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张“隐喻”图,直击当代孩子缺失的关键能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外滩教育 Author 郑钢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在现实中,很多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平衡,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懂得体谅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是突出现象。还有的孩子出现抑郁、过分焦虑、上学恐惧症、网瘾、失眠等心理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的原因很多:如学校和家庭教育常常过分关注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社会竞争激烈传递到教育端呈现孩子学习压力过大;沉溺网络世界导致孩子无法自拔;剧场效应和教育内卷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缺失一种关键能力: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情感能力,就是能清晰地认识自我,理智地处理控制情绪和做出各种决定,与他人良好地相处。这种能力是一个人在生活和生存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一个人在竞争日趋激烈、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社会中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一个人获得人生幸福最重要的能力。
“为何要尝试(Why try)”是美国社会情感教育颇有特色的一个项目,旨在减少学生辍学和学习失败的数量,帮助青少年在压力和挫折之下克服挑战,改善学习行为。
此项目借助了十张图片,用隐喻的方式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失败或变故,合理地处理和解决人生中的问题。每一张图片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使他们有一种可以理解和记住的方式获取社交和情感原则,思考他们所做的决策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

“现实之旅”


这张图片告诉青少年一个隐喻:人生的现实之旅就如过山车,人做出的每一个都决定着其后果,我们今天做出的决定直接影响到未来。
此隐喻引导遭遇挫折暂时脱离正轨的青少年,在决策前考虑其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以此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决策,最终助其步入社会生活正轨。
这张图上的过山车有着两个轨道:

一根轨道易行,快速,但是突然间行驶过程中遭遇了碰撞或侧翻,只能早早地结束旅程;还有一根轨道起伏不平,艰难曲折,却是值得的,可以阅读人生无限风景,可以磨砺淬炼,更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这两个轨道其实是人生的写照,人生充满着选择,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不同的人生轨迹是有不同的因素作用导致而成。

有些孩子非常冲动,做事很少考虑后果,甚至容易走极端,其实心理品质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缺乏理智和冷静。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自我调控、自我调适、理性决策以及自我规划能力的缺失。
此隐喻教导青少年如何识别一个目标,培养理性决策能力,并利用它来激励他们在学校、家庭和朋友中做出良好的选择,使他们能够朝着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向前进。

“撕毁你的标签”

这张图上画着三个不同颜色、不同破损程度、贴了不同标签的桶,不同的桶代表不同的标签。这张图告诉学生:可以更改自己的负面标签,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积极特征,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时我们偶尔或者稍不留意会做错一件事,会获得“负面标签”。负面标签可能来自许多渠道,包括同龄人、教师、父母和社会。
我们不能让“负面标签”像口香糖一样牢牢地粘着我们,这些负面标签会伤害青少年的未来,而正面标签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并获得更好的机会。
引导青少年知道这个道理:最终,你所戴的标签取决于你,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向别人展示自身的积极特质来改变你的负面标签。专注于自己优势的展示和目标的达成,是“撕掉标签”最有效的途径。
从社会情感能力的角度,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感知能力,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感觉、兴趣、价值取向和强项,学会“扬长避短”,找到和发挥自身长处,从而建立自信,获得自我效能感以及在某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防御机制”


这张图用一张画着盾牌和铠甲的图片告诉青少年:遇到压力或者困难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积极地面对,乐观、勇敢地处理压力和困难;还有一种是消极的面对。
一些遇到挫折、承受巨大压力的学生习惯采用破坏性防御机制:逃避现实,不愿面对现实,不想接受帮助等等,最终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直至无法解决。
这些处理方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防御机制”,是一个人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压力时,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缓和冲突对自身的威胁。
如果人们使用破坏性、消极性的防御机制,这种机制并不能保护他们,只会让其陷入更多的麻烦。
消极防御机制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比如假装听不见或看不见,假装不知道,当做没发生一样。

如果一个人的痛苦无法得到释放或者得到帮助,那么痛苦只会加剧,最后会变得极其压抑且容易自我否定。

“防御机制”的隐喻,表明人生应该选择积极的防御机制来应对那些挫折、困难和失败。
“防御机制”认为压力最好要通过控制情绪和选择积极的防御机制,或者选择那些不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机制来处理。
国内外心理学专家一致认为,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人生的压力无处不在,挫折在所难免。防御机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从而适应竞争愈发激烈、压力日益变强、变化日趋多元的社会。

“动机公式”


