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我们如何改变思维,走向未来? | 头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学校应倡导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强调超越知识点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应学会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理解自己,理解世界。进一步说,要做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我们有必要了解与思维和精神相关的两种商。
一种是没有火偏旁的商(quotient),它源自心理学,如智商、情商、灵商等。商的中文含义包括中介与交换。与天地、人间、物体的交往,使每个人的商值得以增长。这个商常用于表征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和素养的差别和不平衡。商意味着一个人的潜质和品位,商值越高,人越出色。
另一种是有火偏旁的熵(entropy),源自化学和热力学,是能解读世界一切人事物规律的熵。这个熵代表着混乱无序的程度。此熵的形象就如熊熊火舌,飘忽不定、难以受控、毁灭一切、没有方向。爱因斯坦认为,熵理论是科学界第一法则;管理学家们认为对抗了熵增,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
人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抵抗熵增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抗自我熵增,就是要和自己的舒适、懒散、平庸、颓废甚至堕落过不去。我们适度自律,克制过多欲望,勤奋刻苦学习都是为了对抗熵增。积极的人生以负熵为生。正像有人说:当你保持微笑,也能从大自然接受隐性负熵,从而身体运行有序而身心健康。
都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当今,我们已经走过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随着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前言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可能走入更高水平的时代。但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这也把全球带入了前所未有风险之中,知识的数量和更新速度空前,学习的知识越多,未知和困惑也越多;人类的认知能力、伦理底线受到了新挑战。如何拒绝熵增,追求熵减?
要知道,知识的多与少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你是否掌握它的真谛。虽然信息常杂乱无章,知识多种多样,但思维却源远流长。如果仅仅关注知识点,你的知识就是一座一座的孤岛,但是如果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你就能进入思维和精神的世界。
所以,知识是思维和精神的载体,知识传承在于训练思维和升华精神。对一个人而言,没有知识很可怕,但是思想僵化更可怕。否则知识学得再多,都可能成为一种累赘,反而感悟不到幸福,缺乏创造。
因此,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需要不断进化,通过思维方式来优化大脑内部的荷尔蒙。每个人从关注信息、知识到关注思维模式,就是从混乱无序到自组织的优化,就是熵减,就是进步和升华。世界不存在唯一正确模式,任何单一的思维模式都不可能统领一切。只有掌握众多的思维模式才能覆盖不同的四面八方,如此才能熵减成长。
思维是每个人言行举止和我们现在所传播的知识学科的顶层逻辑和算法,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对经济、社会、教育等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人们秉持着单一垄断思维,遇到问题极易步步陷入其中导致窘境。
此时,唯有“改变思维”才能摆脱困境。改变思维就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来寻找发现思维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借助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这两种理论来理解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经典思维和量子思维。
牛顿力学认为世界是测得准的,整个世界就像一部走得很精准的时钟,人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与此对应,经典的思维方式是“机械的”“惯性的”“被动的”“有计划的”。正如牛顿力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精确的。
但是一到了和心理有关的领域,经典力学却“失效”了。过去我们都知道,要研究一个人如何投篮、如何奔跑,最好的解释方法是牛顿力学。可在和心理有关的领域,牛顿力学却不能精确地解释人的行为和情绪。
与牛顿力学相反,量子力学恰恰主张这个世界不可测,人事物的关系也并非完美确定,而是“纠缠不清”,相互重叠。量子思维强调,以不同方式看待世界,得到的影像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别人看到的世界。
同样,我们的眼睛、嘴巴和手接触世界的方式也不相同。手的触觉是经典方式,而我们的味觉已经接近量子方式,眼睛接受的是光子,应包含量子方式。但我们从未知晓什么是量子方式。量子的状态就是测不准、叠加、纠缠。经典科普把世界描绘得越简单越好,认为世界如此简单,就像一个钟表。量子科普告诉我们,世界远比我们知道的还要复杂。
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1000年前的中国,尽管那时尚没有严格受控的系统实验,就已存在类似量子论的思维方式。
古人曾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我们看待世界之时,主观和客观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每个人、每个瞬间看到的世界,只是此人此时参与的世界亿万个存在形式的瞬间表达。康德曾说,为了看待世界,首先要把世界对象化,而在把世界对象化的过程中,这个世界也在改变,不存在真正对象化的世界。世界常被我们硬性地分割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而这恰恰是对世界的误解。
其实,凡是不能用经典思维解释的问题,换一种思维,可能给你带来新的思维模式或者真实的解释。过去人们习惯于用经典思维模式思考,认为世界是精确的、明晰的,可能会产生无法解释的现象;用量子思维思考更容易理解世界,因为世界从来不是清晰的、确定的。
● 打破思维“垄断”
要真正改变思维,须从打破各种思维“垄断”开始,即打破经典思维或量子思维对人垄断,从而释放出智商红利。
而这一点在眼下变得尤为迫切。因为在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不会思考。简单的复制和粘贴正在造出更多四体不勤的青年,僵化封闭正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也正因此,改变思维尤其重要,我们不仅是抢救自己的大脑,也可能带来改变世界的新的力量。
人类的学术研究,通过在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音体美领域,完成一次次的思维颠覆和突破,带来生产力的极大释放和文明的跃升。我们如能一直如此,就能超越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宰,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所统治。人类需要幸福,通过思维方式改变来优化大脑内部的荷尔蒙及其分布,才能使人更好地感知幸福。要走向未来,人类就需要思维突破。
● 用思维架构知识
知识不等于思维,也不等于精神。单靠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改变命运需要用思维架构起知识,从而支撑起有足够高度和强度的人生大厦。
思维晋级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只有拥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格局思维的人,才是健全的思维自由的人;拥有质疑为先的科学精神、关爱为先的人文精神、使命为先的信仰精神,才是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人。否则,就是思维和精神不健全或者残缺的人。许多人希望去改变社会,改变他人,但没有想过改变自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只有改变思维、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走向成功。
● 增加思维多样性
能力增长不仅靠知识,更靠运行知识的逻辑——思维是否足够自由多样。掌握的思维方式越多,面对变化的世界就多一种办法和力量。
人们常不知自己的思维工具箱到底有多少工具,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与奠定人类文明的伟大先人神交对话,如笛卡尔、牛顿、薛定谔;又如老子、孔子、墨子;如果你熟悉或者亲近哪位的思想或者论断,并如数家珍,则表明他的思维在对你导向,这样你可以区分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多少种,分别属于哪一流、哪一家。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训练增加思维多样性。
● 克服单一思维,超越二元对立
我们应该克服单一思维,超越二元对立,倡导《道德经》“三生万物”的精神。当权衡知识与思维的重要性时,思维比知识更重要。仅有知识,没有很好的思想,知识不能发挥作用;一个人知识不多,但是他的思维发达或者先进,知识就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因为人类到最后是不可能和图书馆比知识,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我们不仅要尊重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且还要认清一个事实:我们的生命其实处于“经典和量子规则的交界共管区”。如果说一个人的身体运动可遵循的是牛顿力学,那么头脑思维则遵循着量子力学。
人的言行举止、幸福与感悟,都是思维的外界表现。如果思维受限,我们会有很多苦恼,缺少幸福,缺乏创造。要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保证思维的自由全面永续发展。
• “纸上制度”很美,执行总是“变味”,校长做对什么才能走出困局?
• “过度教育”最大的伤害,是导致“生命退化”和“人类文明风险的增加”
▼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