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层关心的23个核心问题,解决方案都在这里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立即报名线上直播
11月16日—17日,第四届学校中层领导力峰会在重庆顺利举行。
作为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月核心专场之一,本届峰会聚焦教研、德育、年级管理、学生发展、技术、后勤、图书馆长,以及校长眼中的中层管理,共8大维度23个主题,紧扣中层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为一线提供了创新工作案例示范与智慧启迪。
这不仅是一次会议,也是一场关于中层的精彩研讨,更是一次大型的中层公开课。丰富的内容,为各学校建构好中层的职能、发挥好中层的作用提供了思路和案例,帮助学校提升“躯干”的力量。
角色定位:
学校管理,中层是个什么层?
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李斌先生在峰会开幕致辞中解读了“承接愿景、协同周边、营造势能”主题的完整含义:
承接愿景:中层要密切关注、准确把握教育时代愿景、学校整体愿景、部门发展愿景;认真分析部门专业领域的理论动态、实践趋势、学校目标、现实可能;时刻保持和校长及有关领导的紧密沟通、信息畅达、智慧叠加……
协同周边:中层要善于各部门左右联动,彼此打通,把自己的价值贡献给周边部门;要让周边部门的价值成为自己的资源;要以职能协同嵌套、资源联动共享、课程一脉相承等方式放大学校整体价值。
营造势能:指向团队学习的势能,比如打造“学习型组织”让“持续学习”成为团队的基础文化;指向部门转动的势能,营造“飞轮效应”,让转动越来越快;指向部门专业高度的势能,用“蝴蝶效应”煽起学校每个部门变革的“飓风”。
中层教研
如何打造有效的教研标准?
刘充(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蓝青小学副校长)
教育质量在教师,教师水平在教研。目前,教研在实施中仍存在几个现实困境:概念模糊、定位随意、内容随意、参与面和参与度有限。
如何打造有效的教研标准?刘充分享了学校五个方面进行的探索:
文化立研,即教研文化与办学文化建立联结。蓝青小学致力于打造“共同体”文化,让“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成长共同体。
制度保研,即设立教研制度与标准,为教研保驾护航。
主题推研,即通过主题化的教研内容推进成长。
形式促研,蓝青小学推进“THT”(Teachers Help Teachers)教研形式,让每位教师都是活动参与者,是学习(或研究)活动的观察者、思考者。
机制助研,为了从外部更好地助力教研提质增效,蓝青小学建立了一系列助推机制,比如:每年暑假集中三天地封闭式务虚研讨,为提升教研质量出谋划策;学期初工作计划、学期末总结述职,通过集中展示将工作成果可视化等。
高品质的教研,要举全校之力
潘香君(常州星河实验小学教育科研部主任)
高品质的教研必须建立在学校的发展愿景、教师的成长需求基础上,只有将学校的顶层设计与教师的底层建设融通,才能升华学校发展、教师团队成长的内驱力。
潘香君认为,高品质的教研应该让每一个教师都卷入其中,成为教研的策划者、主体参与者。星河实验小学学校教育科研部与“有光书院”阵营负责人、各年级有光书院主管、科研协助主管组成智囊团,建立优质的“自主经营体”,形成以课题组长+教师组员的团队,围绕目标进行策划,精心设置互动问题,预设资源。
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分管者还要时刻关注,给教师提供帮助与指导,适时进行润色改进,力求呈现最佳样态。
“自主经营体”是属于教师的成长平台,平台给予每位教师无限的挑战,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拉近了学校、中层与一线教师的距离。
激活教师“研究态”的四种举措
李玉晓(青岛二中学生发展一处主任)
激活教师“研究态”,就是要不断激发教师内在潜能。为此,青岛二中采取了四种举措。
第一,推行“1+N”贡献度评价方式,以价值创造激活教师研究力。“1”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N”包含了导师及德育工作、校本课程开发、支持学生个性发展、校内任职、特殊贡献等各项内容。根据教师的价值创造,确定每位教师的贡献等级,以贡献激活教师发展内驱力。
第二,实施“互联网+教学”,全面激活教学研究态。技术还原了教育本质和规律,重塑教师的团队姿态。
第三,推进“1+1+N青年教师发展超带动计划”。“1+1+N”,即1个学科核心骨干+1个中青年骨干教师或团队+N名青年教师(1-3年)。通过“1+N+N计划”,在加速青年教师发展同时,激活了每个发展阶段教师的发展活力,实现整个教师团队的持续发展“研究态”。
第四,成立“山海书院”,以高端培训支持教师持续发展。
中层德育
学校德育需要顶层设计,要点在于“因地制宜”
陶维军(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德育处主任)
