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育心事当拿“云” ——走近创新年会云上会场
你是否期待过这么一场疯狂但理想的会议:
它是一场大咖云集的年度教育盛会,不用出远门儿去到现场,便唾手可得;
它是定制化的培训,精准、全面击中痛点,任谁都能从中得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它的密度和浓度很高,却不用从头跟到尾,你能安排自己的时间,事半功倍;
你像置身私人影院,既能专注享用内容,还能和熟悉的人、感兴趣的人一起互动讨论;
更重要的是,你汲取的养分可以被迅速转化,并立即投入实战……
很高兴,我们再次同行。我们同样期待。
既然疫情改变了世界,让我们无法像过去一样相聚,我们依然要向未来奔袭,何不尝试将这个想法变为现实?
所以我们决定,将过去六届年会的部分传统打破,按照心中这份蓝图,重新组织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会议大幅扩容、升级,呈现为一个持续1个月的云上会场。
云上会场的内容与线下同步,在创新年会主论坛以外增设了关于中层领导力、班主任、未来学校建设、区域教育、家长与学生、课程、学习方式七个主题——全面覆盖教育系统所有角色,不同人群各取所需。
并且,我们还将继续进化:倾力呈现更高质量的学习内容,更有实效的精致设计。
但老实说,这次大胆的尝试能否真正落地,取决于关键问题是否得到突破:
“云上会场”持续1个月,学习内容分散在7个主题中,如何节约学校时间?
线上与线下能否深度融合实现1+1>2,而非简单同步?
如何有序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呈现具有校本特色的成果,并产生长远价值?
值得庆幸,我们打磨出结果了。
我们以及参会者应该怎么做?本文将简单呈现,供参考、分享。
01
首先,如何为参会者节约时间?
每天进行的日常备课,每周半天的教研活动,每学期的教师培训与外出学习,观摩课的准备与听评课活动,定期举行的在校培训、课题研究,学生活动策划与组织,家校沟通与关系经营……老师们常常还要面对大量“重要而非紧急”的事项,时间本就不够用。
我们可能无法帮助每一所参会学校做到细处,比如,规划这个月的日程,调整安排日常工作,但我们很乐意为希望整合时间的学校提供如下的建议:
1. 学习什么内容?学校有选择权
每所学校可以根据近期发展目标、面临的问题、教学的进度,确定本校的学习主题和核心目标,学校拥有独一无二、主题丰富的学习计划。
不妨将会议看作海量的资源包和脚手架,从中寻找能解决教育当下问题的示范、参考、支架,让不同角色都受益匪浅。
02
以年会月中的未来学校建设峰会为例,我们制作了3张任务单:
“校园实地考察单(云游学考察单、本学校考察单)”
“场景革命优化点”
“场景革命行动单”
任务单思路清晰,参会学习期间,填写空白处,就能完成自主学习。
此外,我们还在手册中提供了相关学习资源,化解专业难题。
举个例子,该场峰会中有四大主题“场景空间”“场景技术”“场景内容”“场景与人”,这类专业的峰会怎么消化呢?
用图表梳理关键点,如何学习、转化,一目了然。“场景技术”“场景空间”主题下有未来学校装备轮廓图、未来学校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自查清单、智能空间发展阶段的自查量表等资源。
换言之,资源我们来提供,任务我们来明确,学习流程我们来设计,为学校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降低门槛。
这份图表,清晰呈现了本届年会主论坛的部分会议模块与精心策划的演讲主题。
参会者借助它们,可以深入论坛——为什么会策划这些维度?它们基于怎样的思考诞生?
并且,参会者还可以借助图表,将主论坛中未尽的演讲内容,续写出独一无二的价值罗盘。
而集体教育价值罗盘(可印刷)需要主论坛结束之后学校组织教师共创完成。它将成为只属于你的学校的2020教育价值罗盘图。
手册中还会提供“如何策划一次学校的主题论坛”的设计工具表,有方法、有流程,结合2020教育价值罗盘图,学校自己也能策划一场高维度、高价值论坛。
本届年会,我们增加了能让老师体验前沿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组织方式的笔记法,它们能帮助老师们高效梳理内容。
以国际青年教育者论坛为例(11.23-24),我们增加了“看到—想到—好奇”三步的笔记记录内容,会议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好奇”这一栏的问题汇总,生成属于学校教师们的好奇树,并从中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学校的教研主题之一。
以中层领导力峰会为例(11.16-17),我们增加了“是的,而且______”以及“我们还可以______”等多样化的笔记形式,学校可以将笔记内容结合手册中提供的“中层私董会”活动建议与流程,将学习变成学校中层的一次活动。
03
我们建议,学校上下通过云上学习一起探索有组织的教研,有校本特色的活动,有长久价值的管理方式,也为大家提出3个方向的建议:
首先,集体学习的分类方式可以包含多个维度:
全校教师、全校家长、教研组、课题项目组、年级组。
其次,在校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与需求各不相同,学校可以据此为不同人群做安排。
再次,在集体学习之外,老师自由安排时间、地点的个性化学习,也可作为辅助的形式。
学校需要在参会手册的协助下,尽可能地组织教师,带着相对明确的教研目标与成果意识,进行学习。才有可能逐步生成学校自己的资源中心、研究计划、设计成果。
我们建议:
学习月中,1位总统筹,负责安排学习计划、不同场次的学习人群;
数位轮岗的教研主持人,负责不同场次学习的教研目标制定、过程讨论引导、任务产出组织;
几位协助人员,负责统筹调课、后勤资源、场地安排、技术调试、茶歇提供等工作。
所有的挑战都是学习,所有的学习都是成长。中国第七届教育创新年会月还有更多惊喜,邀您参与、共创一场学习革命。
点击图片查看年会全流程
▼
▼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