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教育人:任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成长和学习的邀请


前言
2020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我们致力于“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努力做一个确定的自己”。

这场绵延不绝的疫情,让大国博弈、社会治乱、个人得失、观念对峙等主题搅在了一起,这是命运给人类安排的多声部大戏。

很多的大问题,被无数的“黑天鹅”带进每个人的视野,而我们多数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们不知道人类会走向哪里,“只知道不能走向沉沦”。

我们不知道大国的沉浮,只知道“唯有大民才能托起大国”。

我们不知道“脱钩”会不会被迫到来,只知道“中国人自己不能主动脱轨”:百年复兴的美好愿景,生动多元的成长追求,开放与包容的国民心态,现代与法治的国家战略……

是的,我们必须从这些飘在空中的大问题,回到文明与教育的底层逻辑,回到那些最核心的原理和隐于内在的原则,吹糠见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看清本质。

我们必须从这些底层的逻辑,演绎出思维的脚手架、行动的工具箱,系统的方法论,人人参与,去搭建我们重构教育、解决问题的操作支点与行动空间,并推动我们自己分析现象,理清逻辑,有效行动。

我们必须以系统的设计,生态的视野,重建教育价值,在2020这个划时代的转折时刻,展开一场严肃的讨论:教育的基础价值和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以及,在学校里的每一个侧面,每一个班级,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我们如何承接与抵达?

我们相信,心中装着价值的罗盘,动态迎击一切挑战,才是理想教育可能相遇的前提。

此时此刻,学校的困境,变革的难题,常常源于价值体系、顶层设计的模糊不清,以至于我们所用的力气,一部分彼此抵消,一部分没有意义。教育实践总是留下一些散落的珍珠,串不成美丽的项链。

今时今日,教育人的“痛”和学习者的“病”,藏在学习进程教材与世界的冲突磨合中,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目标缠绕下,分数与能力的无力兼顾区。由此导致很多的教与学要么偏执一端,要么无根浮萍;老师和学习者总是在“迷宫”里辛勤赶路,看不见方向,也顶不破头顶的“天花板”。

我们追问,当“德智体美劳”背景下的素养平衡,与每个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成长,依然是我们需要智慧兼顾的事情——课程该怎么设计?

我们畅想,学习者越来越进入全生态素养:不仅仅是自然生态,还包括多样生态的平衡;全文明素养:不仅仅是我所在的文明,还包括全人类文明的理解;全思维素养:理性、感性、逻辑、想象、科学、艺术……学习当如何组织?

真正的价值,动起来才够得着,静下来才看得见。

本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将会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包括如下主题会议模块,关联学校生态重建的主要支撑点和全部角色方,并引导参会者以“在地”和“云上”两种方式进入会议。

在学校变革的路上,价值方向、策略机制、团队进步、学习场景、学科与学习方式……我们将以一个月的时间,梳理教育的根本目标,看见学校的核心环节,走向科学的行动设计。

亲爱的校长和老师们,向美好教育致敬的方式,是亲手把它创造出来。

在此我们倡议,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多关注目标,少纠结条件,以终为始,创造未来。以教育人今天的认知与行动更新,告诉校园里必将走过的每一个孩子:任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是对自己成长和学习的邀请。

 

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组委会














学术主持:邱华国(苏州半书房发起人)



如何准确理解学校办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研标准?

刘充(宁波蓝青小学副校长)


一场高品质的教研,要举全校之力

潘香君(常州星河实验小学教育科研部主任)


激活教师“研究态”,我们在做些什么?

李玉晓(青岛二中学生发展一处主任)



学校德育需要顶层设计,要点在于“因地制宜”

陶维军(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德育处主任)


“协作共育”新机制,德育主任怎样穿针引线?

郭晓慧(潍坊东明教育集团东明校区小学部德育主任)


《如何为班主任工作构建支持系统?》

刘英楠(哈尔滨继红小学副校长)



学术主持:王干(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副校长)



年级“小生态”与学校“大气象”

朱则光(青岛崂山金家岭学校执行校长,原北京十一学校初中年级主任)


级部管理协同术——年级长的一天

吴雅玲(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副校长兼任年级校长)


一个矩阵的自我驱动

王倩茹(郑中国际学校小学部年级长)



自主发展是学生成长的最高境界

陈河清(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学部校长、光华中学校长)


生涯教育:用力最多的学校在这样链接资源

王晓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


基于学生个体发展方向的治理体系创新

陈俊荣(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常务副校长)



学术主持:刘艳萍(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



280天建一所未来学校,技术团队扮演了什么角色?

