缝隙里填装鹅卵石,倒入沙子。如果先把鹅卵石、沙子装进瓶子里,大石块最后就放不进去了。
这就是“要事第一”的原则和精髓。
其次,要学会抓关键点。一项工作的推进,一个问题的解决总会有突破口,找准了突破口,就找准了关键点,找准了关键点,工作就会顺风顺水,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打蛇打七寸,七寸之处,就是要害所在。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中说:“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画龙点晴,妙就妙在两只眼睛,不过,要注意,只能点两只,如果点一身眼睛,那就不是龙,是筛子,是满天星。做事情,解决问题,也要学会点“晴”之术,不然到处乱点,四处开花,就会费力不讨好。
说到这一点,我给这位校长又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袋鼠从笼子里逃出,管理员将笼子加高了1米,第二天,袋鼠又逃了出来,管理员又将笼子加高了5米,第三天,袋鼠从笼子里仍然逃出,管理员不惜成本,把笼子足足加高了10米。
袋鼠看到不断加高的笼子,自言自语道:“要是不把笼子门关上,再加高都无济于事。”
还有一个故事是,在单位食堂里用餐,人们用勺子在汤桶里盛汤,盛完汤之后,应该把勺子小心地挂在桶边,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性地将勺子往桶内一放,勺子就会滑到汤里面去。后面的人便只好用筷子把勺子捞起,这样既不卫生,又给后来的人带来不方便。
管理食堂的同志常常在汤桶旁边放一些诸如“不要乱放勺子”的提示语,但效果却不理想。后来,食堂师傅将勺子全换成了长柄,长度大于桶高,就再也没有出现汤勺滑到汤桶里面的现象。
我于是顺势启发这位校长,校长在做事时不能抓住关键,只注意加高笼子,而忘记把笼门关上,能做好事吗?解决好问题吗?有可能到头来既没有效果,还会贻笑大方。而校长在工作上善于抓关键,给勺子换上长柄,就能够立竿见影,一招出奇,一招见效。
再次,要学会时间管理。很多校长试图利用延长工作时间去完成更多的工作,这其实是很遭糕的事,长期以往,就会容易染上拖拉的习气,养成时间观念不强的习惯,还会影响健康,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恪守时间是高效工作的前提和灵魂所在,卓有成效的校长知道该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他们不会成为“救火队员”,一天四处救火,弄得身心疲惫,他们具有自我矫正的能力,具有统筹安排时间的艺术,因而会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那种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很累,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些什么,这样的校长就应该好好做一些反思:自己是否科学地利用了时间?是不是有效地管理好了时间?
还有一点,那就是要善于授权。校长应该只关注异常的事,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能大小事情独揽。
善于授权,它不仅能够通过传递责任和压力让自己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谋大事,抓全局,还能够让团队中的每个人在感到自己都“重要”的同时,都全力以赴,尽心尽力,从而发挥团队的聪明才智,充调动团队的力量和积极性。
说到这一点,我引用了斯坦福大学原校长约翰·汉尼斯曾说的一段话:“如果领导者过度管理,事无巨细参与管理整个过程,不管你的团队多么优秀,他们都会被你的能力边界限制住。但是如果你可以赋能整个团队,就可以让团队中的每一颗‘大脑’都为团队作出无可取代的贡献。所以,作为领导者,只要制定战略框架和方向,无须制订具体的方案。”
除此之外,我还告诉校长,要智慧地应对形式主义。对于来自方方面面对学校和教师的诸多莫名其妙的负担,对教育的一些形形色色的干扰和影响,校长不能来者不拒,全收不误,校长要敢于说“不”,敢于拒绝,并善于通过过滤给老师下达任务,当然更不能变本加厉地去折腾老师,自己更要有选择性地去应对和处理,这既是校长解脱自己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也是对抗形式主义的一种勇气和底气,一种责任和担当。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但愿校长们都能够找到并拥有这个支点,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撬动”那一方教育,并通过教育去改变那一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