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江澎:学生不“往死里学”,学校还有啥选项?| 头条

唐江澎 新校长传媒 2022-03-28



高中可以另有样态


要学生不“往死里学”,学校还有啥选项?


这是2018年“两会”期间,我向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所提建议中的一句话。我说,今天的教育虽然应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但是我们学校里边不应该充斥着那种“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血腥标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考取好的大学,但是没有必要在学校里搞那些杀气腾腾的“百日誓师动员大会”。


在今天的高中,我们不谈分数是不行的,但只谈分数是没有出路的。经常有人说这么几句话,“没有升学率,一个学校就会被边缘化,但只有升学率,一个学校的教育就会庸俗化。”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平衡这些关系,走出我们自己的路子?我以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把我们朝向理想的那种美好的愿望,通过具体的、实际的路径,一步一步做出来。


其实,高中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教学的样态,学生完全可以在其中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从而增长他们的智慧,而不仅仅靠刷题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来获取冰冷的分数。


对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学校有一个判断:


第一,中国高中以班级授课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状态,不会发生颠覆性改变;


第二,中国高中主要课程的教学形式以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运用程度为指向,不会有颠覆性改变;


第三,未来十年以纸笔测试为人才选拔主要方式的高考模式,不会发生颠覆性改变。


这是短期内不容易改变的。我们能改的,就是让学生把今天的学习和未来的事业联系起来,用一种典型的学习方式来促成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而能够养成获得未来专业关键能力的那种基本的能力。



在想象中创造


通过例子,我来给大家展示这样的一些学习方法。我把它称之为“在想象中创造”。


大家都知道,食品进入学生的口中之前,要经过严格的检疫。教育部已经提出了实行校长陪餐制,我们必须和学生一块用餐。但在我们学校,老早就实行把食品交给学生来检验和检疫,孩子们在食品检验实验室里,对购买的那些原材料展开检验。


每次检验后,他们都要写下这样一行字,“我本着对自我、同学、老师的生命与健康负责的态度,认真规范地完成了各项数据的检测和公布,并承诺终身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负责。”这既是他们运用学科知识所进行的一种深度的学习,也是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有一名叫李烨的同学,和其他的同学一样,从事了这样的检验。但是,她发现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所用的所有的材料,在检测猪肉残留的一种物质的时候,速度太慢。等检测结果出来了,含有那些物质的猪肉已经被吃进肚子了。


于是她就进行搜索,先后搜索了89篇中外的文献资料,又进入高校的研究室进行实验,最后终于找到了“以氧化石墨烯为信号探针、卡那霉素特异性适配体为识别元件的卡那霉素的检测方法”。她2019月1月获得“无锡市科技创新市长奖”,进而被清华大学选去,参加一个国际交流活动。



李烨同学的例子告诉我们,深度的学科学习、社会责任和学校的活动,完全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学校关于原创式大任务课程的一个典型案例。


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向自然提出质疑,一种是用工程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所展开的学习,就可以把艺术和技术融合在一起,把科学与艺术融合在一起,我们寻找的是一种能够把这些东西绾合在一起的课程。


我们常常抱怨今天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也常常抱怨今天的学校创造力不够强盛。但是,如果我们把想象力仅仅理解为一种奇思妙想,而不把这种想象付诸于物化的成果,再多的想象恐怕只是停留于文学状态的一种幻想而已。


我们强调的是融科学与技术,在想象中创造。那么,它要求必须在这6个方面下功夫(见下图)。



第一,要有真实的问题情景。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引发研究的动机,产生研究的课题。


我常常开玩笑,我们学校的一些驾驶技术并不高明的母亲,催生了学校一大批的发明家。一个母亲送孩子上学,突然发现前面一个异常情况,一脚猛踩,要踩刹车,结果踩到油门上面,车子飞窜向前,差点就出了事故。孩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也吓出了一个问题:怎么防止把油门误当刹车踩?