动机公式是以一条流经水坝的河流为喻体,展示青少年应该如何面对挑战,并调整到积极的心态。
一个人首先要提升自己,然后向外并帮助他人,也就是说必须学会如何将他们的挑战转化为积极的活动和成就。
图片借助闸门和河水,引导学生把挑战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让学生明白人成长过程中要经历无数次的挑战,只有经历了这些,人才会成功。
动机公式是“为什么尝试”项目这十个隐喻的哲学基础。公式通过对水坝和河流的类比,描述了人类共同成长和克服挑战的经验。
水坝能做什么?既能阻挡汹涌、奔腾洪水,也能在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人,应该高筑“大坝”,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洪水”挑战。这个大坝是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将挑战和愤怒引导到积极的动机中”,去帮助他人,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
这种积极的动机反过来能够推动自我发展,利己和利他总是一对孪生兄弟,相生相随。
动机公式向我们展示的是辩证的人生哲学,这个人生哲学是将“利我”和“利他”统一起来,要将提升自我与对社会的贡献统一起来。
同时也表明了:动机决定了结果,或者说动机能够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发挥杠杆作用。


“爬出去”


这张图是告诉孩子如何处理同伴关系和同伴压力。
图片上有着一口正在烧煮的锅,而里面是几只互相拉扯的螃蟹,拼命在挣扎,却都无法逃离。
在现实中,青少年常常会深陷同伴关系的处理困境,他们向往温暖的友谊,渴求拥有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但他们无法分辨谁是真正能够帮助自己的人,难以区分那些想把他们打倒的人和那些帮助他们的人。
“爬出去”隐喻提醒年轻人:有时,身边的人会试图阻止你积极和正确的改变,这是一种同伴压力,有时让你窒息,无法逃脱。
此刻青少年应该清醒地认识:

  • 你所在的“锅”是什么?
  • 当你在“锅”里,是别人让你深陷其中还是你自己?
  • 朋友如何以积极的方式或者消极的方式影响你?
  • 谁想看你爬出来?为什么?
  • 留在“锅”里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还应该知道:

  • 如果你不出去,你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 出“锅”的原因有哪些?
  • 如果你想出去,你是否会被攻击的?为什么?
  • 当你爬出来时,你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出去?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友谊,但是朋友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学会交友和处理同伴关系是人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本课程,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能力。
青少年要学会理性地分析同伴带给你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学会正确地取舍。

“跨栏”


图片中有一个跨栏和一条腿,分别代表障碍和跨越,这个隐喻旨在告诉青少年:“只有当你放弃的时候,你才会输!”每个人都经历挫折,只有继续努力的人才会成功。如果他们采取某些方法,他们就能克服挑战并取得成功。
“跳跃你的跨栏”为那些在面对挑战时习惯放弃的人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式,这个模式的关键是是获得帮助和跳起来。
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振作起来是需要有韧性的。告诉青少年找出问题,真正想克服的问题是什么?并想一想有哪些办法或者选项,谁能帮你克服障碍?
之后鼓励他们采取行动,需要停止或者采取怎么的行动跳跃你的“栏”?并总是反思什么使自己克服障碍,使自己更加强大,以解决下一个问题。
人生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人生才会不断跨越和超越自我。
其实,“跨栏”代表的是一种“坚毅(GRIT)”,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Angela Duckworth 通过对成功人士进行研究,得出“坚毅”是成功人士所具备的关键素质。
根据Angela的研究,Grit是决定一个人的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比IQ、考试成绩、家庭收入或者社交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更大。

坚毅是“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品质”。

当青少年具有这种品质时,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就不会轻而易举放弃,会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和前进。


“迷宫”


在迷宫图的背景上,印上了“期望、时间和努力”这3个词语,这三个英语字线条组成了迷宫逃离的线路。要从迷宫的入口处走到出口处,必须经过“期望、时间和努力”三个词。
这张图片告诉青少年,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期望、时间和努力,成功没有捷径。还让青少年明白勤奋的意义,懂得期望、时间和努力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努力工作比天赋更重要。迷宫隐喻教导我们,通过努力工作或勤奋学习,而不是仅仅依靠你的才能,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或奇迹。这是一种坚持的价值,也是我们经常在说的信念或者信念。
为了克服挑战,达到目标,并完成任何有价值的事情,必须学会坚持和努力。
“期望、时间和努力”分别代表“目标感、坚持力和行动力”,是对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整的品质。
有时我们会陷入人生的“迷宫”,面前出现暂时的黑暗、迷茫或者不知所措。但是如果我们有清晰的目标、不懈地付出和长期的坚持,那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走出困境。

