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语言美学的教育,何以培养一个文明的孩子? | 头条
▲ 年会进行中,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参与远程学习
如果站在文明的长河中,思索教育的根本目标,你的答案是什么?
百年前,思想家梁启超的答案是,“做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完整的人”。
今天,诺奖获得者布罗茨基所著的《文明的孩子》给了我启发,我的回答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文明的孩子。
文明的孩子,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未来充满想象,凡事能独立思考,能做出独立判断……
然而,诸多要素中,有一个尚未被足够重视的素养: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它与语言紧密相关。追根究底,对它的忽视源于对语言的忽视。
当下,我们的社会语言、家庭语言、网络语言环境不尽如意,连学校里也是如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语言的力量。
我们身边的语言有着怎样的力量?
我想先从两个身边关于语言的故事说起。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期间,我们都被这句来自日本的诗打动过,之后,中国也向世界各国捐献了大批物资,其中的标语堪称“诗词大汇”。
中国—日本: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中国—德国: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中国—法国: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中国—意大利: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配上了一段曲谱)
中国—印度: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
中国—韩国: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每个词的后面,都有一个世界。这,是词语的世界,是中国文化的世界,是民族精神的世界。
语言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塑造作用。所谓的现实世界,可以说,就是人类根据自己的语言系统建构起来的。
“除了春天,禁止入内”
几年前,在我们校园一条小路尽头,有这样一块牌子:禁止入内。
每次路过这块牌子,我看着总觉得不舒服。事实上,在我们城市的广场、街道、公园,“禁止”这样的词语随处可见。
“禁止”,这是一道严厉的命令,隐含着语言的粗暴。表面上我们看似用一种告示,试图唤醒人们的文明意识,试图规范一种行为的文明。其实,恰恰是在用不够文明的语言,来号召大家的文明行为。效果可想而知。
给人留下更深印象的,往往是这个语言本身所暗含的东西。粗暴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一个校园、一座城市寸步难行。身体寸步难行,精神就会寸步难行。
语言的环境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居住在什么样的语言里,就居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言,就是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决定对这块牌子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牌子:除了春天,禁止入内
这次改造,把严厉变成了温柔。一个孩子路过的时候,从被呵斥、被阻挡、被拒之门外,变成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召唤和心灵的邀请;他感受到的是鼓励,而不是纪律;他感受到的是一首诗,而不是一句警告。
这个标语就像草地里的一朵花,营养了孩子们的视线。
目光舒服,心灵就舒服。如果,我们校园里的点点滴滴,都是这样的语言所构成的生活环境,那它就会变成孩子心灵发育和语言成长的一个教育环境。
一个在温情中接受了爱抚的孩子,说话就会变得优雅,行为就会变得文明,性格就没有那么暴躁。他会对语言产生好奇,会自然延伸出行动——去改造家庭、教室的语言。
所以,我们不仅需要诗意的物型空间,还需要诗意的语言空间。
并且,某种意义上,我们去设计和搭建语言美学的环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诗意的语言能够脱口而出,让语言像草木一样生长,像风一样弥漫在校园,仿佛在空气中就能抓到无数的东西。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要培养与世界对话的能力,提供文明的语言是基础,至少要做好两点:一是让语言优雅、精致起来;二是让语言建立起合理的逻辑,用逻辑指导语言。
如果说,中学、大学更侧重语言的逻辑,那小学侧重的是语言的诗意。
我们把重点放在一座校园的语言生长与语言美学环境的塑造,和伟大的汉语文化传统相匹配,和儿童天生的诗性精神相匹配。
用优雅精致的语言,舒展孩子们的五感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对自身有一个设计和比喻:“小径分岔的花园”。
这座花园拥有着大自然丰富的语言,不仅是用艺术和伦理的语言写成的,还是用科学的、逻辑的语言编撰的。
走廊、洗手间,乃至每一个垃圾箱盖上,视线抵达的地方,都能看见优雅精致的语言。
疫情复课后的一天,校园的银杏树上,悬挂了鸟儿。树下,出现了狄金森的一句诗:“我的花园里,小鸟在行驶。”
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创造了这起浪漫的事件。唯一能确信的是,这样一个即兴行为,是学校诗性存在的表达与象征。
听到的声音。一亩花田的风铃、大白鹅的引吭高歌、水滴的“滴答”、木芙蓉的花朵扑击小窗,这些丰富有趣的校园背景声,让人领悟到任何一种生存都只是与时空的偶然相遇。
闻到的气息。春天的香樟,夏天的薄荷,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四季的香水月季。小径深处青苔的气味半睡半醒。
有位诗人说,童年时代的雪,呼吸到了“玫瑰与盐的气味”。假如我们理解了这句话,就理解了气味在童年中、在一生中可谓是无限大的细节。
冬天、秋天、太阳、夏天的雨,都是完整的季节的根源。当我们深入这些季节的纯粹中,五感全部打开的辽阔,提供给正在扩张的童年各种天地,童年的季节即成为诗人的季节。
重拾诗歌,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和生活
诗歌在这个时代是被冷落的。
2020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诗歌,在我看来,是在试图拉住一个不断逝去的东西。它在提醒人类,诗歌的存在,诗人的存在,诗意的重要。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现实世界,并不纯然美好。另一个是意义的世界,而进入这个世界最好的路径,就是用诗歌的方式来生活。
2020诺贝尔文学奖公开的当天下午,“金蔷薇”诗社的文艺黑板上,就出现了获奖诗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句。我和孩子们在诗社也朗读了格丽克的诗。
“金蔷薇”诗社取自于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金蔷薇》,社内珍藏着400余册诗歌作品。
踏进金蔷薇诗社,就不是一个人在孤零零地面对世界,而是和数千年来跨越不同文明区域的巨人们站在一起。从诗经到荷马史诗,从海子到雪莱,人类的想象、智慧和美都在这里。
在这里可以看到,怀有身孕的教师,一只手抚摸着隆起的腹部,另一只手托着一卷诗集。并且,捎带一册诗集回家,临睡前随性读一读,已成为许多教师生活的日常。
读诗滋养了心灵,丰富了语言,就能反哺我们的课堂。
在一堂语文课《铺满金色巴掌的小路》中,陈锋老师和孩子们展开了“与树叶的对话”——
师:“一片落叶落下来,要几秒钟?”