但非(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港湾学校信息中心主任)


满意度超95%的校园IT服务中心,是怎么架构和运作的?

赵海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中心主任)


从“边缘”到“闪耀”:智慧团队炼成记

罗化瑜(重庆二十九中信息中心主任)



岛上学校的“五星”后勤标准

李国友(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后勤主任)


后勤管理的弧线能抛多远?

赵宗新(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后勤中心主任)


后勤服务里的“育人经”

向翌(成都天府七中行政后勤服务中心主任)



学术主持:焦憬(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校长)



听,这是伟大的心灵在文明的长河里低颂

欧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把馆门打开,让世界进来

曾品方(台湾万兴小学)


“最美基层图书馆”:如何盘活沉睡的学校馆藏资源?

张俊(合肥市望湖小学副校长)

 


卓越中层的自我领导力

王干(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副校长)


变革中的校长,渴求怎样的中层伙伴?

刘艳萍(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 




学术主持:赵海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中心主任) 



主旨报告:真正去“共建”一所属于自己的学校

范铁(ATDesign工作所设计董事、探月学院新校区总设计师)


校长就是学校的设计师

闫学(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校长)


我在充满“未来感”的庭院式校园

臧秀霞(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执行校长)


实验室里的黑科技

王贤明(宁波鄞州中学校长)


让每一个空间都为孩子的成长赋能

冯正华(东莞松山湖北区学校校长)


学校空间情境如何促进深度学习?

罗朝宣(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学校校长)


学校云游学vlog展示



主旨报告:技术如何变革教育场景?

焦建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这所学校将“未来”刻在DNA里

刘彦(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校长)


为了这次毕业典礼,我们在线上重建了整个学校

徐婧(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高中部校长)


站在系统的基础上,才能赋能场景 

张旭(深圳市南山区香山里小学副校长)


从1.0到5.0的校本课程蝶变之路

冯璐(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校园里的屋顶景观新美学

古燕琴(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副校长)


学校云游学vlog展示



主旨报告:让虚拟教学有了更多可能

蔡苏(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博士)


重新设计一所好学校

唐晓勇(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校长)


建设一个有灵魂的校园景观系统

蔡朝晖(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校长)


我的学校是一座“未来小镇”

张一名(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品牌中心负责人)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未来生态校园学习中心的创建与创新

戴剑(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体卫艺科部副部长)


一所长在未来博物馆里的学校 

高立顺(翔宇教育集团常务副总校长)


学校云游学vlog展示



主旨报告:未来教师的角色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


一节课就是一个世界

胡马(广东省东江广雅学校敦敏少年中医传承学院院长)


有“戏”的教育更精彩

何家伟(新加坡著名导演,新加坡第一个专业偶剧团“十指帮”的创始人)


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学习

陈杭(杭州云谷学校小学科学首席教师)


在这所自带“科学”基因的学校,和博士一起搞科研

宋如郊(深圳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校长)


教育空间重构人与人

杨欢(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环境空间设计总监)


学校云游学vlog展示




学术主持:王维令(成都市双林小学副校长)



班级组织变革的现在与未来

李娜(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校长学院)博士)


班级小组如何进化成为合作学习型团队?

覃丽兰(湖南省特级教师,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


班级变成混龄“社区”,我怎样当好48个孩子的大家长?

斯琴(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课程建设中心主任)


项目制管理,让每一个学生做自己的CEO

白雪(成都市实验小学课程中心主任)


连接赋能:互联时代班级职能架构新范式

孙丽凤(上海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初中班主任首席教师)


没了行政班,怎么组织学生?