学校德育工作要做好,应该把握国家政策,立足学校实际,呼应时代要求。陶维军认为,德育工作顶层设计的“顶”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因地制宜的“地”,对南菁中学而言,就是南菁文化。
为了培养具备南菁气质的人,学校构建了自主性德育课程体系。包括:
学科整合式德育课程。利用课堂教学,发掘各学科的“德育点”,通过整合、融合和综合的方式,把教育追求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浸润式文化德育课程。南菁有着138年历史,学生挖掘、内化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涵,开发了书院主题文化课程,优秀校友人生阅历课程和校园景观文化课程等,实现文化育人。
CSF活动德育课程。学校建构了“一核四季十节”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式CSF活动德育课程。一核即涵育南菁气质,培育未来强者;四季即开学季、成长季、实践季、毕业季;十节即体育健康节、多元文化节、迎新狂欢节等。学生们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拓展视野,培养自己的品质。
生涯德育体验课程。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生涯成长意识,寻找自主发展路径,坚定生涯发展的方向。
如何为班主任工作构建支持系统?
刘英楠(哈尔滨继红小学副校长)
如何为班主任工作构建支持系统?刘英楠分享了哈尔滨继红小学推动“雁阵合力 和谐共进”的四个策略:
头雁引领——学校提出“一群领飞的人”观点,并为全体班主任设计了一条飞行轨迹:“青年班主任——合格班主任——成熟班主任——风格班主任——专家学者型班主任”。
同伴激励——“继红对话”是班主任自主成长的舞台。每学期初,学校提出本学期讲坛题目,班主任填写选题并安排讲坛内容。后期阶段,学校进行汇总,把有价值的方法妙招进行推广,对参与对话的老师给予奖励。
一字编队——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让教师角色转换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为此打造平等和谐、自由发挥、主动发展三个空间,为老师提供了游刃有余的转换平台。
异质交融——疫情期间在“云端”,在长达一个月的关于责任与担当的辩论赛中,导师和评委帮助孩子们懂得成长要学会承担责任,要学会独立思考,坚守底线,不失良知,敬畏生命,感恩自然。
“协作共育”新机制,德育主任怎样穿针引线?
郭晓慧(潍坊东明教育集团东明校区小学部德育主任)
在“协作共育” 新机制下,德育主任何为?郭晓慧对自己的工作发出了“灵魂追问”——怎样带领教师们走向远方?
她首先深入分析学校面临的德育工作背景,在专家引领下作出专业的德育诊断。据此,她开始有针对性地着手营造情境化生本德育,以课程为依托,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穿针引线”,积极盘活周边资源,努力实现协作共育。
成立班主任成长联盟:德育部门用新方式来进行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读书分享、经验访谈,学共体参与队伍建设;情景剧、团队活动、故事小屋,情境体验式创新班主任培训。
进行三级家委会建设:家委会与学校一起,搭建起携手共育的桥梁。
3+N社会融合教育:不止家校,从学校到小区,再到社区,“3+N”联动公安局、城建局、卫生局……直至整个社会,形成全民文明素养提升的社会融合教育模式。
以用户思维研发研学课程:实现社会资源大融合,教师和学生双成长。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人文情怀、勇于探究、乐学善学、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年级管理
有效年级管理的五个支点
朱则光(青岛崂山金家岭学校执行校长)
如果年级要是管理不善,即使学校已经气象万千、风和日丽,年级内可能依然是生态恶化、狂风暴雨。对于年级管理,朱则光分享了管理工作中的五个支点。
结构重组:确保学生中心地位
在选课走班的背景下,当学校治理结构发生变化,年级治理结构也应随之变化。通过年级分布式领导,管理实现扁平化:减少了上传下达的层级,确保了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及高效的教育方式。
用心规划:尊重成长规律的设计
年级具备了五脏俱全的组织结构以后,还要具有造血的能力,具有战略规划和战术落地的能力。比如学校把初中三年的核心工作做了规划:初一目标是规则、学会规划,初二是内动力和情绪管理,初三是发现自我。如此,每个学年都有了不同的工作重点。
驱动机制: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力量
年级内部还要开发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更适合于年级的特点。
诊断分析:用数据帮助教师深入反思
诊断不是评价,而是体检,用好诊断数据能促进被诊断者的深入反思。
风险管理:可防、可控、可管理