“举重”


图片中,一个人一侧的身体扛着沉重的杠铃,另一侧的身体则扛着轻飘飘的气球,结果,扛着杠铃的那侧肌肉强壮,扛着气球的那侧肌肉萎缩。
这张图片用重物会使人更加强壮的现象,来说明法律法规的制约会给人带来更多自由和机会的道理,以此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遵守纪律、规定、规则和法律。然而很多青少年往往会抵触它们,认为“约束”了自己,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正如举重的类比和隐喻一样,遵守纪律、规定、规则和法律会培养一个人的自律,而自律将使他们更强壮,为未来打开机会之门。
从另外一个角度,举重的隐喻还提醒孩子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不断迎接挑战,不断突破舒适区,获取新的收获和成功。
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是这个道理。

有句俗语说:我们都得承受二种痛苦中的其中一种:纪律的痛苦或后悔的痛苦,很有道理。

纪律也好,规则也罢,通常会带给我们约束和不自由,但它们恰恰也是在保护我们。这一条是铁律!
因此,不要抱怨规定、规则或者纪律,其实,他们是自由的“保护伞”,所以我们要学会约束自己!

“找到插电板插电”


一个灯泡、一个插座,这张图片告诉青少年,寻求帮助不是个弱点,不是示弱,而是寻找成长和改变。这一类比的目的是引导青少年与人建立积极的联系。
生活中有一种重要的力量来自与他人建立的互动关系,包括与家人、朋友、老师和同伴等建立的联系。我们必须让青少年明白这一点,并积极践行,去建设、保持与维护这些关系。
当青少年遇到困难、挫折或者陷入困境时,不要羞于开口,要积极大胆地告诉他人自己的困惑,寻求帮助。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勇敢的作为。
当我们有一个积极的支持系统时,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就会变得更容易。如果没有支持系统,我们需要有能力创建一个支持系统。如果支持系统薄弱,那就要去加强它。
一个积极的支持系统由多个来源组成:包括父母、亲人、具有稳固关系的朋友、还有学校里的教师和同学。他们不仅会带给我们安全感和归属感,还会从不同的维度提供安慰、建议和解决压力的方法。

当你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止是你一个人在前行,你就会感到力量无限。

求助是一种能力!是人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求助,其实是自己张开双手,敞开心灵与他人、这个世界开始链接。
因为你的求助,对方被需要,我们感受到了彼此的存在,对方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也获得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在墙上俯视一切”


此处提及的“墙”代表的是:“高度和愿景”。
它告诉青少年:当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愿景时,你就有了对更美好事物的希望,生活的挑战只不过是暂时的障碍。然而,当你的视角有限时,很难超越日常的挑战。
家长和老师要帮助青少年“看到大局”。这个大局是需要站在墙上才能看到,而不是在通向高墙的台阶上。
一格格的阶梯通往墙头,站在墙头的人所看到的风景,是站在地上的人无法看到的,因为他被墙挡住了视线。墙的背后是机会、自由和自尊。
与此同时,青少年还应该知道如何才能抵达“高墙”,知道“高墙”是由一个个台阶组成,这些台阶其实是这个项目的其他九个隐喻所指向的方法或者角度。
因而,与其说这个隐喻是一个视角或者方法,还不如说是前面九个隐喻的集合或者汇总。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话与“在墙上俯视一切”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或者困难所限,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

积极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功的有“七大秘密武器”,分别是:
  • 坚毅(Grit)
  • 激情(zest)
  • 自制力(self-control)
  • 乐观态度(optimism)
  • 感恩精神(gratitude)
  • 社交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
  • 好奇心(curiosity)

当下是变幻莫测的“ VUCA时代”,充满了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
这十个隐喻恰恰告诉青少年们拥有积极心理学所讲人生成功的“秘诀”,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拾起生活碎片,在遇到逆境,损失或创伤后继续前进。
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我们不可避免的失望,它能够使得我们波澜不惊地应对汹涌而至的不确定。
来源 |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责编 | 芋圆
2594889720@qq.com

• 如何守护学生心理健康?这所国家级特色学校建起令人安心的“防护网”

• 优雅而适切的情感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 《惩戒规则》正式施行,法律专家详解其中的十个操作误区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