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的根本意义,在于抵达一个独特而素养平衡的人生 | 头条

冯晨 新校长传媒 2021-12-23


教育是面向人的事业

几个月前,我收到一份申请入读云谷学校的家长来信。在信中,这位家长重温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重理轻文的教育让我无暇领悟地理的奇妙、历史的悠长、社会发展的曲折,音乐、艺术则几乎不曾存在于我的世界。为了冲过高考的独木桥,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练就解题技巧而不是学习新知识。应试教育的原罪在于过度强调准确性和速度,它导致我的十二年学习生涯留下了太多空白和遗憾。”


因此,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而同样的痛,也发生在许多家长身上,包括我们自己。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升学、生存,还是为了帮助孩子获得幸福的人生?这成为云谷人自创校之初便反复叩问自己的问题。
如果把成长需要经历的过程,如考试、升学等,当作目标来追求,自然是本末倒置。而教育目标的偏离,会进一步带来人的发展失衡。

云谷人坚信,教育的意义绝非知识的堆积,也不仅在于帮助孩子们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者满足日后的生计,而是要为创造人生的意义做好准备,让受教育者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趣的灵魂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
简言之,教育是面向人的事业,其目的在于帮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完整而幸福的人生;学习的根本意义,在于抵达一个独特而素养平衡的人生

素养平衡是底色,独特是亮色

如何兼顾“独特”和“平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两者的内涵。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不少关于平衡的论述,如《论语·先进》里的“过犹不及”,《后汉书·仲长统传》里的 “矫枉过正”,《中庸》里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素问·生气通天论》里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既不能太“进”,也不能太“退”。
教育亦是如此。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育才二十三常能” (分为“初级十六常能”和“高级七常能”),还有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指向了一个社会人或独立个体所需的多方面综合素养。
素养平衡让孩子成为和谐、完整的人,素养失衡则带来生命发展的失衡。研究数据显示,我国4岁~1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其中抑郁症呈现低龄化倾向,2017年青少年患病率达4%~8%。过重的升学压力和心理压力,导致许多孩子发展失衡。
再来看“独特”的内涵。人天生就有差异,体现在认知发展、认知风格和智力等方面。有研究指出,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甚至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都会带来人的差异。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的,人的身上至少有七项智能,且每个人的智能存在差异。这些都给差异教育、个性化教育带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身上的独特性,会因为某些外围环境而被掩盖和压制,最终“独特”会变成“趋同”。
所以,云谷学校强调,理想的教育应该珍视每一个孩子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学习不是把“不同”变成“相同”,而是让每一个“独特”都熠熠生辉。
可见,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缺一不可,只有达成内在的平衡状态,才会有满足感、幸福感。在保持个体平衡的基础上,教育要看见个体的特质,尊重差异,发展优势,抵达平衡又独特的人生。
我们认为,素养的平衡发展就像人生的底色,而每一个个体的独特,则是底色上的亮色。先有底色再有亮色,底色让生命更加完整、幸福,亮色让人生精彩纷呈。

兼顾平衡与独特的云谷实践
云谷学校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平衡又独特的发展呢?
首先,云谷秉承“视人为人”的核心价值观。人不是学习的机器、流水线的产品,也不是父母用于炫耀的资本。每个人都是独特、鲜活的生命个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所以,人应该被看到、被尊重,同时也要被要求、被教养。
基于此,学校设立了“培养具有仁爱精神、独立意志、社会担当、终身学习力和幸福感的地球公民”的目标,搭建了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包含两大核心品格、三大基础能力、三大关键能力。
云谷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培养目标和素养框架有着一致的底层逻辑——向内、向外、向未来,即帮助孩子们解决好与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问题,自信地面对未来。
在这一顶层建构之下,云谷的教育做到了有的放矢:
把孩子在学校的一切经历和体验,无论课堂、课间还是课外,都进行课程化设计;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科和副科之分,学校开设的所有学科都是核心学科,不可偏颇;在小学部,孩子们每天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是奔向操场运动、撒欢,让沉睡了一夜的身体得到复苏;在学校里,任何课程都不能被挤占,即便在中考的前一天,学生们还沉浸在音体美课程带来的愉悦中……
如果说培养目标和素养框架是底色,那个性化教育则是底色之上的亮色。
云谷以“让每一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为使命,希望每一位孩子能保有自己的独特。就像马云先生所说,“学校不要变成标准型的养鸡场、养猪场,它应该是一个野生动物园,里面什么样的动物都有。”     
过去三年,我们在个性化教育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导师制”就是其中之一。
在云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属导师。在小学的“新班级制”下,一群导师看到一群孩子,导师动态轮换,在每周的导师例会“聊聊孩子”,多视角地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在初中和高中,导师相对固定,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追随孩子三年的成长。
同时,我们创建了初中生三年发展阶梯图,从自我探索、到自我管理、自我驱动、自我发展,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得到导师的支持。
云谷初中生三年发展阶梯图
创建机制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老师有没有爱孩子的心、有没有发现差异的眼睛也很重要。如果老师心里有孩子,他会看到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不同,且愿意支持和珍视这种不同,将其作为一种财富和教育契机。
所以,在云谷学校,老师兼具三重身份:导师、学科教师、云谷人。三种身份的完美融合,便可以唤醒老师的意识,让老师真正做到“眼中有人”,让每一个孩子被尊重、被教养,个体差异被挖掘和鼓励。
这几年,我们看到云谷学校孩子们的特质被放大,内心的小宇宙被点爆,好的品质得到迁移。孩子们一天天的变化,坚定了云谷人探索的脚步。我们相信,平衡的底色加上闪烁的亮色,孩子们的人生必将完整幸福且熠熠生辉。
让教育回归本源,是人的呼唤,教育应该帮助人抵达独特而素养平衡的人生;让教育面向未来,是时代的呼唤,今天的学习应该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冯晨

杭州云谷学校

小学部、初中部校长


来源 | 本文据作者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责编 | 三石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立即报名线上直播

2594889720@qq.com

• 从北京十一学校到iSchool未来学校,看弹性教学、主动学习的10年探索

• 道德推脱、责任泛化、“立德”何解?学校应走向科学的道德观

•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助人幸福?在于四个维度、四条路径、四次转身

▼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