针对选课走班年级可能存在的风险,学校在对规则教育进行设计的时候,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以终为始,目标鲜明;第二,分解落实,寻找载体;第三,反思评价,查漏补缺。教育循序渐进,管理事务也能平稳推进。
级部管理协同术
郑波(湖北省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
郑波认为,实行扁平化低重心的管理,能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年级组长要深入教师,与他们交心沟通,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动力源。如何让每位教师都能在工作中找到职业发展的目标和契机?如何相互促进,发挥出最大效能?学校这样做:
精神文化重导向,争先领跑促同成。年级组长指引年级组里的老师认识自我、坚定职业信念、走好成长之路。
行为文化重修炼,互动研创同进取。老师要破除思维定式,创新教育行为,教育科研要必须要先行,年级组长带领老师推行合作同成的教研策略,人人有研究任务、以学促研、以研导创。
休闲文化重品位,张弛有度舒身心。用“遇见心悦朗读者”“创意摄影大家秀”“超级师声大比拼”“教师形象靓管家”等活动吸引越来越多老师参与,帮助大家成为心情好、身体好、工作好的“新三好教师”。
用“雁阵精神”推动年级管理的“动车组”
王倩茹(郑中国际学校小学部年级长)
最初王倩茹担任年级长,大到年级决策、方案,小到一张纸的使用都要操心。几年后,她的年级长生活每天都很惬意,年级组的工作像动车一样高速运行着。年级组从“拉不动”变成“动车组”,王倩茹用了五招。
包产到户。年级组首先讨论了老师们可以做的事。谁来做事?王倩茹双管齐下,一边了解各位老师特点,一边尊重老师的选择,将合适的事交到合适的人手上。
计划留白。包产到户运行一段时间后,有些项目莫名的停滞或消失了,王倩茹发现,原来是有老师不清楚某件事的目标和标准所致。于是,她开启了计划留白。年级组只为老师提供“计划五要素”(目标、事项、标准、评价、完成时间截点)。通过对各个要素地细致讨论,老师们的计划渐渐清晰。
走动管理。发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亮点,并推广到其他年级其他班,构建起年级间的横向链接。
评价导航。为了让评价更好地发挥导航作用,王倩茹将评价标准前置,学期初就把各项目的评价制定成分级标准。老师们一开始工作就可以对照标准,并不断自我调整。
构建链接。成立家校讲师团,随着讲师团讲座越来越精彩,从年级覆盖到全校,老师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加。
从包产到户到构建链接,一切的前提是充分尊重老师。当每位老师都成为领头鸿雁,“雁阵精神”就足以推动年级管理的“动车组”。
学生发展
自主发展是学生成长的最高境界
陈河清(上海民办平和学校学部校长、光华中学校长)
学校如何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帮助?陈河清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培养自主发展素质。自主发展重在强调使学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展自我价值。
二是形成“五自”育人目标:自主、自信、自由、自然、自省。
三是探究、思辨的教学模式。学校需要帮助孩子学会讨论、学会分析问题,去找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四是创造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校每个星期至少会有两节的课时量,让学生在体育、乐团、艺术和学术几大门类中进行选修。
五是注重自我管理能力。每一次期中期末大考之前,学生可以申请成为诚信考场的一员,这个考场是没有监考老师,考验的是自我管理能力。
六是打造自主向上的教职工团队。
七是与家长形成共同的育人价值。
生涯教育,最精彩的学校在这样链接资源
王晓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
生涯教育以促进生命的完整性生长为终极目标,遵循个人特长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基本规律,指导学生规划人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获取经验,培养其面向未来的核心品质和关键能力。王晓建分享了学校的精彩做法:
校园生活社会化:学校社团完全参照真实社会中团体的运作模式运行。
生涯体验职业化:在校园真实情境下开发出多样的职业体验菜单,让学生进行选择性体验。
岗位实践课程化:设置菜单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岗位供学生选择,每一岗位都有学时、学分的要求。
发展评价智能化:借助智能化评价系统,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中体现的综合素养。
学校让学生成为终身运动者、使命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实现学业、专业、职业、事业、志业“五业贯通”。告诉学生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怎样才能到达。