他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其实油门是不可以猛踩的,只有刹车才可以猛踩。于是他发明了一种装置,猛踩油门必然抱死,踩不下去,只有刹车才能猛踩下去。他的这个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奖。


我们的一群孩子到颐养院去看老人,发现有几个老人正因为找不到钥匙而心情不好。几个孩子就帮着老人找钥匙。回来之后,孩子们就想,不能老去帮老人找钥匙,应该用一个办法让老人的钥匙永远不丢。


于是,他们想出来一个方法,就是给老人的钥匙绑上发声器,然后再接一个蓝牙,在墙壁上装一个按钮,旁边画一个钥匙,当老人找不到钥匙的时候,一摁那个按钮,小喇叭就在钥匙所在的地方噼里啪啦地叫,彻底解决了老人的问题。他们的这项发明成果也获得了国家专利。这是在真实情景中间发现问题。


第二,整体的问题解决方案。他们要系统地设计任务完成的方案。中间要做哪些研究?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成品?要系统地设计解决方案,画出流程图。



上图是一个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课程,学生自己设计的整体学习流程与学习方案。这样的学习,就不是应用一个学科知识的单纯的学习,要实现跨学科的知识组织,它是一种有STEM、STEAM性质的综合性的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就不仅仅是我们说的那种刷题和记忆式的学习,它是有探究的、有实践的、有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国外流行的CDIO的学习方式,在我们学校的工程实验类项目里,已经被大量采用。他们还采用以色列的企业孵化器的模式,用风投来解决研究资金不足的难题。



在这六点中,我特别想强调严谨的技术规范。特别对那些来自小学的教育同行,我一定要和你们分享我最切实的感受——所有学生的改造、创造的工作,必须讲究严格的技术规范。


我到芬兰去,到许许多多国家去,发现哪怕他们孩子做一个简单的小板凳,他一定是先把图纸画好,一定在墙上有规范的工艺流程,一定有怎样使用工具的技术规范,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我们现在许许多多的创造,没有考虑基本的技术规范,最后就流于一种没法向高走的低层次的、幼稚化的现象,它无法进入专业的领域。


我们学校有很多例子,通过一种规范,使得根本不懂得设计的孩子,在一系列的课程学习之后,就变成设计的“大师”。



一个雕塑蕴含的未来方向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今年已经有113年历史了。在100年校庆的时候,我把老校区的一座校门搬到新校区,做了一个纪念门,用于致敬我们学校辉煌的历史。在110周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发出了一个征集令,征集一个纪念性的雕塑来作为我们110年的标志。结果,征集来了很多作品,经专家选择,选择的是下面这个作品。



刚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我难以对它做出评价。这么多框框格格,是什么意思呢?作者进行创意阐释,他说这幅作品叫“未来的学校”。我说,未来的学校怎么是这样子,我怎么看不出来这有未来学校的样子?


再看他的解释,他说这是多样的门与多样的可能。我们一直在强调,未来的学校其实就是给学生的生长提供多样的路径、多样的通道的一种民主性的学校。


所以,民主性的学校,就是我们的课程是民主的,能够以它的丰富性来支撑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我们的教学必须是民主的,不能以真理的拥有者自居,而应该是在和学生平等的对话中,让真理在我们的面前敞亮;我们的治理也应该是民主的,让学生参与其中,来分享、共享这样的一个民主的、文明的体制。


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没有办法把这个雕塑制作在我们的学校里边,因为我们的学生还不具备把它结构化的能力。比方说该用什么样的材质,在底下应该是怎么样的基础。但它是一个美好的未来,标志着我们努力的方向,用多样的门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路径。



作者 唐江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来源 |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的演讲整理

责编 | 沧月

排版 | Maggie


2594889720@qq.com

• 让“快乐无意识”成为学习的原点,是教育面向未来最根本的转折 

• “十四五”带来的真正挑战: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教育资源

• 未来教育,谁执“牛耳”?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