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这三个关键能力,预见了未来教育的走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教师 Author 朱爱华
这是一个变化飞速的时代,这种变化让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在欣喜中隐藏着不安。在不可确定的当下与未来时光中,我们当以何关键能力面对?
洞察力:厘清本质的智性修炼
所谓本质,是指去除表在遮蔽的本体规律或本体特质;所谓厘清,须在诸多事物中甄别、提取、凝练;所谓智性修炼,是指富有智慧的生长与生成的过程。
本质、厘清、智性修炼,哪个要求都不低,它们要求教师溯本求源,找规律、寻本质。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不断积淀,修炼一双能够“望向本质”的认知慧眼。
哲学告知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完整地看、看根本。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看问题的几个维度:一是完整视域指向宽度与长度,二是求取根本指向深度。
显然,要想获得完整视域,其宽度离不开系统学习力,其长度离不开终身学习力。
要想获得厘清本质的深度,离不开问题发现、反思实践再反思的螺旋深入的反思力,离不开客观清醒的理性精神,离不开完整视域下的原点回归。
以人类对未来的洞察预估为例,站在当下,我们显然无法完全预估到未来变化的速度和结果,但是我们可以逆向思维,也就是“跨越历史想未来”,探求巨变中的不变。
完整地审视整个历史,我们发现历史其实早已告知我们答案,只待我们去检索、去发现、去归类,这正是一种完整视域下的原点回归意识。
透过表象我们发现,历史冷冷地留给人类的其实就是这么几个主题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也就是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追问,对于爱恨情仇的追寻,是几千年来一直在上演的大片,只是道具不一、形式各异而已。
综观这些主题,究其本质,无一不是关乎“生命”二字——以上正是我们对相关问题的结构化、关联性的探求。
我们完全可以据此预估未来人类的活动主题:“生命至上”将成为人类未来世界的第一关键词。
我们的教育自然也会、也应该围绕“生命至上”这个主题展开,这是未来最大的教育主旨——以上实质是人类根本认知的重新定位以及终极诉求。
通过对未来人类不变主旨的洞察,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关联到未来教育的可能:教育的原点乃是基于“生命至上”的“完整育人,育完整之人”。
这样的目标是对个体生命的唯一性、多样性、创造性的尊重—量身定制、因材施教,也是对人类生命共一性的尊重:共情共度,共生共长。
人类的前进总是伴随着价值反思与方向引领。练就厘清本质的智性素养,其实是为了拥有前行的方向、思想和力量。因此,大到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小到对身边教育现象的真相辨析,洞察力都不可缺少。
我们需要拥有终极审视目光、结构关联能力和原点回归意识。而如何具有这样的功力,则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终身学习(包括智能技术)与思考,只有恒久地修炼融通,才能真正眼明心亮。
创造力:融通创生的课程实践
人类与其他生物的重要区别在于创造性、创新力的拥有。对于教师来说,则体现为能够将国家课程创造性地优化、转化为实际需要,能够创造性地让学生自能、自治、自创,也就是优化“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我以为未来,我们会在两个领域加大砝码开展探索:一个是开发好“跨界整合式课程”,它需要教师具备跨界整合的课程素养;另一个是助力好“让学式学习”,它需要教师具备助学、让学的导学素养。
为什么要跨界整合?荀子说:“知而有所合谓之智。”我们会看到生命的成长是完整的,社会、世界是全息的,而创新创造也是整体联动模块结构发力的结果,因此儿童更需要的是跨界整合式学习。
要实现跨界整合式学习,当有“跨界整合式课程”,如何创造性地实现?