生:“五秒”“一秒”“三秒”
师:“你有没有花短短的一秒钟看过落叶飘落?”
生:“没看过……”师:“太可惜!太可惜!太可惜!”
师:“与树叶对话,不仅要靠近日本画家东山魁夷那颗敏感而柔软的心灵,还要倾听泰戈尔的诉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师:“安静的美好,有时只要花一秒钟,这是时间的玫瑰……”
这是邵老师和她的童诗课,一个持续了六年的童诗班本课程。孩子们毕业了,但我相信,因为诗,他们的心灵已经有了日出。
一个孩子在疫情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儿童诗。在六一儿童节,我们为他举办了“私人定制展——可乐先生的诗”。这也是他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阅读是塑造语言的密码。在百草园诗会里,我们坚持了五年的“夜读”,星空下,阅读—朗诵—吟诵。
为什么要吟诵?正如叶嘉莹先生担忧的,“吟诵”即将失传,而吟诵却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复活”诗歌灵魂的方法。
我们还认为,真正好听的声音是从灵魂深处释放出来的,准确、深刻、动情的汉语的语音,启蒙着孩子们的声音美学。
诗意,还需要守卫孩子的闲暇
诗意的校园空间,也需要深度消费,深情对话。
不然,树还是树,你还是你。而我们都能感受到,目前校园生活最大的敌人是没有闲暇。没时间看花、看鱼、看水、看云……人类就失去了看的深刻意义。
创造闲暇,实际上就是在创造自由,创造与天地万物的对话,创造启迪性事物发生的机会。
凌霄花下,孩子们看花、闻花、捡拾落花,一天,花架下就出现了一个孩子的诗:
花的声音我们成年人能听到吗?听不到的,但孩子听到了。只有儿童,才能听到从心里传到耳朵里的声音。
孩子不仅参与了语言环境的设计,孩子本身也是语言的生长者。孩子的水、孩子的火、孩子的树、孩子的春天与花朵,都是对世界的一次开启,一次对话,一次进入世界的邀请。儿童的精神体质和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
其实,小到一个校园,大到一个城市,甚至整个时代,我们的语言环境,我们与世界对话的能力,都还有极大可以提升的空间。
优雅、精致的语言,是文明的孩子可以携带一生的表情。爱惜语言,就是爱惜我们的童年。呵护语言,就是呵护我们的生活。
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的一段话:请注意你的语言,你的语言会变成你的行动,你的行动会变成你的习惯,你的习惯会变成你的性格,你的性格会决定你的命运。
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语言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
刘慧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教育集团总校长
2020年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为期一个月,11月16日-17日“中层领导力峰会”正在举办中,欢迎报名线上观看。今日会议流程安排如下:
学术主持:刘充(宁波蓝青小学副校长)
280天建一所未来学校,技术团队扮演了什么角色?
但非(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港湾学校信息中心主任)
满意度超95%的校园IT服务中心,是怎么架构和运作的?
赵海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中心主任)
从“边缘”到“闪耀”:智慧团队炼成记
罗化瑜(重庆二十九中信息中心主任)
岛上学校的“五星”后勤标准
李国友(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后勤主任)
后勤管理的弧线能抛多远?
赵宗新(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后勤中心主任)
后勤服务里的“育人经”
向翌(成都天府七中行政后勤服务中心主任)
学术主持:焦憬(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校长)
听,这是伟大的心灵在文明的长河里低颂
欧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把馆门打开,让世界进来
曾品方(台北万兴小学图书馆教师,台湾大学博士)
“最美基层图书馆”:如何盘活沉睡的学校馆藏资源?
张俊(合肥市望湖小学副校长)
卓越中层的自我领导力
王干(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副校长)
变革中的校长,渴求怎样的中层伙伴?
刘艳萍(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
• 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温暖的学校,简单的教室,民主的老师,自主探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