基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治理体系创新
陈俊荣(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常务副校长)
陈俊荣以非正式学习渠道下的学生“自主社团”发展这个小切口,回应了“学生治理体系创新”的主题。
自主社团利用每周周三、周四两个中午的闲暇时间,将原有的常规活动重构,形成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自主社团有四大自主原则:人员自主、管理自主、内容自主、方式自主。
目标和原则定了,学生真的能自主吗?如何收获成长?陈俊荣副校长从自主社团发展的4个阶段作了分享。
阶段一:社团创建。这个阶段,学校提供场地、空间,配备值班教师等资源,保障学生活动安全。对于孩子,他们会在社团招募、海报制作、宣传中提升技能。
阶段二:社团管理。这个阶段,学校引导社团建立社团管理守则,举办社长交流会等,加强学生对社团的管理能力。
阶段三:拯救社团。面对自主社团极易出现的“半途而废”状况,学校通过社团复活赛、“星级社团”展示等活动激励学生热情。
阶段四:社团持续发展。怎样建设一批有文化的社团?学校通过导师提供专业支持、梳理社团手册等策略帮助社团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自主社团看似活动,其实是将学生日常点滴变成了学习资源,在活动中触发孩子们的自主成长。
中层技术
280天建一所未来学校,技术团队扮演了什么角色?
但非(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港湾学校信息中心主任)
“重构学习生态的思想,让最新的技术进入学校和课堂,让一切成为学习的资源。”这是深圳前海港湾学校提出的建校思想。他们是如何在280天时间里落实这一思想,建造出一座信息现代化的教育学校?但非给出了答案。
VR技术同步设计。学校建筑除了进行平面图设计,还根据学校的建筑图纸构建了三维模型。利用VR技术,学校在虚拟建筑中同步进行装修和家具的选择,可以提前规划各设施设备的位置,也能及时调整不同的学科功能室的位置。
重新思考教室设计。学校去掉传统讲台重视的储物功能,并把它挪到教室前方的侧边,增加黑板的可视高度和书写面积。此外,学校还在教室设立了空气流动模型,建立了新风系统,黑板上方定制安装了空气检测设备,每半分钟采集一次环境数据。
技术应当是无感知的。学校使用虚拟化系统进行办公管理,老师们可以通过统一账号在任何一台电脑上登录并直接工作,不用担心病毒,数据永远在线,不同终端都能随时访问、办公。
满意度超95%的校园IT服务中心,是怎么架构和运作的?
赵海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中心主任)
赵海涛一上台就说出校园技术人员的困境,“人少事多,累成狗,还让人不满意”。他分析症结,职能“过多”,工作效率低;系统“太多“质量无法管控;被动“救火”,故障处理效率低;人员“流失”,工作十分被动。
对此,学校重新进行了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评估了各部门信息化需求以及信息中心的技术实施方案,成立了让领导师生满意度超95%的IT服务中心。
在服务管理上,首先是确定服务范围,确定边界。然后,对外发布服务目录,制定服务级别,建设服务流程,考核服务绩效,形成服务报告,提升服务质量,让服务流程形成闭环。
一一把脉,一一拆解,信息中心最终将关键业务的可用性保持在95%以上,用户服务的满意度保持95%以上,SLA服务指标达成也在95%以上。
这使得,2016年1月人大附中信息中心正式通过ISO20000认证, 成为是全国第一所通过该认证的中学信息中心。2018年1月人大附中成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校。这一切都源自信息中心的重新定位。
从“边缘”到“闪耀”:智慧团队炼成记
罗化瑜(重庆二十九中信息中心主任)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实现跨越成长,从边缘走到舞台中央?罗化瑜和团队用三年成长,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他和团队制定了十六字行动战略:五项修炼、四段关注、三心二意、我行我素。
五项修炼,即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精神上自我超越、思维上改善心智、价值认同上达成共同愿景、学习团队发展为学习组织、系统思考。
四段关注,即关注教师由师范生到专业教师的四个成长阶段。
三心二意,虚心求学、耐心导学、恒心研学、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我行我素,从行动内驱力、综合素养、能力挑战、实现梦想,将教师的理想落实。
罗化瑜用“生旦净末丑”形容大数据时代教师的角色转换。“生”指向教师角色,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特性;“旦”指向教师素养,用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孩子;“净”指向教师的思维成长,教育信息化领域中很多东西并不是教学的主旋律,但依然值得尝试;“末”指向教师未来,未来到底走哪条路?教师可以寻求前辈的帮助,但自己一定要坚定方向;“丑”指向教师突破,在不断挫折、挑战中收获成功。