往小处说,我们的学科课程会推行“学科+”跨界课堂,就是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围绕一个主题,遴 选、融合关联因素,也就是跨界整合,使之系统化为一个更有价值的结构体。比如,“操场上的数学课”“实验课中的作文写作”,等等。
往大处说,我们需要整合儿童发展、生命成长的需求,开发生命课程。例如,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如师附小”)在执教国家课程“慈母情深”这个主题时,想到了研发师本课程——它是“学科+”思想的课程运用、完整育人的课程载体。
这个课程包含中国最古老的赞美父母之爱的诗篇——《诗经》中的《蓼莪》,此乃养育之恩;梁晓声的小说片段《慈母情深》,此乃培育之恩;现代散文《地震中的母亲》,此乃护卫之恩。
再辅以歌曲《母亲》,漫画《咱爹咱娘》,不同形式的载体,不同方面的母爱内涵,完整地熔铸成母亲之深情的主题文化包,这不仅是一个跨界主题课程,更是一个致力于学生生命完整生长的大课。
再如,疫期中,面对孩子视力受限、家长复工不能陪伴孩子上网等5大限制的实际现状,如师附小果断提出“不上常规网课”,创新研发了“每日五新式”功课:
每日学习(国家课程)、每日技能(劳动技能、体育运动、科学实验)、每日积淀(自主阅读、名言积累、阅读反思)、每日关注(关注疫情数据、关注身边人、关注社会)、每日创造(每日观察、每日思考、每日创新)。
孩子们在这样的跨界整合式学习中自发地开展“我做寿桃献武汉”“我写诗歌敬天使”等系列动人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着回归生命本质的完整生长。彰显生命自主学习力的课程,才能称得上是生命课程。
那么如师附小如何助力学生的“让学式学习”呢?一是让学科活动化,助力“融通创生”,二是让活动自主化,实现“让学赋能”。
学以致用,完整育人将会是我们的功课设计要求。比如,研发好创客式活动载体、设计好创客式活动功课,采用“作业设计倒推学习过程的优化,保障学习的质量”将成为“因材施教”的重要形式。
六年级的教师引导学生在疫情期间居家自学“圆锥体、圆柱体”,只向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想方设法自主制作一个圆柱体或圆锥体,并将制作过程采用美篇方式发送出来。
这样的功课具有选择性,富有设计感、运用感、成果感。可以预见,“问题探究式作业”“物型整合式作业”“项目学习式作业” 等“创客型作业”将会成为孩子们的挚爱。
孩子们将会在一个“原始场、对话场、系统场及实践场”中建构一个自我创造的空间和机会,连接更多的小“场”,促成一个大的学习场的形成,同时不断激活、丰富一个开放的、新的结构模块的形成与再生长。
这样的过程重在对“每一个”的量身定制,推动着“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孩子们不仅是设计师,更是创造者,甚或梦想家,不经意间已从探索者逐步转向了解决者、创造者的角色,形成“成长型思维”,进而成为“自我管理者”和智慧的自我创造者。
跨界整合,是跨越时空的;融通创生,是不断努力形成的;恒定目标,是基于贡献人类的。教师的课程再创,根本目标是助力学生的创新创造,以及相互间的“教学相长”。
共情力:走向未来的人间理解
牛顿说: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因此人类除了需要丰富的生命、智慧的生命之外,目光更远处,“道德生命”将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不得不重视的重要内容。
可以预见,抱团取暖、共度生命,未来人类相拥而泣的场景将会成为世间最大的美好。
一个“情”字大概是人与机器的最大本质区别。未来的世界是一个人工智能急剧发展的世界,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从组织形式看,可能会占比越来越大。这甚至成为人们自我学习与自我淘汰的一个重要标杆。
同时这种淘汰会让很多不适应者感到恐慌。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并重视“情”这一点,我们无须过多担忧,再先进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仍然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成为人。
人不能成为机器的奴仆,人工智能是为了“人类智能”,“人机共舞”依然是为了人,人之常“情”应该也必然永存。我们依然可以奔赴更美的未来。
“情”之重要还体现在创造也离不开“情感”。倘若人类有着极强的创造力,却没有正向的情感,结果会是如何?再试想,倘若孩子们脱离了生活,过滤了、删去了属于人这个属性的情感范畴的生长时空,他们将为何创造?
如果再宽泛一点来想这个“情”字,还应该包括人间真情、审美怡情、人类共情,尤其是“人类共情”将至关重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人类上了一堂生动的共情课。受疫情影响,仅美国迪士尼公司就在全球裁员2.8万人。而此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则表示:“在我们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没有人是安全的。”
我们会发现,所有人都必须统一认知,共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具有地域广远覆盖性)、“全人类意识”(具有人性深度共建深刻性),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有力的佐证。
所以人类终将要学会从优秀的“个体我”走向优秀的“团队我们”,来“共度整个人类的生命”,共同推进人类的进步。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教育的走向:人类终将会围绕“生命至上”,伴随“因材施教”,走向“人类共情”。唯有共情,才能共度,这种认知转向,本质上是整体观、系统思维观的重构,是人类教育终极目光的抵达和对原点目标的回归。
人间最美乃是爱与智慧。唯有教育情怀、教育智慧才能成就教育的美好。因此,若对未来教师的关键能力进行最简言说,那就是:围绕“完整育人”,以洞察力、创造力、共情力尽心书写“爱与智慧”的育人篇章,实现属于人类的生命与生命的相互成全!
▼ 点击 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