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的“一句话工具”丨头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烛光微微 Author 朱则光

 


曾听校长介绍过两个据说很强大的表扬工具:


1.“我家这孩子做事可专注了!”


2.“我家这孩子可喜欢读书了!”


使用说明书——


使用场合:当着自己孩子的面,热情地、频繁地对别人夸自己的孩子。


使用目的:使孩子分别在1、3岁开始养成专注和读书的良好习惯。

       

要什么就评价什么,评价什么就有什么。即使是“装”——装着装着也不知不觉“专注”和“读书”了。


一句话工具,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可谓是工具箱里的轻骑兵。


深受启发,努力搜罗,我竟也找到了不少“一句话工具”:



“同学们最想听谁朗读?”


使用说明:当课堂需要一次质量较高的朗读时。


如果是在熟悉的班级,老师就会直接点名;如果是在一个陌生的班级,很多老师就会这样问:“我们班谁读得最好?” 这句话是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论是对推荐者或被推荐者来说,都是被动的、义务的,只不过是给老师制造一个出彩的环节罢了。


而“同学们最想听谁朗读?”就不一样了,它不但给教师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朗读者,而且更尊重了所有学生的内心感受。


推荐者是积极的,因为是“我最想听谁读”;被推荐者是幸福的,因为他体验到的是尊重和关注。可以说,一句话,鼓励了一个学生,抬举了全班学生。



“何以见之?”


使用说明:希望学生能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发言时。


课文赏析中,学生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没有说为什么。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经常这样问学生:“何以见之?”于是学生重新回到文本中,引用课文作为根据回答理由。


这一句简洁有力而又指向明了的“口头禅”,曾被陈金明教授这样称誉道:“这一句意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话,应成为教师的常备武器。”



“就这一点(这个句子),谁还想谈谈?”


使用说明:文本关键处的赏析需要特别强化、深化和内化时。


课文赏析中,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可是在文本的关键处,赏析却不见得透彻、到位和全面,如果教师不把教学的节奏压下来,引导学生在此处重锤敲打,慢研细磨,赏析就会在肤浅的表面滑行。


一个学生赏析结束,教师插话道:“就这一点(这个句子),谁还想谈谈?”(“这一点”“这个句子”要用重音突出)于是,学生的思维迅速锁定在这一个讨论点上,直到谈得透彻了、到位了、全面了,教师又说:“请同学们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讨论。”使课堂讨论重又回到正常的节奏和轨道上。




“经过刚才的讨论,你的经验或教训是什么?”


使用说明:在对一个关键问题的讨论,经历了一番周折之后。


课堂里的讨论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那恰恰是要警惕的。在经历了一番问题暴露、教师启发、重启思维、再度讨论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讨论的过程、反思讨论的经验或教训,这是在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更是在修正学生的元认知。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美国教育学者马扎诺将元认知定位在认知过程之上,元认知主要是建立目标,目标对认知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


       

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极大启发。教师要能抓住一个知识的逻辑链,在课堂上将个别学生回答的个别点及时加以梳理,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呈现给学生。


这句话应当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修正元认知的有力武器。

      


“等你们的小组成员都会了,才能举手回答。”


使用说明:以组为单位的巩固练习比赛,教师关注所有学生都要落实时。


一般的处理可能是这样:抢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举手,特别是在公开课的背景下。也就是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关注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看谁反应得快,最先对教师的问题作出回应。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只培养了极个别的学习尖子,而使其他人陷入思维的停滞,甚至是沦为看客。即使是在小组学习的形式下,这些同学也总是习惯于把眼光投向优秀的同伴,自己甘居一隅,小组成了他们最安全的避风港。


可是如果教师的关注点不是在“谁先举手”上,而是在“所有成员都要会”上,课堂关注的就是“不会”,就是怎样由“不会”到“会”,关注的就是“全部”。


那课堂教学就会向“消灭不会”的方向发展——而且是小组内自主发现、积极主动“消灭”。这恰恰启动了学生的自我系统,因而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哪些可以不教?”“哪些还是要教的?”


使用说明:面对一个相对浅易的文本,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时。


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执教《死海不死》,要求学生把课文看一遍,然后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哪些知识我们可以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其实这儿的“不教”恰恰是最高境界的“教”——学生自己教自己! 学生发表意见后,钱老师又说,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你们认为要学好这篇课文,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 ”经过讨论,师生一致认为,趣味性是这篇说明文的特色,这一点要教。


提问的语言都能设计到这个份儿上,真让我们不好意思做教师了。




“一点想法也没有的请举手!”


使用说明:课堂问题讨论,大多数学生有了想法,教师的关注点在所有学生身上时。


钱梦龙老师经常这样提问:“对这个问题,一点想法也没有的请举手!”然后,他会耐心地把这个同学讲明白为止。我们惯于“会的同学请举手”,而钱老师却经常“不会的请举手”。


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但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恰恰是很多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习惯。



“你不是不能成功,只是还未全力以赴。”


使用说明:劝勉暂时还没有取得理想结果的同学。


这句话,先用双重否定的语气,帮助暂时处于低谷中的学生排除了智力、能力、机会等其他原因,然后确凿地锁定在“未全力以赴”指向的规划、重视程度、专注程度等问题上。这样的表达,既有的放矢地指出了学生的症结所在,又传达了教师对学生的美好期待,让学生受到鼓舞。


全力以赴,指向的正是人的自我系统。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使用说明:面对学生群体,教师指出一种风气或倾向时。 “你”虽然是虚指,但是谁符合谁自会在心里认领。


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你每天熬夜学习,但有时候却是在玩手机。


你每天早早去上课,但有时候却是在课堂上补昨晚的觉。


你在教室一坐就是一天,但真的就只是坐了一天。


你每天都在做题,但总没有真正掌握过一道题。


……


如果不在开始努力之前就设定一个目标,你的努力就很容易陷入“我这么努力有什么用”的自怨自艾中。如果你的努力不和结果挂钩,那么你就只能沉浸在“我已经很努力了”的幻想当中,并错把受苦的体验当成努力的过程。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任何实质的进展”,导致你反过头来质疑“应不应该努力”这件事,甚至把问题引向了拷问社会的公平性问题,这对你的人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计划的奋斗,都只是作秀。


这句话还可以表述为:任何低质量的勤奋,都是伪装起来的懒惰。



“任何着急都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

“给每朵花自己开放的时间。”


使用说明:教师面对因学业引起焦虑的家长。


这三句话来自一个班主任给一个焦虑家长的回信,曾引爆网络。


第一句的主旨是“焦虑没用”,先就事论事,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


第二句的中心是“错了没事”,这是直指我们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不要夸大一次错误对孩子的影响,这绝不是糊弄对方,也不仅仅是劝慰,而是一种学生观、教育观。


第三句的意思是“学会等待”,这是在展望未来,把眼前的问题放在孩子的一生去看,孩子的成长有无限个机会,无数种可能,也都有自己的节奏。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表达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表面看是一句话,其实背后折射的往往是教师的学养、修养和教育哲学。



作者朱则光,青岛崂山金家岭学校执行校长来源 | 烛光微微(ID:zhuzeguang11)责编 | 沧月
2594889720@qq.com

 学校与老师:如何确认素养教育的眼神?

• 教师如何面向未来?对角色理解、素养要求、进阶路径,我们有这些发现

 从传统到未来,教师素养升级需要锚定10个关键点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