同时,通过多种研修模式修炼以及千校教育云、蚂蚁梦工场、慧学工作坊等项目锻炼,罗化瑜和团队获得了显著的成长。
中层后勤
岛上学校的“五星”后勤标准
李国友(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后勤主任)
李国友说,蓝天白云映照在洁净的玻璃上,才配得上崇明岛这世界级的生态环境。就像校长李海林期望的那样,孩子走进这个美丽的校园,第一眼就能爱上这所学校。
五星后勤的装备:五星后勤需要五星后勤装备。这是一般中小学比较忽视的事情。“岛上学校”的经验是五星装备是五星后勤的前提。正规、齐全的后勤装备,不但减轻后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保证了后勤工作的高效率、高标准。
高标准是五星后勤的灵魂:学校后勤服务,在标准上退后一分,实际的服务质量就会下降一丈。坚守后勤服务的高标准,是五星后勤的灵魂。
细节就是高标准:关注到细节,就是高标准。细节之细,就在于替孩子们着想,就是从孩子们的视角来考虑,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
美就是高标准:美不仅仅是好看,美是对人的心理的一种体贴,一种人性的关怀。学校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是深入人心的。
后勤管理的弧线能抛多远?
赵宗新(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后勤中心主任)
艾瑞德的后勤管理弧线,抛向离儿童最近的地方,用服务不断创造可能性。
因为学校卫生间用纸随意容易造成浪费,刘一墨同学建议画上一道线提醒大家,最终有了每个卫生间都标注的“刘一墨”线,成长过程中,儿童关注的事都应当被学校看见。此外,学校更换书包前做民主调查,倾听孩子心声;设置汉堡日、素食日、包子日、牛肉面日等节日,改善营养同时又满足孩子们的喜爱……后勤事务,从懂儿童开始。
后勤管理弧线,还抛向师生向往的地方,后勤团队与师生同频共振。学校开办带着课程进厨房、教工运动会;专门为哺乳期女教师设置母婴室;为教师们做一碗生日面,校长亲自送祝福;为后勤教职工开设读书、写作、练字、讲故事四门功课……后勤成为把每位教职工都捧在手心的人。
后勤管理弧线,还抛向家长关注的地方,融合家长资源,链接每一位家长。
后勤服务里的“育人经”
向翌(成都天府七中行政后勤服务中心主任)
学校后勤服务是什么?是通过后勤的各项工作,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保障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后勤服务能否有育人的作用呢?当然有!向羿认为,后勤人通过自己的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后勤人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影响人,从而实现“后勤育人”。
向羿还认为,要实现后勤育人,一定要善用“新武器”——课程。
课程计划。学生发展服务中心和行政后勤服务中心一起就学校里已经有的时间、空间条件和已有的教育资源,构建劳动课程的体系。
课程开发。行政后勤服务中心根据学校劳动课程体系,配合学生发展服务中心一起开发劳动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引入后勤工作人员作为授课主体,将其日常工作分内容转化为学生劳动课程的步骤。
课程评价。以后勤人员工作的评价标准为参考,由后勤人员作为评价主体,评价学生的劳动过程和成果。
图书馆长
学生心中理想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的?
欧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中小学图书馆目前存在几个现实问题:其一,图书馆硬件和软件已经到了高速发展、并驾齐驱的阶段,却缺乏软硬件完美配套的方案;其二,图书馆数量和质量尚不匹配;其三,图书馆配备与使用不协调,有重藏轻用、重配轻用的问题;其四,图书馆普遍化与个性化没有处理好。
在欧健看来,图书馆应该包含理念、空间、内容和技术几方面。他以正在建设中,明年4月开馆的水土校区图书馆为例做了具体分享。
图书馆主体流线以博物馆展开,以科学、艺术、生命、人文为主要分类。图书馆每层楼都有不同的功能布局:
4楼为“明日的世界”,包含结合VR装备与技术的多媒体阅读区,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
3楼为“铭刻的人文”,让学生有更大的特色阅读空间;
2楼为“生命的向度”,这里有创作者基地,还有思想者沙龙等特别空间,整层设计灵感来自对大自然的改造,启迪学生感悟自然;
1楼为“璀璨的艺术”,从《吉尔伽美什》之歌(云美术馆)到达芬奇之圈(主题藏书区),学生可以一边享受阅读,一边探寻艺术的发展之路。
这样的图书馆,是让学生爱上学习、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地方。
图书馆老师是什么角色?