鲁家钰(探月学院项目教练部负责人)



学术主持:周建军(全国品格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



重建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


云谷学生是如何做成长规划的

曾艳(杭州云谷学校九年级年级组长)


导师制下,我们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

滕雪萍(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生化团队首席导师)


我用“班级货币”撬动了一群初中生的进步潜力

方海东(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温州市第二中学)


化评价为动力——巴蜀葵班的动态评价故事

代静析(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巴蜀小学)


认识你的学生:班主任的评价素养关键修炼

赵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学术主持:陈琼(成都高新区菁蓉小学校长助理,成都市优秀班主任)



面向未来的班级,需要我们重新想象

张鲁川(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部研究员)


让教室的个性空间,成为师生成长故事的诗意表达

姚君丹(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副校长)


在线教学下,如何运营“云班级”?

田冰冰(全国十佳小学班主任,杭州市春晖小学校长)


用视觉重建规则,让每个教育空间赋能儿童成长

周建军(全国品格教育联盟副理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


课程融入环境,与学生共度灵动的四季

王云(南京赫贤学校小学部校长)


文化育人,向美而生

郑英(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



学术主持:田冰冰(全国十佳小学班主任,杭州市春晖小学校长)



素养本位下的班本课程关键词重构

齐学红(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


影视德育课程

林甲景(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副校长)


成长班会课程

林志超(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生涯体验课程

张晓冬(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心理特级教师)


班级序列活动策展

叶德元(全国模范教师,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学术主持:马志娟 (爱哲学习中心创办人)


我们如何学习,我们如何存在——全球学习方式创新报告

胡明明 (蒲公英教育智库学校内涵发展研究院负责人)



教育神经科学与课程教学设计

周加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组织进化视角下的学习方式创新

张阳(北京探月学院社会科学部负责人) 



游戏化学习的过程激励机制

Arana Shapiro(曾任Quest to learn学校主任与游戏化学习负责人)


算法学习的课堂提问艺术

冯书伟(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合作学习的管理策略

叶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校长) 


实验学习怎么把常识带回到课堂 

郑腾飞(上海平和教育集团课程中心副总监/筑桥实验小学副校长)



学术主持:马志娟(爱哲学习中心创办人)


新冠疫情下的混合式学习经验

马鸣燕(美国普利西学校中学部创校老师)


基于行动研究的县城学生社区项目式学习 

曹竹飞(PEER毅恒挚友秘书处顾问)


学生们如何在场馆式学习中看见在地魅力

申珅(西安曲江二小博物馆课程负责人)


动态变化的未来世界,怎么做一个自适应的学习者

李璐多(纽约大学学生)



混合式学习中的学生课程表设计  

沖田翔吾 Shogo OKITA(日本N高中教育研究院在线混合教学课程部负责人)  


博物馆研学中的学生任务单设计  

张晓扬(南京尤里卡教育创始人)


体验式学习中的学习目标设计 

池晓(钥匙玩校创始人)



学术主持:陈咏梅 (北京市海淀区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基于动觉学习的思维提升课堂 

任虎虎(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物理教师)


探究式学习中的阅读资源包设计

田桂诱(重庆江北新村实验小学副校长)


社会情感学习的课堂 

Kelly Gfroerer (正面管教协会执行董事)


基于desmos的自主探究数学课  

刘密贵(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数学教师)

 

项目式学习课堂的“三维六境”  

李晖(长沙市岳麓区第一小学校长)



基于图书馆的挑战式学习 

李芳(无痕教育集团课程研发负责人)


学生如何为深度学习策展   

王志(北京中学stem项目负责人)


个体学习的崛起对学校传统群体学习的冲击与改造 

唐雅月(重庆巴川量子中学创新课程研发总监)



如何以开放式协作学习跨时空组队“拯救世界”?

李倩茹(Upbeing联合创始人)


艺术统整式学习的两难抉择设计 

张乐(蒲公英教育智库教育戏剧德育课教材主编)


以A为核心的STEAM课程设计

邓大非(“打开天空”steam课程研发总监)


学校课程群如何更好地进行顶层设计?

