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好的乡村学校该有什么特点?
说到乡村学校,都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困难,比如生源质量差、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匮乏导致好习惯养成困难,教师工作缺乏足够积极性,骨干教师竞相进城,整体教学水平下滑……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看到近些年,依然有很多乡村学校能够逆流而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找到学校发展的抓手,开创一个全新局面。大家熟知的四川省的范家小学、凉水井中学,河南省的郝堂村小学、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等莫不如此。综合这些成功的乡村学校,我们发现他们有很多共通之处:
一是主动拥抱变革。所谓不破不立,逆势前行的乡村学校,往往有一支主动拥抱变革的团队,以开放而勇敢的心态直面困难。“多关注目标,少纠结条件,以终为始,创造未来。”比如坚持课程,屡败屡战的凉水井中学,比如提出“追求乡土人本”的贵州省正安县的兴隆田字格小学,比如从痛点开始突围的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均是个中代表。
因为不纠结现状,这些乡村教育人在困难的泥潭和荒芜的沙漠里,坚守耕耘,培育出了极具生命力的变革之花。由此可见,乡村学校要发展,首当其冲要打破的,是团队自身的观念围墙,价值束缚。
二是找准学校定位。教育变革切忌走捷径,最忌讳的就是带头人总想找到一个改革范本照搬。这种不加思考,不做本土化改造的借鉴照搬,很容易以惨败收场,或者前进两步退后三步。而找准发展定位,则需要学校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在精彩纷呈的终极攻略面前冷静思考,挖掘学校潜藏能量与内在风格,真正思考“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
比如,泸沽湖镇木垮村达祖社的达祖小学,他们的定位就是“孩子们不一定走出大山,他们可以留在家乡,让家乡变得丰富美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大兴镇中心学校,每一名孩子都有自己的目标,而学校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去实现这些人生目标——“如果孩子是放牛娃的料,我们就坚定他放牛的目标,让他热爱家乡、友善邻里、孝敬父母,有一定的养牛知识、热爱牛,毕业后可以吹着牧笛去放牛。”
三是整合课程资源。好的乡村学校总是勇于打破学校围墙,不断将世界的丰富引流到学校,研发有趣、有用且可持续的乡土课程。而这些丰富的乡土课程也带动了传统“教与学”模式迭代,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逐渐树立,师生个体开始从牢笼中解放出来,创造力得到了释放。比如,在范家小学,教师团队就地取材,引入乡村社区现有资源来打造课程_组织学生去参加文昌宫庙会,调查村子里的一口老井到底在哪儿,参观水电站,到山上采蘑菇和草药;比如,徐州市睢宁县庆安镇骑路小学,他们以“绳文化”课程建设为起点,以低成本浸润了校园,反哺了村庄。
四是强化社区连接。由于乡村学校其中一个短板是家庭教育,因此拓展与社会和家庭的连接就是补短板。同时,加强与社区、村庄的连接,也与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扶贫”思路关联。好的乡村学校,就是一个村庄的精神坐标和文化高地。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平罗乡东沙岗村的川中幼儿园,他们做的就是一场复育乡村文化的教育实验,目的是激发和满足村民对文明和文化的追求,让民众看到教育的力量;同在河南辉县市的吴村镇中心学校,也有一个宏大远景——“让学校成为乡村文化的精神高地”“要做守望乡村教育的精神贵族”;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建国实验小学的凌继端,在思考学校文化图谱时,同样是受到村庄的影响和启发。乡村学校滋养着一个村落,而村落也在反哺乡村学校。
总之,好的乡村学校,可以让贫瘠的校园丰饶起来,让干涸的人心湿润起来,让单薄的课程立体起来,让枯燥的教育趣味起来,让教育的场域拓宽开来。这么多乡村学校变革的成功案例,再次证明一个道理:弱小和贫穷不是乡村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障碍,团队自上而下的傲慢和倦怠,以及根本性失去变革的勇气才是。
而这些问题,也会在新校长2020年第八期杂志《乡村学校新使命》中有更多详细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订购。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