曾品方(台北万兴小学图书馆教师)
图书馆老师是什么角色?曾品方介绍,我国台湾地区自2009年增置图书教师,目前中小学约有500多位图书教师,这些“图书教师”是具有教师资格且受过图书信息专业训练的学校图书馆经营者。他们致力于经营学校图书馆、推动阅读以及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并能发展教师之间协同合作的机制,促进跨领域学习的发生。
学校图书馆典藏着各式各样多元的学习资源。图书教师正是最了解“馆藏资源和学生学习”的老师,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能力。
图书馆教师还会结合社会资源,让好书大家读、票选好书、班级参访、学校借书证、数字资源共享,建立起爱的书库。
图书馆教师还可以引进出版社资源,让小读者与创作者面对面接触,帮助孩子更深刻领悟阅读的意涵,拉进孩子与读本之间的距离,了解创作者背后的甘苦。
总之,图书馆教师可以提供资源、推动阅读、引导学习、支援教学……当学校图书馆本质越来越清晰,校园阅读文化也由此建立。
“最美基层图书馆”:如何盘活沉睡的馆藏资源
张俊(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副校长)
一所优质的图书馆有什么标准?张俊认为,优质的图书馆必须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吻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能够支援学科,引导学习。
如何发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促进学校师生素质成长?望湖小学依托图书馆资源,融合学科教学,开发开放有活力的全阅读课程体系。
学科阅读课程。促进阅读与学科的整合,实现馆藏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扩大学生学科学习视野。
整本书课程。精选适合各年级的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每个班每月至少一次的师生共读,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自由阅读课程。在校每天15分钟,回家每天不少于20分钟,日不间断,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主自由阅读兴趣和能力。
阅读实践课程。开展基于主题的探究式学习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通过主题研习、四格漫画、作家进校园等方式,打通阅读与生活的界限。
校长眼中的中层管理
卓越中层的自我领导力
王干(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副校长)
王干认为卓越中层也要具有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做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
做事能力。做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一定的规律,简单地说就是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个闭环至少包括“计划—准备—实施—反思/总结—汇报/反馈—调整/优化”等六个方面。
设计能力。一个中层干部要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做得出来,写得精彩,这些就是设计的过程。
创新能力。做中层,任何一项工作尽量做到大的方向不变,但小的细节一定要变化。这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全面否定,而是调整优化。
思维品质:问题意识、协同意识、成果意识
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难有创新意识。创新往往来源于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发现不了问题。
协同意识。真正的行动就是深入具体工作场景,和同事、学生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共同面对挑战。有了行动力,才有影响力。
成果意识。一是中层自己的成果,要反思总结写出经验。二是学校的成果,即整理设计出成果。
此外,想成为卓越的中层,还要有沟通能力,课程意识,文化意识,责任意识,档案意识等,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培养学习。
怎样做中层?
刘艳萍(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层?如何获取有效的领导力?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认为,领导力就是管理自己、影响他人的能力。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层,必须要学会做一名全方位领导者,向上领导上司、横向赢得同事、向下赢得下属。
刘艳萍指出,学会领导上司是成为优秀中层的重点,为上司“减负且增值”则是关键。所以,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学会管理本职工作,理清必做工作,规划未来工作,放权细节工作,拒绝无关工作,最后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主动延展工作半径。面对问题积极解决而不是逃避推卸;主动承担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并做好;与领导充分沟通,以便更好地为其分担;无论领导做出什么决策,努力将其变成最好的决策。
与上司构建关键性关系。拥护上司,共同传递组织的愿景使命,了解并坚定支持上司的头等任务;善于借势上司的优点推动事情的落实,学会适应上司的缺点并加以管理;以“淡泊名利”赢得上司的信任,以“归功于上”为上司增值。
来源 | 本文据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学校中层领导力峰会内容整理
整理 | 张磊、龚晓薇、戴嘉涛
责编 | 凳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