王旺(上海民办国际化学校教育集团课程负责人)



芬兰现象式教学的评估方法及教研创新 

钱文丹 (芬兰教学法协会创始人)


跨学科的项目如何管理  

殷郡伟(常州市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课题研究可以怎么组织 

易晓禹(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发展中心主任)




学术主持:李大圣(教育学博士,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



张宏伟(北京市特级教师,全景式数学创始人)


薛法根(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姚铁龙(广东省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倡导者)


宋立亭(北京中关村三小发展部主任)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



梁勇(深圳南科大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


宋涛(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技术科科长)



学术主持:罗滨(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花洁(上海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陈静静(博士,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



刘静波(中国高质量学习研究中心主任)


张祖庆(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谷里书院)



杨薪意(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行知小学校)


傅静 (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王崧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郑钢(上海市三林东校党支部书记,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国际交流中心兼职研究员)



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




(四年级上-二单元:阅读策略提问)


学术主持:张咏梅(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武凤霞(江苏省特级教师,无锡东林小学教育集团)


李怀源(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


张祖庆(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谷里书院)



(五年级下-五单元:人物描写)


学术主持:范立娜(天津市津南区语文教研员,人教社特聘部编教材培训专家)


景洪春(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何捷(作家,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吴勇(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小语教研员)



(非教材单元:《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田忌赛马》)


学术主持:林莘(福建省特级教师,融侨赛德伯学校)


鱼利明(乌鲁木齐小学语文教研员,市小语会会长)


罗才军(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


干国祥(深度语文发起人,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



(六年级上-八单元:鲁迅单元)


学术主持:王小毅(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薛法根(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冯栎钧(高级教师)
蒋军晶(浙江省特级教师,2017年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


学术主持:庄惠芬(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常州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观摩课+报告:一个数除以分数

张宏伟(北京市特级教师,全景式数学创始人)


观摩课+报告:用字母表示数

吴恢銮(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天长小学)



学术主持:管尤跃(云南省小学数学教研员)


观摩课+报告:周长是多少

余颖(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观摩课+报告:长方体容积练习  

顾志能(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海盐县教育研究中心)



学术主持:刘莉(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小学数学教研员)


观摩课+报告:折线统计图

徐青(数学名师,广东喜耀粤西学校办学总顾问)


观摩课+报告:平均数

李保伟(江西省特级教师,丽水文元小学)



学术主持:马俊华(陕西省特级教师,西安市教科所小教部)


观摩课+报告:排列问题

陈加仓(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观摩课+报告:植树问题

俞正强(浙江省特级教师,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学术主持:张宏丽(特级教师,天津市英语教研员)


学术报告: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创新趋势解读

杨晓钰(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观摩课+报告:自然拼读课程

课例:Grumpy Granpa

戈向红(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


观摩课+报告:绘本阅读课程

课例:I Want to Move

黄慧(江苏省特级教师,江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学术主持:刘小菁(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培训专家)


观摩课+报告:AR英语课堂

课例:Our Earth

清华附小英语团队


观摩课+报告:故事英语课程

课例:The Giving Tree

马东方(郑州市管城区外国语小学)


 

学术主持:周力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英语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教育协会理事)


观摩课+报告:单元整体教学

课例:待定

叶建军(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


观摩课+报告:跨文化交际课程

课例:Body Language

桂婷婷(南京市江宁区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


观摩课+报告:发现性阅读

课例:Mother! Dear Mother!

周亚文(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学术主持:樊波(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


观摩课+报告:英语戏剧课程

课例:Mulan

夏恩力(杭州市福山外国语小学副校长)


观摩课+报告:体验式英语课程

课例:Creative Jobs

主维山(国内知名小学英语教师及培训师)



学术主持:曲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副主任)



新时代,劳动内涵的新境界与新样态

张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全球视野下的劳动课程如何本土化创新

范胜武(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执行校长)



石头班的“全人”劳动教育图谱

袁帅(青岛中学小学部骨干教师)


把农场开发成博物学课堂

高峰(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



学术主持:廖伟(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副校长、博物馆式小学校长)



STEM视角下的新劳动教育思考——来自深圳龙岗的案例

吴向东(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家)


校园服务劳动设计可以有多少种可能

余国罡(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


新劳动创造101

张军瑾(上海静安区和田路小学校长)



儿童城市课程——设计思维下的未来职业挑战

王胜(佰特博雅书院院长,上海佰特教育创始人)


