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快乐无意识”成为学习的原点,是教育面向未来最根本的转折 | 头条

徐瑛 新校长传媒 2022-03-28


教育需要展开对人性的进一步探索

学习究竟应不应该是快乐的,是一个在教育界争执不休的话题。

这要从人性的需求说起。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即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有多种层次,从生存所需的基本需求,到精神层面的高层次需求。

有一种说法认为,“需求”只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层次开始,逐渐走向高层次。但马斯洛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递进关系,人类恰恰是这个地球上最独特的物种:即便基础的生理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也并不影响他萌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需求则产生“动机”,它是驱使人选择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人之所以愿意做某件事,是因为这事情能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

所以这首先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话题。我想,如果教育工作者能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或许会催生更具人性的教育,也更能够调动教育中的人性潜能。


“需求”“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通常来说,人是在有了基本需求之后,才会产生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行为发生。行为是对需求的回应,旧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产生新的需求,不断循环,形成一个闭环。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管理当中去思考孩子的需求、动机以及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去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并分析造成他们某类行为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以及这背后的需求又是什么?或许通过这样的关联性思考,能够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马斯洛在《对人性的进一步探索》一书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除非在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否则他不可能对生活进行明智的选择。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吾日三省吾身”。其中最重要的”省“,就是自己安静下来,找到自己,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关注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一旦理清这些问题,行为也自然就明朗了。

成人如此,孩子也同样如此。

个人幸福与内在动机

人的动机又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外部刺激——金钱、名誉、地位都是外在动机,它能满足我们的欲望;而对“幸福”的追求,则源自于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源自何处?我想到了三个关键词,即:胜任、自主和联结,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当我们靠近这个心理需求时,内在动机便会引导我们做出一系列正向积极的行为,从而获得个人幸福。

心理学名著《内在动机》这本书告诉我们,个人想要获得幸福,一定要充分靠近内在动机,用自主激励的方式来产生行为。“这意味着人们的行为出于自己的真正选择,在行动中被真正的自我所掌控,而不是外部控制。”

我们自己也能感觉到,一个人能持续做一件事,即便遇到困难也不放弃,始终坚持,这种行为一定是来自于内在动机的那一部分。因为所有外在动机都是短暂的,当外部刺激消失,动机就没有了,所对应的行为自然也不复存在。

因此,当今尤其需要关注的课题,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能否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唤醒学生的内驱力和内在动机?但现实是常常我们做了太多控制,孩子的成长学习被控制在老师家长的要求中,内在动机失去了萌芽的机会。


我十分赞同“幸福最终来自心灵的解放”这一说法,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中,总结了内在动机产生的三大基本心理需求,包含三个关键词。第一是“自主”一个人的行为需要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当他有了这些感受,自主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调动、激发内在动机。

第二是“胜任”:人人都希望事情能被自己掌控,朝着自己能驾驭的方向发展。如此,便会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产生幸福感。

第三是“联结”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它指向每个人都需要和外部世界产生交互,在交互过程中感知自己的存在和快乐。 

科学家告诉我们,人其实是具有人性的动物,是60亿个碱基的组合,在进化过程中,需求的基因顽强地存在,我们也因此才会存活、繁衍到现在。

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是教育过程最值得首先关注的要素。

激发“快乐无意识”

最后一个问题,“基本心理需求”是如何转化为“内在动机”的?

罗曼·格尔佩林,被学界誉为下一个引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者,在《动力心理学》一书中说到:“快乐无意识”才是内在动机的根源。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用逻辑说服或者培养意志力,而在于唤起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快乐无意识”来发挥作用。

在教育过程当中,当孩子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就会激发他的“快乐无意识”,久而久之,“快乐无意识”就成为他们产生“学习动机”的原点。

 “快乐无意识”该如何与教育过程结合呢?罗曼·格尔佩林为我们梳理出三个路径:第一,充分利用高层次的成就感产生更大的快乐动机;第二,充分利用活动过程产生的动力;第三,充分利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动力。

其实,这和此前所说的人类三大基本心理需求非常吻合,就意味着人的基本需求和刺激“快乐无意识”产生的思路、方法是可以匹配在一起的。


通过上述学习,作为校长,我开始审视学校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快乐动机,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2015年,我们学校引进了芬兰的一个财商课程,之后,根据这个课程设置了学生行为银行体系,并依托于这个体系构建起学生评价系统。

我们校园银行体系的货币叫“蝌蚪币”,硬币和纸币都有。在学校,每位学生还有自己的存折。利用这一体系,我们设计了追“习惯星”活动,培养孩子们成为好习惯追星族,用好行为换得蝌蚪币。

同时,我们还设置了校园创业生活,鼓励孩子们通过合作创业、班级创业挣蝌蚪币。校会不定期开展校园日常生活趣味活动,引导孩子们和同伴一起去消费蝌蚪币。如此一来,“评价”就流通起来了,与之前给学生发贴纸、在墙上张贴进步榜的传统评价方式相比,效果大不相同。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学校还设置了一套成体系的奖励措施和机制。学校的瑛瑛校长小助理会策划、发起很多活动,为孩子们消费蝌蚪币创造条件。我们学校有一个智能暖棚,里面种了有机蔬菜,学校鼓励孩子们在蔬菜上市售卖时,用蝌蚪币把菜买回家,给父母烹饪“孝心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便把一系列好行为串联起来了,唤醒、激发、调动起孩子们的正向情绪。

我们还设置了班级”机会卡“,通过多样化的机会设置,“引诱”孩子们加入“瑛瑛校长聊天室”和校长面对面聊天、进入咖啡吧开展自主游戏、去影音室观影等。这几年,我们学校一直在做生活教育,我们认为“好好生活就是教育”,我们的理想状态就是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常,都蕴含着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让老师快乐育人,学生快乐学习。

校园应该是孩子们快乐徜徉的地方,我们学校所有的市场中午都对孩子全程开放,午休时光,孩子们可以快乐的消费自己的蝌蚪币。我们的教育是在回归,我们希望能在这个回归的过程中,让孩子在校园生活中、在我们的教育设计、关爱中获得更多快乐。

范梅南在《教育的情调》一书中谈到: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有需求的生命体。罗曼·格尔佩林也曾说:快乐动机产生的法则很简单——让我们的行为过程减少痛苦,增加快乐。我想这一点,或许正是传统教育面向未来最根本的转折,最好的打开方式。

全球同此凉热,我们所有的学习场景、学习方式甚至学习内容的改变,无非都指向这一条通往人性的道路。
 

作者 徐瑛,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责编 | 芋圆
排版 | Maggie

2594889720@qq.com

• 什么是教育的真谛?唐江澎校长说得好,他的学校做得更好

• 当学校将组织管理的权力下放“级部”……

• 教育不要刻舟求剑,要力求亡羊补牢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