当学校变成一间综合职业体验馆后

朱娅君(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学术主持:章巍(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副校长)



美物·美者·美景——我心目中的劳动文化美学观

陈燕(重庆市人民小学科研主任)


以“食”育“美”

蓝晋(上海筑桥实验小学美学课程指导)


新劳动教育的草西表达

付锦(草堂小学西区分校校长)



校园劳动合作社的故事

李玉敏(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教师发展处主任)


一所“森林”小学的劳动探究课程融合实践

施春明(台北市溪山实验小学校长)



学术主持:曹雷(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劳动教育中心主任)



用劳动教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李建华(河南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


圣菲少年的劳动品格教育课

夏雪燕(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校长)



1~6年级新劳动教育目标指向

章振乐(教育部“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编制专家组成员,富春第七小学校长)


劳动素养与劳动教育成效评价策略

黄琼(中国教科院课程所助理研究员,教育部劳动教育专家组成员)



学术主持:牛晓(重庆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


主题报告: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十个问题的思和变

陈雁飞(教授,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


观摩课+课例解读:多种方式的接力跑游戏及体能练习

向宏钊(体育名师,重庆人和街小学)


观摩课+课例解读:大数据支撑下的跳绳教学

范翔(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武侯区体育教研员)


 

学术主持:刘勇(重庆特级教师,重庆市两江新区体育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体能练习+跨越式跳高

金刚(苏州市高新区体育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基于运动教学模式的小学投掷教学案例

陈志飞(上海市黄浦区小学体育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动感韵律操

杨薇薇(体育名师,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学术主持:倪晨瑾(特级教师,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观摩课+课例解读:小足球,变向运球

陈大宁(体育名师,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


观摩课+课例解读:双人合作抛接轻物

庞燕(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观摩课+课例解读:快速跑及体能练习

刘勇(重庆特级教师,重庆两江新区体育教研员)


 

学术主持:陈志飞(上海市黄浦区小学体育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滚翻

钱明星(体育名师,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


观摩课+课例解读:小梅花体育课程

重庆谢家湾小学体育团队


观摩课+课例解读:耐久跑

倪晨瑾(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学术主持:陈家尧(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观摩课+报告:统编教材下的写作教学创新策略

黄厚江(江苏省特级教师)


观摩课+报告:“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建议

徐杰(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



学术主持:陈家尧(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主题分享: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张寰宇(浙江省特级教师)

戴晓娥(江苏省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



学术主持:程一凡(成都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现代文阅读杨晶晶(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重庆外国语学校)
观摩课+课例解读:古诗文阅读王益民(江苏省特级教师)
观摩课+课例解读:写作教学肖培东(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学术主持:王益民(江苏省特级教师)
观摩课+报告:活动探究单元周群(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景山学校)
观摩课+报告:整本书阅读课程  黄翀(深圳市新安中学初中部语文教师)倪岗(广东省正高级教师,深圳市宝安区初中语文教研员)



学术主持:张鹤(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专家报告: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整体解读

刘晓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教育学院教授)


观摩课+主题分享:大单元下的“函数”主题教学

张宗余(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



学术主持:刘翥远(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


主题分享:“代数”主题教学的逻辑与整体把握

张鹤(特级教师,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观摩课+主题分享:“几何”主题教学行为的转型与创新

潘建明(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中学)



学术主持:栾长伟(大连市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

符永平(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课改基础教育办公室)


观摩课+课例解读

孔冬青(河南省特级教师,济源市济水一中)



观摩课+课例解读

邱广东(安徽省特级教师,广州市广园中学)



学术主持:章巍(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副校长)



观摩课+课例解读

黄喆(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张江集团中学)



观摩课+课例解读

张文娣(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名师发展工程实践导师)



学术主持:张金秀(北京教育学院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讲座: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变革

王蔷(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观摩课+报告: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敬章(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初中英语教研员)

刘晓斌(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英语系主任)


 

学术主持:冯丽(正高级教师,重庆市沙坪坝区初中英语教研员)


观摩课+报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张艳玲(海南省三亚市英语教研员,海南省特级教师)

张金秀(北京教育学院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学术主持:李睿(深圳市教科院初中英语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分层教学课堂

王鲁豫(山东省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


观摩课+课例解读:英语听说教学

宋文(正高级教师,长沙市初中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iPad 互动课堂

包晓明(云谷学校初中教学主任、2015年度苹果杰出教育工作者)


 

学术主持:李睿(深圳市教科院初中英语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多模态文本阅读教学

黄雪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初中英语教研员)


观摩课+课例解读:读写统整教学

曹群(江苏省特级教师)


观摩课+课例解读:过程写作教学

朱萍(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主题报告

龚青铧(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总校长)


微报告:《高中课程改革中的痛难点问题解读》

张传勋(蒲公英泉源学校校长)

 

主题报告:《追求剩余物,提高含金量——课堂革命的本质与实践路径》

房超平(思维导学倡导者,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

 

思维导学下的高中数学观摩课

刘洪亮(北京清华附中永丰学校数学教师)

 

思维导学下的高中地理观摩课

余海波(深圳福田中学地理教师)

 

思维导学下的高中语文观摩课

郭方(湖北襄阳一中语文教师)

 

思维导学下的高中化学观摩课

罗书昌(海南中学化学教师)

 

主题教研互动

房超平(思维导学倡导者,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


学术主持:张泽勇(重庆市特级教师)


观摩课+报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吴泓(广东省特级教师, 深圳新安中学)


观摩课+报告:文学阅读与写作

周鹏(重庆市特级教师,深圳外国语学校)


 

学术主持:褚树荣(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观摩课+报告:思辨阅读与表达

闫存林(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


观摩课+报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倪江(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外国语学校)



学术主持: 郑朝晖(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建平中学)


讲座: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趋势解读

蔡可(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观摩课+报告:“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

孙晋诺(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中学)



学术主持:罗晓晖(成都市教科院国学研究室主任,高中语文教研员)


观摩课+报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

金中(浙江省平湖中学教师发展处主任)


观摩课+报告:“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  

连中国(全国高考命题组成员、全国高中语文教材编者)



主持人:王红权(特级教师,杭州市中学数学教研员)


函数及应用

 

观摩课+课例解读

偶伟国(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太仓市督导室主任)


观摩课+课例解读

潘洪艳(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实验中学)


统计与概率

 

观摩课+课例解读

孙军波(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省温岭中学)



主持人:朱浩楠(数学建模教师联合会负责人,北京市十一学校)


建模与探究


观摩课+课例解读

 蒋中伟(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精品高中数学教师)


图形与几何


观摩课+课例解读

 张志勇(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常州市第五中学)



学术主持:张晓斌(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专家报告: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新趋势

王尚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主题分享:函数

郭慧清(广东省特级教师,深圳中学)


主题分享:几何

待定


主题分享:数学建模在高中课堂的常态化建设思考

李现勇(山东省特级教师,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学术主持:郑鸿颖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观摩课+课例解读:问题驱动教学

刘桂章(英语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观摩课+课例解读:读写整合教学

李琳(青岛中学高中部,全国两岸四地英语教学同课异构大赛获得一等奖)


观摩课+课例解读:视听说教学

叶汉中(广东省高中英语展示课特等奖、最佳信息技术应用奖)



学术主持:郑鸿颖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观摩课+课例解读:阅读圈教学

白金国(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部学科主任)


观摩课+课例解读:主题式教学 

杜泉滢(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海淀区学科带头人)


观摩课+课例解读:拓展阅读课程

廖小康(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学术主持:伍家文(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


讲座:高中英语教学变革的挑战与趋势

夏谷鸣(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外语教学学会会长)


观摩课+报告:阅读与写作深度融合教学

葛文山(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杭州高级中学)



学术主持:伍家文(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


主题分享:文学阅读课程

程岚(北京市特级教师,人大附中通州校区)


观摩课+报告:如何设计有层次的英语教学活动

苏杰(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校区)

孙晓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应用语言学博士后)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更多年会详情!


创新年会持续一个月的分类培训,我们整理了学校报名参会15问


学校如何组织?教师怎样学习?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发布最新提示


学校如何组织全员参学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以郑州艾瑞德学校为例


● 一场会议连开28天,这里有份参会学校的“自组织手册”,请查收



▼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